太上感應篇(二)

太上感應篇(二)

1 人贊了文章

2018-07-22 張正東

佛弟子讀《太上感應篇》

【前文摘要】

1、要從「道」的高度理解《太上感應篇》,按照太上感應篇所述的身口意修行時,要以體悟「道」為標的,不然很容易走偏,這是整個《太上感應篇》的主線;

2、太上就是「道」,「太上感應篇」的意思就是:體悟「道」以及和得「道」的天神相互感應所必須的身口意行為之文;

3、「太上曰」這三個字,意思是:「道」是這麼要求的,得「道」的天神也都是這麼說的;

一、神仙和迷信

有必要澄清兩個概念,很多人一提到「神仙」、「仙」等稱呼就自然想到迷信,是應該被破除的,實際上也確實是這樣的,因為有很多裝神弄鬼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打著大仙、神仙、大師等稱謂蠱惑人心招搖撞騙,是應該堅決加以抵制和破除的,確實是迷信無疑。就和很多人打著大公司、大企業甚至政府部隊的稱謂到處招搖撞騙、騙財偏色、騙吃騙喝的性質是一樣的,一定要繩之於法。

所以很多人一提到仙、太上老君、佛、菩薩等稱謂,認為只是神話傳說,往往成為笑談之資本,甚至避而遠之,但是卻對西方的「天主」、「神」、「真主」等等稱謂接受良好,甚至認為那是社會有信仰的標誌、文明的標誌,於是陷入另一個極端的迷信。反對封建迷信的人,在世俗之事不如願時,卻往往悄悄跑到廟宇或道觀里燒香磕頭,揮金如土的許願和還願,虔誠的簡直無地自容。

所謂迷信,就是不求是否可以實證,迷迷糊糊就信了。從理上說,很多信佛的人,信的方式其實也是迷信,只是方便的佛緣在不斷增加,在很久很久以後,增加了轉變為正信的可能性。

所以,可以這麼說,如果是容易迷信的人,就一定會迷信某一個目標,不管目標是中國的、外國的、古代的、現代的,也不管是人、事、物、錢、兩性、關係、宗教等等,一定會迷信某一個,而反對另外一個,所以不信邪的人,往往他本身就在邪道上,反對某一個方向迷信的人,往往是在另外一個方向相當的迷信。

那麼,言歸正傳,我們有必要對傳統文化中的「神仙」和「太上老君」這兩個稱謂略作解釋,不然大多數人,甚至包括很多佛弟子,就會帶著有色眼鏡閱讀很多道家經典,無法真正理解《太上感應篇》的真實意思,要不就一味的反對,要不就一味的迷信,無法真正體悟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1、神仙

神仙、仙、神、天神、天仙都是一個概念,指的是生活在天界(大多是欲界天)的眾生,這是真實的存在,只是我們常人無法體會而已,所以佛法中對他們也叫「天人」,因為眾生平等,所以「天人」的稱謂更加符合六道的實際。

這裡的神仙,可絕對不是民間那些神神叨叨、裝神弄鬼的所謂大仙,那些人可是真正的迷信,和神仙有緣的人不會那樣乾的,只有和鬼有緣的才會那樣干。鬼道眾生也是眾生之一,從福報角度,和「神仙」差著三個量級。

那麼,西方和中東地區的「天主」、「神」、「真主」等,和中國的「仙」其實是一個概念,但是西方的「神」如果存在,存在的層次一定沒有中國古代的「仙」的層次高,何以見得,從他們的《聖經》和《古蘭經》中,耶和華、真主安拉等飲食、身口意行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只是基督徒和伊斯蘭教徒讀不懂而已。這方面的內容,後續在講一神教教義的時候將詳細舉證,在此不必贅述。

2、太上老君

同樣,對太上老君的稱謂,也沒必要一味說是封建迷信。

從字面理解,「太上」其實就是「道」的意思,「老」是時間維度,是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就體悟到了「道」,「君」就是得道的某一位眾生。

那到底久到什麼程度才算是太上之「老」呢?在中國古代,無論時間還是空間,都會追溯到天地人宇宙萬物的源頭「道」,道從無始以來就一直存在著,沒有一個開頭,也將在無窮之後繼續存在,沒有一個結束,所以太上之「老」,就是說在三界六道眾生當中,第一次體悟到「道」的時間。

「太上老君」的核心含義就是:道無始無終,六道眾生茫茫,無法計數,其中第一個體悟到「道」而成為天神的那個人(眾生)。在他(們)之前,沒有人體悟到「道」。

從邏輯上,比較類似於佛法中的「威音王佛」,威音王佛是第一個成佛的眾生,是第一尊佛。在威音王佛以後,人們按照他的開示,成佛相對就容易些。

我們從另外一個廣度來說明「太上老君」這個稱謂的深厚內涵,太上為道,道生陰陽,陰陽對應天地,也即是太上兩字已然涵蓋了道、天和地,而老君為人(眾生),那麼太上老君不僅包含體悟道的義理,也包含了中國古人天地人合一的義理,所以道家講太上老君的稱謂是至尊至上的集大成之稱謂。

所以,道家經典中常出現的「太上曰」、「老君曰」,其含義不僅指某一個天人說過那麼一些富有啟發智慧和累積福德的話,更重要的是說從體悟「道」的高度就是那麼要求的,也是從想要成為神仙的高度就是那麼要求的,正因為這樣,普通人在如實修行的過程中才可以和「道」相互感應,和得道的天人相互感應,進而寫下《感應篇》而流通教化民眾。並不一定是有個叫太上老君的神仙在天上敘述了整個《太上感應篇》的文章,而命令人間的徒弟寫下來流通,也不一定是太上老君「嗖」的化作一個普通人跑到人間寫下這些文章,然後一注青煙又跑回天上。

理解這一點很重要,這就是中國古人的智慧,不能單獨把一個整體割裂開說事,而說一個部分的時候,其實指的就是整體而側重某一個部分。和現代人的思維習慣是不同的,現代中國人被西方文化和一神教熏陶的失去了總結能力,所以理解和翻譯道家經典而讓現代人全面認識中國古人智慧有時候沒那麼容易,有時候翻譯出來會很彆扭,但是沒有辦法,也只能那樣。這是我們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時必須要面對的。

總之,如實深刻的理解「神仙」和「太上老君」,目的是從法義的角度來理解道家經典,理解《太上感應篇》。

二、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解釋】 任何人都不可能無緣無故的遭遇災禍或享受福祿,都是他自己的身口意行遭感來的。任何人的善良的行為或惡劣的行為都會按照因果律產生相應的報應,這些報應會像影子一樣跟隨著這個人,只要受報機緣成熟,就一定會現行,絲毫不會有差錯,每個人都無法擺脫這個定律。

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只有好事沒有壞事,也不可能只有壞事沒有好事,從古到今,眾多人都在有意無意的探索避壞就好的規律,一神教認為所有一切都是神主安排的,其實他們都顛倒了因和緣之分際。

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無論儒家、道家還是釋家,都是同樣的告誡,那就是:災禍和福祉都是自己為自己帶來的。原則上,別人無法替你受報,無論是好是壞。

注意這裡的「唯人自召」的「唯」,顧名思義就是「唯一」、「唯有」,那麼也就是說,如果災禍和福祉降到某一個人身上,唯一的途徑就是這個人自己的善惡之身口意行。那麼結合後續的《感應篇》內容,這裡請大家考慮一個貌似矛盾的地方,那就是既然福祉也好災禍也罷,都是自作自受,那關天神什麼事?因為《感應篇》後續會重點寫明每個人的頭上甚至體內都會有神仙記錄並決定善惡之報,或則直接說由「天」降下災難和福祉,所以會不會做了好事而有惡報,做了壞事而有好報的事情呢?到底我的善惡之報是我自己決定的呢,還是上天決定的呢?甚至有人懷疑,我的行為會不會被這些天神傳達錯了?

所以也要理解「唯人自召」的「召」,並非「唯人自定」,也就是說,自己的身口意之行是自己將來有災禍或福報的決定因,如果這個決定因沒有,那就不會有相應的果報產生,更不會有本質上因果的顛倒或錯位發生。只要這個決定因發生了,就會把相應的人事物召感過來,而最終讓「果」現行,所以從當事人的角度,監視自己眾多天神也好、天界的管理者也好,都是被自己召感來的「緣」,所以大家一定要分清楚《感應篇》內容中含藏著的深層次的「因果」和「因緣」,否則就容易理解偏,要不就不相信《感應篇》的內容,要不就嚴重的天神依賴,一天到晚的對天神供奉巴結,把作為人的「自己」給丟了,主次顛倒。

那為何善惡因果如影隨形呢?能不能我做了一些事情以後,逃跑到一個不承擔果報的地方把果報擺脫掉?答案是:不可能的,通佛法的人都知道,因果律是依靠第八識如來藏才能成立的,而如來藏是不生也不滅的,所以只要是身口意的行為發生了,一定會有相應的果報,無論你跑到那個時空,即使是未來世,即使是另外一個星球星系,緣分到了,必然會現行,絲毫不會錯。而在道家,大多並沒有體悟到佛法這樣細的層面,所以為了讓人們相信,就施設了眾多神仙在當事人的周圍,當然這些天神有些確實存在,就像在佛法中每個眾生的「護法神」,他們不僅保護當事人,而且也監控當事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身口意行。道家以此來告誡人們不要以為別人看不到就沒人知道,有天神會知道,以此勸人向善。其中,最重要的兩類護法神就是每個人頭上的「三台北斗神君」,和體內的「三屍神」……我們下文接著解釋。

敬請關注「禪閱」後續文章:《太上感應篇(三)》……

相關閱讀:

《太上感應篇(一)》

《解密儒釋道的邊際》

《玄學與義學(一)》

《玄學與義學(二)》

《從老子的道到佛法的心》

附錄:《太上感應篇》原文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屍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凶,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苟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以惡為能,忍作殘害。陰賊良善,暗侮君親。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誑諸無識,謗諸同學。虛誣詐偽,攻訐宗親。剛強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當,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諂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輕蔑天民,擾亂國政。賞及非義,刑及無辜。殺人取財,傾人取位。誅降戮服,貶正排賢。凌孤逼寡,棄法受賂。以直為曲,以曲為直。入輕為重,見殺加怒。知過不改,知善不為。自罪引他,壅塞方術。訕謗賢聖,侵凌道德。射飛逐走,發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願人有失,毀人成功。危人自安,減人自益。以惡易好,以私廢公。竊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訐人之私。耗人貨財,離人骨肉。侵人所愛,助人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勝。敗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驕,苟免無恥,認恩推過。嫁禍賣惡。沽買虛譽,包貯險心。挫人所長,護己所短。乘威迫脅,縱暴殺傷。無故剪裁,非禮烹宰。散棄五穀,勞擾眾生。破人之家。取其財寶。決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亂規模,以敗人功,損人器物,以窮人用。見他榮貴,願他流貶。見他富有,願他破散。見他色美,起心私之。負他貨財,原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見他失便,便說他過。

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見他才能可稱而抑之。埋蠱厭人,用藥殺樹。恚怒師傅,抵觸父兄。強取強求,好侵好奪。擄掠致富,巧詐求遷。賞罰不平,逸樂過節。苛虐其下,恐嚇於他。怨天尤人,呵風罵雨。鬥合爭訟,妄逐朋黨。用妻妾語,違父母訓。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貪冒於財,欺罔其上。造作惡語,讒毀平人。毀人稱直,罵神稱正,棄順效逆,背親向疏。  指天地以證鄙懷,引神明而鑒猥事。施與後悔,假借不還。分外營求,力上施設。淫慾過度,心毒貌慈。穢食餒人,左道惑眾。短尺狹度,輕秤小升。以偽雜真,採取奸利。壓良為賤,謾驀愚人,貪婪無厭,咒詛求直。嗜酒悖亂,骨肉忿爭。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誇,常行妒忌。

無行於妻子,失禮於舅姑,輕慢先靈,違逆上命。作為無益,懷挾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愛。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損子墮胎,行多隱僻。晦臘歌舞,朔旦號怒。對北涕唾及溺,對灶吟詠及哭。又以灶火燒香,穢柴作食。夜起裸露,八節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春月燎獵,對北惡罵,無故殺龜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餘責,乃殃及子孫。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直。又枉殺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殺也。取非羲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飢,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 結束 ——

禪閱首頁


真正佛法修習,從「禪閱」開始

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禪閱」微信公眾服務號


推薦閱讀:

{每日法語}:針對修學佛法所遇困惑的開示
佛法導論《凈土篇》 李圓凈居士著
慈悲是修行的方法,還是修行的結果?如何理解慈悲的含義?
如何修行更易契悟佛法?
紫柏老人念佛法要

TAG: | 佛法 | 太上老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