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企轉行到互聯網,從小科員到市場部項目助理,年輕還是忙點好

從國企轉行到互聯網,從小科員到市場部項目助理,年輕還是忙點好

來自專欄暖石——互聯網推廣/運營的科普學院7 人贊了文章

我是2016年畢業的。2015年秋招的時候就簽了三方, 跟某中字頭的央企。我承認,當時潛意識裡面也是聽了家長的話,覺得找一份安穩一點的工作,可以每天步顛回家,有充足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因為當時秋招的時候我還在準備考研,簽了三方之後,覺得薪資待遇公司什麼的還不錯,就沒有繼續去面試,安心準備複習。

3月初的時候考研的複試成績出來了,當時我報考的是一所國內排名前十的985,可惜離複試線差了7分,不過比國家線整整高了30分。當時即使調劑也只能去偏遠一點的一本或者二本,就打消了調劑的念頭。

剛好公司那邊打電話問有沒有時間過去實習,我想著在家裡閑著也是閑著,就屁顛屁顛的去了。

由此可見,我是那種比較隨波逐流、安於現狀,很少會主動出擊的人。實習的時候工資是2000,不過經常會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券,再加上當時住學校,之前也有一些積蓄,所以在錢上面也沒覺得少。

中字頭央企上班生涯

就這樣稀里糊塗的上了幾個月的班,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的。每天朝九晚五,基本不怎麼加班,我主要是負責一本內刊的專題撰稿,企業報紙的每周發文,還有其他一些企業文化宣傳工作。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可以說是很傻很天真了,每天完成本職工作之後,就跟應屆一起來的小夥伴一起聚聚聚,玩玩玩,偶爾偷偷地在哪間閑置的辦公室來一個下午茶。而且剛去的那一陣各種活動也很多,趣味運動會、攝影比賽、去苗木基地摘李子什麼的,每天都是瞎開心。

晚上幾乎也不會加班,回家還給自己制訂計劃,學英語,看書,寫作……還買了一把電吉他,準備報個班學音樂。當時跟我幾個同學比,真的是覺得日子太安逸了,他們在私企,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工資還少。

如果不是16年年底跟我幾個室友聚會,我可能會一直持續這種溫水煮青蛙、危險不自知、還自得其樂的日子吧!三個大學室友,一個自己自學了整理規劃師,用自己的積蓄開了一間工作室,一個去了深圳某大型外企工作,一個在重慶某地產做管培生……,談吐之間我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他們的進步和成長。將她們當做鏡子來反觀我自己,發現這一年我都迷失在了所謂的「小確幸」之中。

那天晚上回家之後我整晚沒有睡覺,腦海裡面飄著的都是:我以後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一直不成長,五年十年,我還能像現在這樣懵懂傻樂嗎?我真的適合在體制內嗎?我在現有的工作崗位的升職路線是什麼樣的?

當我開始反思了之後,年後開工,就發現很多東西我曾經都忽視了。

1、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因為每天的工作任務不是很繁重,做完本職工作之後,其實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刷知乎、刷微博、刷朋友圈……這些碎片時間就被我不知不覺的浪費掉了。我們對面辦公室的年紀稍大一些的員工,工作狀態基本都是早晨打卡了之後結群去買早餐,下午午睡到兩點起,不忙的時候可以聚眾聊天一整個下午。如果我繼續待下去,我也會變成這樣。

2、幾乎沒有學會什麼工作技能,除了寫公文,策劃一些黨建群團常規活動,其他的我好像什麼都不會。

3、各種關係盤根錯節,上班了一年才知道,公司的關係戶實在是太多了,雖然很多時候升職績效等還是主要看實力,不過在國企很多時候關係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4、領導有一點點公私不分,看著哪天心情不好嗎,就會和你「談心」,從處世哲學到人生大事都會想要傳授。當然,有些道理還是很有道理,不過公私不分有些時候真的讓人很尷尬。

當然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國企工作,對個人職業發展是弊端大於利益的。我說的有點啰嗦,在國企和私企之間猶豫的還未畢業的小夥伴可以參考一下我的經歷。

傳媒集團工作經歷

後來我去了某傳媒集團旗下的一家雜誌社(他們有全國發行的雜誌,也會其他的產品,還會承辦一些活動),簡歷是海投的,大概是他們那個時候正缺人,所以我面試了兩輪就進去了。

初面就是簡單的自我介紹和個人作品展示,複試出了一個試卷,前面題目有點類似於公務員考試的申論,最後一個大題是最近一部熱播劇,從中選出一個選題,分別寫作千字左右的文章。因為是離職之後的第一次找工作,我寫了四個選題,每個都闡述了一篇文章。當天就收到了工作邀請。

去了一個星期才發現他們果然是很忙很忙,當時有一個大型的少兒國際時裝周,我主要是負責媒體對接和媒體採訪這一塊的,工作進程非常的忙碌,每天都可以學到新的東西。不過活動期間加班確實也很兇,連續一個星期我都是加班到十一點左右的,活動完結之後,每天大概七八點下班(正常下班時間是六點)。當月工作25天,稅後工資是6700,雖然不能跟很多同學比,不過比我之前在央企高(在央企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後是4700)。

後面有一回放假加上調休,跟幾個朋友一起出去玩,出了一個小車禍,醫生說至少要休息兩個月,當時因為也還沒有轉正,就跟直屬領導說明情況,提出了離職申請。離職的時候很捨不得,一方面發現自己還是比較適合快節奏的工作的,另一方面還是比較喜歡這種能夠明顯感覺到每天都在吸收新東西的狀態的。

小創業公司經歷

從傳媒公司離職之後,我就去了一家做兒童教育的小創業公司。當時我的工作是新媒體編輯,還是非原創的。公司雖然是一家創業工作,但是一點也沒有創業工作的危機感和緊湊感,反而有種讓我回到國企的感覺。

整個公司員工不到20人,老闆經常不在,規定即使遲到一秒,也會扣100塊錢,大家就都先上來打卡,然後再下樓買早飯。一天固定工作2個小時就搞定了,接下來就是開會了,直屬領導比我大三歲,除了資歷比我老一點,也沒什麼經驗。

上級的上級開口總是「雖然我也不是很懂,但是我認為應該……」。每次都是等到下班前二十分鐘開始開會,開會就是每個人提意見,一個人匯總,匯總了之後發微信群,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當時每天都想要離職,但是迫於經濟壓力每天只能強迫自己去上班。那個時候就想著純碎做編輯,路子的確太窄了,可是也不知道自己能夠幹嘛。偶然有一天刷知乎的時候看到了暖石網,花了兩個晚上把免費的課程刷完了(需要免費課的小夥伴可以拖到文末查看),等到月底發工資就付款了。

自學

斷斷續續學到了十一月,覺得學習的狀態不是很好。上課時精力不集中,筆記倒是記了一大本,但是課後實操讓我運用還是覺得吃力。當時在男朋友的鼓勵下,就離職在家準備全心學習。

剛離職的第一個星期,每天跟打了雞血一樣,看視頻做筆記做實操找案例。一個星期之後,惰性就上來了,天氣越來越冷,根本起不來。再加上那個時候也沒啥經濟壓力,連續二十幾天每天都過得很頹廢,基本都是早上十點以後起床,刷劇,隨便做點東西吃,刷劇,吃飯,晚上出去走走,一天就結束了!

後來到了十二月份的時候,年關將近,回想過去一年,發現自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可以拿出來回顧。想著絕對不能這麼頹廢下去了,就開始在心裡給自己列每天的目標,每天計劃。大概二十天之後,就把找工作前面的課程看了三遍,就開始找工作之旅。

找工作經歷

按照老師說的選公司的標準開始選擇公司。

我在一張紙上面列舉了幾個事項:做過的事情、結果、總結經驗。回憶自己過去做過的我記得的事情,比如求職、找工作、實習……等等的大小事,列出結果,得出結論,總結擅長的不擅長的事情。

這種方法我覺得很好用,很多時候我們選擇工作的時候,或者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根據我們對自我性格的了解做出判斷,我發現有些時候我們並沒有那麼了解我們自己,而且性格也是可以嘗試改變的。

綜合自己的能力和公司情況,最終我鎖定了一家做區域旅遊整合推廣的公司。不過我有一個方面做得一點也不好,當時面試的時候,我並沒有做面試作品,因為間隔的時間太短。不過當時除了準備簡歷,前期作品等,我提前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到,帶了一個本子,簡單的記錄分析了一下他們的公眾號運營現狀,提了幾個小建議。

後來我在群里聽說可以跟人事這邊商量預留時間做面試作品的,當時沒有想到。

現在這家公司的產品包括自己的購物網站,電視欄目,還承接一些政務單位的全年宣傳和包裝,政務單位包含一些旅投,旅遊局的全年整合推廣。

我所在的部門就是做旅遊區域的全年整合推廣的,目前接觸了一個項目,我的工作內容大概涉及:整合推廣方案撰寫、季度月度活動方案撰寫和執行跟進,其他的工作還在熟悉之中。薪資是底薪3500,一個項目每月提成大概是900-1500,我現在手上分配了四個項目,大概每月6500+吧!薪資表裡面是這樣的,不過到目前我還沒有拿過工資,所以具體能拿多少我也是不知道的。

現在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繼續加油!

本文作者——暖石學員--南山有樛

原文發表於暖石網社區

轉行成功的關鍵是掌握必備的崗位技能+製作出合格的簡歷和面試作品。

吶,跟運營技能、簡歷、面試作品相關的學習資料我都準備好了,有:

需要的同學關注公眾號 「 暖石網 」 回復 " 小暖 " 全部領走。

推薦閱讀:

轉行做文案,作為文案小白,應該如何入門?
2-3 目標
想要進入AI領域,該如何選擇方向?
手把手教你做出面試作品,零基礎轉行也能拿offer

TAG:轉行 | 轉行規劃 | 職業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