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學佛修道入門第一堂課─先認識佛教寺院精舍叢林中基本建制及規矩(十之一)

一、佛教:

是學習佛陀精神的教育。而佛陀的精神教育重心是什麼?

簡而言之,即是七佛通戒偈所云: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這個次第是這樣地:

先從「諸惡莫作」開始,因為諸「惡」莫作的「惡」行,除了不是佛法,終究會落入三惡道受苦淪、無出期!為了免於落入三惡道受苦淪,汝必須依著「諸惡莫作」改進。

次者「眾善奉行」,雖是你自己能不造惡不會落入三惡道,但尚不足取,還要發心兼善天下的行為,因為眾生都是我們過去多生累劫的父母眷屬,或曾經當過我們的父母,因此我們不能眼看他們在受苦,如同我們出家人在行度化的工作,來幫助所有的眾生能離苦得樂。

可是善法亦不是佛法,因為它不能叫汝了生脫死;不作不對,因為沒有與眾生結善緣,尤其沒有對我們多生父母眷屬做回報?作了並且執著在行善更不對,因為執善所以未能脫離三善道的輪迴業力所束縛。

唯有「自凈其意」,前面所謂為惡是不該,但行善除了應量力而為外,是不可以執著我在行善,我做了多少善事,要本著隨緣盡份,講了就算,做了就了,直到凈意如虛空,才是我們學佛修行究竟解脫之道。見經云:「若有欲見佛境,當凈意如虛空」。

二、佛學:

是佛陀一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 三百餘會八萬四千法門,隨緣示現因機逗教所接引眾生的文字言說、暗喻、比喻、明說等方便施設、分析論理等智慧;如今已成為我們後人學佛的宗教文化、知識、常識東西。統稱為三藏十二部經律論。

三、佛法:

1.在果位上講:這是佛陀所證悟的法身慧命。

2.在因地上講:這是佛陀所證悟的方法用功下手處、立足點、入門處。佛門又叫空門,換句話說必須找到空門入處,並能登堂入室,汝才是真佛門弟子,否則汝便是佛門外道。

四、學佛:

是盡形壽依教奉行:以前是隨著佛陀修行,如今佛已入滅,接著便是依止明眼明師善知識修行學習成佛的道理思想行為生命。

切記!學習佛法重在實踐實修實證,不是只聽聽而已!

五、進入佛教,想成為正式佛門弟子:

首先必須先要辦理皈依三寶,最好能同時一併受五戒及謹守五戒,將來才有再次投生為人的機會。這是在家居士所應為的。如果想再挺進才再受出家比丘(尼)具足戒。不過這三皈五戒是通在家出家甚至通一切法,在佛門要學什麼法受什麼戒都不離三皈的先授受。

△我們出家人學佛的次第是先剃度再授戒,最後傳法接法,依照古法等於是受肯定。

六、三寶者:

乃指住世三寶,即「佛法僧」。及自性三寶「覺正凈」,這是藉由住世三寶可以證得自性三寶之密意。

七、三皈依:

是指「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又叫禮拜「佛法僧」三拜,意指此三皈依。又密宗加一個皈依上師,或禮拜上師合稱為四皈依。

八、五戒:

是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吸毒。能守此五戒,下輩子才有再次機會投生為人道。

九、十善:

是指身三、口四、意三。

身三者不殺、盜、淫;

口四者不兩舌、惡口、綺語、妄語;

意三者不貪、瞋痴。

能修此十善,下輩子可投生為天道眾生。但天道眾生尚未脫離生死輪迴業力的束縛。所以凡我佛教徒都不求生天道而求究竟了脫生死,解脫六道之苦淪為目標。

十、問訊:

是佛教徒對諸佛菩薩、師長、同參道友們,一種方便上禮貌問候與讚歎,是讚歎問候對方德高如山,德高望重的行為。

十一、合掌:

除了向人問訊禮貌的表法,也表示做人要行中庸之道,把雜念歸於一心之。

十二、頂禮:

1.一般是以五體投地,即兩手、兩足及叩首、翻掌即完成。

2.亦有全身伏地,行大禮拜者。

3.五體投地是表示徹底的看破放下自尊貴、自居大之我執,又叫放下身段。

4.叩首表示一種從內心的尊敬與虔誠。頭在人類而言是最尊重之處,因為頭是生命中樞。

5.翻掌是要承接佛陀的福德與智慧法教,故亦可說上求無上佛道,下化一切眾生之暗喻。

6.這頂禮,在弟子對三寶的供養也要頂禮。要知道這供養頂禮,正是看一個人的真誠供養到那裡,便獲得多少回報的因跟果。

7.最大的頂禮供養莫過於「禮佛一拜,罪滅恆沙」。甚至這一拜下去即開悟了生死喔!因為「清明在躬,俯拾即得」,這時汝若發一分恭敬心,便得一分佛法,汝若發五分恭敬心,將得到五分佛法,汝若發十分恭敬心,汝便得到十分佛法,否則一分也得不到。

十三、四威儀:

是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卧如弓。(真正大修行人對境無心識、面前無色相、心中無分別,四威儀總在禪定中)。

十四、五觀堂:

又叫齋堂(詳見九十二「五觀」之義)是吃飯的地方。在佛門吃飯時會有打板聲表示通知大家要到飯廳齋堂吃飯了,請大家到齋堂,到齋堂又叫過堂。

十五、大寮:

是廚房煮菜的地方。

十六、寮房:

是睡覺休息的地方。

十七、用齋:

是吃飯。

十八、持午:

是過午不食。

十九、藥石:

即佛陀時代以托缽為生,日中一食,午後坐禪,禪坐靜修;而體質不佳者,須賴晚間進食以「療飢」,故稱之。

二十、山門:

又作三門。為寺院正面的樓門,為禪剎七堂伽藍之一。通常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干擾,而建於山中,因此號稱山號,設山門。另三門者不一定指實際上設有三個門,而是指佛法的修「空、無相、無作」等三解脫門。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女性修道的秘訣---南懷瑾
修道之人就不能打蚊子嗎!
修道全指·性命合一口訣

TAG:佛教 | 學佛 | 認識 | 修道 | 規矩 | 寺院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