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與數系

數與數系

7 人贊了文章

說到數字, 其實有好多蠻好玩的東西, 比如現在通用的數字被稱之為阿拉伯數字, 其實是古代印度人的發明, 然後印度被阿拉伯(穆斯林)給侵略佔領, 通過阿拉伯人和阿拉伯文帶到歐洲, 然後近代歐洲在科學與技術上狂飆, 於是乎, 印度的東西變成了阿拉伯的.

另一個有趣的東西是0, 0很早就被發明了, 不過他對自然數的擴充(這可是一個里程碑事件, 一個極其偉大的發明)的萌芽應該也是古代印度人, 然而真正被接受可能要到很晚了. 在中國, 0(零, 〇)也一直在不被納入計數的正統, 它的出現更多的是用以表示"虛無"之類的概念, 以及在表示諸如1005(一千零五)的時候用以佔位, 從而, 漢字中需要更多的漢字來表示整個計數系統, 這其中包括了十, 百, 千, 萬, 億等等. 也許是到了鴉片戰爭以後, 在中國被迫學習了現代科學的時候, 才接受了0的概念.

說道古代中國, 中華文明的璀璨倒也不是吹出了的, 雖然0這個玩意兒沒有在中國被搞出來, 不過呢, 中國古代的計數也算髮達, 比如那個可以拿來吹牛屄的八卦(萊布尼茨受此啟發把二進位用到了計算機上, 存疑, 故為八卦), 不過二進位倒也真實存在. 《易傳》中有句"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然後傳說中封神演義的周文王周武王還把八卦擴充到64卦,從現在來看, 這就是二進位計數. 當然, 沒有後人繼續進一步發展成為完整的二進位體系, 反而成為了占卜的工具, 用以忽悠古代的帝王將相和平民百姓, 進而成為現演義, 武俠, 仙俠小說的素材, 惜哉. 此外, 被普遍用以計時的十二進位, 以及與十進位結合的天干地支曆法, 在古代中國因皇權和農業的需要, 也被發展的很好. 不過, 這些都只是一些零星的亮點, 並沒有被發展稱一個統一的數學體系.

真正發展稱現代數學體系的, 還是得順著從古典希臘以來的數學發展軌跡來看. 這個體系從自然數開始, 定義了一系列的計算規則, 包括加法和乘法, 以及相對應的交換律, 結合律和分配律等.其基本定理是:

  • a + b = b + a ,

  • (a+b)+c = a + (b+c) ,

  • a 	imes b = b 	imes a ,

  • (a 	imes b) 	imes c = a 	imes (b 	imes c) ,

  • a 	imes (b+c) = a 	imes b + a 	imes c .

從自然數的加法和乘法開始,自然而然的會遇到相應的逆運算,比如1+1=2,那如果我有兩個東西(比如蘋果),你拿走了一個,我還剩下1個,就是加法的逆運算減法了: 2-1=1. 有了減法,就會遇到兩種情況:2-2=0, 以及2-3=-1,到此就產生了整數.而為了使得整數也符合上述的基本運算規則的,我們只需要定義(-1) 	imes (-1) = 1即可.到此,看起來暫時沒啥問題了,因為整數在加法和減法中是封閉的,也就是說任何整數相加和相減都是整數.整數對於乘法來說也是封閉的,然而,當在解決乘法的逆運算除法時,整數遇到了第一個壁壘,它不再是封閉的了.例如有兩個梨的時候,孔融和曹操各分的一個,雖然孔融分到的梨小一些,由於他不太愛吃梨,也還沒啥矛盾.但是碰到只有一個蘋果,孔融想吃,曹操也想吃,在整數裡面沒法把一個蘋果分給兩人,於是乎曹操就把孔融殺了,自己拿走了那個蘋果,造成了個悲劇.這時候,擴充整數到有理數,孔融那一把刀把蘋果分為二,每個人分得frac{1}{2} 個蘋果,悲劇就解決了.當數擴充到有理數的時候,整個四則運算(加減乘除)無論如何計算,都還是有理數.這個被擴充的有理數,可以是整數,或者能夠由整數的比(除法)來表示.

有理數的出現,在一般的生活中,差不多夠用了,但也只是差不多而已.這是由於,在某些時候,比如求單位長度為1的正方形的對角線的時候,又一個悲劇產生了.計算長度為1的正方形的對角線長度的時候,可以使用勾股定理,假設對角線的長度為a,則根據勾股定理,有1^{2} + 1^{2} = a^{2}, 也就是說a^{2}=2(我們現在知道, a=sqrt{2}),在古典時期的希臘,因為發現了這個a不是一個有理數(也就是它不能有整數通過四則運算來表示)而被淹死( 好可憐啊). 這類不是有理數的數, 在後來被稱之為無理數. 有理數和無理數一起組成了實數.

發展到實數階段, 在康托啊,戴德金啊, 羅素啊, 歐拉啊, 高斯啊之類的(反正後面這些人比較有名), 大概就是風平浪靜了一陣子, 實數的性質也被不斷的挖掘, 比如實數是不可數的, 也就是任何兩個實數之間,都有無窮個實數. 然而, 數學界也是no zuo no die的典型, 非得搞個大新聞啥的. 在解二次方程的時候, 遇到一些無解的就跳過去了, 記得在還沒學到複數的時候, 對於二次方程有個判別式b^{2}-4ac<0的時候, 直接給個結果無解就好了. 然而, 當解三次方程的時候, 出現了個大新聞了, 複數在中間計算過程中是不能忽略的了. 比如Tartaglia發現的Cardano方法解三次方程x^{3}+px+q=0, 其中的一個解是x=sqrt[3]{ -frac{q}{2}+ sqrt{Delta} }  +  sqrt[3]{ -frac{q}{2} - sqrt{Delta}  }, 其中Delta  = frac{q^{2}}{4} + frac{p^3}{27} . Tartaglia在搞這個的時候就發現了個矛盾的地方, 一個明顯有解的方程, Delta 竟然是負數. 比如一個經典的例子x^{3} - 15x -4 = 0, Delta = -121. 很明顯對負數求開平方無意義, 但又很明顯的是, 4就是這個方程的解.這時候假設i=sqrt{-1}的話,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x=sqrt[3]{2+11i}+sqrt[3]{2-11i}=4,因為(2+i)^{3}=2+11i, (2-i)^{3}=2-11i. 本著使用主義的態度, 根據不管黑貓白貓的原則, 大家慢慢的接受了i=sqrt{-1}這個概念. 當大家接受了之後,竟然發現, 好處大大的, 於是乎, 實數就擴展到了複數. 到此, 大家忽然間發現, n次代數方程(x^{n} + a_{n-1}x^{n-1}+a_{n-2}x^{n-2}+...+a_{1}x+a_{0}=0, 其中n為正整數, 係數a可以是實數或者複數)有n個解, perfect!!!

跟數相關的概念, 還有兩個要順帶提一下,就是如果一個數是某個n次代數方程的解的話, 那麼它就是代數數, 否則就是超越數(超越代數方程的數). 比如有人因之而死的sqrt{2} 是一個無理數, 同時它也是個代數數, 因為他是x^{2} -2=0的解. 然而, 另一個跟它相關的數2^{sqrt{2}}則不是代數數, 可就這麼簡單的一個東東, 難倒了的可不止一代人. 另外兩個超級有名的超越數(超越數必然是無理數, 反過來則不一定)是pie, 他們之間有個神奇的聯繫, 就是名揚四海的公式e^{ipi}+1=0.

不知不覺, 關於數, 瞎扯了很長了, 最後推薦一個很好看的紀錄片《數學的故事》. 內容很贊, 適合所有層次的人看哦.

題圖 本人所拍的照片, 經過特殊處理阿拉丁神燈, 紀念把阿三的好處給掠奪了的阿拉伯數字. 後續有空寫寫, 怎麼通過深度學習, 把照片變得很"神".

推薦閱讀:

淺談第一類橢圓積分的非初等性
讀《數學史》有感
專欄索引

TAG:數學 | 二進位 | 數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