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營養】第三十二期·寶寶便便四診法之——望與測

【三分鐘營養】第三十二期·寶寶便便四診法之——望與測

望就是看一看寶寶便便的性狀及顏色正常情況下,寶寶在出生後2~3天內將排泄黑綠色便便,即胎便,粘稠、不臭、有點像鋪路用的瀝青。3~4天後,逐漸由黑綠色過渡到黃綠色再過渡到黃色。四個月以內以乳類為主食的寶寶,其正常便便多為糊狀,稠度均勻,頗像細沙和水混合後形成的膏狀,可有少許如辣椒籽大小的顆粒狀物。純母乳餵養寶寶的便便多呈金黃色,偶爾稀薄如濃羹樣。牛奶餵養寶寶的便便呈淺黃色。添加輔食後,如喂綠葉蔬菜可排綠色便便,吃動物肝、血或服鐵劑後便便則呈黑色。寶寶便便中偶有消化不良的瓜籽、菜葉、黃豆、玉米等,只要量不多,都是正常現象。

  但當出現一下一些情況,就屬於異常了,比如:量少,次數多,呈綠色,足量餵養之後便便正常,這屬於飢餓性便便;便便中有泡沫,提示了消化不良,我們要給寶寶減少澱粉的攝入量;而一旦出現了水樣便、蛋花便、膿血便、柏油便、陶土便等,則表示寶寶可能患上了某種疾病,應及時看醫生,儘早治療。

  測就是通過試紙條測試一下寶寶便便的ph值,也就是酸鹼度。由於腹瀉目前仍是對寶寶具有殺傷力的主要疾病之一。在發病早期及各階段採取簡單、快速、準確的方法進行診斷,能夠減少疾病帶來的傷害,其中,測一測便便的ph值就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正常寶寶在母乳餵養時便便中的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較多,分解便便殘渣會產生較多酸性物質,便便的ph值(酸鹼度)常小於5.5;人工餵養寶寶的便便因所含的菌與母乳餵養寶寶不一樣而呈中性或偏鹼性,ph常為6~8。爸媽們不妨在家中備一套試紙條,以便在懷疑寶寶患了腹瀉時自測ph值作參考。如果寶寶腹瀉時便便ph值小於6,多是因為寶寶受涼、飲食不當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癥狀性腹瀉。若寶寶便便ph值常大於7,則極可能是感染性腹瀉,父母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進行診治。

  每天三分鐘,輕鬆聊營養。本資料由億君優營養是團隊搜集整理,版權歸億君優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引用!

推薦閱讀:

果蔬營養與膳食平衡五點提示
【今日精選】百搭小雞兒的營養吃法
九種營養健康的豆漿
營養缺乏的7個身體信號及對策
原來麵條這樣吃才營養,這麼多年都吃錯了!

TAG:營養 | 育兒 | 母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