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尹小伊:如果終身不婚,大部分中國女人過不好這一生。

轉載:尹小伊:如果終身不婚,大部分中國女人過不好這一生。

7 人贊了文章

尹小伊:女性一輩子不結婚會怎樣?

尹小伊 微信公眾號:尹小伊 49 人贊同了該回答

尹小伊:如果終身不婚,大部分中國女人過不好這一生。(請注意「大部分」是一個比例,少數不婚也能過好一生的女性當然是存在的,但是不是「大部分」。因此想反駁的網友,請不要拿那些少數非典型個例來舉例。)

人啊,總有一種自我代入感。

·看帝王劇,就覺得巡撫都是小官,但是現實中你有省長爸爸嗎?

·看民國劇,就想像自己回到民國也是名媛,實際上大概率是1942年的餓殍之一。

·同樣的道理,許多人看到單身不婚女神光鮮亮麗,就覺得自己單身不婚也能如此,但是實際上俞飛鴻這種女神代表不了大部分中國女性。

有實力的人,婚不婚都能光鮮亮麗;

實力並不出眾的普通男女,結婚組成家庭就是搭夥過日子——當下的中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大多數男性的收入和資產比女性多,而女性的消費卻比男性多。雙方組成家庭,自然是女性依賴男性。

絕大部分家庭中男性都是provider的角色,直白點說就是大部分中國女性是依靠中國男性過日子的。——再加上 女性普遍喜歡找經濟實力比自己強的男性 的情況,這種依賴只會更強。

其實本不必如此,是傳統文化規訓使然。

現在,中國的男女平等只到22歲,在此之前女孩和男孩一樣接受教育,誰家也沒有因為是女娃就不讓讀書。

22歲大學畢業之後,工作還是基本平等的,同工同酬,哪個單位也沒有給女員工少發錢。

——招聘中的性別歧視存在,但是並不嚴重。

但是,大多數二十多歲的女生的消費觀念是有重大問題的:

她們不論掙的多與少,都花光——也許不是月月光,但是一年下來基本不會有什麼結餘。

「老娘花自己的錢買化妝品,你管得著嗎?」——如果她們的男朋友或者社會批判她們花太多,她們就會這麼反駁。

所以人們會發現,二十多歲的女生的消費水平普遍比同齡的男生高,因為她們大多數沒有存錢買房買車的壓力,談戀愛也是男朋友出錢多(以至於碰到願意偶爾出出錢的女生,男生都覺得她特別懂事,五五開就不指望了),甚至她們的家長也 因為沒有幫助女兒買房的壓力 而 可以拿出更多的錢 貼補她們的消費。

問題在於,她們結婚的要求一點都不低:房子、車子自然是要有的。

這類女人中的大部分都還是想結婚的,她們都等著一個滿足自己要求的男性出現,然後自己「凈身入戶」。

這些等著凈身入戶的女生,如果不結婚,大多真的買不起房。照此角度,可以將女性分為幾類:

·首先是例外,即通過個人努力或者父母支持買了房的,這種比例是很低的,所以這類例外不影響總體的結論;

·其次是真的沒有能力買房的,收入低怎麼也攢不夠買房的錢;

·大多則是沒有買房的意識和決心,要麼是根本就覺得女生不必買房(連她們的父母也覺得女兒不必買房,等著女婿買就是了),要麼就是也想買房卻又不想影響當下生活質量。

不論具體原因是什麼吧,年近三十尚未結婚的女生,大多數除了自己幾身行頭和一些化妝品,真的是既沒有房和車,也沒有什麼存款,職業上也談不上什麼前景。

就以這樣的現狀去推想她們終身不婚的景象吧:

·被迫終身租房,大比例地耗去她們的收入,因為她們的居住要求並不低,而且會逐漸提高

·勉強收支平衡,雖然收入逐漸會提高一些,但是隨著身體健康狀況下降等原因,支出也會日漸增長

·老來晚景凄涼,中國當下的各種社會制度設計對於單身人士是很不友好的,很難想像一個沒有什麼經濟實力的女性老人能活得安全、幸福。(當然從這一點看,如果終身不婚,大部分男性也過不好這一生。只不過因為大部分女性迄今為止還很大程度上依賴男性,所以更加過不好一生,參考:尹小伊:男人一輩子不結婚會怎麼樣?)

這是一幅悲傷的圖景,但就是大多數中國女性終身不婚的可靠設想。

要跳出這樣的設想,只有幾種例外:要麼家境特別好,能夠繼承大筆遺產;要麼自己個人能力強並且願意奮鬥,安排好自己的一生。

但現實告訴我們:這種例外雖然存在,但是比例極低。

而且生活本就是磨難與修行,那些買了房、逐漸有所積累的家庭,大多也是在生活的壓力之下省吃儉用的結果,像中國過去的傳統家庭女性。

而當下的一些剩女的這樣「既想買房、又不想影響當下生活質量」、月光、月月光、年年光的消費方式,早就養刁了胃口,養懶了腰身。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她們這樣一個人過一輩子也很難有什麼積蓄。

所以籠統而言,我得出「如果終身不婚,大部分中國女性過不好這一生」的結論是有根據的,

這也與我的觀察一致:年近三十尚未結婚的女生,真正想清楚了終身不婚的少之又少,大多數都是「沒看上」和「沒人看上」剩下來的,想依靠男人又沒得依靠,宣稱「不婚」嘴硬而已。人是善於自欺欺人的,在心理學上,叫」認知協調「。

女性主義(feminism,也稱女權主義),都基於「男性>女性」(>指的是權利更多、資源更多、收入更高、資產更多以及由此產生的能力更強等)的事實並以「男性=女性」為目標。

但是從這個回答的一些評論看,很多女性不肯承認「男性>女性」的現實,非說女性已經具備和男性同等的 資源、收入和資產,那「男女平等」都已經實現了,還有何談的必要?

作者:尹小伊

鏈接:zhihu.com/question/265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於 00:09

終於看到一個說大實話的人了。

那些咪蒙式的公眾號真是的居心不良,以他們忽悠人騙廣告費的腦子,精得跟電訊騙子一樣,對社會現實自己比誰都清楚,但是卻欺騙忽悠女人追求極盡享樂主義式的消費,真的是滿滿的惡意。

而很多沒腦子的女人天生最大的特點就是 聽不得真話,只願意聽 好聽但是虛假的謊言,這是種人性的弱點,只是在女人身上表現的特別突出,如同男性剋制不了自己的性慾一樣。

——————————————


推薦閱讀:

蘭台說史·老妻少夫驚恐史:人類為何排斥大齡剩女
男人娶大齡剩女的三大好處
為什麼大齡剩女都不想結婚?

TAG:獨身主義 | 剩女 | 大齡剩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