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讀博的心理路程

在北大讀博的心理路程

6 人贊了文章

本人現在北大直博理科生,來說說讀到現在的體會。

感覺這幾年發生了太多的故事,有過覺得自己人生無望、獨自一人默默在實驗室哭了一下午的悲傷;有過學會某個模型跑出結果暗自吶喊手舞足蹈的歡快;有過被導師質疑被教授點出課題的前提都不成立無法推出結論的哀傷;也有過在大會上發言的輝煌。

首先,我覺得讀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

知道你自己是誰,你想要的是什麼

否則,也許第一次、第一個月、第一個報告你會覺得新鮮、刺激,你會覺得能成為一個研究人員很酷,成為一個別人做不了的科學家很棒。但是,枯燥、無趣、不可預測的實驗結果擺在你面前,當一項簡單的工作重複上百遍之後,面對你的是無盡的折磨與疑問。在完成課題的路上你會非常痛苦、迷茫、甚至絕望,你不知道你為了什麼做這些你不喜歡的事情,你找不到努力的動力,看不到自己進步的空間,尋不到前進的方向。

更好一點的情況是,你遇到了一個對你很負責人的導師,帶著你學會了每一個實驗細小的步驟,告訴你處理數據時的注意事項,教會你寫文章的各個技巧。你盡心儘力地完成著老師交給你的每一個小任務,變成了一個熟練的技術員,成為了一個流水線上效率最高的那一個。你知道每一個步驟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你知道老師讓你做這個課題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但是你依舊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不知道這個課題帶給你的是什麼,完成了它你又要去做什麼。

而當我們想明白自己是誰,要追求什麼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想要解決的是什麼問題,我們課題是怎樣幫助解決這個問題的。在完成自己最終想要成為的人,想要達到的地步,想要構建的未來,它佔據了怎樣的位置,又是如何幫助我們想著這個方向前進了一點點。

讀博士從來就不應該是為了畢業、為了拿到那張紙的一種目的,而是為了你實現自我、認清自我的一種方式。

但是,你覺得我就豁然開朗了么?

恰恰相反!我沉浸在了無盡的失望之中。因為不管我多麼努力的假裝自己已經找到了,可是我就是騙不了自己,因為我知道,想要做到這些對我來說太難了。就連在實驗室看文獻、寫文章、做實驗都不能保證每天都有所完成,課題本身對我自己都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何況要找到自我、實現自我呢?

突然,我又讀到一篇文章:

要承認自己不夠好,要承認自己不夠優秀,承認自己沒有控制力。但是承認並不等於放棄,在承認之後,包容和接納自己這些不完美,試圖彌補它們所帶來的不足。

所以,退一步,我覺得,我們也不要有渴望立竿見影的貪婪,馬上就想要尋得這些答案的焦急。這些問題的答案,許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找到答案,我們又如何能在接受了20年不主張獨立思考的填鴨式教育之後,立馬就找到內心的歸宿呢。我自己也是個普通人一直沒有找到,為何能比別人先那麼久找到呢。

既然我們很難找到這個狀態,那麼就只能靜靜地躺在地上,被生活蹂躪了么?

不,這裡我比較推崇孔子的一句話

只要在博士期間完成了你對於讀博士的期待,那麼就足夠了。

我們看到歪果仁讀博的年紀一般都比較大,這是因為他們都有 gap year,或者一般都是工作一段時間再來讀個研究生。他們用這幾年的時間來思考自己到底想要追求什麼。我們國內可能比較少有這種大段的時間來想事情。

我自己對於讀博的想法是,我希望在讀博的這個期間,

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與毅力,讓今後自己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有一些處事不驚,面對權威的時候能夠有一絲質疑與思索,看待問題的時候能夠更加深入、眼界更寬。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對這個世界可能不會有多大的改變,但是我希望我能通過研究和數據,說服更多的人,我們一起努力,一點點,總會更好

所以我就是想讀博期間,

能提升自己的思維與見識,更理性地思考問題,更從容的面對挫折,更淡定的接受成果。

如果我們求得是這些,而不僅僅是畢業、文章。我們求仁,在這個求學的道路上,也慢慢的得仁,又何怨乎。

但是,想到這裡,依舊沒讓我過得更輕鬆。因為我發現,即使是退了一步,我依舊沒有達到這個目標。現在的我,跟四年之前進入這個領域的新手比起來,在學識和人品上,沒有明顯的進步,但是當時的初心卻在實驗一次次的失敗,數據一次次的無效中慢慢磨滅。並且,隨著時間的逝去,感覺自己的上進心在慢慢的消食,熱情在熄滅,毅力在磨損。自己變得越來越不喜歡自己,越來越害怕見人,害怕自己之前留給別人破敗的印象太重,無法改變。

這時,我聽了復旦陳果老師的幸福哲學課,老師說:

我們要像 GPS 一樣,有較高的容錯率。不管我們之前走錯了哪一條路,它都會在第一時間計算出新的去往目的地的路線。

是啊,只要我們在當下重新計算,重新起航,以前走了太多岔路又如何。時間來得及調整,你的心來得及調整么?

然後,我覺得不用刻意和別人去比。在北大的這個環境里,周圍的人都特別的強。你會經常發現,當你課題還沒定的時候,你的同學就已經開始收數據了;當你方法還不知道怎麼分析的時候,別人已經發了 nature 了;當你終於開始寫文章了,他們已經找到教職了。

退一步出來,看看整個社會,你依舊是最頂尖的那一批學者,只不過是在追求學術的道路上依舊前行。

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些,就不必太過於糾結於最終文章發不發得出去,畢業打不打得到要求。只要去做就好了,不要太刻意強求結果。有些時候,可能還需要一些些運氣,只要我們自己儘力就好了。關鍵是,你給自己一個儘力的機會來證明自己能不能完成這件事了么?

在這分享一段楊絳先生的話來做結尾:


推薦閱讀:

談談如何成功申請全額獎學金出國讀博
黑暗時代: 回復@回歸常識: 你這個算比較成功的路徑,畢竟從加拿大到史坦福讀博比從美國到史坦福讀博難...
在讀博士生,8個月內獨作兩篇CSSCI來源 3篇CSSCI擴展版(北核)
MIT在讀博士心得:做好AI科研,你需要注意什麼?
積學累功讀博摘要---小楷技法

TAG:博士 | 讀博 | 北大清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