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是如何與瓶裝水鬥智斗勇的?

西方國家是如何與瓶裝水鬥智斗勇的?

4 人贊了文章

西方國家是如何與瓶裝水鬥智斗勇的?

英國:據英國《衛報》8月23日報道,位於倫敦的伯勒市場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逐步取締一次性塑料瓶裝水的銷售,包括市場內及周邊咖啡館和連鎖店的瓶裝水銷售,並提供免費飲用水,水源來自新建的噴泉。

美國:舊金山市市長加文·紐森曾宣布禁止市政府公款購買瓶裝水,紐約曾發起「自己帶水」運動,鹽湖城曾頒布類似法令,極力反對飲用瓶裝水……但奧巴馬在執政期間發布的部分國家公園售賣瓶裝水六年禁令,卻被上台之後的特朗普給毫不留情地推翻了,此舉讓美國環保人士感到憂心忡忡。

德國:雖然德國有200多種不同品牌的礦泉水,但德國聯邦衛生部還是告誡消費者,喝自來水其實是最安全的選擇。因為斯圖加特衛生署曾對1171種不同廠家生產的礦泉水進行過檢測,結果發現,其中有6.3%的水存在細菌超標問題,主要是生產和運輸過程中的污染造成的。

加拿大:2008年,加拿大多倫多市議會提議禁止在市政公用建築物內銷售瓶裝水,當時國際瓶裝水協會(IBWA)於是指出,「那些裝著塑料瓶里的其它飲料,其健康程度比瓶裝水至少低了兩倍」。

……

這些西方國家為何如此不待見瓶裝水呢?

美國大牌影星為抵制瓶裝水,出門自帶水杯。

美國人指控瓶裝水有耗費資源、污染環境、價格昂貴、以次充好四大罪狀,並將瓶裝水列為頭號「人民公敵」。

耗費資源:美國是世界上消費瓶裝純凈水的頭號大國,每年要消耗掉40億加侖的瓶裝水。據華盛頓地球政策研究所估算,單是製造這些塑料包裝每年就要耗費150萬桶石油,足以供10萬輛汽車行駛一年。

污染環境:美國的瓶裝水銷量每年增長10%,而塑膠瓶垃圾也以同樣的速度增加,塑料包裝要1000多年的時間才可以分解掉。

價格昂貴:一瓶約600毫升的百事Aquafina礦泉水要1.35美元,等量的自來水只需花費0.05美分;而如果按一桶油71美元計算的話,一升石油也不過45美分。

以次充好:美國市場上1/4的瓶裝水都是用公共水庫里的水灌制的,百事公司和可口可樂公司均承認了用自來水生產瓶裝水的事實。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能源專家指出,「大城市的自來水每個月至少要接受100次細菌含量方面的測試,但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只要求瓶裝水生產公司每周測試一次。哪個更安全顯而易見。」

要知道中國也是一個資源緊缺的國家,那我們能不能也抵制瓶裝水呢?小編覺得有些困難,因為:

歐洲一些政府興建了大量的公共直飲水設備,人們更願意隨身攜帶水杯,口渴的時候能夠從這些直飲水設備中取水,而不是購買瓶裝水。但這樣的福利和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很多人出門在外更習慣購買瓶裝水。

我們國家的家庭自來水目前還不能直飲,如果水龍頭擰開就可以直接喝,那至少能從價格和安全性上減少人們對瓶裝水的依賴。從這一點來看,家用凈水器的出現或許能夠改變這種情況。

家用凈水器的優勢在於可以直接對家庭自來水進行過濾,達到擰開水龍頭就可以直接喝的標準,現制現飲,避免二次污染。在很多自來水不能直飲的西方國家,這也是最常見的家庭飲水方式。

雖然現在很多人還在喝桶裝水、瓶裝水或者白開水,但小編想說隨著時代發展沒有什麼會一成不變,瓶裝水如是,桶裝水入手,凈水器亦如是。我們期待更「好喝」的飲用水。

推薦閱讀:

【必看】該如何選擇凈水器?微濾、超濾、納濾和RO的區別
談2018年凈水器消費者認知
漫天飛紅的背後,原來有個凄美的故事
一句話說服你買凈水器!
凈水器行業售後服務短缺 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TAG:瓶裝水 | 凈水器 | 飲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