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戲曲臉譜的色彩

戲曲臉譜的色彩紅色:一般象徵忠勇、正義、威武、莊嚴,大多用於富有血性的人物。紫色:表現驍勇、剛毅、正直、堅強、膽大。黑色:表現公正、無私,如包公;表現暴躁、魯莽、耿直,如張飛、李逵、項羽。白色:大多現陰險、狡詐、居心叵測。如曹操、趙高。也有臉譜中保留一定肉色的部分,表現不像大白臉那麼壞。藍色:表示勇猛、粗獷,較黑色更有強烈性格。黃色:一般表現性格猛烈。赭色和粉紅色:表現比較正直的老人。金色與銀色:用於佛祖和神仙一類人物。京劇 戲曲舞台上的服裝並無朝代之分,除「清裝戲」之外,各朝代均穿明代服裝。由於封建社會服飾等級制度森嚴,所以戲劇服飾並不是以歷史時代實際面貌的反映,而是從歷史生活實際中歸納出來的特殊形制的「繪畫之服」。戲衣的色彩主要有黃、紅、綠、白、黑的上五色(即正五色)和紫、藍、粉、紅、湖色、香色的下五色(即副五色),而實際上副色的運用已遠不止此五色。傳統戲衣的質料以綢、緞、縐為主,並綉有鑲金錯銀的精美圖案,如龍、鳳、獸、魚、蟲、花卉、雲、水及水旱八寶、暗八仙和各種民間吉祥紋樣。京劇傳統戲衣按不同形制發屬「大衣箱」和「二衣箱」。「大衣箱」主要有:富貴衣、加官蟒、官衣、男女帔、花素褶子等五十餘種,「二衣箱」主要包括了:男女靠、大鎧、兵卒坎、茶坊衣等四十餘種。另外,通常所說的「三衣箱」則主要指內衣、彩褲和靴鞋。臉譜主要是指凈角和丑角的臉部裝扮。丑角的化妝較為簡單,在「本色臉」的面部中心部位抹一塊形狀各異的白粉,再以墨筆點戳畫出眉眼等。凈角的臉譜則可堪稱京劇的「子品牌」。凈角「花臉」始於宋、元雜劇,明清時形成了以點、線、形、色的繪畫方法,既整體美觀又具體細膩地塑造人物的骨相面貌、肌肉紋理和五官部位的新風格。京劇行才人輩出。「開山大師」程長庚、「伶界大王」譚鑫培、「武生泰斗」楊小樓,「通天教主」王瑤卿,個個身懷絕技。到二三十年代,流派漸成體系。余叔岩、言菊明、高慶奎、馬連良,史稱前「四大鬚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四位爭輝戲壇,史稱後「四大鬚生」,其中譚富英為譚鑫培之孫,是繼馬連良之後,成就最顯著、舞台生涯最長的鬚生名宿之一。繼四大鬚生後,戲壇上又出現了「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這四位以男演女的大師開創了京劇的新世紀,而且成了京劇走向鼎盛時期的重要標誌。這四位爺雖為男人,演女性卻十分出彩兒,梅蘭芳的翩翩舞姿、程硯秋的哀婉凄楚、荀慧生的活潑俏皮、尚小雲的英姿颯爽,讓多少後人嘆為觀止。尚小雲屬文武昆亂不擋的全材,而且率先把「蘇格蘭舞」和「呼拉舞」等西方舞蹈引入京劇。「四大名旦」雖有競爭,卻恪守藝德,彼此禮讓互不創搶,他們先後爭排新戲,曾出現有一定影響的「四妃」:梅蘭芳的《貴妃醉酒》、尚小雲的《漢明妃》、程硯秋的《梅妃》、荀慧生的《魚藻宮》。「四紅」:《紅線盜盒》、《盜紅綃》、《紅拂傳》、《紅娘》。「四劍」:《一口劍》、《峨嵋劍》、《青霜劍》、《鴛鴦劍》。「四大反串」:《木蘭從軍》、《珍珠扇》、《賺文絹》、《荀灌娘》。旦行繼「四大名旦」之後,又出現了「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這四位也曾稱雄一時,其中尤以張君秋的最為出眾。

你的讚賞是我堅持原創的動力

讚賞共 0 人讚賞
推薦閱讀:

《扎克伯格的七張臉譜》
京劇臉譜大全
臉譜三國|此人智商比諸葛亮還高?曹操看他不爽!
歷史的另類臉譜:晚清最後的裱糊匠,背負百年罵名,毀譽參半

TAG:戲曲 | 臉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