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狠手,美副總統服軟打電話給習副主席

  索羅斯警告中國:已經錯失控制通脹時機且「正在失控」

  【綜合消息】據媒體報道,投資大亨喬治-索羅斯(GeorgeSoros)美國當地時間14日在一次會議上表示,中國已經錯失抑制通貨膨脹的機會,中國經濟現在可能存在硬著陸風險。

  索羅斯還在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存在「些許泡沫」,而且有跡象顯示,中國經濟「正在失控」。

  中國央行14日決定,從6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年內第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自此,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高達21.5%,再創新高。之前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5.5%,創34個月新高,也遠遠高於央行設定的目標4%。

  索羅斯認為,中國治理經濟的藥方"在逐漸喪失效果",中國也已經開始出現薪資價格推動型通脹。

  全球經濟依然深陷困境

  與此同時,索羅斯表示,美國和歐洲為恢復經濟增長而付出的努力並沒有解決根本性失衡問題,全球經濟依然沒有"脫離危險"。

  他指出,銀行資本沒有得到適當重組,根本性失衡問題也沒有得到適當矯正。歐美當局沒有就此給出解決方案,這一事實正在傷害經濟復甦前景。

  這位著名基金經理人還指出,歐洲還沒有讓投資者相信其單一貨幣是一套行之有效的貨幣體系,歐元仍在爆出「內在問題」。在德國的引領之下,歐洲出現「雙速復甦」,而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等等受援國依然在疲於維持運轉。

  轉向非洲,在美國,決策者都試圖在創造就業和削減巨額債務之間尋求平衡。世界銀行上周將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之前的3.3%下調至3.2%。

  索羅斯表示,發達國家的經濟動蕩促使他轉向非洲,他將這個地區稱之為「頗具投資吸引力的地方」,並且聲稱他已經「深度參與投資非洲」。 【時事點評】我們知道,在15日,也就是央行宣布「調升準備金率」的前後,投資大亨喬治-索羅斯在美國當地時間14日的一次會議上接連拋出了幾個觀點:

  第一,他說,中國已經錯失抑制通貨膨脹的機會,中國經濟現在可能存在硬著陸風險;

  第二,他說,美國和歐洲為恢復經濟增長而付出的努力並沒有解決根本性失衡問題,全球經濟依然沒有"脫離危險"。

  第三,他說,發達國家的經濟動蕩促使他轉向非洲,他將這個地區稱之為「頗具投資吸引力的地方」,並且聲稱他已經「深度參與投資非洲」。

  ●索羅斯先生那天在會講了一大堆廢話

  事實上,在東方評論員看來,索羅斯先生那天在會講了一大堆廢話,所以,我們只提及了他的「三個要點」,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仍然這「三點」之中還是廢話太多:

  其一,說什麼「中國已經錯失抑制通貨膨脹的機會,中國經濟現在可能存在硬著陸風險」?

  對此,我們的觀點一向是,在「三邊撕裂」中的三邊(歐美日)、憑藉其貨幣是國際硬通貨的便利,仍然在大拋流動性、且華爾街仍然操縱國際原油、大宗商品定價權、極力向中國「輸入通貨膨脹壓力」的現實之下,作為」南方經濟體「的中國經濟,在「人民幣國際化」這隻陀螺仍在「艱難起動」、尚未「順利起旋」之前,且中國經濟「進出口貿易」佔據全球第一的情況下,又哪有什麼「獨自抑制通貨膨脹的能力」?

  ●「美國利益決策層」從來就沒有為「恢復經濟增長而付出實質性的努力」

  其二,說什麼「美國和歐洲為恢復經濟增長而付出的努力並沒有解決根本性失衡問題,全球經濟依然沒有『脫離危險』」。

  在我們看來,綜觀美國次貸危機以來的林林總總,更或者,綜觀「美國次貸危機」演化為「歐美金融危機」、繼而將全球經濟拖入衰退的整個過程,特別是、綜觀「美國利益決策層」基於「美國資本利益」策動「埃及之亂」的前前後後、任何一個明眼人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撇去表面的東西,「美國利益決策層」從來就沒有為「恢復經濟增長而付出實質性的努力」,其「核心努力」從來就放在了這樣一個「目的」之上了,即:

  要「不惜」一切代價、只要能守住「美元本位制」就行;要「不顧」一切臉面、只要讓「華爾街金融永動機」還能「勉強運行」就行。 ●上述「不惜」也好、「不顧」也罷,其實也只是個「表面目的」

  然而,值得警惕的是,上述「不惜」也好、「不顧」也罷,其實都只是個「表面目的」,其「深層目的」還在於:在「美國次貸危機」及「歐美金融危機」已經證明「歐美經濟模式」已經「無以為繼」的無奈下,或者更準確地說,在「美國次貸危機」最終「仍然」轉化為「歐美金融危機」之後,這一「仍然」已經毫無疑問的證明這一組事實,即:

  ●「華爾街金融永動機」根本無法「永動」

  第一,與因悖於「能量守恆定理」而註定不可能成功的「機械永動機」一樣,執著於「美元本位制」外加「美國軍事霸權」就可以「永動」的「華爾街金融永動機」也根本無法「永動」;

  ●「美國次貸危機」的最終爆發、在於……

  第二,「美國次貸危機」的最終爆發、在於建立在「美國金融霸權」之基礎上的「美國軍事霸權」並不能「有效維護」其基礎,也就是說,「美1國軍事霸權」沒有如「美國金融霸權」所期望地那般、在危險來臨之前、如期完成「伊拉克戰爭」與「阿富汗戰爭」、從而沒有拿下伊朗。

  ●「歐美金融危機」的最終爆發、在於……

  第三,「歐美金融危機」的最終爆發、在於「美國軍事霸權」致力於拿下伊朗這一「全球格局核心支點」的「漫長過程」中、受到以「中歐俄」為主的「非美勢力」的強力狙擊,導致其絕對實力與相對實力都有實質下降,並直接面對兩種結果:

  其一,是在政治、特別是軍事層面上,「美國軍事霸權」受到絕對實力與相對實力期間都已大幅提高的、俄羅斯、特別是中國軍事力量的「有效制約」;

  其二,是在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面上,「美國金融霸權」受到「從科索沃戰爭中爬出來的歐盟(歐元)」的直接挑戰,而基於「其一」,「美國金融霸權」因無法得到「美國軍事霸權」的強力支撐而再也無法「強勢約束歐元」,繼而導致「三邊撕裂」全面激化所致。

  值得強調的是:

  第一,在「美國金融霸權」因無法得到「美國軍事霸權」的強力支撐而再也無法「強勢約束歐元」的問題上,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出現在「以俄美直接交手為主線」的「第一波排列與組合」的高潮部分,也就是喬治亞戰爭前後,北約(歐盟)拒絕支持美國。

  而在「......繼而導致『三邊撕裂』全面激化所致」的問題上,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也就是美國正式宣布「歷經多次重大災難都未死、素有『九尾貓』之稱」的百年老店---雷曼兄弟公司進行「定向清盤」,從而將歐盟也「清」進了金融危機。

  至於隨後由「美國資本」一手操辦的「迪拜倒債」、特別是「希臘債務危機」,更是拉開了以歐美直接交手為主線的「第二波排列與組合」進程。 ●「美國軍事霸權」再也無力「有效地領導北約」

  第二,至於「美國金融霸權」因無法得到「美國軍事霸權」的強力支撐而再也無法「強勢約束歐元」的後果之一,則是「美國軍事霸權」再也無力「有效地領導北約」,這一點不僅表現在「第一波排列與組合」的高潮部分(喬治亞戰爭前後),更表現在北約(歐盟)始終不肯向美國提供「實質性的阿富汗配合」,即便是美國一度拿「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與「中東和平歐美雙邊決策框架」來作利益交換,也不行!更別提「美國南亞政策」急需的「南亞配合」了!

  而這,正是即將卸任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日前公開指責北約盟國「……很明顯缺乏能力和意志,這可能會危及該組織在利比亞開展一場綜合的有效的可持續的空海戰爭」的原因。

  值得強調的是,明眼人都知道,蓋茨說的是「利比亞、非洲」、內心中真正著急的是「阿富汗、南亞」,真正意圖是在拿「歐盟有可能在利比亞、非洲的失敗」去催促「歐盟必須在阿富汗、南亞方向的提供配合」。

  ●兩任「五角大樓掌門人」任期之內、「美國軍事霸權」即完成了「由顛峰至加速下墜」的「關鍵進程」

  而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以「求得」最後一絲希望,這位當初不顧許多「親朋老友」的「善意勸戒」、出於一種所謂「歷史使命感」、在美國「單邊主義」徹底失敗之後,接替個性狂妄的拉姆斯菲爾德(在美國迅速取得伊拉克戰爭的軍事勝利、也就是拉氏最得意的時候,他一度揚言等著法、德等北約核心成員國上門來求美國)、出任五角大樓「掌門人」的蓋茨,在即將離任之時、甚至「絕望地」預言北約這個世界上最龐大軍事聯盟的未來「是黯淡的,如果不是沒有希望的話」。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不排除蓋茨此番「絕望地預言」是基於其「歷史使命感」的最後一次努力,但這種「努力方式」已經無可爭辯地說明:「美國軍事霸權」已經在拉姆斯菲爾德與蓋茨兩任「五角大樓掌門人」的任期之內、即已完成了「由顛峰至加速下墜」的「關鍵進程」。

  ●「美國利益決策層」第一次需要「極其認真地考慮」美國國債的「償還問題」

  第三,也是最為關鍵的,「美國金融霸權」因無法得到「美國軍事霸權」的強力支撐而再也無法「強勢約束歐元」的後果之二,也是最嚴重的後果,則在於「美國利益決策層」第一次需要「極其認真地考慮」美國國債的「償還問題」。

  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不妨閱讀一份資料片段。

  資料: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國會大罵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無恥

  【東方檔字NO.201002260318】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2010年2月25日在國會說,美國的外交議程是雄心勃勃的,因為時代召喚美國在國際事務中起領導作用,美國需要更多外交工具和資源來明智地、有效地發揮領導作用,但必須擺脫依賴外國債主的困境。

  當天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就美國國務院2011財年撥款案舉行的聽證會上,希拉里向國會「要錢」的同時,批評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格林斯潘,指責其「無恥」建議導致美國財政赤字高漲,給國家安全帶來風險。 希拉里說,10年前美國還擁有平衡預算,而今卻債台高築,「這讓我很傷心」,「我清楚地記得格林斯潘在一個聽證會上為增加開支和減稅尋找正當理由,稱我們不需要還債。在我看來,這是無恥的」。

  希拉里雖然沒有指明時間,但那個聽證會肯定是在前總統布希任期內舉行的。布希頒布了大規模減稅政策,向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投入了巨額軍費,同時拓展了老年人的醫保計劃。

  2011財年,國務院和國際發展援助署的預算為528億美元,比2010年增加49億美元,其中的36億美元用於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

  希拉里敦促國會遏制聯邦政府的預算赤字。在截至去年9月30日的上個財年中,聯邦政府赤字總額達到了創紀錄的1萬4000億美元。

  希拉里要求從美國國家安全而不只是從經濟的高度,來處理美國財赤高漲的挑戰。

  她說,依賴外國債主打擊了美國保護國家安全、解決困難問題和顯示領導力的能力。

  儘管近期美中關係備受矚目,但希拉里並沒有特別提到中國這個第二大「債主」,對華政策只在開場致辭中提了一句「我們尋求有共同目標領域的合作,同時在有分歧的領域保持堅定的立場」。她在回答議員質詢時透露,美國國務院沒有對華援助項目,但有用於支持中國人權活動和美國高校開展對華合作項目的經費。

  對於出口管制體系改革,希拉里稱,國務院正會同其它部門修改過時的、並不有效的出口管制體系,但有人進行強烈抵制,認為此舉會危害國家安全,她個人不支持這種說法,但國會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跨黨派合作是很重要的。

  【時事點評】在繼續我們的討論之前,我們再次提請大家認真閱讀一下上述資料。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真正意圖是什麼?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通過一年前發生在「美國廟堂」之上的「這一幕」,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真正意圖是什麼?

  我們知道,在「美國次貸危機」即將捂不住的時候,已經卸任的格林斯潘先生出了一本書,該書以「白字黑字」的方式「直接作證」:小布希發動伊拉克戰爭是「……就是為了石油」,從而「間接作證:「……不是為了民主」,也就為這樣一種觀點---「……美國大中東民主計劃……就是為了石油……」提供了最好的註解。

  ●格林斯潘何以被美國務聊希拉里在廟堂之上追罵為「騙子」?

  就如我們當時所指出的那樣,「……為了石油」的說法「當然不為錯」,也非常符合「美國全球戰略」的邏輯與行事方式,但是,如果我們從更深層次去探究「戰爭企圖」的話,那麼,美國「當時的決策層(格林斯潘就是其中的一位)」迫不及待地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現實企圖」就在於將「格林斯潘擔心會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消解無無形之中。

  換句話說,格林斯潘先生之所以被美國務聊希拉里在廟堂之上追罵為「騙子」,那是因為事實證明,由他任內製定、並執行的貨幣政策,最終仍然導致了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 ●在沙盤上「演繹得近乎完美」的「美國全球戰略」,遭遇了「伊核問題」的「有效狙擊」

  然而,在之前的點評中,我們就曾經多次認證了一個問題,即:曾經光芒四射的格林斯潘先生之所以被趕下神壇,並被美國務聊希拉里於廟堂之上「追罵」為「騙子」,其「真實的邏輯」在於「格林斯潘先生的政策終究無法燙平美國經濟周期」,而在「無法燙平」的背後,又在於「美國單邊主義」在至關重要的伊拉克戰爭中沒有打贏、或者「勝而不利」,從而無法順勢解決「更加重要的」「伊朗問題」,最終,在沙盤上「演繹得近乎完美」的「美國全球戰略」,在遭遇了「包羅萬像」的「伊核問題」的「有效狙擊」之後,「美國決策層」原本以為可以「按計劃」消解於無形的美國次貸危機、終於全面爆發。

  ●今天令希拉里女士「非常傷心」的「完美計劃」一定會包含了這樣幾條

  在這裡,如果我們「僅從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面」去描繪那個「近乎完美」的「美國全球戰略」的話,那麼,這份」10年前「曾令希拉里女士深信不疑、10年後卻「令其很傷心」的「完美計劃」一定會包含了這樣五條,即:

  第一條,為了「美國國家與美國資本」的「共同利益」,推動美國經濟持續增長、華爾街持續繁榮,最終有必要發動伊拉克戰爭、以徹底拿下伊朗,進軍中亞,從而將歐亞大陸上的「中歐俄」先分割、再肢解。

  第二條,在打下伊拉克、並拿下伊朗、從而徹底打通通往中亞的陸上戰略通道、最終掌握地球上最後一塊不在美國手中的「能源中心」、完成對「中歐俄」的地理分割之後,「美國國家利益」為實現這一目標而背負的所有債務,都將在「美元事實地成為全球唯一的(而非主要結算貨幣之一)結算貨幣」的「完美方案」中得到「徹底清算」。

  第三條,在「第二條」實現之前,「美國軍事霸權」將阻止「任何企圖」阻止「第二條」的行為與國家。

  第四條,為了確保「第三條」,「美國金融霸權」、也就是華爾街將為「美國軍事霸權」進行無限融資。

  ●為了確保「第四條」,「美國國家利益」有必要向華爾街發放「金融永動機遊戲」的「運行牌照」

  第五條,為了確保「第四條」,「美國國家利益」有必要向華爾街發放「金融永動機遊戲」的「運行牌照」。

  顯然,這個所謂的「發放」,本質上是個「收回」的要求,即「收回」1933年美國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從而允許美國商業銀行向美國投資銀行進行直接融資。

  註:上世紀30年代,為了應對大蕭條,美國一方面開始推行凱恩斯主義,一方面開始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在此背景下,1933年美國出台《格拉斯-斯蒂格爾法》,自此美國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分家,其金融業開始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監管。 ●當時作為「圈內人士」與美國總統夫人的希拉里、不可能不知道這段歷史

  因此,該「完美計劃」算起來最晚至1999年就應該已經成型。當時,坐在白宮之內的可不是老布希與小布希,而是希拉里女士的丈夫--柯林頓,就是美國柯林頓總統任期之內的1999年、頒布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拆除了金融分業經營的壁壘,從而正式「收回」1933年美國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而當時作為「圈內人士」與美國總統夫人的希拉里女士、不可能不知道其中原由。

  ●希拉里所指的那個聽證會雖是小布希時期的事情,但其「源頭」卻可追溯至柯林頓時期

  不難看出,希拉里所指的那個聽證會(格林斯潘說不用還債),雖然是小布希時期發生的事情,但其「源頭」卻可追溯至柯林頓政府時期。

  而在柯林頓時代晚期,美國經濟面臨這一情況:

  第一方面,是諸多「戰略紅利」令美國經濟連續增長、並終於實現「收支平衡」;

  第二方面,是「前蘇聯」解體、「廣場協議」與亞洲金融風暴等多個「戰略紅利」都已享受乾淨;

  第三方面,由於「歐元」的正式啟動,此前「實質」上充當國際唯一儲備貨幣的「美元」,開始感受到極大的威脅,除了「美國資本」自身追逐利潤最大化的貪婪與自私這一「主要原因」之外,在「美國利益」的層面,也為了在「科索沃戰爭」的基礎上繼續擠壓歐元成長空間,於是乎,就在1999年11月4日,歐元正式啟動10個月之後,基於「美國國家與美國資本的共同利益」,美國參眾兩院分別以壓倒性多數票通過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當月12日,美國柯林頓總統簽署該法案,並稱:「它將帶來金融機構業務的歷史性變革」。

  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希拉里在「追罵」格林斯潘是「騙子」時候、其實也應該追罵一下自己的丈夫是「笨蛋」、以示起碼的公平!

  ●「完美計劃」核心在於「第二、三條」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回顧這段歷史,其實就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即:這份旨在「美國不用還債」的「完美計劃」,其核心在於「第二、三條」,也就是「美國金融霸權」與「美國軍事霸權」之間的關係是「相互支撐」的關係。

  我們今天的討論,也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即:不論是「美國軍事霸權」還是「美國金融霸權」,都受到了實質性削弱。

  其中,對「美國金融霸權」衝擊最大的,是歐元,是歐盟全面整合進程在加速;對「美國軍事霸權」衝擊最大的,則是中國,是中國綜合實力的進一步提升。 ●美國已經無法做到「第三、三條」

  顯然,由於「伊核問題」的狙擊,「美國軍事霸權」受到絕對實力與相對實力期間都已大幅提高的、俄羅斯、特別是中國軍事力量的「有效制約」,已經無法做到「第三條」,即:「美國軍事霸權」將阻止「任何企圖」阻止「第二條」的行為與國家。

  與此同時,同樣由於「伊核問題」的狙擊,「美國金融霸權」受到絕對實力與相對實力期間都已大幅提高的人民幣(中國)、特別是歐元(歐盟)的「有效制約」,也已經無法做到「第四條」,即:為了確保「第三條」,「美國金融霸權」、也就是華爾街將為「美國軍事霸權」進行無限融資。

  ●這個道理很簡單

  值得強調的是,這一點,在美國眼睜睜地看著中國的中段反導、殲20等「具趕超性質」的戰略與戰術武器一一亮相之後,不僅不能追加相關投入以誓死扞衛「美國軍事霸權」、特別是「美國金融霸權」極其看重的所謂的「代差優勢」、反而開始「反思」相關項目(削減相關開支)的「可行性與必要性」的無奈中,就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來。

  這個道理很簡單:在這些「已經被超」的項目上「繼續投入」就成了「追趕」,即便趕上也無法形成「代差」優勢,這即不符合「美國軍事霸權」的要求,更無法滿足「美國軍事霸權」的需要,反而令美國用於維穩「美元本位制」的「維穩費用」更加捉襟見肘。

  更加要命的是,在「捉襟見肘」的背後,隨之而來的就是「美國國家利益與美國資本利益之間矛盾」的進一步激化。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美國國家利益」要向「美國資本利益」融資,就得向「美國資本利益」進一步讓利,比如,在現有基礎上「放鬆管制」,從而加倍損害美國國家利益。

  ●我們的建議是,中國就是要與美國進行「局部軍事競賽」

  在這個問題上,針對美國國防部長以「前蘇聯被美蘇軍備競賽拖垮」為例、警告「中國不要重蹈前蘇聯的覆轍」,我們倒想說幾句:在全球經濟必將二次探底、甚至極可能硬著陸的前景下,我們的建議是,中國就是要與美國進行「局部軍事競賽」,比如,天基武器、深海武器、高能武器,原因如下:

  ●一點突破,就全線突破

  第一,這種「局部軍事競賽」的好處是一點突破,就全線突破,並迫使「美國軍事霸權」以「幾何倍數」的投入

  至於所謂的「全線」,並不特指軍事技術。

  顯然,這種「局部軍事競賽」即可全面提升中國的科學技術,拉動中國經濟結構的升級,強化中國的軍事力量,用「國防需求」去拉動「必將受到全球經濟二次探底之影響」的中國經濟,繼而再用進一步強化的軍事力量、為中國經濟打開戰略空間,也就是打開中國經濟「南下(南南合作)」與「北上(與北方國家的一方、或幾方進行合作)」的通路,最終,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堅實的政治、經濟、特別是軍事基礎。

  在這裡,我們再次強調,人民幣未來在國際上真正地位如何,是否能成為國際主要結算貨幣之一,最終還是取決於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升級能否成功。

  第二,也可迫使「美國軍事霸權」向早已問題多多的「美國金融霸權」進行「融資」。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這又可分為兩種情況:

  其一,如果是向「美國資本利益」融資,則可以進一步激化「美國國家利益與美國資本利益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近來,美國國會圍繞美國國債上限是否調升問題進行的內鬥,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開始敲打「美國投行」,都是這一矛盾進一步激化的表現。

  其二,如果是向「歐洲資本利益」融資,則可以進一步激化「美國與歐洲國家利益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與「美國與歐洲資本間很難調和的矛盾」。

  這一層邏輯,從美國國會「拿」奧巴馬政府不經國會授權就參與「利比亞軍事打擊」說事兒、而奧巴馬政府一邊堅持繼續參與,但美國軍隊又在「利比亞軍事打擊」中「出工不出力」,等一系列「非常矛盾」的現象中,我們也可以清楚地觀察到。

  ●「美國府會」合演的一出雙簧

  顯然,美國國會拿「未經按授權」說事兒,雖有美國內鬥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則是「美國府會」合演的一出雙簧,一方面是奧巴馬政府藉此警告歐盟:美國國會「有可能」迫使美國政府撤出「軍事打擊利比亞」行動。如果歐盟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不配合美國的話,比如,實質性制裁敘利亞,更加嚴厲制裁伊朗、特別是美國急需的阿富汗及南亞配合。

  非常清楚,在美國一再要求德國(歐盟)參與軍事打擊利比亞行動、向阿富汗增兵並參與作戰行動的背後,如果僅從「經濟」角度去觀察問題,這就是要求北約(歐盟)為「美國全球戰略」分擔「軍費」。

  ●如果中國能成功地迫使美國參與這種「軍事競賽」,到底會拖垮誰?其結果是一目了然!

  第三,在迫使「美國軍事霸權」以「幾何倍數」投入的問題上,由於「美國軍事霸權」需要的是相對「非美勢力」的所謂「代差優勢」,因此,中國等「非美勢力」在天基、深海、高能武器上任何一點的突破,都將迫使追求代差優勢的「美國軍事霸權」不得不跟進、並加倍投入。

  在這個問題上,早些時候,中國剛剛計劃「載人登月」,美國就急忙策劃「載人飛向火星」,就是這個道理。

  值得強調的是,中國計劃「載人登月」,是中國經濟結構、產業升級、國防現代化的必要、且「水到渠成」之舉,完全符合中國經濟的內在需求,是一筆非常合理、且可負擔的航天計劃,本質上並非「軍事競賽」,而美國有人策劃「載人飛向火星」,則完全脫離了「美國經濟的基本要求」,如果美國人一定要實行,這才是一種花費甚巨、且在維護其金融霸權、軍事霸權問題上收效甚小(以現有技術,不太可能短期內獲得突破)的「軍事競賽」。

  顯然,如果中國能成功地迫使美國參與這種「軍事競賽」,到底會拖垮誰?其結果是一目了然!

  ●「美元本位制」將因「美國軍事霸權」成為歷史而被壓上「最後一根稻草」

  同樣,如果美國人不參與,那麼,一旦中國在天基、深海、高能等武器取得一「點」突破,那麼,「美國金融霸權」與「美國軍事霸權」之間的「相互支撐」將被進一步削弱、「美元」對歐元、人民幣的制約將進一步式微;甚至在「某一時點」突然「坍塌」,「美元本位制」將因「美國軍事霸權」成為歷史而被壓上「最後一根稻草」。

  因此,在這種「軍事競賽」的層面上,美國是參與也不是,不參與也不是!

  如果在這個層面去觀察問題,我們不難看出,蓋茨的警告其實是一種「有心無力的心虛」,因此,我們也不妨提醒美國人:不要忘記前蘇聯被軍事競賽拖垮的覆轍! ●「美利益決策層」需要以「非常手段」維持「美國軍事霸權」與「美國金融霸權」

  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想得出的結論就是:由於「美國軍事霸權」已不足以阻止「任何企圖」阻止「第二條」的行為與國家,而「美國金融霸權」也無法為「美國軍事霸權」進行無限融資,因此,「美國利益決策層」第一次需要「極其認真地考慮」美國國債的「償還問題」,因為,「美國利益決策層」既需要以「非常手段」去維持「美國軍事霸權」,更需要以「非常手段」去維持「美國金融霸權」。

  而從美國國會圍繞美國國債上限是否調升問題進行的內鬥,美國政府相關部門開始敲打「美國投行」,以及索羅斯警告中國經濟「正在失控」、且公開放風「發達國家的經濟動蕩促使他轉向非洲」,並聲稱他已經「深度參與投資非洲」的情況來看,

  ●有兩種方案

  「美國利益決策層」在「極其認真地考慮」美國國債「償還問題」的層面上,顯然,有兩種方案:

  第一,是從阿富汗撤軍,在南亞方向向中國做出實質性戰略妥協,以展示其「中美共管西太平洋」的誠意,從而藉助中國的策應暫維持「美元本位制」的「繼續穩定」,並將「埃及之亂」的「後續發展」由利比亞這個「觀察點」直接導向「科索沃問題」,對歐元(歐盟)直接進行「跨海(地中海)攻擊」,這種姿態已經擺出來了,這就是:

  其一,美國總統奧巴馬一邊與美國評級公司惠譽聲稱「準備將希臘主權信用連降5級」。

  其二,前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16日警告稱:希臘倒債機率「高漲」,「幾乎別無出路」;

  其三,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16日應約與美國副總統拜登通電話。雙方就中美關係交換了意見。而習近平則重申「歡迎拜登在不久的將來訪華」;

  ●一旦「西方資本」以這種方式破局,其可能的做法就是

  第二,就是用「第一」向歐盟「施加最大限度的戰略壓力」,以迫使歐盟提供敘利亞、阿富汗、特別是南亞配合,以進行「南亞破局」。

  顯然,以目前情況來看,美國最可能以「第三種方式」、也就是將「埃及之亂」的「後續發展」導向「印度之亂」的方式進行「南亞破局」。

  值得強調的是,一旦「西方資本」以這種方式破局,如何僅局限在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面去討論問題的話,那麼,其可能的做法就是:用「天量硬通貨(歐美與歐元、甚至日元」進一步推高包括中國在內的「南方經濟」的資產價格、以形成最後一波泡沫,並迫使相關經濟體不斷加息,以抑制通貨膨脹。

  之後,再通過「美元、歐元(甚至迫使日元)啟動加息周期」刺破泡沫,令「南方經濟」普遍出現硬著陸,最好是經濟崩潰,最後,再用已經釋放、及要多少就會有多少的「天量流動性」伺機收購「南方經濟」的實體企業、商業機構、礦產、特別是金融。

  如果「中國經濟」屆時仍未進入「不可逆轉的加息周期、且未率先加息至危險的高位」,則可能憑藉強大的行政與法律手段、相當程度地避開上述「第一波攻擊」,但是,隨著印度央行儲備銀行16日宣布將基準利率和反向回購利率均上調25個基點,16個月以來已經第十次加息的印度經濟,必將在「第一波攻擊」中倒下。  ●轉而用作主要攻擊中國經濟之「第二波攻擊」的「彈藥」

  毫無疑問,倒下的印度、及「其它南方經濟」之有價值的「經濟單位」,將被「天量美元」所「低價收購」,並轉而用作主要攻擊中國經濟之「第二波攻擊」的「彈藥」。

  而在「西方資本」的控制下,諸如印度這些已被收購的「南方經濟」之「經濟單位」,相當部分的「產品」將「不計成本」地被用來與「中國產品」搞競爭,甚至是這些經濟體的「法律」,也將「不顧法律原則」地被用來對中國產品設置壁壘。

  如果在這個層面去觀察問題,那麼,索羅斯一邊唱空中國,一邊又放風他已經「深度參與投資非洲」,也就是別有用心了。

  在東方評論員看來,在這個問題上,最能說明問題的,恐怕就是「美國資本」在非洲買入近7000萬公頃土地、卻什麼都不種全部閑置、意在為他日準備「糧食武器」、這一「反人類」行為了。

  總之,在西方資本的操縱下,中國想賣的,將會更加便宜(比如,紡織),中國想買的,將會更加昂貴(比如、能源與礦產)。

  ●中國手上的那近一萬億美元的、各種期限的美國國債就是最好的工具

  而對此可能性,基於兩年前的既有觀點,我們在此再次強調,在中國已經「率先加息」,但又未「不可逆轉率先進入加息周期、特別是人民幣利率並未加至危險地步」的情況下,萬不得已,中國仍然可以用人民幣或兌美元、或兌歐元突然大幅貶值的方式、突然「重置」「歐美經濟運行成本」的手段、予以狙擊。

  而要做好這一點,就要維持對美國資本、貨幣市場的影響力,在這個問題上,如果僅局限在經濟、特別是金融層面上考慮問題,那麼,中國手上的那近一萬億美元的、各種期限的美國國債就是最好的工具。

  ●美國有「迫使」中國主動吐出手中美國國債、至少是大幅減少規模的企圖心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再次重複:

  其一,中國總體上購買、並持有美國國債,是中國與美國之間經濟結構所決定的。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什麼可爭議的。

  其二,就目前而言,中國在如何處理手中美國國債的問題上,原則就是:繼續持有,原則上,是只增不減,但在特定時段,在規模上,視中美貿易、及熱錢流入中國的實際、稍稍進行增減,並經常在期限、品種上進行調整。

  因為這近一萬億美元的、各種期限、品種的美國國債,將在人民幣針對美元、或者歐元大幅貶值時,衝擊美國、或者歐盟市場利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不論美聯儲如何「印鈔票、買美債」、對中國手中持有的「部位」進行「稀釋」都是如此! ●美聯儲手中有「無限美元」可提供、卻無「無限美國國債」可用的無奈

  其三,不論是美國國內不久前叫囂對中國投資的美國國債進行「徵稅」,還是目前圍繞「美國違約」所放出的「風聲」,本質上,都有「迫使」中國主動吐出手中美國國債、至少是大幅減少規模的企圖心。

  在這個問題上,由於美國國債是要付利息的,且價格隨時因市場波動而不同,並影響美國市場利率,這既是與「美元現金」的最大區別,也是美聯儲手中有「無限美元」可提供、卻無「無限美國國債」可用的無奈之處。請大家認真體味這一點。

  上面列了兩種可能性,從中國在南海方向「示強」,但美國在南海方向「不支持越南」、卻在「支持菲律賓」的問題上「反反覆復」、「前後不一」的情況來看,特別是,從緬甸國內再爆涉及中國利益的衝突的情況來看,美國人仍然在寄希望於不願意與美國一道對敘利亞進行實質性制裁、從而徹底擊穿敘利亞這個「止損點」,最終徹底毀掉自己受用極大的「伊核之中歐俄戰略協調」的「歐盟」,能協同「美國資本」、針對「南方經濟」發起「第一波攻擊」。

  中俄在重大國際問題上共進退

  【莫斯科消息】:2011年6月16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共同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當前國際形勢和重大國際問題的聯合聲明》。

  俄羅斯和中國就一系列重大外交問題達成共識。北京和莫斯科反對外部勢力干涉阿拉伯國家的抗議活動,呼籲政治解決利比亞危機和伊朗核問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姆林宮會晤後,兩國間非正式國家聯盟宣告成立。

  中俄兩國領導人16日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會晤。俄中《關於當前國際形勢和重大國際問題的聯合聲明》是此次會晤的主要成果。聲明對中東和北非國家的大規模人民抗議活動作出了評價。莫斯科和北京指出:「外部勢力不應干涉該地區國家內部進程。」

  此外,莫斯科和北京還呼籲利比亞國內儘快停火。聲明說:「為避免暴力進一步升級,有關各方必須嚴格遵守聯合國安理會1970和1973號決議,不得隨意解讀和濫用。」雙方還談到了解決伊朗核計劃問題,主張通過政治手段確保伊朗的核能僅用於和平目的。雙方領導人認為,應當通過談判方式解決朝鮮核問題以及阿富汗危機。

  【時事點評】本期選用此條消息作為「主題」是因為:這是本輪「排列組合」中的一個重大事件。中俄兩國領導人高瞻遠矚、放眼全球,開創了中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新局面。在本輪「排列組合」中,中俄形成了「非正式國家聯盟」,這主要反映在:「一系列重大外交問題達成共識」並發表了中俄《關於當前國際形勢和重大國際問題的聯合聲明》,聲明幾乎包含了全球所有熱點問題,(聲明共有二十二條款,由於篇幅關係,不在此處羅列全文)值得強調的是,胡錦濤主席訪俄之前已經訪問了哈薩克並出席了「上合組織領導人峰會」,期間會見了伊朗總統內賈德等多位國家領導人,總之,這次出訪是對本輪「排列組合」做一個戰略部署。 ●「上合」將介入阿富汗

  美國在阿富汗的十年反恐收效甚微,甚至「越反越恐」,在美國的「原稿」里十萬駐阿美軍的主要作用是「分割」中、俄、伊之間的聯繫,使「中俄伊」各自為政,但美國的設計事與願違,處處「脫稿」。撤軍的期限已經臨近,雖然美國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但他必須做出決策了,因為「百病纏身」的美國人拖不起。從這個角度看,美國人幹掉本拉登並傳言斃了奧馬爾已經為「走人」做了「前期準備」。

  當然,美國想「走人」主要原因是:

  1)中國在南亞展現了「一不妥協,二堅決反擊」的決心與能力,強行打斷了美國「南亞破局」的念想,使「本拉登之死的後續發展」無法演繹下去。雖然美國在巴基斯坦展現了「特殊軍事能力」,暗示印度可以「摘除」巴基斯坦核武庫,想引誘印度戰略冒險,但印度也不傻,知道中國出動「殲20」「飛豹」也可以對印度的核武庫做「外科手術」,他豈肯為「美國利益」做炮灰?再者,朝鮮半島方面,朝鮮(其實就是中國)特種部隊有能力入侵韓國九成以上主要設施,甚至可以「拔除」駐韓美軍據點,他敢想「南亞破局」?!

  2)美國的盟友(歐盟)不願意承擔軍費,即將卸任的美國防長羅伯特·蓋茨不得不向歐盟發出威脅稱:有些盟友「希望並渴望美國的納稅人承擔更多的國防開支來填補歐洲削減的國防預算」。批評北約盟國吝嗇、缺乏政治決心。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下,美國的「南亞存在」恐怕很難持久。

  在此背景下,中俄共同「經營」的「上合」高調出場,時機、火候恰到好處。中俄《關於當前國際形勢和重大國際問題的聯合聲明》二十一條稱:雙方支持阿富汗成為和平、獨立、中立、經濟穩定的國家。雙方強調,國際社會必須共同配合打擊威脅世界和平穩定的阿富汗非法販毒。雙方支持阿富汗民族和解與重建進程,支持向阿富汗政府移交其管理自己國家的權力。雙方認為,上海合作組織是開展地區合作,促進阿富汗局勢穩定和重建,打擊恐怖主義、非法販毒和有組織犯罪的重要平台。

  其實,客觀地說,「上合組織」早已對阿富汗局勢有千絲萬縷的影響了,只不過此時高調登場是想對美國說一句「這10年你白忙活了」!順便告訴歐盟「這裡沒你什麼事」!

  ●「伊核」事業勃勃發展

  國家主席胡錦濤14日在阿斯塔納會見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雙方就在新形勢下推動雙邊關係發展和其他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交換了意見。

  關於伊朗核問題,胡錦濤指出,通過對話和談判尋求伊朗核問題全面妥善解決,是確保伊方和平利用核能權利的根本途徑。這不僅符合伊方利益,也有利於中東地區和平穩定大局。在當前形勢下,希望伊方把握一切有利於推動對話進程的積極因素,儘早同六國開展對話,並在建立信任措施方面採取具體步驟,促進對話進程。

  艾哈邁迪-內賈德表示,伊朗願意通過對話和合作解決伊朗核問題,已經準備好同六國進行對話,願意就此同中方保持溝通。

  顯然,這段話的關鍵詞就是:「通過對話和談判」、「確保伊朗和平利用核能權利」,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大家注意,「伊核」的主要功能就是向「美國利益」發動攻勢,而發動攻勢就是要通過「對話和談判」這一途徑。通過談判向「美國勢力」「淘換」利益,「伊核」也是「中東淘寶遊戲」中的一個重頭戲!從這個角度去看,「對話和談判過程」本身就已經在「和平利用「核能」」了!況且伊朗核武本身就是用來維護中東和平的,這就更符合「和平利用」的範疇!

  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7日在德黑蘭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伊朗不會放棄其鈾濃縮活動。伊朗正在進行純度為20%的鈾濃縮活動,伊朗是在國際原子能機構規章的框架內追求自身合法權利。 內賈德說,伊朗的「核列車」沒有「剎車」,也沒有「倒擋」,伊朗決心繼續推進其核計劃。他否認伊朗核計劃前進的步伐有所放緩,稱伊朗的核設施不存在技術問題。伊朗國內的離心機運轉正常,伊朗將生產出新一代離心機,「西方不斷對伊朗施壓的原因是想阻止伊朗取得進步」。伊朗一直準備著與西方進行以合作及相互理解為宗旨的核談判,西方需要與伊朗合作而非對抗。

  顯然,「伊核」方面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淘換」準備,胡主席此次出訪是進行進一步的戰略部署。美國想切斷巴基斯坦通道割斷「中伊」之間的政治、軍事、經濟聯繫的圖謀顯然不可能得逞!

  另外,中俄在《聲明》中強調: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在「中俄印(度)機制」內的合作,重申願深化三方在全球和地區問題上的協作,包括三國在聯合國和亞太地區多邊機制內的配合。顯然,中俄還要把印度從美國身邊「拉」回來,重新站到「廣大南方國家」的立場上來,印度該立即做出決策了。

  ●「淘寶遊戲」已經開始了

  事實上,中東「淘寶」遊戲已經開始了,美國總統奧巴馬公開要求以色列在1968年巴以邊境基礎上進行和談,其實美國在中東參與戰略交換、已經吐出了「帶血的籌碼」。

  6月11號,以色列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巴拉克抵達中國進行訪問,這是以色列國防部長10年來首次訪華。拉克抵訪華無外乎三點:

  1)向中方打「悲情牌」,敘述猶太人的苦難史,強調「中以」合作的「潛力」。

  2)請求中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上高抬貴手。

  3)請求在「伊核」問題上手下留情。

  既然如此,以色列防長訪華有沒有帶來「淘換清單」呢?「清單」上又列著些什麼呢?我們注意到,就在以色列防長訪華前夕,有外媒報道,以色列港市特拉維夫太爾.諾夫(TelNof)基地空軍至少8架F-15和F-16戰機引擎被盜走一事。目前尚不清楚戰機部件是何時被盜的,這些戰機部件每個「重達數噸」,可能是被大型卡車運走的。

  難道「美以」的「淘換清單」上有F-15和F-16戰機引擎?說成「被盜」是美國人自找台階下?還是想吊一下中國的胃口?此問題暫時還不能妄下結論,還需要後續觀察。

  以防長訪華的同時,以總理也在歐盟搞「公關」,可以肯定是美國又得「大吐血」了。 ●敘利亞問題的「穩與亂」決定著歐盟處理「利比亞危機」的「難與易」

  在「G8」峰會上俄羅斯的利比亞立場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中國也緊隨其後接觸了利比亞反對派,但同時又與利比亞政府保持接觸。「中俄」走出這步「棋」目的在於牽制在利比亞與敘利亞問題上達成妥協的「美歐」,同時,這步「棋」也是中俄「政治介入」利比亞的開始。聯合非盟、阿盟等政治力量牽制美歐。

  到目前為止,「敘利亞之亂」仍然處於僵持階段,此次胡主席出訪,中俄再次進行了立場協調,《聲明》第二十條強調:雙方對利比亞危機表示關切。為避免暴力進一步升級,有關各方必須嚴格遵守聯合國安理會1970和1973號決議,不得隨意解讀和濫用。重要的是儘快停火,通過政治外交方式解決利比亞問題。雙方將繼續在聯合國安理會內共同努力,並支持非盟調解利比亞內部衝突的倡議,全力推動實現上述目標。

  毫無疑問,這是向歐盟傳遞一個信號,即:歐盟想處理好「利比亞危機」而向美國達成妥協(配合美國的「敘利亞之亂」)是毫無作用的,反之,歐盟拒絕配合美國的「敘利亞之亂」則可以得到中俄的「利比亞支持」。目前四方在這個問題上僵持不下,如果歐盟聰明一點的話,堅決拒絕「敘利亞配合」,那麼就可以形成「三打一」的局面,歐盟的「全面整合進程」就會順手得多,容易得多!

  15日,雅典爆發數萬人的大罷工,示威者包圍議會大廈,抗議政府的新財政緊縮方案。示威人群聚集在議會大廈外的憲法廣場,揮動標語,呼喊口號。一些青年示威者向防暴警察投擲石塊和燃燒彈,警方回以催淚彈。因為議會大廈被兩千多示威者包圍,警察動用直升機把一些政界人士送進大廈,一些議員在通過警戒線間時被人潑灑了白油漆,前交通部長被打傷血流滿面。參與示威的人多達4萬多人。

  「雅典示威事件」對歐盟來說是個危險的信號,歐盟「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危機使歐盟成員國內部矛盾開始激化,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債務危機」,那麼誰又能夠保證不會產生「歐洲之亂」呢?歐盟內部的「自救能力」畢竟是有限的,歐盟的「代表」世界基金組織總裁又被美國暗算了,在這種情況下還要跟「中俄」僵持於「觀察點」與「止損點」上,何必?!

  ●值得警惕的海上運輸線之亂

  由於美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上被迫「吐血」,更由於美國在南亞的「原稿」無法演繹,惱羞成怒的美國人有再次對中國海上「運輸線之亂」進行「演繹」的跡象。

  「葉門之亂」不得不提,有報道稱美國為了「對付」葉門的「基地」組織在海灣地區建立了秘密軍事基地。與其說是為了對付基地組織,不如說是為了對付中國的海上運輸線,從這個角度去看,那麼其「秘密」軍事基地也肯定是在葉門、阿曼等地。

  還有馬六甲方面,美軍在新加坡有「僅限於補給物資燃油」的港口,但美軍卻有意將它「打造」成扼守馬六甲咽喉的軍事基地,這是值得中國方面警惕的。 最近美國拉攏東南亞一幫「鼠輩」進行演習,菲律賓軍方14日說,菲律賓、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以及汶萊海軍當天開始在馬六甲海峽等海域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據說,這場聯合軍演名為「東南亞合作與訓練」,為期10天,演習地點包括東南亞地區的馬六甲海峽、蘇祿海和西里伯斯海。軍演由美國倡議發起,原名「東南亞反恐合作」,內容最初以海上反恐為主,如今已延伸至打擊海盜、跨國犯罪和走私等方面。其居心叵測!

  ●南海主權毋庸置疑,東亞峰會「領導人交椅」中國坐定了

  在本輪「排列組合」中,越南、菲律賓等鼠輩沒有看清形勢站錯了隊。到目前為止,美國也不敢公開支持越南,甚至為了在「緊張」中尋求「緩和」美國副總統拜登不得不打電話給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再次強調了中美關係的重要性,見此情此景越南徹底泄氣了。如果這些鼠輩再執迷不悟,那就不是要打斷其「排骨」的問題了,而是要取其「腦袋」了!

  據報道近日,中國海軍聯合海警、海監等單位舉行了首次環海南島海上實兵演練,提高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在為期3天3夜的演練中,海軍聯同各單位,共出動獵潛艇、登陸艦、巡邏艇等各類艦船14艘、作戰飛機兩架,演練了巡邏反潛、登陸輸送、保礁護航等科目。這次多課題海上實兵演練,檢驗了部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的能力,提高了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顯然,從此次演練的時間上看是很有針對性的,美國副總統拜登之所以向北京打電話,是讀懂了中方的意思,即:中國的南海主權毋庸置疑!

  在海南三亞舉行的亞洲經濟論壇上中國首次提出了「東亞領導人」的構想,既然有東亞峰會,就得有個峰會的「盟主」吧,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不遠萬里來參加峰會,中方非常歡迎!但有一點,有事你得先跟「盟主」商量。

  關於「盟主」一事,早在溫家寶總理出訪印尼、馬來西亞期間就已經得到各方一致「確認」,而此次胡主席訪俄期間又得到俄羅斯的確認,至於其他國家不服不行!(所謂「盟主」其實就是政治、經濟兩個層面整合東亞)。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習主席緊急與三國通電話:奧巴馬開始心慌了
電話銷售中的開場白的技巧
電話卡的收藏與投資
電話銷售需要注意什麼
很想給你打個電話

TAG:中國 | 打電話 | 電話 | 總統 | 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