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從中關村小店到上市,他全憑這一種能力

雷軍:從中關村小店到上市,他全憑這一種能力

4 人贊了文章

01.

最近小米在香港上市了,雷軍給全體員工發了一封公開信:

2010年4月6日,在中關村銀谷大廈一間很小的辦公室,一家叫小米的小公司靜悄悄地開業了,到現在我都依稀記得,當時只有13名員工。

初期毫無硬體行業經驗,用了不到三年時間,就出人意料做到了中國第一。之後僅用了三年半,又成為了印度第一。

這家公司能做到奇蹟一般成長,我認為就是順理成章的。為什麼?

雷軍曾經談及,自己在創辦小米之前曾經到處學習——學習同仁堂,學習海底撈,學習沃爾瑪,研究了這些企業之後,他得出了小米的道路。

他在演講中說:

2010年我去做手機,很多人都不看好我,這是一個很絕望的過程。

但,我覺得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當你具備學習能力的時候,當你把目標鎖定,就可以克服很多困難。

對!就是學習這件事,讓一個人、一個公司都具備無限潛能。

道理人人都懂,然而我身邊最常見到的情況卻是:越學越焦慮。比如,

身邊人學什麼我就學什麼,毫無章法;

想擺脫Excel弱雞的局面,囤了很多個網課,結果還是那麼弱;

年初報名一個重大考試,年中發現自己書看了三分之一,堅持不下去;

報了小白理財課程,聽了課,筆記工工整整,但是還是不會理財。

這種事情我真的見多了。逆襲的雞湯天天喝,但是真正逆襲的人有幾個?

所有技能都能從師傅那學到,但是能否消化就看你自己的功力。這裡面缺少了一環就是——你很想學,但是怕苦、怕燒腦、怕吃力。

總而言之:你不會學習。

今天,就跟大家談一下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一種「不費勁的學習法」,能像做遊戲那樣不斷摸索新領域?

02.

我也是個靠著自學改了兩次行的人了。每次都面臨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讀大學的時候,我學的是生物醫藥,洗了四年的試管,沒想到畢業卻意外地拿到審計工作的offer。

八竿子打不著吧。

剛開始的時候,身邊都是那些讀了四年大學天天拿著會計書倒背如流的尖子生,我連會計是啥也不懂。

挺沮喪的。

這情形就好像跑1500米,別人跑兩圈了,我才開始起跑。

我差點放棄這次改行的決定,趕緊回去找個自己不喜歡的實驗室度過餘生算了。但是思前想後,但凡新領域必然有它可以入門的台階,為什麼自己不再堅持會呢,說不定就找到了呢?

也感恩自己多年學霸生涯積累下來的學習方法,在短期內就歸納出做審計的知識體系:

財務知識,這是專業的領域,需要通過讀書和記憶來深耕;

工作效率,用好工具事半功倍,比如高深如海的Excel。

無他,搞定以上兩種知識和技能,其他都好辦。

反正我在審計行當絕對是個零基礎小白了,就博一把唄。我把自己讀書的時候總結的幾個方法:遊戲學習法、速讀畫記法和搜索速成法應用起來。

很魔幻地,我就是很快地掌握了學這些文科知識的方法論,兩個月後工作就上軌道,絕對不輸給那些財務出身的同事。

到我離職的時候,很多本科讀會計審計的同事都沒考過CPA(中國註冊會計師)呢,而我一個外行半路出家的和尚,反而考過了。

這裡面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學習本身是有竅門可言的。

快速進入一個行當,無非就是要抓住新領域的核心,一針見血。

這種學習的能力,正是一個人跨入任何新行當的鑰匙

03.

後來,大家都知道的,我又改行做新媒體。

之前還完全是個跟數字打交道的人,竟然抓起筆杆子頭頭是道開始寫文章了。

而且摸索了半年,已經被麥子熟了、有書、十點讀書、領英等等大號陸續轉載。我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我的小編白菜也常常奇怪,我一個跟數字打了8年交道的人,咋就能總結出那麼多寫作的道道來。這裡面好些東西,都是「熱愛文學」多年的她到今天都想不通的。

比如說,有一次,她問我:什麼叫雞湯?什麼又是乾貨?兩者的邊界到底是什麼。

我說,

雞湯就是告訴別人他一早就懂的道理,

乾貨就是告訴別人他並不了解的操作。

兩者的界限在於,是深思,還是套路。

她當場就開竅了,很驚奇地問,你到底怎麼悟出來的?這個問題她已經思考了好幾個月都沒答案。

我思量再三,無非就是我掌握了學習新事物的方法,能夠快速總結一件事情的本質。這其中涉及的,包括記憶、總結、重構、輸出。這一個過程,被我們大部分統稱為「學習」。

學習這件事一向給人的印象都很「苦」,什麼懸樑刺股,鑿壁偷光,什麼幾天不睡,拿螢火蟲和雪的反光來讀書之類的故事,簡直就從小學背誦到初中。

是我卻認為,這不過是一種表象。

學習本質上就跟玩遊戲是一樣的——設定目標、升級打怪、思考邏輯、找突破點。只要像玩遊戲那樣掌握其中的通關點,那些古時候的雞湯故事應該是永遠不會再發生。

就像會賺錢的人,都並不辛苦。會學習的人,都不需要用蠻力。

這其中的差別,無非就是我總結的幾個一學就會的方法論而已。

04.

斯坦福大學最近提出了一個「開環大學」的概念——一個人一生任意6年都可以到大學裡上課,一個成年人本身就是需要終身學習的,根本不能限於在成年之前的4年。

「終身學習」這個概念,將被世界最一流的大學踐行。它是一個人的必需品。

當一個人具備學習力,無論是創業、找工作、考證、賺錢,方方面面都沒有在怕的。

想做創業,就去學習那些最成功的企業;

想成功,就去學習那些有成功經驗的人;

想要掌握某項技術,就去看看誰在這個領域裡最厲害,去學就行。

而我經過親身的實踐發現,學習力這個東西不過就是:輸入-消化-總結-輸出。

而所謂的「學霸」和「學渣」之間,除了努力,還有這種學習方法之間的距離。

-END-

作者簡介:維小維,做投資的爽朗女子,有料的職場媽媽

○曾任四大、網易、寶潔等知名企業管理層

○ 10年名企CFO及投資高管經驗

○財稅投資領域行家,職場和管理領域達人

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到我的公號「維小維生素」找我。

推薦閱讀:

醒一醒!回家後馬上做作業&學習和不做先玩的孩子間的成績差,調查數據告訴你實情!
深扒《老友記》——史上最全老友記學習筆記S05E11
【深度】學霸都會的7個高效學習秘訣,你都會嗎?
突破思維邊界,才是最有效的學習
「活在未來」不是一句空話,得這麼做才有著落

TAG:雷軍人物 | 高效學習 | 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