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別總想著當神!

做人,別總想著當神!

來自專欄文明心理工作室1 人贊了文章

如果你沒有做你認為一個盡職的父母,你為此而常常自責,出現自己情緒的失控狀態就容易悔恨不已。如果你是一個領域的老師,對學生有著一定的要求,也希望處處做到學生的榜樣,到最後發現自己才是規則的堅守者而感到心寒,作為自己同樣也會有許多高遠的理想,而對於現實狀態總是有諸多的不滿,情緒上難免會陷入焦慮、壓抑。我們對自己有一種「神」的期待,自然對面對無能的自己時一定會受到內心深處「神」無情的「鞭打」而痛苦!

一個人活著有理想自然是好的,然而理想就像指引我們前進的燈塔,卻不是我們心掛在燈塔身還未到達的虛弱拉扯狀態,在這個過程中只會讓我們陷入兩難痛苦。

習慣要求如神的朋友一般是道德感比較強的人,受成長經歷中權威的教養者影響,對於做人有嚴格的標準,或是教養者沒有給他一個成長的空間,而是直接給出了標準答案,於是我們也就習慣性的按照這樣的標準答案來做。多年來我們也會毫無質疑的遵循著,儘管這個標準中存在著許多不合理的疑點,我們寧願委屈自己也要做到。

這種不明就裡的遵守規則雖然省去了許多我們主觀去思考去真正內化的過程,但卻在長時間的囫圇吞棗中增加了許多內心的生硬感。我們像一 個「神」的姿態活著,我們不僅對待身邊的人會比較鐵面無私,而且因為常常要求自己做到像「神」一樣,而又不得不依然有著普通人的行為方式而陷入自責懊悔的心境里,久而久之會有著很低的自我認同感與接納感。

神是我們的方向,卻不是我們死板唯一的標準,我們需要每走一步都對自己和他人有一種感同身受的理解。在過於苛責的要求中我們依然需要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感受,也去用心體會身邊人的切身感受。要讓自己與他人在相對舒適的接納狀態中穩步前進。就像一個社會要奔小康,要有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都達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綜合評定,而非僅僅某個方面的生拉硬套,不然總是牽強必然會在日後付出更大的代價。

真正達到神的境界是自然的,是無可厚非心安理得的,就像一個人已經達到認知上的成熟自然就在各個方面遊刃有餘一樣。所以在沒有真正的輕鬆而自然說明就還沒有達到應該有的狀態,其中的不舒服就是有著內在的曲折感,這就需要我們放下身段從做一個普通的人開始,放棄對自己及他人過於苛責的要求,讓自己作為一個平凡人的狀態慢慢前進,於己於人慢慢做出平衡又滿足的選擇,等待一個階段的成長後,再繼續達到下一個高度了。

因此我們發現,不是達到神的境界,而是不斷的接近的過程就已經是很棒的了。先做平凡普通人,允許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允許自己的弱小無力,因為你一直會有著一個向上的心,只是請允許自己需要成長體驗的過程,這樣你的生命自然是豐滿有韌性的。做人已圓滿,自然不必再去做神!

心理諮詢師伴你心靈成長

在這裡,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weixin.qq.com/r/Rkg3Lw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狼的十大處世哲學###酷狼圖片
李德順 | 人生哲學的兩個視角
年紀大了,是不是毫無樂趣?
如是說——探究世界的本源(1)

TAG:哲學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