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感悟人生,成長是內心在歷練中逐漸強大

要學會把有限的知識融會貫通,融入自己的生命。要一邊學,一邊想,一邊應用。

成長是內心在歷練中逐漸強大,所謂人生的歸位是把外在的東西變成內心的力量。

「修己以敬」好好修鍊自己,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修己以安人」在修鍊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讓別人安樂。「修身」是對國家、對社會負責任的第一前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一種信仰,一種情懷,一種社會擔當,但是前提是樸素的,是始自腳下的。修身養性、做好自我,就是起點。

知天命就是內心有一種定力去應對外界。

只有建立自己內心的價值系統才能把壓力變成生命的張力。

「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裡?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患得患失的人,不會有開闊的心胸,不會有坦然的心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一個人內心有所約制,就會在行為上減少過失」;「能夠反省自己的錯誤並且勇於改正,就是儒者所倡導的真正的勇敢」。

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勇敢有時候是理性制約下的一種鎮定和自信。有德有仁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心靈的勇敢。

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

孔夫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

要做到內心的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

內心有一種在理性制約下的自信與鎮定,這是因為他有著寬廣的胸懷和高遠的志向。

其實就像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說:這麼好的酒,怎麼就剩半瓶了?樂觀主義者說:這麼好的酒還有半瓶呢!

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謹言、慎行這麼做的好處就是讓自己的少一點後悔。我們在做一件事這前要先想後果,我們做事要先往遠處想想,謹慎再謹慎,以求避免對他人的傷害,減少自己之後的悔恨。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後果,這是為人處事很重要的一點。

如果你的心靈很敞亮,很仁厚,你有一種坦率和勇敢,那麼你有可能收穫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

神聖神聖,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聖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論語》就是教給我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

只有理想而沒有土地的人,是夢想主義者不是理想主義者;只有土地而沒有天空的人,是務實主義者不是現實主義者。

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應該自重的。

我們見到一些老師聲色俱厲,經常指責他的學生不該如何如何。那是這個老師沒有到境界,真正好的老師會像孔夫子這樣,平和地跟學生商量著把這種天地人三才共榮共生的關係講透。

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晚安心語:看淡世間滄桑,內心安然無恙
劉嘉玲:如何活成內心有力量感的人?
炫耀什麼內心就缺什麼嗎
早安心語(983)什麼是內心強大的人
蛋殼寶寶,內心如何變強大?

TAG:感悟 | 成長 | 人生 | 于丹 | 內心 | 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