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設計案例

課題名稱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激勵性口頭評價研究課題的背景課程評價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課堂口頭評價是貫徹落實課程評價改革精神的需要,是深化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需要,但因各種原因還沒有引起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以往評價學生是老師說了算,數學課堂上的評價是比較單一、機械的,甚至是毫無激情的,根本無法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老師也只是按自己的知識積累、價值取向、思維方式來判斷學生的優良,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有時無意中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從而使學生失去對老師的好感,也失去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許多老師已經開始關注自己課堂的口頭評價研究,但還是比較零散、隨意性。關於小學數學口頭評價的研究還只是一種形式化的改變,沒能對不同評價進行深入思考、研究。選題的意義《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在新的課程改革形勢下,適時、恰當的課堂評價是每位任課老師所關注的、追求的。因為適合學生特點的口頭評價既關注了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起點,又關注了學生的個別差異,能喚起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體會成功喜悅或受人尊重的自豪感,提高學習興趣。充滿人文關懷的評價,為學生富有個性化的思維提供了心理安全保障,使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發展成為了可能。理論依據本課題研究「以促進人的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作為價值取向。每個人都有作為個體的權利,兒童也應有做兒童的權利。他們有權利按自己的思維邏輯去思考,去理解人生與世界;有權用自己的語言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有權按兒童的方式去做事,甚至去犯錯誤;有權逐步認識錯誤並逐步改正錯誤,即兒童有成長的權利。研究價值教師課堂教學評價語言質量的高低,不僅影響課堂學習的效果,而且關係學生的終生髮展。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既是教育理念的體現,也是對學習進程中「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既是對學習內容、方法及參與程度等方面的評價,也是對後續學習環節及內容的調控和引導。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起著推動學習進程的重要作用,有著評定、啟發、激勵、引導等多方面的功效。教師評價性教學語言質量的高低,不僅影響課堂學習的效果,而且關係學生的終身發展。課題的界定所謂課堂評價指的是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促進學生學習和改善教師教學而實施的、對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評價。課堂評價從定義範圍上可以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評價,狹義的評價只指言語點評,廣義上的評價指除言辭外,還包括形體的語言。研究目標1. 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為基本出發點,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為重點,在數學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通過對不同性格、程度、背景的學生進行多元的激勵性評價,使各種類型的學生能真正找回自我,成為學習的主人。2. 使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得到較好的發展,人格得到尊重,學習成績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減少或避免「學困生」的產生。研究內容1. 目前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口頭評價的問題及原因分析。2. 小學數學課堂口頭評價的構建。A、營造和諧民主情境B、針對個性進行選擇C、化解表達差異D、多角度的評價3. 把握激勵的時機。A、瞬時評價,適時發現,捕捉學生的閃光點B、延緩評價,給學生思維發展的空間創新之處由過於注重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轉向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由過於注重口頭評價的單向傳遞,轉向評價的多向互動;由過於注重口頭評價的隨意性,轉向注重口頭評價的激勵功能。研究思路首先是不斷深入理論學習,進行相關的資料查詢和研究工作,以及對學生課堂學習評價情況的問卷調查與反饋,為課題研究提供參考和理論依據;接著是運用「注重激勵評價過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思路進行探索與研究;最後是不斷在時間中總結和反思,整理一些實踐方法。研究方法1. 觀察法:通過對學生學習熱情以及投入學習狀態的觀察,來了解、判斷口頭評價在教學中的作用。2. 調查法:了解當前數學課堂口頭評價的情況。3. 問卷法:了解學生對課堂中口頭評價的態度、需求,研究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評價過程中的真實想法。4. 4.行動研究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勤於將自已從課題研究中獲得的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反思、修正、再實踐逐步積累經驗。實施步驟第一階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 (準備階段)該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理論學習,進行開題論證討,確立課題。第二階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實踐研究階段)(1)課題實驗的起步、探索。(2011年4月-----2011年7月)A、繼續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修改完善課題方案。B、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搜集與課堂教學緊密聯繫的生活素材。C、根據研究方案和計劃,在實驗班級開展研究工作。D、反思總結,提出下階段的實驗計劃。(2)課題實驗的提高、完善。(2011年8月----2012年3月)A、調整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使課堂結論和結果開放,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課堂結構。B、搜集整理課堂教學精彩片段,撰寫教學心得體會。C、交流階段性研究成果,對實驗操作及時調控。第三階段:2012年3月--2012年4月 (研究的總結階段)1. 整理實驗數據和資料,對實驗效果進行檢測。2. 寫實驗研究論文和實驗報告。3. 整理好實驗材料,進行成果展示,邀請專家、領導進行結題鑒定。可行性分析1. 本課題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強調課堂教學與生活相結合,符合國家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的要求,符合當前改革的需要。2. 本課題查閱了大量有關的研究成果資料,所以理論依據很充分,設計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具有較強的實踐可操作性。3. 我校有開展課題研究的基礎,經過多年的課題研究,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支由校領導、骨幹教師組成的教科研隊伍,從而為新課題的成功提供了保證。4. 我校為信息技術先進學校,擁有信息技術最好的設備,校園網,學校廣播電台等設備健全,學校網頁已經上了網際網路,為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5. 本課題從申報之日起,約需要1年的研究時間,預計到2012年結題。參考文獻[1]魏瑛.教學中評價語言的運用.陝西教育(教學版),2007[2]張立明.評價語言的魅力.數學世界(小學版),2007.[3]呂偉麗.巧用即時評價促進學生髮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4]朱德懷.數學課堂中教師即時評價語言的運用[J].吉林教育.2007[5]葉曉華.教師課堂即時評價的「底線」[J].現代教育科學.2007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進門玄關隔斷設計案例賞析
室內設計案例—把景觀搬進家,才是真豪宅
設計案例|公園道壹號150㎡現代混搭風格
老房裝修效果圖: 老房改造看過來 五套設計案例助你打造放心省心的家
混搭風格室內設計案例

TAG:教育 | 設計 | 案例 | 設計案例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