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 科學家們應該被產品經理改造

【編者按】徵婚之後的下文是什麼?理想主義下如何務實?科學家們需要被改造嗎?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開聊自己的生活與創業心得。如果說徵婚沒有徵到還把自己征成了「Brainy is the new sexy」的男神,那他的創業應該就是從科學傳播入手然後下沉到行業實現商業收益,MOOC學院就是他的新實踐。初心還在,不過已經明白理想要與現實兼得,這是現在的姬十三。今天,左林大叔就來八一八一直比較喜歡的姬十三,看看他的徵婚下文與創業下文。

本文節選自壹讀「OK CEO」欄目對姬十三的專訪。

我曾聽過一個極端說法:99%的人用口號來支持科學,99%的人用行動來反對科學。

反科學的行跡遍布生活角落,於是便有了一個副產品:姬十三和他的果殼網。換句話說,如果科學高度發達,果殼網也許不會卓爾不群,是否可以說,姬十三和果殼網,一定意義上是中國科學水平落後的「既得利益者」。

他們的事業被投資者看好,VC(風險投資)已經進行到B輪,投資者認為,果殼填補了「科普市場」空白,不著急迅速拿到回報。而持續增加的用戶數和影響力,更使投資者堅信,哪怕僅在這個領域佔個坑也值。

但姬十三「野心」不止於此,他說果殼有回報投資者的責任,投資者不能僅僅佔個坑,要讓他們從坑裡拿走真金白銀,這個商業邏輯「我是認可的,理想必須通過商業模式來支持。」

他現在的使命是,讓持續擴大的用戶基數和影響力實現商業變現,同時要用科學、體面的方式,比如在線教育。也就是說,果殼網轉型了。

幾天前,「OK CEO」對姬十三進行了專訪,能充分感到姬對轉型的迫切和堅定。

本次訪談涉及三個話題,一是女人與家人。三年前他做了次公開徵婚,收到幾千封郵件,後來見了幾個女生,再後來,就沒有了後來,直到這次採訪。

家人部分聊到父母。讓我沒想到的是,姬十三竟出身中醫世家,而果殼網又堅定反中醫,如何和反中醫的父母相處?

第二個話題是果殼怎麼避免成為第二個「豆瓣」(其實豆瓣是很值得尊重的公司,只是被一些人說成不那麼賺錢),前文已經說過果殼要轉型,果殼將涉及看似和「科普」無關的領域,藉以實現商業變現。

第三個話題是,科學共同體的失語,科學傳播應該如何做。姬十三認為,科學家們需要被產品經理們改造。為什麼需要被改造?怎麼改造?請看對話部分。

徵婚不成,征出一堆事兒

壹讀:先聊聊我最感興趣的問題,那次徵婚到現在有什麼進展?徵到了嗎?徵到之後結婚了嗎?結婚之後有小孩了嗎?小孩讀幼兒園了吧……

姬十三:等等……沒徵到呢。

壹讀:一個都沒徵到?

姬十三:對。

壹讀:那通過「OK CEO」再征一次,會有很多程序員啊投資人啊應徵的。

姬十三:還是算了吧,徵婚是三年前的事,征一下我就放棄了。

壹讀:人緣太差,無人認領?

姬十三:有啊,有很多來信,我還篩選出來幾個見了面。

壹讀:你是通過照片篩選嗎?

姬十三:不全是。首先,這個年代照片跟本人不一樣;第二,文字給人的感覺也很容易不一樣。我是一個對文字比較有想像的一個人,所以看到文字好的姑娘就還蠻感興趣。

不過見了幾個人就覺得感覺不對,同時我覺得我自己也比較害羞,見到陌生姑娘也不知道說什麼話。

壹讀:真替你著急,但我理解,要是你也不知道說什麼,太直白不好,不直白對方不懂,也不好……

姬十三:這個時候就變得很尷尬。所以我覺得這個事情不能這麼做下去,當時傳播度還比較大,會有很多八卦,我又不是一個特別能承受這種東西的人,所以就想先壓一壓。

壹讀:不能承受為什麼還發那個帖子?

姬十三:一開始沒意識到影響這麼大,而且那些來信都很真誠,寫得很長。當時還鬧過一個笑話,有個朋友幫我印了一萬張明信片,把我徵婚的信息都印上去了,在上海、北京分發,還印了一萬張海報。有一個朋友說他在家裡冰箱發現一張,是另外一個朋友去飯店吃飯打包的時候給他帶的。

壹讀: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營銷嗎?

姬十三:我沒有把它當作一個營銷。

壹讀:你真的是在尋找伴侶嗎?

姬十三:對,我沒有意識到這個事情傳播這麼廣,也沒有意識到我不能承受這樣的壓力,所以後來有很多電視台找我,包括央視,但我全部拒絕了。

壹讀:你跟這些女孩都沒有很深入的接觸?

姬十三:深入?什麼意思?

壹讀:裝……

姬十三:有幾個見了一面,都沒有見第二面的。

壹讀:作為果殼CEO,做這樣的事周圍的人怎麼看?投資人怎麼看?

姬十三:投資人還好,我跟投資人的關係都很好,好到大家能聊感情等各方面的事。

壹讀:那你對感情的基本態度是什麼?

姬十三:我還是那種比較傳統的思維。文字徵婚方式其實很難找到人,別人對你的想像是不真實的,比方說有些人瘋狂地喜歡上我,只因為看了我的徵婚貼,所以她只是喜歡她想像中的人。還有些姑娘會給我寫完全想像的莫須有的郵件,得不到回復就會罵我;還有人跑到我們線下活動來公開發言表白,那天我父母還在場,快瘋掉了。

壹讀:他們居然不知道你和果殼都在做著很有意義的事?

姬十三: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

壹讀:那你父母知道你在做什麼事嗎?

姬十三:只知道在北京開了家網站,跟科普有關。我父母是中醫院的,我家是中醫世家。

壹讀:你,中醫世家?那你還反中醫?

姬十三:果殼編輯部的價值觀是反中醫的,但作為社區平台運營者,我們需要容納各種聲音。不過父母也在被我影響。有次回到家,我媽說,「你們果殼那個十大謠言排行榜,都是反對老傳統,我很擔心啊,亂說話要被抓起來的!但是後來看到電視台也播了,放心了。」你們傳統媒體還是厲害。

壹讀:「我們」傳統媒體?壹讀不是傳統媒體好伐……

姬十三:那就是他們傳統媒體還是很厲害。

壹讀:那你爸爸會不會經常去你的傳統網站……

姬十三:沒有這個傳統……

壹讀:他知道兒子辦的網站反中醫么?

姬十三:不會那麼清楚的知道。所以果殼是一個很特別的社區,核心用戶都有鮮明的價值觀。都有標籤,比如大部分人反中醫,大部分人支持轉基因,認為PX無毒或低毒的比例要比全網高得多。

創建果殼的過程就像登月球

壹讀:回到果殼,準確描述下果殼是做什麼的?

姬十三:果殼是科學傳播的大本營,是泛科學文化集散地。但科學傳播的本質是什麼?我想了這麼多年,給了個答案,我覺得本質就是把先進的生活方式帶給一部分人。我們是這樣一個集合,現在果殼其實分化開來,在做不同的事情,比方說在線教育、備孕等,但歸根結底都是在傳遞先進生活方式。這些事情堆積到一起就是我們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它是為了科學傳播而生的。

壹讀:稍等下,你們連「備孕」的事都干?

姬十三:是我們線下的一款產品,叫「研究生」,是一款備孕的App。

壹讀:能不能這樣說,你們做的事情是科學傳播,網站和其他的都是你的工具或者說載體?

姬十三:可以這麼說,或者說是一種方式吧。

壹讀:這樣一種模式的商業價值在哪裡?

姬十三:在最初做這件事的時候,我更多想的是科學傳播本身,想把果殼的規模做大,沒太考慮商業模式。但是過了最初的階段後,回過來想變現的問題,意識到科學傳播的內容本身變現價值不高,需要尋找更高效的商業模式。經過2012年底和2013年初的轉型之後,我們現在的答案是拆分到具體行業里去找變現模式。

壹讀:在你沒有找到商業模式的時候,果殼花的錢是自己賺的嗎?

姬十三:不是,是VC(風險投資)給的。

壹讀:怎麼去說服VC繼續支持你?

姬十三:我們有競爭力的是,在中國佔了泛科學、科普這個坑,是這個品類里最好的品牌。所以即便沒有什麼商業模式,大家還是說,「這個事情還算牛B到可以投點試試看,因為它是第一的」。

其實在這個行當里,同行經常會談科普產業化之類的問題,但到目前為止,我覺得這個科普領域還沒有成為一個行業。現在我應對的一個商業邏輯就是先把它拆了,在拆的過程中尋找行業,比如,當我下沉到在線教育的時候,就找到了清晰的行業、清晰的商業模式。

壹讀:這就是另外一個項目了?

姬十三:不能這麼說。(其實我不太愛用「科普」這個詞,但我覺得可以更加簡便地描述這件事情)科普是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但光靠科普找不到商業模式,所以我就帶著內容往下沉,沉到具體的行業裡面去。當沉到在線教育、健康等領域的時候,商業模式就清晰可見了。這是果殼最近一年多的轉變。我們過去還稱自己是一個科技版的豆瓣。

壹讀:變成豆瓣?投資人似乎會不爽吧?

姬十三:我想的很清楚,在這個年代我很難像豆瓣一樣成為一個大網站,第二,我即便成為豆瓣,那又怎麼樣?第三,我覺得果殼是一個以科學和科技為主的東西,如果變成豆瓣的話就不是我了,果殼跟豆瓣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果殼是有性格的,是有鮮明價值觀的。豆瓣是平台,沒有鮮明的價值觀,它可以容忍任何東西。

壹讀:其實我感覺果殼還是比較像媒體平台。

姬十三:就看你怎麼定義媒體了,我必須有媒體的一面。科學這個領域很特別,我對外發的聲音必須傳達科學共同體的聲音,這不是光憑藉網友產生內容再由網友票選就能滿足的。我需要有很多編輯、對接很多專家,我會深耕科學領域,這是編輯必須要去做的事情。

憑藉科普這個高質量的內容社區,不管它能不能變現,你是第一品牌你就有商業價值,投資人在A輪時是認可這個邏輯的。

壹讀:到B輪之後呢?

姬十三:B輪融資後面臨的問題是,是靠內容去變現呢,還是靠其他的什麼去變現?

這個糾結髮生在B輪前後。我現在給出的答案就是,未必要讓這個社區變得很大,但依然可以在裡面找到更多的商業價值。我的答案就是要下沉到一個具體的行業裡面去,它的商業模式就清晰可見了。因為果殼聚集了一幫年輕有學習慾望的用戶,所以我們現在決定下沉的一個行業是在線教育,也在嘗試一些其他東西。

壹讀:在線教育怎麼賺錢?

姬十三:當你聚集了一大幫有學習需求同時有支付願望的人,商業就變得邏輯清晰了很多。

我們對接了20多個國際在線教育平台,因為國際的在線教育內容一開始都是偏理工科的,跟我們的用戶重合度非常高,我們的用戶整體就是一幫年輕的充滿學習慾望的用戶。

壹讀:再清晰地描述在線教育和公開課的不同?

姬十三:這裡可能要介紹另外一個概念,就是MOOC(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我現在做的這個新產品「MOOC學院」是幫助中文用戶去學習全球在線教育內容的最佳平台,深度對接了很多海外課程網站,有點像圖書領域裡豆瓣閱讀跟噹噹卓越的關係,這些海外網站提供了大量課程內容,但它們本身可能不適合中國用戶直接學習,我為用戶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社區,為他們討論點評學習課程,同時也在做課程的本土化落地化。

壹讀:用教育來服務現在的用戶和未來用戶?

姬十三:可以這麼理解,或者說把過去的工作做深入了。傳播是一個泛的東西,現在讓大家沉到學習裡面去了。過去他們在果殼只泛泛接受知識,現在變成非常系統化的學習體系。

壹讀:其實媒體也越來越像這樣,做A的時候,其實是在為B做準備,雖然現在還不知道B是什麼。

姬十三:我經常說,創建果殼的過程就像登月和航天,本來是一件很漫長的事情,但中間產生了一些不錯的產品,比方說紙尿褲、iPhone手機上的鍍膜都是航天技術的副產品。

我們在子行業的發展都採取子品牌的戰略,比如前面說的,健康領域的就叫「研究生」,作為一個工具的時候,我就不想有鮮明價值觀了,包括「MOOC學院」也是一樣。子品牌和主品牌的關係,一定是一部分人知道,一部分人不知道,或者說核心用戶知道、周邊用戶不一定知道。

壹讀:果殼會不會越來越難以描述?好事還是無所謂好壞?

姬十三:很難界定好壞吧。前兩年果殼一直在傳播科普知識裡面打轉,但我跳出來之後看,什麼是科普?科普的本質就是把一部分人,帶進先進生活方式。

那麼先進生活方式有哪些板塊,其實都是可以切到商業里的,我先切一塊在線教育。未來我還有很多可以切的,就先放在那裡不動。如今我不把自己放在傳道者的層面,要做一些接地氣的事情,做些形而下的事,就會變得更輕鬆一些。前兩年我們一直在上面飄著。

壹讀:如果沒有在線教育這塊,那你們是慢公司嗎?就是賺錢比較慢的公司。

姬十三:我認為,賺錢無所謂快慢,關鍵是你有沒有想清楚商業價值和商業模式。想通了以後就得快。果殼從創立之初到現在,一直在做商業科技傳播,這部分預計今年能夠實現2000萬收入。但是,這個商業模式是容易遇到天花板的。我們希望做一家更了不起的公司,所以我們決定下沉行業,就是剛才說的在線教育。現在我覺得到了要快的時候。

科學家們需要被產品經理改造

壹讀:有什麼在科學界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卻被大眾弄得亂七八糟的?

姬十三:食品領域還有很多。

壹讀:比如添加劑?

姬十三:對,這個也是科普失敗了,但敗得沒那麼厲害。很多時候是譯名的問題,當一個詞叫轉基因,聽起來就可怕;叫添加劑,聽起來就可怕。維生素這樣的譯名就好一些。很多其實就是在科學研究的第一步沒有考慮科學傳播的問題,我覺得科學傳播方法論應該滲透到所有的研究環節裡面去,或者說公關思維應該滲透到所有的科研環節裡面去。

壹讀:你有沒有想過,科學共同體或者理工科共同體的問題在哪裡?

姬十三:他們其實沒有站在用戶角度考慮需求,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講,科學共同體需要被產品經理改造。

壹讀:改造成什麼樣子?

姬十三:至少他們要知道未來的產物是要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那你就應該去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壹讀:但是我覺得很多時候,理工科的學生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就會想「我幹嘛要管你們」。

姬十三:有一句話我很喜歡講:「科學太重要了,所以不能只由科學家來干。」這個生態裡面可以有科學家,科學家可以完全不管別人的心情,但生態體系裡面需要有其他人,需要產品經理,需要傳播分子。

壹讀:而且理工科的學生是不是有這種智力上的優越感?

姬十三:呃,情商相對低下,或者說根本就不在乎情商的問題。

壹讀:但是如果像這種非科學思維的東西充斥的話,那科學的價值在哪裡?現在科學界有沒有考慮改善科學的傳播問題?

姬十三:應該是沒有這樣的迫切願望,他們又不缺錢,科研經費又不是來自於這個生態體系的,或者說至少對個體來講基本上沒有這樣的願望。

壹讀:是不是果殼的生存空間就在這裡。

姬十三:聽起來是的,是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但還是回到最初的問題,憑什麼這樣一家公司要擔當這樣的責任,憑什麼一家公司跳出來說我要救世界?這不現實也不可能。

壹讀:救世界也可以是一個生意。

姬十三:但這是個太龐大的生意了。我不一定說終極目標就是要這樣做,我覺得我也做不到。只是我們在這個事情的價值觀裡面做一些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同時作為一個公司最主要的是去實現它的商業價值。

壹讀:把果殼跟一些商業項目結合的部分做好是嗎?你也要做商業上的事?

姬十三:我覺得個人理想和企業理想還是要結合在一起,個人理想要服從於企業理想,作為一個企業的商業理想那當然是要賺錢。個人理想只能在其中尋找一個生存空間,或者說你是寄生蟲,在企業理想里不但活下來,同時還長大了,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

壹讀:現在你的個人理想和企業理想有衝突嗎?

姬十三:沒有,企業理想能幫個人理想實現一些事情,至少現在的企業理想是我看到的能實現個人理想的最好渠道。所以我願意為這個企業理想去衝鋒陷陣。

本文選自微信公眾號壹讀(微信號 yiduiread)

壹讀微信每天輕鬆談時事、漲姿勢、正三觀。政治、商業有趣有料,還有定期推出的新技術公司CEO深度訪談。有熱點新聞和大事件時,看壹讀怎麼說。感興趣搜索yiduiread添加關注。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知乎精選】產品經理怎麼判別一個功能需不需要實現?
產品經理如何進行產品數據分析?
營銷經理人 只需做三件事
職業經理人個人魅力的建立

TAG:科學家 | 科學 | 產品 | 產品經理 | 改造 | 創始人 | 果殼網 | 經理 | 姬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