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建構No.6】成長建構的底層邏輯

【成長建構No.6】成長建構的底層邏輯

個人成長建構師之路 第6篇

成長建構師的三觀是這樣形成的

一、內在世界是如何形成的?

昨天跟一位年輕的朋友交流,他說知道自己應該積極向上,可是就是毫無動力。這種感覺特別不好,整個人都提不起精神,雖然他知道這樣是不對的。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他的工作環境。他工作在一個員工喜歡抱怨,公司對員工發展不夠關注,收入有限的工作環境。在這樣的環境里他的認知正在被塑造,雖然他舊有的認知告訴他應該怎樣,但是在新的環境中,他形成的新認知與舊認知產生了衝突。我建議他如果不想離開,那就注意環境中的積極層面,或者建立對消極信息的反向處理能力。除非這樣,否則環境將重塑他的認知。

1、「注意」和「認知」

這裡我們用到了一個重要的心理學概念:「注意」是一種同一時間內對外部多刺激的定向選擇,和對干擾刺激的抑制。之所以有「注意」存在,是因為我們大腦的帶寬是有限的。比如在嘈雜的環境中讀書,看娛樂節目等。我們只會意識到我們注意的信息。

那麼問題來了,

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東西就不存在嗎?客觀上,它們依然存在,但是我們卻並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雖然環境圈定了我們的可體驗外部世界的範圍,但我們的「注意」定向了我們的體驗內容,而我們定向的體驗決定了我們的認知。所有的認知只能存在於一種定向之中。因為大腦算力帶寬的限制,在環境中篩選定向是我們大腦處理和認知世界的基本特點。

這裡我們涉及到第二個概念:「認知」。它指通過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語言,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了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認知是認識過程的結果,是主觀不斷客觀化的過程。

認知過程一方面讓我們的主觀意識不斷得到相對客觀的真實;但另一方面我們也通過自己定向的認知,在主觀意識中扭曲現實。所以可以說,我們的認知都是主觀而有局限的。

2、科學認知也有局限

很多人迷信科學,依靠科學認知世界。但是家裡有人在醫院輸過血的人就知道,輸血是要簽風險告知單的。而告知的風險,就是科學的邊界,在邊界以內我們可以預防血液疾病的傳染,但是超出科技的邊界(查不到的感染源),被傳染的風險,我們要自己承擔。

樊登讀書會有一本穀物大腦的書,提倡少吃穀物多吃肥肉,書中認為穀物是各種疾病的根源,吃肉不會變胖。結果樊登照做變胖了,在後面講醫學革命時,無奈的說醫學和營養學真的沒有什麼是絕對的真理,今年發現的結果明年就被推翻了。對科學過分依賴或迷信,會封閉我們的一部分認知,甚至讓我們固執的嚴重扭曲真實。

了解認知形成的過程,是為了讓我們認識到,一個人的認知受主觀影響。個體對客觀世界的扭曲是普遍存在的。如果單純拿我們自己認知的主觀世界來與人溝通,將會出現雞同鴨講的狀態。我們必須要意識到人與人之間認知的區別和差異。

這是一位成長建構師所必須要建立的認知。當一個人描述他的世界時,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 這其中的主觀認知對客觀世界的扭曲,我們就容易掉到他扭曲的世界中。在扭曲的世界中找答案。對其問題我們將無從下手,最後只能和她一起哀嘆問題的無解。而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便不會輕易掉入這個陷阱。

二、內外世界的整合方式

1、內在世界的秩序依存於外在世界

雖然內在世界不是絕對客觀的,對外在的真實世界有所扭曲,但內在世界的秩序,卻建立在外在世界的基礎上。外在信號的剝離,將導致內在世界的崩潰。

在1954年的一次感覺剝離試驗中,志願者被人為阻斷了視覺、聽覺和部分觸覺。起初志願者呼呼大睡,但是2天之後,志願者表現出焦慮、想要逃脫試驗的狀態;並且在試驗結束後很多志願者表現出不能明晰思考,智力測驗水平下降,甚至出現幻覺的狀態。

就像古希臘哲人所說,世界萬物是真理之投影的比喻。客觀世界就像是真理,而內在世界就像是真理的投影,投影不夠真實,但是像極了真實。我們的生物體基於這個投影得以秩序的生活,甚至生存。

另一個現象的調查結果也表明了這一點。美國有一家知名的孤兒院,那裡的衛生環境極佳,每一個棄嬰都被單獨放在獨立的環境中照料。但是嬰兒的死亡率依然很高。後來調查發現,是因為嬰兒被長時間放在獨立的空間中,而護士又不會經常出現導致了嬰兒的死亡。它們的感知被單調的房間和嬰兒床阻斷,自己的行為也得不到外界的回應。即便營養充分環境衛生,生命的存續卻依然會受到感知阻斷的影響。

這也側面說明,為什麼在育兒經驗的相關書籍中,我們看到普遍建議給嬰兒更多的感官刺激,包括按摩、游泳、聲音、顏色等等。這些外部刺激,會加速嬰兒內在世界的構建,加速形成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一致性。這甚至影響了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因為這樣的訓練讓孩子內外世界的統合能力變得更強。

同樣的,內心崩潰、迷茫、焦慮、低潮的人有一個共性的特點:就是想得太多,行動的太少。內外世界的聯繫,被自己人為的剝離。他們將過多的「注意」,「定向」到自己內在的想像、思考、回憶之中,間接導致屏蔽了外界信號的接入。無意中人為塑造了類似於感官剝離試驗的情況。

2、內在世界的建構基於客觀世界的對象。

我們的大腦不能脫離對象而進行空轉,就像計算機的CPU不能脫離數據而空轉一樣。仔細向內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我們思考的所有問題,都是對客觀對象在我們內在世界形成的主觀投影的思考。投影與客觀真實之間偏差會導致我們思考結果的偏差,而投影在我們內在世界的消失,則會導致我們思考相關問題的混亂。

這裡我用「投影」這個詞,是為了方便說明他與客觀真實的區別。對客觀世界的對象我們無法做到完全客觀的認知。認知的局限受到傳播介質、身體感受器官、現有主觀認知所帶來的信息篩選、注意力定向、以及大腦算力的影響,我們所認知到的客觀世界的對象,並不是他完整的面目。

因此,並不存在絕對的客觀,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都是主觀的。只是認知能力強的人,有意識的從更多的角度和信息來源,來認識這個客觀對象。並且深知自己的認知並不是絕對的真實客觀。作為建構師,我們不但要自己認識這一點,也要協助來詢者認識到這一點。這是我們能夠協助來詢者建構認知,讓來詢者的行為與客觀世界和諧相融的重要基礎。

中國的成語:草木皆兵、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盲人摸象等等,都是因為主觀認知與客觀事實的偏差導致的。但是當我們能夠幫助來詢者重構認知,拉大他們的認知尺度時。當他們能看到原來是草木和緊張、是井繩和被咬的恐懼、是更多形狀的組合時,我們就能更有效地把握真實的世界,而不是停留在頭腦的錯誤想像中,徒勞消耗心智資源,甚至與周圍環境產生無效的互動。

3、內在世界的建構受固有認知的影響

兩個孩子同樣都是考98分,一個孩子的父母會覺得孩子很優秀,一個孩子的父母則有可能覺得差這2分有可能導致孩子失去人生重要的機會。分數是客觀事實,而對分數的認知卻有極大的差別。這個差別並不來自外界信號的感受局限,而是內在已有認知,對這一信息加工的結果。

我們提到,新認知的形成,不但收到外界信息傳遞的影響,還受到我們現有認知的影響。所以如果我們不能意識到現有認知的主觀性和局限性,我們的現有認知將會變得僵化。這種僵化的認知將阻礙我們對世界的認識。當世界變化時,我們將越來越遠離真實。

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固有認知也是一個不斷流動升級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固有的存在。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要不斷地反思、否定之否定。不但讓現有認知篩選和影響新的認知的建立,也要讓新的認知改變和重塑固有認知。讓內在世界在一定程度上能跟上外部世界的變化節奏。否則僵化的認知就像一堵牆一樣,阻礙所有與之不符的信號。

這也是成長建構師需要讓自己和來詢者意識到的規律。如果不能幫助來詢者鬆動這堵牆,再有用的道理也無法進入這個人的認知世界。他的冥頑不化、固步自封、固執己見,將讓建構師所有看似理所當然的道理都變的無效。所以調整認知,不但要關注信息源的接收過程,還要關注固有認知對信息的加工過程。

三、內在世界如何與外在世界互動

基於上面我們對認知建立過程的理解,我們可以總結出一個人認知迭代的過程。我嘗試把它用圖式的形式予以表達:

當客觀世界通過我們的一系列認知工具加工後,最終形成我們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認知,主觀認知會進一步固化為我們對世界的固有認識。依據固有的認知,我們會對新的信息進行篩選和評判(綠色箭頭),使新的信息符合我們的認知,這個過程可以加速我們的信息處理速度。但也會讓我們的認知越來越僵化,主觀認知和客觀世界之間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當差距大到一定程度時,巨大的認知偏差,會給我們的生活到來痛苦、焦慮等情緒,這種情緒會激發我們的元認知(對認知的認知)開始行動,思考現實與認知之間的差距,並開始主動調整我們的認知工具(橙色箭頭),最終形成更加符合客觀世界的新認知。

1、真實自我的流動

如果圖中固有認知是我們前面文章所提到的人格面具,那麼真實的自我,就不是一個固有存在的形態。這張圖也解釋了羅傑斯關於真實的自我,是一個流動的過程的結論。固有的自我就像衣服一樣,隨著個子長高,我們要不斷更換衣服;隨著環境的變化,我們也要不斷更換固有的認知,他們就像化妝舞會的面具,在特定的環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所以當我們把真實看成流動的狀態時,我們就近乎呈現了一種無我的狀態。所有的自我不過是固化的認知應對不同環境的一件衣服或者是面具。意識到這一點,內在的真實便不會被輕易的囚禁在面具之後。這大概就是所謂活出真實自我的方式了。

問題在於我們常常傾向於保持固有認知,執著於給自我定義:我是怎樣的,不是怎樣的。企圖通過這樣的定義來界定自我存在的邊界。這是一個認知僵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尋求真實自我的迷途。當環境變化時,我們將痛苦的困在自我限定的殼中。

2、環境界定認知邊界

通過上面的認知圖示,我們發現,不論是新的認知還是固有的認知,都是基於客觀環境中的對象所形成。這意味著外在環境決定了我們可選認知對象的總和,並最終很大程度上限定了我們內在世界的形態多樣化的邊界。

就像北極熊無法生活在非洲草原,熱帶雨林的蜥蜴無法生活在沙漠之中,不同的環境會塑造不同的生物群。外在環境不但會影響生物的有機體特徵,也會影響心裡特徵的形成。

這也是為什麼體制內的人與體制外的人的思維方式和關注焦點有著顯著不同的原因。因為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存環境。雖然他們看上去沒什麼區別,但是當他們彼此深入交流之後,就會發現有很多顯著的價值取向之差別。

有一次我跟一所高校的教授交流,我們談到學校的環境和老師的生存狀態時,這點感受特別明顯。那些完全依靠學校單一收入來源的老師會更加在乎學科設置與個人利益之間的關係,為了個人利益,他們會忽略培養學生的效果來考慮學科建設問題。而那些收入多元,在外部環境中有更多交互的老師,則更加傾向於從學生培養的角度,來思考學科建設問題。排除個人理想和教書育人的品德對認知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個體所處的生存環境,決定了我們內在世界的樣式。

上篇文章中我們談論了《心靈捕手》中尚恩教授與威爾之間建立信任關係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未必願意走近像威爾和他朋友這樣的人。因為他們和我們完全不是一路人。可是在電影中,我們看到威爾信任他的朋友,甚至完全依賴而不願打破和離開這種環境。在本質上,我們不願接近威爾,與威爾不願離開他的舊有生活方式,是相同的原因。

因為在環境中我們都建立了自己固有的認知,這種認知意味著安全感,這種僵化的認知樣式,讓我們不相信在新的環境中,依然可以獲得安全。作為建構師,我們不但要看到環境對我們自身認知的限制,也要看到他人認知樣式形成背後的環境原因,並且設身處地的理解在這種環境下別人為何這樣思考,這是建立溝通的橋樑。

3、變化的環境挑戰我們的固有認知

適應有時空的尺度,我們的固有認知,都是在適應特定環境時形成的。它能支持我們在環境中高效的與外界互動。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環境在不斷發生變化。我們的固有認知是相對滯後於環境變化的,這也是我們無法完全客觀認識世界的原因,它存在著時間上的距離。就像一個有意思的相對論比喻一樣,如果我們用望遠鏡觀察十億光年之外的一面照向地球的鏡子,我們看到的不是我們自己,而是恐龍。

所以當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時,我們先前適應環境的固有認知,將成為我們認識客觀世界的阻礙。十億年前的恐龍因為適應世界而站到了食物鏈的頂端,但也因為環境的急速變化,導致瞬間滅絕。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老布在監獄中生活了50年,完全適應了監獄的生存模式,在監獄裡德高望重,但是當他刑滿釋放後,卻在一周之內上吊自殺。因為在新的環境中,他的固有模式完全失效。

作為建構師我們必須要幫助自己和來詢者看到這個客觀真實與主觀認知之間永恆的追逐距離。建立對環境變化的認知。並嘗試理解和不斷探索新環境的生存規則,不停留在對舊環境的依戀和對環境變化的抱怨上。

之所以我們會依戀固有的認知,是因為我們把特定時空維度的適應認知,等同於正確、等同於好,這導致當環境變化時,我們被好壞、應該不應該、正確錯誤的觀念所限制,不敢嘗試,抵觸變化。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在適應環境的角度,不存在好與壞,只有適合於不適合當下的環境。

四、新環境的全新認知挑戰

今天社會環境快速變化,給社會帶來了大範圍的焦慮和不適。因為我們很多固有的認知形成於變化較緩慢的時代。知識付費本質上是在應對這種變化的產物。遺憾的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背後的原因。用舊眼光看待新問題,學了很多知識卻依然無法適應新環境。本質上因為我們在吸收知識時,並沒有改變我們固有認知對知識的評判和篩選。而這些評判和篩選,恰恰屏蔽了最重要的適應信息。在變化的環境中,唯有開放的心態和行動的反饋,是建立全新認知的最快方法。

1、環境巨變在範式層面影響認知。

我們要指出一個宏觀認知與微觀認知調整的區別。在小範圍的環境變化中,我們可以在個體的行為層面和心理層面,來思考一個人的認知模式。事實上很多人在知識付費的模式中,學習具體的知識、心理學、性格學,都是想在這個層面解決問題,實現認知升級。

但是結合上面我們談到的環境對我們認知邊界的影響,我們會發現,當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時,不但會影響個體心理的適應問題,還會影響整個社會心理特徵多樣性的問題。也就是說大尺度的環境的變化會導致可選認知對象數量邊界的變化,最終導致認知模式多樣化的改變。新的認知將會大量湧現。伴隨著固化的認知與新環境的衝突,大範圍的新環境的不適問題、全新的心理問題也會隨之出現。

就像工業化對個體影響甚至對教育影響的時代烙印一樣。互聯網時代下,這種大範圍的時空變遷,對個體的影響將會是全新的衝擊,而且比起工業時代只會更加劇烈。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教育、生活、工作還是對成功幸福的定義,邊界都在變化,如果用舊有的邊界來界定新邊界下的問題,一定會遇到不可理解的阻礙。

2、快速變化帶來的新問題

很多人學心理學,將自己面臨的心理困惑,歸結於原生家庭、父母教育方式局限的原因。不可否認,這些因素深遠的影響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但是在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時,這些原因則變成了個別的心理現象。再好的關愛,按照舊有的認知框架看待全新的環境時,我們依然無法適應。

例如當今環境所造成的,普遍的焦慮感是前所未有的。這種焦慮感並不會因為一個人教育環境好,另一個人教育環境差而減少多少。也不會因為一個家庭有家暴,一個家庭沒有家暴而產生或消失。這種焦慮感的產生,與原生家庭的關係並不大。

究其原因,一個是因為社會環境的快速變化,商業模式的快速迭代,讓很多人過去多年奉為真理的經驗失靈;這種失控感所導致的內心焦慮和競爭壓力感不斷增大,被年輕人拍在沙灘上的現象層出不窮。事實上這個時代背景下,教育下一代的焦慮感之所以不斷增加,很大一部分是自身焦慮的向外釋放和投射的結果。

另一方面,在移動互聯網的深度競爭下,對大眾的注意力爭奪和成癮性設計,讓感官刺激不斷升級,大眾對這種刺激則表現的毫無抵抗力。從最初的新聞標題黨,到網紅直播,再到現在的抖音。注意力的爭奪,導致的是大眾高級精神活動的缺失。不知不覺幾個小時消耗在這些軟體上,關閉之後的自責感、空虛感、失落感,玩過的人一定深有體會。

事實上這種投其所好的爭奪,在知識付費的領域也不新鮮。幾分鐘聽一本書,幾分鐘了解某某乾貨。我們在享受這些實用知識和感官刺激的同時,喪失的,是我們通過實踐和深度思考來構建認知的體驗感和存在感。高級精神活動的缺失必然導致空虛感和不安全感的提升。

例如我們去KTV喝酒唱歌跳舞狂歡,在感官刺激爽過一陣之後,回到家中時,那些不常參與這種活動的人,常常會不自覺的冒出一個念頭,真TM沒勁!而那些已經上癮的人,則開始期待什麼時候再進入下一次狂歡高潮。因為刺激消失後,我們的內在的精神活動依然是如此的空洞。

3、解決新問題,體驗是最高的權威

這種大環境變化帶來的不適感,導致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路發生改變。

一方面在過去,社會發展較慢時,我們掌握的一些理念或認知常常可以長期指導我們的生活,這讓我們在認知上期待以尋求答案甚至尋求普遍規律和真理的方式來認識世界。而現在的高速迭代,讓我們無法再依靠什麼固有答案。因為世界的迭代速度甚至可能超過我們尋找答案的速度。多數人還沒有適應這種迭代方式。

另一方面,相對滯後於環境變化的教育模式,無形中讓我們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知慣性。學習成了一種獲得虛幻成就感的方式。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認知慣性,是因為多年來的學校教育只注重學會道理,以考試作為結果。而成人的學習,是以行動成果為結束。所以學了很多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源於沒有真正的行動。

因此這個時代我們需要將構建內在世界的方式進行調整,訓練我們元認知的反饋速度。拉大外在信息進入我們內在認知的尺度。用行動加即時反饋的方式,來代替經驗思考的方式。不要用邏輯推理來代替真實體驗。

但是這其中的挑戰,是我們會慣性的接受固有認知範圍內的內容,範圍之外,我們傾向於阻隔和對抗。我們會本能的尋求客觀中滿足主觀認知的信息進行對號入座。

在影片《心靈捕手》中,威爾對尚恩教授畫作的評判,正是一種完全基於主觀認知的論斷。他的論斷來源於,他過往閱讀的藝術評論書籍。而尚恩教授則告訴他,除非威爾願意說,否則他永遠不會知道威爾是誰。他們兩人呈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認知世界的方式。

在現實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見到同樣的現象,全新的商業模式出現時,絕大多數人,會把新商業模式與他們所了解的傳銷聯繫到一起,只是因為他們都增長快速。我們管公路叫馬路,因為它曾經跑馬,我們把計算機叫電腦,因為它像人腦一樣會計算。所以當一種全新事物出現時,我們總喜歡在固有認知中尋找答案。找不到時,則用相近的方式予以理解,這種方式限制了我們對新事物構建主觀認知的客觀性。

五、個人成長建構師的三觀

綜合上面的闡述,所謂成長建構的過程:正是個體在面對客觀世界構建主觀世界的過程中,運用其中的規律,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對認知進行構建的過程。建構師的任務,就是提高個體的主觀世界建構能力,讓個體活出真實的自我,在流動變化的環境中,可以與客觀世界持續良好的互動。

因此個人成長建構師必須在世界觀、人生觀、人性觀三每個方面,基於上面的邏輯推演,建立一些最底層的思維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建構的方法和技術才能夠得以運用。

1、世界觀:

內外世界是動態變化整合一體的。

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阻隔,將導致內在世界的崩潰;內在世界的形成,基於外在世界,並反過來影響我們對外在世界的認知。當一個人覺得客觀世界不對時,我們要從他原有的內在世界尋找到端倪;相反,一個人覺得很幸福快樂,也代表了他對外在世界的適應能力。

我們要幫助來詢者建立動態的、統合一體的內外世界。同時強調我們對內在世界的主觀建構能力。這種能力是我們適應變化世界的核心能力,建構能力越強,我們越自由,這種自由是基於新環境的自由,是不被固有認知和已有的內在世界所限制的自由。

2、人生觀:

心靈的豐滿在於豐富多元的體驗,體驗是最高的權威。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很多人陷於這個問題而不能舉步。基於流動的真實自我,我們很難確定一個不變的人生使命。就連愛因斯坦,也不能說他的使命就為是發現相對論而來。那是他人對其成就的一種讚美。

因此羅傑斯認為,人生使命就是不斷成為真實的自己。流動變化的環境,意味著流動變化的體驗。成為真實的自己,就是體驗和投入到流動變化之中。因此體驗是人生最高的目的,而探索真理和科學的邊疆,實現社會使命,只是體驗的副產品而已。

一個人心靈豐滿,他一定能積極地投身於社會文化生活互動中,因為這種豐滿是建構在與社會充分互動的體驗之上。因為體驗是建構內在世界的原料。隔斷體驗的內在豐滿,一定是脫離客觀世界的。除非他與世隔絕,否則一旦步入社會,將會面臨認知失調。

3、人性觀:

非評判與積極關注,能激發人的建設性潛能。

我們相信每個個體,都自帶向上向好的動機和潛能,它與我們現有的主觀認知無關,與我們是誰無關。是有機體的基本特徵。通過非評判和積極關注的方法,將最大程度激發這種動機,促使個體活出真實的自我。

成長建構師正是基於這樣的三觀,在環境急速變化,社會個體普遍焦慮的背景下,為個體解綁,破除面具和固有認知,幫助創造一個豐富而靈動的內在世界。在人們因不適而痛恨環境時,重拾個人對主觀世界建構的掌控力。

葉上聞

公眾號:生涯葉上聞

2018年7月6日


推薦閱讀:

李澤厚: 哲學探尋錄
中國自然哲學思考(九、先天八卦與五行六氣)
宇宙哲學
3 個衣櫃整理哲學:讓你更有風格又省荷包
禪宗:潛默的哲學(下)

TAG:邏輯 | 哲學 | 邏輯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