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叫好的外國大學小班討論課,中國大學做起來為何阻力重重

一提到大學文科的上課情形,大家自然會想到教師的滔滔不絕與學生的全神貫注,這似乎是一幅理想的上課圖景。

可如果我們轉換一個鏡頭,問問去國外交流的中國學生,他們最不適應的,或許就是課堂上密集的交流、提問、傾聽、支持、反駁、討論等等,以及為了參與討論而在圖書館中所作的大量準備工作,這恰恰也是他們在國外收穫最大的地方。

雖然教授們批評國內大學教育時,少不了要說擴招後的課堂越來越大,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小班討論難以開展。但事實上,通識教育開展至今,國內高校大範圍推行小班討論課卻並不容易。

這其中,不少學生連呼壓力太大,而一部分老師更是直接反映負擔太重。

孫向晨 /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院長

復旦大學新一輪通識課程的改革中,「小班討論」就成了一項重要的舉措。

在國內很多大學,通識教育正在逐步推行。通識教育的教學理念要深入人心,必須有其實現的路徑,其中一項重要的舉措,就是必須轉變教學的模式,實現從以「教」為主模式轉變為以學生自主「學」為主的模式。

過往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教」的內容與教的技巧,這當然非常重要。與此同時,如何調動學生「學」的熱情和主動性,可能更為重要。這就是要讓教學變成一個學生主動求索的過程。

這一轉變是艱難的,會涉及很多方面,甚至包括我們的基礎教育。

在現有的條件下,課後的小班研討會是重要的環節。在授課形式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改變上課「說書式」的效果——上課如痴如醉,下課煙消雲散?一個破題之舉就是,要增加學生的投入量、增加課後的小班研討,這個過程主要是為了增加學生的訓練強度,讓學生在充足的閱讀之後,帶著老師和自己提出的各種問題,通過自主的準備,努力探求解答。

在研討的環節上,學生帶著自身的答案相互交流、解說、傾聽、辯論。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深化理解課程的內容,增強自學的能力,交流各自思想,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但目前,受各種軟硬條件的限制,比如通識教育領域師生比過高、小班教室不足等等,我們還不能普遍做到小班化的教學。因此,在復旦新一輪核心課程建設中,我們主要採取「大班授課,小班討論」的模式。

無論授課的班級有多大,在講授之外,基本上每20個人要組成一個小班,通過布置研討的題目,加強課後的訓練,提升學生閱讀、學術準備,以及口頭和書面的表達和交流能力。

其中最為重要的目的,是增加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本是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卻在我們現在的教育模式中越來越疏離了,教學改革必須對此有所回應,有所彌補。

實施「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成功與否和助教的工作密切相關

這一教學模式的改變,對老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師的備課不單單是準備講解的內容,還要給學生布置大量的閱讀材料,針對材料精心提出問題,以提供同學思考的線索,以及學生準備研討可能的方向。

此外,老師還多了更多的回應環節,學生在研討中提出的種種問題,都將會是教師之後講授的重點。

教學活動從單向的授課,變成為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機會。

目前,課後的小班研討主要是通過助教來組織完成,小班研討的成功與否,對助教的工作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一般來說,小班討論最合理的是12個人左右,這樣的討論效果會比較好,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是研討的主人。

現在20個人一組,雖然比大課要好很多,但依然會有一些同學感到會被邊緣化,因此非常依賴助教主持研討的水平。

助教的主要工作內容是組織好小班討論,同時作為教師和學生溝通的橋樑,能夠準確地把學生討論中出現的問題反映給教師,以使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解答。

為此,助教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水平,有較強的組織與引導能力,還得具備有效的交流、溝通與反饋、批閱作業的能力等。

為強化助教在小班討論中的作用,加強助教培訓的力度,以上個學期為例,復旦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先後召開8場助教培訓,包括全體大會、講座、工作坊、助教與學生交流會等,既有「如何組織好小班討論」、「如何指導學生閱讀、如何撰寫小論文」等與助教工作密切相關的內容,也包括如何與人溝通、當前學生學習及心理情況、如何開展團隊破冰訓練等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

助教在核心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師生之間的橋樑,是「大班授課、小班討論」得以實施的重要保障。

當然,所有這些活動,所有這些準備,最終的主人是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得到的收穫將是綜合性的。

教師授課的有效性,不僅僅取決於教師的水平和授課的準備,更取決於學生事先的準備和提問;為參加課後的研討,學生將根據閱讀的指導和提問,做大量的準備,很多小組都要求有發言提綱。這對學生課後的學習是一大觸動。

最關鍵的則是在這一研討的過程中,學生必須學會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有效地表達,如何獲得他人的理解,如何傾聽他人的思想,如何總結自己與他人的觀點,如何來針對他人的發言內容進行回答和辯駁,這些都需要極大的訓練。

實施精英化的通識教育,對教學資源和師資有更高的要求,這些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都較難實現,客觀上也給目前大學的改革帶來了不小困難。

根據我們對上學期實施小班研討的學生進行的抽樣調查,學生普遍對這樣的主動學習表示了歡迎的態度,認為這是達成更大學習成果的有效方法。

即便這種教學方式的轉換十分有效,但還是遇到了極大的爭議。

首先是來自學生的異議。儘管目前實施課後研討的課程只要求課後有5次研討,比通常標準的每次課後都需研討已經減少了很多,但學生依然覺得負擔太重。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在國外大學,學生一個學期一般只選修4門課,而且學期比較短,比我們目前學生的修課量要少很多,因此他們有較為充裕的時間進行課後的閱讀、準備和研討。這是在學生中引發爭議的主要原因。

此外,課後時間難以湊齊,擠占課外娛樂活動的時間,研修小教室少難以展開活動,課程下工夫多卻也只有2個學分、不甚公平等等,來自學生們的意見不一而足。

在我看來,其中有些問題是真實的,也是中國大學教育目前的困境;有一些是目前大學基礎建設的問題;但也有一些則是功利思想在作祟,不是從是否有收穫著眼,而是斤斤計較於學分和課時。

其次,有些異議也來自於教師群體,有人覺得改革有些超前,不太符合中國大學目前的教學現狀。而這個論調的背後或許是,有些老師對於增加的付出多少有些抱怨,因為這些增加的工作量沒有在現有體制下、在計算工作量時顯示出來。

目前,在參與小班研討的三類人中,助教的抱怨是最少的,因為通過培訓,助教們普遍感到收穫很大。當然,這其中還有助教「同酬不同工」的問題,助教的報酬是一樣的,但工作付出卻是不同的,帶小班研討的助教會累許多。

改革是大家的共識,但是在教學改革中,每跨出一小步都是艱難的。

儘管學生普遍反映有很大的收穫,但要將「大班授課,小班研討」的模式在復旦通識教育的版塊中普遍推廣開來,道路依舊艱難。因為這一轉換背後的實質是某種教學理念的轉變,是大學重新重視教書育人的體現,是中國高等教育逐步走向精細化的表現,而這與現行的教學狀態極為不同!

中國大學經過幾輪擴招,在校本科生日趨增多,帶來的最直接問題就是如何保證教育質量。

大班授課、講授式的教學方式都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最經濟、最有效的教學模式。但這種教學模式不利於通識教育的開展,也不利於精細化教學目標的實現。

通識教育注重人的培養,強調能力的訓練和人格的養成,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索和體驗,注重教育的過程而非僅僅是教育的結果,這都需要按精英化教育的模式來展開。這就需要改變單一的講授式教學模式,實現向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轉化,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

但一種更為精英化的通識教育,往往需要較低的師生比、較多的教學資源、更多的優質師資、更好的教學環境、更科學化的課程設置。這些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都較難實現,這給大學通識教育的推行帶來不小困難。

復旦大學《十二五規劃》確立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兼具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專業素養、國際視野的人才,使之在今後二十年能成為各行各業的領袖人物和棟樑之才。為了實現這樣的人才培養目標,復旦將通識教育視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去年,復旦在對本科生培養方面已明確提出「將通識教育理念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小班化的研討看似只是一個小小的改變,它承載了很多,實施起來也是任重道遠。

轉載請註明《文匯教育(微信號wenhuieducation)》!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酒不醉人人自醉
教你27招,讓你在社交職場上人人對你刮目相看
後人人影視時代,追劇下載攻略
為什麼人人都愛獨門獨院?
人人網 校內 - 瀏覽日誌 - 學電氣,電力系統,電子,通信都要用到的好東東!!!(分享吧...

TAG:中國 | 大學 | 中國大學 | 外國大學 | 討論 | 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