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江平:華爾街對弈13載(08.11.18)

「啪」的一聲,江平執黑落子,棋風凌厲果斷。在他的對面,中信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常振明執白布局,棋風穩健厚實。

2008年10月18日晚7:30左右,在杭州西湖的一艘遊船上,這一對局正式拉開帷幕。其中一位觀戰者,正是《偉大的博弈》的譯者祁斌先生。

時不時瞅一眼棋局的戚雲告訴《投資者報》記者,這是一場華爾街精英與本土金融大腕的博弈,是一場投資界的真正的西湖論劍。戚雲長期供職於華爾街,現在系杭州合全投資董事總經理。

經過 1個多小時的搏殺,當遊船緩緩靠岸時,江平不得不向常振明投子認輸。

但在遠離西湖的紐約,江平,這位華人投資家裡唯一因為投資業績收入過億美元,而被美國《交易者》(Trader)雜誌評選為「百位頂尖交易者」,這位被巴菲特稱為「奇才」的超級交易員,曾經叱吒風雲,戰績累累。

在華爾街,投資界稱他是「深不可測的人」。13年來,他始終保持著與華爾街投資潮流的距離,永遠都在獨立思考,並且常常有著逆市而行的大膽舉動。他曾經是雷曼兄弟全球宏觀交易主管、全球最負盛名對沖基金賽克資本管理公司(SACCapital Management)的明星基金經理。

從「象牙塔」到華爾街

出生在江蘇靖江的江平,早年就顯示了過人的學習能力。1978年,不到13歲的他就來到揚州中學住校讀高中;1981年,以揚州地區高考狀元(江蘇省第三名)的成績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學習化學物理,大學畢業後,江平被保送到中科院讀研究生;1989年,他考取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在校期間先是做量子化學的純理論研究,後來轉攻材料物理化學,僅僅4年後就獲得化學博士學位。

最讓人驚訝的是江平隨後的選擇。當時他完全可以憑藉其熱門的材料化學專業,在美國找到一份待遇優厚的工作,然而江平卻放棄這條水到渠成也相對輕鬆的「坦途」,另外挑了一條讓其他人都感到困惑不解的道路——1993年他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金融學博士。

因為他堅信自己是具有長遠眼光和懂得長遠規劃的。早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時候,江平就開始對投資產生興趣,而後來在金融領域的巨大成功證明了他不僅善於學習和思考,並且勇於行動。

兩年後的1995年,江平還沒有讀完金融學課程就進入雷曼兄弟公司,從事外匯及衍生品交易。本來他是想到華爾街工作一兩年後,再回學校去做研究,因為這樣可以提高對投資的理解。然而,工作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在交易方面有優勢的江平,再沒有離開華爾街。

成名雷曼

初入雷曼的江平並沒有很快進行一線交易,但是在半年多的職業培訓後,他作為高級交易員的助手設計交易模型,並協助交易員做對沖交易,他設計的一種交易模型,為公司賺了不少錢。因受到公司高層賞識,江平在1997年如願進入雷曼公司拉美外匯交易部,開始獨立交易。

然而,當時只有5人的拉美外匯交易部是雷曼公司的弱項,業績在華爾街根本排不上號,而且因墨西哥比索貶值受損,拖累公司信用評級,是當時公司「最糟糕的部門」。但江平卻認為,這正是展示才能的機會,因為有危機才有動力,才可能抓住機會,只要市場足夠大,就有用武之地,小的地方反而容易表現才能。 

於是他第一個開始做墨西哥貨幣期權,並且極為成功,接著從墨西哥貨幣衍生品交易擴展到整個拉美外匯衍生品交易,並且憑藉該交易很快把雷曼公司拉美外匯交易部帶入市場的前5名。當亞洲金融危機衝擊拉美經濟的時候,很多對手都被擊垮了,但是江平的部門依然堅挺。隨後,他被提為公司副總裁,執掌雷曼拉美交易部。

最為重要的是他的逆勢而行,提前布局。比如他率先洞察了墨西哥經濟復甦,並長期投資其貨幣及國債,並且完善了墨西哥比索國債利率曲線、比索期貨利率基點,及墨西哥銀行拆借利率基點差模型;又比如,他早於華爾街2年洞察了阿根廷經濟崩潰的必然性,並使雷曼成為全球唯一在這一崩潰過程中獲利的投行。

還有,他提前預測到了美國納斯達克高科技股票的崩潰,並推測美聯儲會降息,並且降息幅度之大,持續時間之久將會前所未有,遠超過所有人的預期,並且根據這一預測,建立了雷曼最大的美國國債利率曲線對沖交易倉位並獲巨額利潤。

因此,他的部門年利潤率一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尤其是2002年年末和2003年年初,曾經一個月就創造2000萬美元盈利的記錄。僅僅2003年一年,他為雷曼公司創造的利潤,就高達1億美元。

按照華爾街的規矩,基金經理的分成一般是業績的10%到15%,然而江平在雷曼的待遇分成卻不到這個比率的三分之一,平均提成在3%到4%左右,一直到2004年才一步提高到11%,其中現金部分也只有3%。但是,江平並不計較這些,而且在雷曼兄弟一待就是10年。

投資巔峰

時光流轉到2004年底,江平原本計劃離開雷曼,回到中國發展,同時就近照顧父母。但是這時真正的伯樂出現了,賽克資本管理公司的總裁寇恩(BrianCohn)一直在努力擴展其外匯及其全球投資的業務,於是引薦江平和公司主席科亨(Steve A.Cohen)見面,而科亨是華爾街超級巨星,眼光獨到,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

在曼哈頓的一家義大利餐廳吃了頓飯後,科亨發現江平身上「有著超級交易員(supertrader)的潛力」,隨後極力勸說他留在美國並加盟賽克,並開出極其慷慨的條件。江平為其誠意感動,於2005年3月正式離開雷曼兄弟,來到賽克公司。

進入賽克後,他全面主管投資七國集團的外匯、指數、拉美外匯、債券和歐洲信貸。但一開始並不順利,因為立功心切,初期虧損了七八百萬美元。江平感到一定的壓力,但是科亨請他到家裡吃飯並且給予他極大的信心和支持,當時他說:「不要擔心,我雖然並不了解你做什麼,但是我了解你這個人,我相信你一定能夠做回來。」後來江平也沒有讓老總失望,當年就成為賽克最出色的基金經理之一。

在賽克的3年時光當中,江平不僅堅守著他拉美交易大本營,而且直接投資石油及其他能源產業,並在全球範圍內加強對新興國家貨幣、國債及公司債務的投資,隨後又發現中國股市的復甦,並在中國大陸投資A股和B股。

這些極具洞見而又異於華爾街的投資舉動,使得江平成為全球獲利最多的基金經理,並且在2007年4月以年收入在1億和1.5億元之間躋身美國《交易者》雜誌的頂尖交易者這個「金融百人會」名單之中,而且被「股神」巴菲特稱為投資「奇才」。

專註與平衡

然而,江平不認為自己超級幸運或者天才,他認為自己能取得成績不過是做事比較專註投入的結果。他長期保持每天工作十七八個小時,每天睡四五個小時,如今也只是利用業餘時間打打太極拳強身健體。

他認為自己在金融衍生品上的功力來自過去的嚴格訓練。在斯坦福大學讀金融學博士期間,江平就做過大量演算和識別圖形,現在他能夠對著滿頁紙的運算,一眼看出結果是對是錯,「理論在身上已經成為一種生物直覺」。

現在江平已經離開賽克公司開始獨立創業,並且逐漸將重心轉移到國內。2007年江平創立上海億隆投資諮詢有限公司;2008年在紐約創立對沖基金江平資本管理公司。

但是他仍然保持著一線交易員的作風,在他曼哈頓中城的辦公室里,甚至沒有一個玻璃門隔開的單獨小房間,而是與團隊其他交易員研究員坐在一起。在他的辦公桌上有8台電腦顯示屏,各種金融資料庫和技術圖線閃爍,一台直線電話通往世界各主要交易市場。

在華爾街摸爬滾打10多年,江平對投資行業了如指掌。他說,目前法律對共同基金限制太死,許多項目不能投資。而對沖基金又太追求短期行為,且收費太高。「他們賺了錢分紅,虧了錢就由投資者承擔。」

因此,他想改變這一現狀。並且希望創立一個新的基金,採用與華爾街不同的激勵機制,將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這一基金將以體制化的形式,鼓勵基金經理追求長期高回報。

追求事業的同時,江平也極為重視家庭,他認為這是作為職業投資者必要的平衡。最高興的就是全家坐在一起吃晚餐。在周末,江平會一天陪家人,一天要工作,還要送一對兒女去中文學校,江平和太太相識在中國,兩人感情一直很好。

而且江平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去年在揚州中學建校100周年時,他特意為母校捐贈100萬美元設立「揚中教育基金會」,獎勵優秀的教師和學生。今年,他還打算在自己就讀過的中國科技大學建立助學基金。

作為一個掌控十幾億美元全球投資的基金經理,這位42歲的華人投資家依然在書寫著傳奇。

對話江平:我從不相信華爾街

他顯得簡單而素凈——白襯衣,牛仔褲,雙肩背包,10月中旬的一天傍晚,當他這樣一身利落的踏進上海淮海路的寫字樓,接受我們採訪的時候,因他所曾經供職的雷曼兄弟破產而引起的金融風暴正愈演愈烈。江平,來自華爾街的交易員,以匯率交易聞名,在過去的10年中,年複合收益兩位數增長。「我其實沒有什麼多說的,為投資者創造絕對收益是一個投資人的宗旨。」江平說起話來一如他做投資一樣簡單明了。

華爾街陷阱

「我從不相信華爾街,這麼多年我一直堅持自己的研究。」江平談話開始就顯得立場鮮明,「華爾街至少有四大陷阱,而這次的金融危機就是這些陷阱的集中爆發。」

第一個陷阱是,有不少的機構限定自己只能買那些所謂的高質量的債券。江平認為,評級高的債券並不意味著風險低,但幾乎肯定意味著收益低。如果一個投資人局限於這些所謂的高質量債券,而同時缺乏獨立的研究工作,那麼華爾街將會順水推舟,把那些高風險的債券喬裝打扮,貼上「AAA」的標籤,然後賣給投資者。

「最近所見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次級房屋貸款債券。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華爾街將會不停地發明一些新的花招。實際上,對於華爾街上幾乎所有嵌入衍生物的複雜產品,我們都應該保持足夠的警惕。」他說,投資者不應該自縛手腳,遠離低評級債券和衍生物;恰恰相反,投資者應該學會分辨,要基於自己的獨立研究做出投資決策。

第二個潛在的陷阱是美元之外的G7國家貨幣與債券。在江平看來,現在的趨勢是仍然看好歐元、加元等等;但是多方面地測算表明,美元相對這些主要的貨幣已經被低估了。非美元的G7貨幣現在只適用於交易和多樣化投資以分散風險,而不適合長期價值投資。

第三個陷阱是,很多新興國家的股票市場過於花哨。相對於G7國家的股票而言,很多新興市場的股票以高出很多的溢價在交易。新興市場交易員曾經一度屬於華爾街的二等公民,如今則炙手可熱。而江平也幾乎是最早預言了,新興市場國家的股票的下跌幅度將超過美國。

最後的陷阱來自大宗商品,這代表了另外一種高風險市場,許多商品的價格只是反映了短期投機衝動,而不是基本的供給與需求平衡。大宗商品市場易於被人為操縱。「對中國來說最好的戰略是通過直接投資戰略資源,而不是在高度投機的商品市場來購買戰略性商品。」他說。

不過,在江平眼中,石油是一個「另當別論」的特殊大宗商品,因為是不可再生,因此價格的上升也許是合理的。實際上,從1950年到1968年,石油價格一直維持在每桶2.5美元至3美元之間。其後10年OPEC原油供應減少,來自西歐和亞洲的需求上升,油價漲了10倍以上。

抄底中國

儘管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讓中國的資產市場價格下跌很多,但是江平仍然看好中國市場的未來。「我從去年年底就看好中國的國債市場,現在看來,如果能從那個時候投資中國國債,那麼收益將有15%左右,比起現在在股票市場虧損很多的投資人來說,要好很多。」江平表示。

事實上,江平對中國市場的判斷相當準確。他在2000年看好中國的房產市場,之後一直致力於投資中國的房地產;2005年看好中國的股票市場,當時,許多優質股票市盈率不到10倍,而贏利每年都增長兩到三成。銀行利率不到2%,巨額存款有可能轉入股市,大量外資為炒作人民幣升值也通過種種渠道流入中國。結果,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正確。

而在中國股市大幅下跌過程中,香港市場、B股市場在江平看來已經具備了投資機會。之所以看好國內市場,並不是由於現在國內股票價格低,更多的是因為看好的是中國經濟。「雖然中國的經濟放慢了,但是GDP的發展速度還有5%、6%、7%,也比西方世界強太多,只是沒有前幾年那麼快一點,但實際上還是很好。」

目前,原油價格已經到60美元左右。「這個價格比起幾個月前140多美元天壤之別,這對亞洲、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是非常有利的,中國經濟最脆弱的一塊是能源不能自足,需要進口,能源價格降下來的話,商品和原材料降了一半,在這個時候股市卻還降這麼多,投資的將來獲得比較高回報的機會大得多。」

而作為從華爾街回來的中國投資家,江平始終保持了他抓住機會、快速出擊的交易員出身的風格。面對中國市場的機會,他果斷地在香港和上海成立了公司和交易室,並開始募集大中華基金和江平1號人民幣陽光私募信託基金。

「中國的經濟面一直向好,未來的機會到處都有。我作為來自華爾街的中國人,最希望做的就是幫助投資者實現財富增值。」江平表示。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佔領華爾街"運動在美國多個城市遭重挫
巴菲特解釋為何投資股票勝過黃金與債券 | 華爾街見聞
華爾街大示威:美國爆發社會騷亂的前奏
「佔領華爾街」 蔓延至亞太區
「人民公敵」華爾街

TAG:華爾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