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管理情緒

科學管理情緒

4 人贊了文章

作者:袁運錄

當你見到那輛曾經傷害過你的車,真想把它砸了。本來這是正常的情緒表達,但你卻錯誤管理了情緒,低估了它的力量。按照自己的一廂情願,想把情緒和不好的想法壓下來,結果導致情緒或想法越壓越強烈。我把這種現象叫開花。遍地開花,必然就會碩果累累,變成了災難性後果。

之後你會放過自己嗎?本來你有砸車的想法,如果當時你允許了這種情緒表達:「對,我的情緒表達是對的,我這種不好的想法是對的,我的衝動也是對的,但我不能行動。也就是說,想法歸想法,但我不能付之於行動。」

你錯誤地對待了情緒,導致開花和結果——把那輛車砸了。這要追求法律責任的。之後你肯定會傷心難過,後悔自責,怪自己控制力不行,怪自己太衝動,怪自己……如此耿耿於懷,必然在潛意識內又變成新的情緒種子。

情緒在表達之前,千萬不要去醞釀,否則就會風起雲湧,掀起更大的情緒波瀾。比如我明天上午有一個重要演講,我現在就感到非常緊張,怕出醜,怕失敗,怕損害我前途和名譽……

顯然這是一種對未來感到害怕和焦慮的情緒。為了降低焦慮,我們通常都會幹傻事:跟焦慮過招,想把焦慮幹掉,這無異火上澆油,結果越幫越忙,越來越焦慮。

如果明天上頭要來檢查衛生,你可以加班加點,把事情事先準備好,防範於未然。然而情緒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的。客觀事情是越努力越好,主觀的東西是越努力越糟糕。兩者迥然相異。因此我把情緒叫反習慣。

管理情緒,只要把握好情緒發生的「前、中、後」三個階段就可以。

當情緒正在發生的時候,就像黃河之水來了,千萬不要對抗,否則必然導致更大的災害。你不能從正面控制,但可以從側面牽制情緒流動的方向,也就是說通過放鬆或轉移等方式,給情緒營造一個安全發泄的通道。就像萬馬奔騰,牧馬人雖不能從正面攔截,但可以拿著長竿,從側面控制馬兒奔跑的方向,最終達到科學管理自己的情緒。

當情緒發生後,就像黃河泛濫成災後,唯一能做只有災後重建,而不是怨天尤人,流連忘返。如果沉溺過去,不願回到現實,在痛苦中後悔自責,回味無窮,必然強化不良記憶,重新播下情緒的種子。

人的恩愛情仇,都是在耿耿於懷和朝思暮想中鞏固加深的。

幾乎所有的天才都知道晚上睡覺之前有個黃金記憶的秘密。他們把白天老師講的課在大腦里回放一遍,強化記憶。尤其晚上要睡覺時回味學過的知識,記憶會變得特別深刻。因為睡前的那一刻正是左右腦交接班的時候。左腦經過白天的勞累需要休息,而這正是右腦開始活躍的時候。當左腦還沒完全睡著的時候,把你的想法告訴右腦。把白天學到的東西在腦里再想一遍,其實就等於告訴了右腦。

左腦說:「我正在思考一個問題。」

右腦說:「把問題交給我,你放下心去睡吧!」

如果你的左腦相信你的右腦,就會放心休息。這時候右腦開始工作:把白天學過的知識,和你思索的問題,放到它的工作坊里,進行天才構思,毫無邏輯的組合,幫你找到問題的答案,最終完成天才的創意。

幾乎所有的天才發明都是在這樣的一種思維中完成的,包括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偉大發現。

牛頓坐在蘋果樹下,看到有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若有所思,打了一下瞌睡,竟然悟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蘇東坡構思絕句,常常都是在夢裡完成的——夢筆生花。

生活中有些人,尤其是那些患有各種心理疾病的人,是怎樣對待情緒的種子呢?他們總是事後藏起來,獨自舔傷,花很多時間閉門造車,妄圖想個所以然來,到頭來越想越偏,在自我想像中就形成或強化了不良情緒的種子。

他們不知道,情緒種子的規律是:越想它,它越強大;越花時間總結它或評價它,越被你強化。因為它是你的記憶。

幾乎所有的心理和精神問題都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受了傷,在思考想像中成陰影——憂思成結。

我們一定要了解潛意識,了解右腦和它裡面情緒種子。

不管情緒的種子有多麼神奇,只要掌握它的原理,就可以輕鬆駕馭自己的焦慮。

綜上所述,科學高效管理情緒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

一是當情緒泛起波浪時,要因勢利導,切不可正面攔截。你要做的就是做些放鬆和轉移注意力的事情,切不可抱薪救火,更不能在情緒爆發後耿耿於懷地自責。

二是,當情緒平靜時,要和它溫柔地對話,不可激怒它。須知無風不起浪。一旦情緒有了波動,應該知曉它絕不是無理取鬧,而是你的情感遇到了阻力。就像你的妻子一樣,如果你對嘮叨不停,發脾氣,說明她已經遇到了困難,此時你要做的就是傾聽,實在沒有這個度量,你就趕快離開現場,到外面放鬆下,因為一個巴掌拍不響,你離開了,妻子自己也會靜下來反思,切不可以暴制暴,必然火上加油。

你的情緒就像一個孩子,順著它,呵護它,理解他,它就會自由自在服服帖帖地流淌。

恨若秋水:【原創】認識情緒?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惡意揣測和消極心態 — 我們與生俱來的負累
一張情緒自測表,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so easy!
非常難過的時候你會怎麼做
職場健康:情緒管理很重要做情緒的主人
被情緒困住時,如何培養對當下的覺知?| 正念與情緒管理

TAG:情緒管理 | 黃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