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中國拿下世界第二大油田,打通石油生命線!沙特傻眼了?

2000億!中國拿下世界第二大油田,打通石油生命線!沙特傻眼了?

一直以來,石油是全球最重要的自然資源,正因為如此,它成了世界各國爭相搶奪的戰略儲備資源,可以說擁有了石油的話語權,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綜合國力的強弱,進而在很多時候給國家增加不少底氣。

事關2000億!中哈簽訂重大協議,開啟石油合作新篇章!

據報道,上月初,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對我國進行了訪問。根據中國石油網今日消息,6月8日中國與哈薩克能源部簽署了一份重大的協議——《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與哈薩克能源部關於石油合同延期及深化油氣領域合作的協議》。此外,中石油旗下的廣西石化公司,也同哈國企業簽署了《中國石油廣西石化公司與PetroKazaKhstan Oil ProductsLLP合作備忘錄》。內容就包括了石油合同延期以及深化油氣領域合作等。

根據分析,中哈這次簽訂的協議意義非常重大,因為極有可能和哈國儲量380億桶的「世界第二大油田」有關係。同時這就意味著,中石油在石油大國哈薩克的業務也將開啟了發展的新篇章。

2017年,中國以2000億收購了哈薩克卡沙甘油田,也是中國單筆歷史上最大的海外收購。據報道,哈甘油田石油儲存量達到350億桶,堪稱世界「第一金庫」。如果開發足夠充分的話,一天的石油產量就可以滿足整個歐洲的10%需求。

傾盡心力!中國與哈薩克同甘共苦,齊攻克技術難題!

雖然卡沙甘油田儲量豐富,但是開採也存在很多問題,石油產量一直維持在地位。因為岩層壓力很高、原油中含有大量危險氣體,再加上裏海北部嚴酷的氣候條件和補給困難。不過最近傳來了好消息,根據報道,中方通過艱苦努力,終於讓卡沙甘油田項目原油日產量突破4萬噸,大約32.3萬桶。按照哈薩克能源部長的預計,2019年卡沙甘油田原油日產量預計為37萬桶,而2024年的日產量將達45萬桶。

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解決了油田開採的技術難題之後,開採的石油如何運回中國也成了一個問題。因為哈薩克是內陸國,無法使用超級油輪進行運輸。但是幸好中國決策者高瞻遠矚,早在2004年中國就開始動工修建中哈石油管道了,起點是哈薩克的裏海沿岸,終點是新疆的阿拉山口,全場1700多公里。目前這條管道已全部建成投產,年輸油能力達到2000萬噸,累計輸油更在1億噸以上。

意義重大!項目落成,中國再不怕沙特與新加坡「動手腳」!

中國和哈薩克的這次合作具有非常大的意義。雖然說花費了不少努力去推進這個項目,可謂「用心良苦」,但是相比直接從中東國家進口石油,依然具有非常多可取的地方。比如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之一,但常常仗著自己的壟斷地位,以及和美國的關係,不時坐地起價。另外一個不得不提的國家是新加坡,它在石油方面雖然沒佔到絕對的優勢,但是卻掌握著國際能源運輸的「咽喉」——馬六甲海峽。新加坡離美國很近,而中國大部分石油進口都需要通過馬六甲進口,因而石油進口的風險可見一斑。

為了解決以上提到的兩個問題,中國投入巨資建設,有可能今後會在緬甸建設油氣管道、中國和巴基斯坦輸油管道等方面來應對這一難題。所以,中哈的合作顯得必要而重要。

卡沙甘油田儲量雖比不上沙烏地阿拉伯油田的儲量,可是一旦未來它能達到200萬桶的日產量,就可以滿足中國20%的石油進口需求。此外,哈薩克是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除了中俄之外,幾乎沒有國家可以染指,所以中哈石油管道很安全。

由此可見,中哈兩國新合作的開啟、中石油和哈國能源部新協議的簽訂,為中國企業帶來新的油氣商機。而且在中國國內石油生產呈現緊縮的趨勢下,這一新機遇對國內石油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推薦閱讀:

《中國紳士》羽西造「紳士必讀手冊」
在中國,有2000萬人假裝在結婚
「科舉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閱讀答案
美報:中國人被電視相親征服了
中國五個最正牌的民族英雄,專家敢否認文天祥,卻不敢否認他們!

TAG:沙烏地阿拉伯王國 | 中國 | 石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