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種方法教你告別錯別字

六種方法教你告別錯別字

六種方法教你告別錯別字

在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中,錯一個字扣一分,所以,同學們從現在起就要養成少寫甚至不寫錯別字的好習慣。那麼,如何告別錯別字呢?

(一)歸類析異法

  有些字的字形十分相像,像是孿生姐妹,只是一筆之差,或是某一筆、幾筆的長短曲直略有不同,如果把這些字集中起來加以比較,找出各自筆畫的特點,是可以幫助記憶的。例如:「戍」「戌」「戊」,筆畫特點是中間一筆有不同,可以概括為「點戍」,橫戌」,「戊中空」。再如「己」「已」「巳」,筆畫的特點是左邊這豎筆的長短上有不同,可以概括為「開口己,半口已,閉口巳」。

(二)以音辨形

  對於因形近而產生的錯別字,如果讀音有異,我們在默讀的時候,就可憑讀音來鎖定它。例如:「撲溯迷離」,「溯」讀sù,「朔」讀shuò,此處應為 「朔」;「貪臟枉法」,「臟」讀zàng,「贓」讀zāng,此處應為「贓」;「氣慨」,「慨」讀kǎi,「概」讀gài,此處應為「概」。

(三)形旁辨析法

  漢字中的絕大多數是形聲字,許多音同音近的形聲字,都有共同的聲旁,區別只在形旁。所以抓住形旁加以辨析,就可避免用錯字。例如:近年高考考題中,「國藉」應為「國籍」,「藉」從「草」,「墊、借」的意思,而「籍」從「竹」,「書籍、籍貫」的意思,應為「籍」。「幅射」應為「輻射」才對,「輻」是 「從中心向四面八方伸展或傳播」,而「幅」從「巾」與布帛等有關,與詞義不合。

(四)據義定形法

  漢字的基本特點是音、形、義的統一,要正字,就應從三者入手,以義為綱,據義定形。如:「不徑而走」,成語意思是「沒有腿卻能走,常指消息不待張揚就迅速傳播開來」;「徑」指小路,應為「脛(小腿)。「責無旁代」,成語意思是「責任不能往別處推,自己理所當然地應當把責任承擔起來」;「代」是代替,應 為「貸」(推卸)。

(五)來源推形法

  對於不解詞語來源而寫錯的字,我們可以採用聯想來源的方式推斷,如近年高考中的詞語:默守成規、世外桃園等。「默守成規」與墨子有關,戰國時的墨翟以善於守城著名,後因稱善守者為墨守;應為「墨」,不能誤作「默」。「世外桃園」與陶淵明有關,他曾寫下聞名的《桃花源記》;應為「源」,不能誤作「園」。

(六)語境推字法

  對於給定語境辨析錯別字的,我們一定要依託語境的限定、選擇功能來判斷。例如中考題「……常言道『勤奮是成功之母』,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沒有春天裡的勞作,哪能換來金秋的碩果累累?」「顛簸」的意思是上下震蕩。「顛撲不破」是個成語,意思是無論怎樣摔打都不破,比喻永遠不會被推翻。從句意上看應為「顛撲不破」。「那」是指是代詞,「哪」是疑問代詞,包括有疑而問(詢問)和無疑而問(反問),從語境上分析,這是一個反問句,應為「哪」字。

  避免錯別字的出現,方法還很多,只要平時注意辭彙的積累,讀書時體會每個字詞在句中的意思,勤查字典和辭典,透徹理解每一個字詞的意思,這樣,在使用漢字時,肯定就不易出現錯別字了。

推薦閱讀:

一天, 一年, 一生,
品長征第二回 三年不飲湘江水 十年不食湘江魚
每個姓氏都有一首詩詞,你屬於哪首?
五千年無人能比的「第一孝子」,八條經驗,你能做到幾條?
讀史札記之秦朝的政治創新

TAG: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