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J.R.希爾 《英國海軍》第四章 水面艦艇部隊

【書摘】J.R.希爾 《英國海軍》第四章 水面艦艇部隊

7 人贊了文章

第四章 水面艦艇部隊

J.R.希爾 [英國]

[出自《英國海軍》] 1982

   筆者在本書前幾章中已經闡明,在許多情況下水面艦艇仍舊要挑起海上作戰的大梁,尤其是在低強度作戰中,情況更是如此。不過,海軍部尚無意設計出一種專門承擔低強度作戰任務的艦艇。從威懾的需要出發,同時也從全力加強北約海上作戰力量的需要出發,我們在構思水面艦艇的結構時,考慮問題的一個基本點,就是其在大型戰爭中的作戰能力。

   不論在什麼規模的戰爭中。水面艦艇都能非常出色地完成一些任務,這是毫無疑義的。不僅如此,有一些任務,無論是空中的飛機,還是水下的潛艇,都無法完成,而水面艦艇卻可以完成。

   首先,水面艦艇能夠獲取大量信息,並將其加以判別和處理,然後通報各方;還可以發號施令,調兵遣將,最大限度地調動現有部隊,協力完成既定任務。其次,艦上的武器裝備可以用於對空防禦,即對付敵人飛機和導彈的襲擊,因而水面艦艇不但可以保護本艦的安全,也可以保護毗鄰艦艇的安全。再次,艦上的甲板可以用來起降飛機:飛機可以是固定翼的,也可以是旋翼的,它們可以從艦上起飛去執行諸如攻擊、防空和反潛等任務,而無須顧及其與岸上基地的距離如何。最後一點,水面艦艇是實施兩棲作戰所不可缺少的工具。

   水面艦艇之所以能有上述這麼多長處,這主要是由於它具有自身體積龐大、載員眾多和機械化程度高等特點。水面艦船是人們在水面上的寄身之所,然而人們浪跡海上,決非是出於偶然的需要,人類是把船舶作為其跨越海洋的主要交通和運輸手段的。不過,水面艦艇的這些特點,也使得它自己更易於遭受來自空中和水下的攻擊。因此,有必要為水面艦艇裝備一定比例的防禦性武器系統,藉以提高其自身的生存能力。但是,如果自衛性武器的比重過大,而進攻性武器所剩無幾,那麼這艘軍艦便是個廢物。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猛,水上武器和探測裝置種類繁多。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使水面艦艇的攻防武器配置達到最佳比例,這的確是頗使謀略家和設計家們傷腦筋的問題。

水上環境

   地球的表面環境複雜多變,其程度幾乎並不亞於水下環境,然而,從作戰環境這一角度來看,地球的大氣層則是比較易於施展的場所。大氣層中的各種變化,主要是由於氣象條件造成的,而這些風雲變幻所產生的影響,一般說來,也不象水下的那樣嚴酷無情和經久難消(當然,這還要看有沒有能夠降伏這些變化的技術手段和能力)。

   在大氣層中,電磁波具有較強的傳播能力,其傳播速度與光的運動速度相同。此外,現代化電子儀器能迅速、準確地測報出電磁波的各種偏差。由於上述兩點原因,電磁波可以用來傳遞、接收和交換大量信息。電磁波的主要局限性是,它一般總是沿直線傳播的。這種情況只有在異常或偶然條件下才會有所改變,因此它傳播的極限就是天際。不過,眾所周知,這也有例外:高頻(3~30千赫)電磁波可以從電離層反射回來,因而這種電磁波可以傳播到地球的另一端,而能夠用於艦船通訊的電磁波也只有這種高頻電磁波了。

   在大氣層中,電子偵察設備有主動式的和被動式的兩種,這一點與水下環境探測裝置的情形是一樣的。在各種電子偵察設備中,首屈一指的要算是雷達了。雷達的基本工作過程是先發射高頻電磁能量(頻率範圍在200千赫以上),然後接收和轉換從空中、地面及水面目標反射回來的回波信號,人們根據雷達天線所指的方向測報出目標方位,根據電磁波從發射至遇到目標反射回來並被接收機接收這兩點時間的間隔,計算出目標距離。雷達的工作性能,常常會受到海面回波及雲雨回波的影響。人們為了消除這些影響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現代化雷達裝備日趨複雜,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這些辛勤努力的結果。此外,雷達還會受到與其頻率相同的電子訊號的干擾,因此人們在使用新式雷達的同時,還採用了快速隨機頻移等措施,來對付這些干擾訊號。在電子戰的術語中,這些技術分別被稱作電子干擾和電子反干擾。

   無論是雷達還是無線電,其電波都會被各種無線電測向裝置和搜索接收機輕而易舉地捕捉到。按照主動式與被動式之間的傳播時差的原理,雷達幾乎總是在尚未來得及接收從窺測著自己的電子偵察裝置反射回來的回波信號時,便已被對方發覺了。由於這種緣故,電子偵察裝置即使無法隱蔽,也無礙大局,因為至少它已提前一步掌握了對方的情況。這種手段叫作電子支援。電子支援、電子干擾和電子反干擾,構成了複雜多變的電子戰的全部內容。

   由於電子元件實現了微型化,電子發訊機和接收機的體積也已小型化了,從而給這些電子設備裝配到空氣噴氣式戰術導彈上創造了條件。微型電路學的發展,也使導彈的程序控制如虎添翼。目前,導彈發射後已能作自主飛行了,當然還只能是按照預先裝定的程序和目標裝定值飛行。現有的制導技術,除了有主動式雷達的搜索回波信號尋的外,還有被動式自導引尋的雷達和無源紅外自導引尋熱源等技術。裝備了雷達測高儀的導彈,還可作超低空飛行和機動規避動作。

   以水上環境為對象的科學技術正在飛速發展,這使得人們能夠對許多事物做出新的設想。而蘇聯人則善於把握住所有這些可能會成為現實的設想,加以開拓。在這方面,他們歷來是雷厲風行、毫不遲疑的。其軍力所構成的威脅,與日俱增,我們在構思皇家海軍水面艦艇的發展規劃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個因素。

艦船發展規劃

   從廣義上說,艦船設計和建造計劃,歷來都是承前啟後、循序漸進的。這並不是說,歷史上未曾出現過大起大落的劇變。六十年代中期取消建造新一代攻擊航母的計劃,從而引起了觀念上和布局結構上的大變革,便是這種劇變的典型例子。不過,這些變革好似潺潺流水中泛起的浪花和漩渦,其發展趨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了皇家艦船建造部門長遠規劃和國家武器發展計劃的影響。在皇家海軍現有的各種不同級別的艦艇中,其武備系統既有通用性的特點,又有協調性的特點。本章將以每一種兵器為一節,並在各節內以典型艦級為分標題,詳細介紹各種海軍兵器。

航空母艦

   說到航空母艦,便要先以老式的「皇家方舟」號航母講起,這並非是出於懷舊之情。「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現在拆船廠內,它是皇家海軍中最後一艘起降固定翼飛機的攻擊型航空母艦,它的排水量是45000噸,可裝載2個中隊的高性能固定翼飛機。其裝載的飛機,既可以用於攻擊水面目標,又可以用於對空防禦。此外,這艘航空母艦還可以裝載1個中隊反潛直升飛機。「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還是一艘全功能型軍艦,其自給自足的能力可以和任何一艘與之規模相同的軍艦相媲美。自從內閣決定不再建造這種類型的航空母艦以來,保護海上部隊的遠程防空任務(即在敵機尚來不及發射導彈之時,便加以攔截),已轉由皇家空軍承擔了,對敵水面目標實施遠程空中奔襲的任務,也已交給了皇家空軍進擊司令部(該部所轄的飛機主要部署在蘇格蘭各基地內)。

   然而,航空母艦攜帶大批高性能反潛直升機、實施空中屏護以及統一指揮成分複雜、活動區域廣闊的海上部隊的作用,還是不可偏廢的,因為這是確保我們的海路通暢所不可缺少的因素,而確保海路通暢則正是北約海上力量的首要任務。經過再三斟酌,人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建造一種排水量15000~20000噸的軍艦,集反潛、防空及協調指揮等多重職能於其一身。於是,建造「無敵級」軍艦(初時被稱作「反潛巡洋艦」)的計劃便應運而生了。由於在這種軍艦上要起降大批飛機,所以其設計方案中的主要外形特徵自然便是平頂的,即上部是通長飛行甲板。軍艦的動力裝置是全燃氣渦輪發動機——這兩點再加上「海標槍」式防空導彈系統,是設計方案中自最初構思以來唯一未曾更動過的部分。後來,設計方案中又增加了一些內容,其中最重要的增補要算是確定在這種軍艦上起降固定翼短距垂直起降飛機了。由於配備了這種飛機,無敵級艦不但能夠阻止敵機在自己周圍空域進行偵察活動,而且能夠偵察本艦雷達視距以外敵之動向,還能夠對敵水面艦艇部隊構成空中威脅。這些飛機執行上述任務極為便捷,只要命令一下達,即可出動,根本不需要依賴岸上設施。

   「無敵」號航空母艦是無敵級艦的代表艦。1977年5月3日,「無敵」號航空母艦在女王陛下的親自主持下,在維克斯造船有限公司巴羅因弗內斯造船廠下水。1980年6月,「無敵」號航空母艦加入現役。該艦的姊妹艦「卓越」號和「皇家方舟」號現正在沃爾森德昂泰恩,由斯旺·亨特集團監造。

   這級軍艦的標準排水量為16000噸,總長206米,寬32米,動力裝置是4台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製造的奧林匹斯山TM 3B型燃氣渦輪發動機,每台功率為20880千瓦。這4台主機,通過2台戴維·布朗公司製造的三聯換向減速器,帶動2個定距螺旋槳,主機的供能方式為交錯型,以保證在一旦主機發生故障或被損壞的情況下仍能最大限度地機動供能。艦上的供電系統,由8台帕克斯曼·瓦倫特公司製造的1175兆瓦電機組成,分別安裝在6個以上不同的部位,即使在作戰中有的電機被擊毀,仍能保證供電。艦上還安裝了5座斯通·普拉特公司製造的輔助鍋爐,用以供應淡水。全艦的機電裝置,是在機控艙內通過德卡綜合艦船儀錶系統實施監控的。

   無敵級艦裝備有指揮、控制與情報資料系統,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內、外部信息。艦上的作戰指揮室系統,一般稱作6型戰鬥數據與武器系統。它包括費朗蒂有限公司製造的FM1600型計算機和普萊西雷達有限公司製造的監視器,這套設備既可以處理各種情報資料,又可以指揮射擊。艦上的通訊設備是馬可尼公司製造的3型內部通訊系統,這套設備極為先進,操作起來也十分靈活,可將所有頻帶內的收發訊號放大。艦上還安裝有衛星通訊終端設備。艦上的電子偵察設備,包括1022型對空警戒雷達(配有荷蘭電訊公司製造的收發訊裝置和1具馬可尼天線)、992Q型目標指示雷達、909型「海標槍」式導彈控制雷達以及1006型導航雷達。無敵級艦肯定還裝備有電子戰設備,不過其詳細資料尚未公開。艦上裝有聲納系統,但是大範圍的反潛,當然還是要靠艦載反潛直升機。

   無敵級艦的艦載機編製定額是9架MK2型「海王」式反潛直升飛機(韋斯特蘭飛機有限公司製造)和5架「海鷂」式短距垂直起降飛機(霍克·西德利航空有限公司製造)。這些飛機可以全部放入飛行甲板下的機庫內,各種備用品和外掛物及保障性設備,在艦上也是應有盡有。在軍艦的飛行甲板前端,還安裝了一個仰角為7°的滑跳板,以保障飛機能以最大負荷順利起飛。飛行甲板與艦的艏艉線成6°夾角,這樣既便于飛機起降,又能保證「海標槍」式導彈的前方射界無障礙物。

   無敵級艦是一種生活條件極為優越的軍艦,它的住艙標準高、設備齊全、起居便利,艦上有餐廳和遊藝場所,還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這些場所都是與住艙分開的。艦上共有軍官131名、士官265名及水兵604名,他們都具備不同的技術專長。飛行中隊隨艦活動時,艦上人員的總數還要有所增加。

   然而,最主要的一點還在於,「無敵」號軍艦是一艘戰艦,它堅鎧利甲,既有進攻和制海能力,又有完備的防原子沾染/化學污染設備、齊全的損管器材和嚴密的整體水密結構,任何敵人都不能等閑視之,否則便有可能遭受滅頂之災。它的影響所及,已遠遠超出了其自身的活動範圍,這不僅僅是由於它裝載著飛機,還由於它能指揮和調動其他海上兵器。

   不庸諱言,無敵級艦的建造周期很長。因此,有必要保留一艘老式的航空母艦,用以承擔反潛和兩棲作戰的雙重使命。經過反覆考慮,海軍部最後確定,保留「競技神」號航空母艦。這艘老式航空母艦,以前一直是用來起降固定翼飛機的,因此它的飛行甲板與艦艏艉線是成斜線的,艦上還裝備著綜合型作戰情報設施以及遠距對空警戒雷達。1981年間,該艦再次改裝,並安裝了一個仰角為7°的滑跳板。自此,「海鷂」式飛機便能夠在艦上起降了。改裝後的「競技神」號航空母艦,艦載機的標準編製定額為12架「海王」式直升機和5架「海鷗」式飛機。另外,「競技神」號艦還可充當兩棲作戰艦,這是其次的任務。改裝以後,該艦仍然能夠執行這個任務。這時,「競技神」號艦可以運載約750名皇家海軍陸戰隊突擊兵,同時裝載皇家海軍陸戰隊的大山貓式反潛直升飛機和小羚羊式直升機,以及皇家海軍的「海王」式反潛直升飛機和「威賽克斯5」型直升飛機。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海王式反潛直升機和海鷗式飛機,便要離艦了。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排水量約24000噸,動力裝置為蒸汽渦輪機,其軸輸出功率為76000馬力,艦上基本編製定員為980人。執行任務時,艦上人員的總數還會有所增加,但是增加的具體人數,往往因任務性質、飛行中隊的機種以及搭乘的海軍陸戰隊的規模不同而異。它的確是個龐然大物——實際上,它是皇家海軍最大的一艘軍艦,比「無敵」號艦還長約70英尺!儘管在改裝前它還談不上是盡善盡美,但是在它身上充分顯示出了水面艦艇適應性強等多種長處。倘若我們沒有這艘舉足輕重的航空母艦,北約組織——特別是我們的盟友挪威——肯定會因此而感到不那麼安全了。

驅逐艦

   儘管中型水面艦艇發展很快,但是有關它的名稱和術語尚未臻於規範化。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人們修正了「護衛艦」這一名稱的定義,但是「驅逐艦」這個名稱還是保留了下來。此後,尤其是隨著這兩種軍艦越造越大,而且其體積往往也互相超越,皇家海軍一直在設法將這兩種軍艦加以明確區別,有時那股認真勁甚至到了荒誕無稽的地步。不過,我們大體上可以說,驅逐艦主要用於對空防禦,而護衛艦則主要用於反潛。

郡級

   第一代裝備了防空導彈系統的軍艦,都是以英國郡的名字命名的。這級軍艦,排水量為5440噸,一共建造了8艘,於1963年至1970年期間先後加入現役,到1981年年中仍有5艘在服役。州郡級艦是人所共認的最漂亮的軍艦,其外形前寬後窄,上層建築和煙囪的比例極為勻稱,艦體比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那些年代的許多巡洋艦都要大。這種軍艦的動力裝置是組合式的,即2台蒸汽渦輪發動機和4台燃氣渦輪發動機。燃氣渦輪上機配有增壓裝置,可以使軍艦迅速起動。不過,這套設備仍有其不足之處,這主要地表現在輪機部門所需要的人員定額過高。州郡級艦的編製定員是485人。

   在郡級艦的武器裝備中,最具特色,也許是最重要的武器,要算海參式艦空導彈了。海參式導彈屬於第一代艦空導彈,它發射後在901型雷達的控制下,沿波束導向空中目標。裝備在「安特里姆」號、「格拉摩根」號、「法夫」號以及「諾福克」號等艦上的MK2型「海參」式艦空導彈,還可以用來攻擊水面目標。這套導彈系統是全天候型的,但對海況和氣象條件引起的雜亂回波可能有些敏感,容易受其干擾。「海參」式導彈的發射器是安裝在後甲板上的,這使軍艦的外觀顯得更加威武雄壯。

   最早建造的郡級艦,裝備著4座4.5英寸口徑雙管前主炮,而在後來建造的「B」型艦上,這4門火炮已為4座MM 38型「飛魚」式艦艦導彈發射器所取代。「飛魚」式導彈的最大有效射程是38公里,這種導彈極大地扭轉了西方國家海軍的水面艦艇與其他國家海軍的水面導彈艦艇在火器射程比例關係上存在著的不平衡的局面。「飛魚」式導彈,彈長5.2米,彈重735公斤。運送時是裝在密封裝運箱內的,上艦時只須稍事檢驗即可使用,射前要裝定目標位置,發射時導彈發射器要朝向目標方向,偏差範圍不超過30°。導彈發射後,靠慣性飛向目標區。在飛行過程中,導彈在雷達測高儀的控制下貼水面運行。接近目標後,彈上主動式搜索雷達即自行開鎖。一旦發現目標,導彈便在比例引導系統的作用下直取目標,其戰鬥部160公斤高爆炸藥即行引爆。據生產廠家宣稱,「飛魚」式導彈抗電子干擾的能力很強,這種導彈試射時的命中率為93%。有幾艘護衛艦也已安裝了這種導彈發射裝置。

   在郡級艦上還裝備著2座用於近距離防空的四聯裝「海貓」式艦空導彈發射器、1架「威賽克斯」3型反潛直升機,以及各種探測裝置,其中包括1具184型中距全景聲納、1部965型對空警戒雷達、992Q型目標指示雷達和978型測高雷達。州郡級艦裝備精良,其有多種用途,由於這個原因,這種軍艦常常在世界各地活動的艦群中充任旗艦。

「布里斯托爾」號艦

   「布里斯托爾」號艦是布里斯托爾級驅逐艦的代表艦,它是這級軍艦中的第一艘,也是唯一的一艘。這級軍艦原是作為新的一代固定翼機航空母艦的對空防禦型護航艦設計的,由於這種新型航空母艦的建造計劃已被取消,布里斯托爾級艦的建造計劃也隨之被取消了。然而,「布里斯托爾」號艦的建成,卻為試驗新型「海標槍」式和「伊卡拉」式導彈系統提供了寶貴的發射平台。同時,這艘軍艦配有極為先進的探測裝置、信息處理系統和通訊系統,因而它本身也就是一個絕好的指揮與管制部門。它有兩點獨特之處:其一,這種軍艦上有3個煙囪,這在皇家海軍各類型艦艇中是絕無僅有的;其二,艦上沒有直升機機庫。

謝菲爾德級

   謝菲爾德級驅逐艦,別稱42型艦,它與利安德級護衛艦同為目前皇家海軍各種類型水面艦艇中艦隻數量最多的艦型。「謝作爾德」號艦是這級軍艦中的第一艘,於1971年下水。謝菲爾德級艦要承擔起原計劃建造的布里斯托爾級艦的大部分職能,而這級軍艦的艦體則比布里斯托爾級艦小得多,編製定員數額也僅及布里斯托爾級艦的三分之二。

   首批建造的10艘謝菲爾德級驅逐艦,標準排水量為3500噸,總長125米。相比之下,「曼徹斯特」號艦及其後建造的謝菲爾德級艦,排水量要多300噸,艦體也要長10米多。謝級艦的動力裝置為全燃氣渦輪發動機,即2台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製造的奧林匹斯山型主機,每台功率為20000千瓦,供高速航行時使用,還有2台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製造的泰恩型主機,供巡航時使用。這些發動機,通過減速器帶動2個斯通·曼根尼斯公司製造的變距螺旋槳,這套動力裝置的特點是,航速高,耗油低。燃氣渦輪發動機一旦發生故障,便要換機,因為這樣修起來比較方便。因此,這種發動機的下氣道和轉接蓋板都要大一些,這樣才能縮短換機的時間。謝級艦上的主機,都是這樣安裝的。謝級艦的供電裝置是4台柴油電機,這些電機分別安裝在2個輔機艙內。艦上的損管設備成龍配套,堅固耐用,其中有不少是英國製造的,另外艦上還有防放射性沾染和化學污染的密閉區、防震設備以及上甲板沖洗設備等等。

   謝菲爾德級艦的主要武備是英國航空間公司製造的「海標槍」式導彈系統。「海標槍」是第三代艦空導彈,既可以用來攻擊飛機,也可以用來對付導彈。其發動機是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製造的奧丁神型衝壓噴氣式發動機,彈長4.36米,翼展91厘米,彈重550公斤,制導方式為全程半主動式自導,其工作原理為比例引導。謝級艦上有兩部909型雷達,其中有一部充當目標照射雷達。「海標槍」是超音速導彈,運行非常機敏,既適於用來攻擊來襲目標,又適於用來攻擊側行目標,因而它是一種區域性防禦武器,用以保護除本艦以外的所有友鄰軍艦。這型導彈的射程尚未公開。其發射及填彈速度極高,是對付敵方旨在壓制本艦防禦火力的協同攻擊的重要武器。「海標槍」式導彈還可以用來攻擊水面目標,其射程可超出水平視距。

   「海標槍」式導彈系統的製造工藝十分複雜,參加製造導彈的廠商也非止一家。這裡不妨列舉幾家承包廠商:制導系統由馬可尼空間與防禦系統有限公司承製,近炸引信由EMI公司承製,控制隨動系統由斯佩里公司承製……這還只是其中一部分廠家。

   謝菲爾德級艦可裝載1架「大山貓」式直升機,這架直升機可以用來對付潛艇,也可以用來對付水面艦艇,還可以用來進行偵察活動。艦上裝備著1座MK8型4.5英寸口徑自動火炮,它加強了軍艦對空、對岸和對艦的火力。艦上的魚雷兵器是輕型自導魚雷,它是用來攻擊本艦聲納所捕捉到的潛艇目標的。謝級艦的探測裝置包括,965R型或1022型對空警戒雷達、992Q型目標指示雷達和184型中程聲納。用這些設備獲取的情報信息以及外部機構通報的情報資料,均可以輸入作戰信息自動處理與火控系統計算機內,這套計算機系統是現代化高效率作戰指揮室的心臟。

   「謝菲爾德」級艦素有「密集型軍艦」之稱,其編製定員為280人。分析結果表明,謝級艦的人均艙面面積小於多數國外海軍同類型艦艇的人均面積。多數42型艦的艦員都認為,打仗絕非兒戲。他們為艦上的火力配系而自豪,不願以削弱火力為代價,來換取稍微寬敞一點的居住面積。即便如此,老一輩水兵要是看到謝級艦上能有如此舒適的生活條件,他們肯定會感到吃驚的。

護衛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海軍建造了大批反潛護衛艦,這種護衛艦在當時承擔了繁重的護航與支援任務,其外殼很堅固,但是航速卻很慢。戰爭尚未結束,海軍的決策人物便已經在考慮用一種能夠獨立挑起整個反潛重任的戰艦來取代這種老式護衛艦的問題了。為了提高航速,新型護衛艦的外形應是細長的,並應以渦輪主機為其動力裝置。同時,對艦載聲納也要加以改進。後來確定,還要為這種新型護衛艦配備1架武裝直升飛機。這種新型戰艦,便是護衛艦家族中以惠特比級(即12型)和羅思賽級為始祖的一支系,而利安德級護衛艦則是這一支系中獨步一時的一代,它的設計結構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目前,羅思賽級艦中仍有幾艘尚在服役。儘管如此,筆者準備只詳細介紹一下利安德級艦和大刀級艦,不過這兩種軍艦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女將級(即21型)艦,是由軍方出資、民間部門設計的,它與護衛艦家族的異同點都比較突出。

利安德級

   從1963年到1972年,這期間英國總共建造了26艘利安德級護衛艦。這級護衛艦,總長113.4米,其中首批建成的16艘,型寬12.5米,其後建成的10艘,艦身加寬了2米,以增加艦內艙室面積,並提高軍艦的穩性。事實上,利安德級艦的殼體極為安全可靠,干舷高,舷側門也很不錯,而且軍艦的適航性能也很好。它的排水量是2600噸。

   利安德級艦的動力裝置是組合式的,它包括兩個超熱型可控鍋爐和兩組蒸汽渦輪主機,其軸輸出功率為30000馬力。艦上的供電裝置,是標準型的蒸汽/柴油組合電機。這種軍艦有2個艉舵,而且它還裝有穩定翼。這些部分,從原型以來一直未曾變更,只是在初期階段人們對鍋爐進行了改裝。改裝後的鍋爐,可以燒柴油,而不用燒黑色重油了,從而緩和了後勤補給上的矛盾。不過,在中期改裝時,利安德級艦的武備變化很大。其中期改裝工程,是從1972年開始的,預計到1984年左右即可完成。

   首批改裝的8艘利安德級護衛艦,艦上4.5英寸雙管火炮的炮塔已被拆除,而代之以「伊卡拉」式反潛導彈系統。這套導彈系統,是由聯合王國和澳大利亞聯合研製的,它能快速發射一種輕型反潛魚雷,以對付本艦聲納或友鄰單位聲納所發現的水下目標。導彈的飛行軌跡,由艦上作戰室內的電腦確定,並通過無線電指令線路傳送給飛行中的導彈,導彈在一部專用制導雷達的監控下飛行。當導彈飛臨預定投放點時,便按照指令投放魚雷。魚雷藉助於降落傘落入水中,並開始自動搜索潛艇,一俟發現目標,魚雷便自動尋的施爆。

   「伊卡拉」式導彈的射程是16.09公里,它足以覆蓋本艦聲納的最佳工作距離。184M型聲納是一種大功率主動式聲納,它可以在水面聲道內進行全景搜索;變深聲納是拖曳式的,它可以在深於水面聲道的深度內工作,其最佳工作深度可以由本艦的水深溫度記錄器測定。「伊卡拉」式導彈能夠保持24小時待髮狀態,一旦上述聲納發現敵情,導彈可以瞬時發射。利安德級護衛艦裝載的「黃蜂」式直升機,既可以用作輔助性反潛武器,也可以用來完成其他一些任務,譬如輕型運輸、目力監測及海空救援等任務。作為伊卡拉式綜合反潛武器系統的補充裝備,利安德級艦還裝備了170型「探照燈」式聲納和由它聯控的「地獄」式反潛深彈發射器,用以攻擊近距離潛艇目標。

   利級艦上的「伊卡拉」式導彈系統,還包括2座四聯裝「海貓」式艦空導彈發射器,用於對空防禦。「海貓」式導彈是肖特兄弟有限公司製造的第一代導彈,多年來這種導彈已廣泛地裝備在皇家海軍的各類型艦艇上。經過大規模改進後的「海貓」式導彈的火控系統,對付飛機和導彈的性能已大有改觀。這種導彈的指揮儀是分裝式的,一次可控制1枚「海貓」式導彈。它的瞄準具極為精確,頗得利安德級艦員的好評。「海貓」式導彈系統配有液壓提彈機,可快速裝彈。這種導彈還可以當作艦艦導彈使用。在利級艦艦橋的兩側,還安裝著「博福斯」40毫米口徑單管火炮,這些火炮亦可以用來實施對艦射擊。此外,利安德級護衛艦進行低強度作戰的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第二批改裝的利安德級護衛艦,艦身較窄,也沒有安裝4.5英寸口徑火炮,而代之以「飛魚」式艦艦導彈發射器。在這批利級護衛艦上,還安裝了3座四聯裝「海貓」式導彈發射器,2座「博福斯」40毫米口徑火炮仍予保留。原來艦上裝載的「黃蜂」式反潛直升飛機,已為1架「大山貓」式直升飛機所取代。這種直升機,無論在武備、航空電子裝備,還是航程、航速及續航力方面,均比「黃蜂」式直升飛機高一籌。艦上的近距離攻潛武器,也已不再是MK10型「地獄」式深彈發射器了,換上了2組三聯裝魚雷發射管,這種艦載魚雷武器系統配有控制設備,可以發射輕型自導魚雷。在這批利安德級艦中,多數已不再配備變深聲納了。

   最後一點,多數寬型艦現正在進行大規模改裝。改裝後的這型利安德級艦,可以裝載1架「大山描」式直升飛機,「飛魚」式導彈將取代原來的4.5英寸口徑火炮,艦上還將增設魚雷系統和「海狼」式艦空導彈。海狼式導彈是第一代真正的反彈道導彈,這種導彈大大地加強了軍艦的防空火力。有關「海狼」式艦空導彈的詳細情況,筆者將在「大刀級」一節中予以介紹。通過這次改裝,利安德級艦可望能夠應付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可能會出現的任何更為險峻的防空難題,同時在反潛和對付水面艦艇方面,能夠保持強大的進攻威力。

   軍艦性能要素的改進,在某種程度上也要影響到軍艦的編製定員數額。「伊卡拉」型利級導彈護衛艦的編製定員是240人,「飛魚」型利級導彈護衛艦的編製定員則是230人,而改裝後的寬型利級護衛艦的編製定員將是260人。利級艦上住艙設計得當,條件舒適,還配有空調設備,不過遠非奢侈。與外軍相同規模的軍艦相比,利級艦的編製定員過多,這是根據需要而有意安排的。海軍部認為,水面艦艇編製定員數額,必須以能夠保證艦艇在較長時間內有足夠的人力應付各種複雜的險情或敵情為原則。不言而喻,艦員們在戰位上是不能堅持過久的,因此艦員的定額必須能夠保證在「重要關頭」各主要火器、操控及輪機等戰位有足夠的人員輪流值更,常備不懈。

大刀級

   「大刀」級護衛艦,最初被人們認為是可以直接替代利安德級艦的艦型。這級護衛艦,火力強,獨立性比很強,它的排水量是3650噸,用安東尼·普雷斯頓的話來說,它是一種「大型海上獵潛艦」,這是因為它的武器裝備十分先進,反潛戰術和戰法也比較獨特。這級護衛艦的主要特點是能夠在熱戰環境下(如高強度作戰條件下),保存自己,打擊敵人(特別是敵潛艇,同時也能對付敵水面艦艇)。

   首先介紹一下大刀級艦的自衛武器體系。大刀級艦最重要的自衛武器是「海狼」式GWS25型重點防空系統,這是一種全新的武器系統,它是對付在本艦炮火射程以外發射的敵戰術導彈的最佳武器。這種導彈系統的研製工作,始於六十年代末期,當時人們對這種導彈系統的戰術性能所提出的要求是:反應迅速,命中率高,能在各種氣象條外下和夜間使用,以及操縱靈便。要達到這些要求,最基本的一點便是,把所有結構複雜的設備都安裝在艦上,從而使導彈自身結構簡化。這就提出了如何在導彈飛行的全過程中控制其運行的問題。當時,整個研製工作是在政府科研機構的領導下進行的,承擔製造任務的主要廠家有英國航空空間工業公司,馬可尼公司和維克斯公司,而承接任務的廠家則幾乎囊括了全英電子和軍工界的所有企業。

   「海狼」式導彈發射操作程序是,先使用967型或968型自發自收監視雷達搜索目標(968型雷達是E邊帶脈衝雷達,用於對海及對空警戒;967型雷達是D邊帶脈衝雷達,其多普勒脈衝波型特別適合於在固定雜波背景中捕捉快速運動目標),雷達發現目標後便將目標指示給海狼式導彈,其六聯裝發射器遂迅即轉向目標方位,只要目標一進入導彈的有效射程以內,便會有1~2枚導彈呼嘯而去。這時,910型制導雷達立即發出制導脈衝,並計算出「海狼」式導彈與目標之間的差角,指令線路隨即發出修正航向的指令,於是導彈便準確地飛向目標(910型雷達是一種多路傳輸式單脈衝雷達,它可以同時跟蹤目標和「海狼」式導彈);當導彈飛越或擊中目標時,彈上的近炸引信或觸發引信即行啟爆。

   「海狼」是超音速導彈,但是飛行卻極為靈活。在試射時,這種導彈曾擊中了一枚4.5英寸火炮的炮彈。「海狼」式導彈,從首次發現目標至跟蹤雷達待機的間隔極短,僅2~3秒鐘。這種導彈,重量輕,只有80公斤,操縱便捷,與炮彈幾乎沒有什麼兩樣。它的不足之處是,發射器過重,裝彈還要靠人力(大刀級艦上裝有2座導彈發射器,每座要裝彈6枚,因而其儲彈量也比較大),如果跟蹤超低空目標,還需要增配1部輔助電視跟蹤器,編輯制導程序也至少需要5台電子計算機,等等。這正所謂金無足亦,也許這些不足正是其第一代需要改進之處。然而,可以肯定地說,這種導彈的潛力很大,它給解決水面艦艇的防空問題帶來了福音。

   大刀級護衛艦,除967型和968型雷達外,還裝備著各式各樣的探測裝置,譬如電子戰專用設備(可以用來對頻率範圍在1~18千兆赫的信號進行分析和無線電測向)、導航雷達、「大山貓」式直升機上的機載探測裝置以及新式的2016型聲納。2016型聲納是一種中程聲納,它通過運用高級解析技術,較好地解決了長期以來一直使反潛聲納兵頭疼的難題:「這究竟是不是一艘潛艇?」通常,作戰指揮中心總處於一種自相矛盾之中。一方面,它要儘力為上級出謀劃策,爭取主動;另一方面,它所能夠為上級提供的情報,不是只鱗片爪,就是時過境遷,根本無法取得主動。但是,在大刀級艦上,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它有完備的偵察手段,因而最終彙集到中心作戰指揮室的信息總是面面俱到,應有盡有。這種新式偵察設備,就是計算機輔助作戰情報系統。顧名思義,這套設備具有計算、歸類、傳輸和對照等多種功能,可以幫助指揮官做出正確判斷。這套設備是組合式的,它採用了最先進的微處理技術。順便提一下,這套設備不僅安裝在22型艦上,而且還安裝在其他一些新型現代化艦艇上。這套設備的主要承製廠家是費朗蒂系統各企業。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大刀」級艦可以充當海上指揮艦,這可能會成為它的重要任務。然而,它在許多情況下還是具有主動攻擊能力的。「大刀」級艦上安裝著4座「飛魚」式艦艦導彈發射架,還裝備著魚雷發射管,可以用於攻擊潛艇,還可以攜帶2架「大山貓」式直升飛機,而這2架直升飛機又可以承擔許多對付潛艇和水面艦艇的任務。在平時,「大刀」級艦隻攜帶1架「大山描」式直升飛機。除此之外,「大刀」級護衛艦還裝備著2座40毫米口徑「博福斯」火炮。

   「大刀」級艦的許多基本性能與「謝菲爾德」級艦的性能相同,這兩種軍艦的動力裝置是一樣的,輔機的型號也十分相近,艦體也都很堅固。兩種軍艦都有齊全的設備和充足的備件,都有嚴密的防原子沾染、化學污染裝備,其彈藥庫也都是堅不可摧的。與「謝菲爾德」級驅逐艦相比,「大刀」級護衛艦的艦體要稍大一些,而且按照建造計劃,從第5號艦開始,以後建造的「大刀」級艦,艦體還要加長。「大刀」級艦儘管艦體龐大,但是編製定員卻很少(大刀級艦定員224人,「謝菲爾德」級艦定員則為280人),因而艦上的艙室要比謝級艦的艙室寬敞一些,其艙室面積甚至並不亞於外國海軍護衛艦上的艙室面積,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新型的作戰及輔助裝備將會投入使用。基於這種考慮,「大刀」級艦上保留了充分的餘地,以供安裝這些新式裝備。由此可見,「大刀」級護衛艦具有較長的生命力。

女將級

   當人們還在不慌不忙地醞釀著22型護衛艦的建造計劃時,建造新型護衛艦以充實護衛艦的數量的呼聲,已經十分強烈了。在這種形勢下,一種由私營企業投資設計的護衛艦便應運而生了。這型護衛艦是由沃斯珀·桑尼克羅夫特有限公司及亞羅造船有限公司研製的,它造型新穎,有著索斯安普頓的產品所特有的那種遊艇型的線條。它是一種通用型護衛艦,人稱「女將」級護衛艦。女將級各艦於1974年至1978年期間建成。

   「女將」級護衛艦,總長117米,型寬12.7米,排水量2815噸,動力裝置為現在常用的奧林匹斯山-泰恩型主機,推進器為變距螺旋槳。「女將」級護衛艦是皇家海軍中首批安裝這種動力裝置的軍艦。這種軍艦上的探測裝置包括992Q型通用警戒雷達、978型導航雷達、GWS24型「海貓」式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84M型聲納及1套電子戰設備。艦上的武器裝備有:4座「飛魚」式導彈發射架(僅限於4號艦及其後建造的各艦)、「大山貓」式直升飛機、2座20毫米口徑「厄利孔」火炮及4.5英寸MK8型單管火炮,艦用魚雷發射系統(僅安裝在部分艦上)以及「烏鴉座」式寬頻帶干擾物火箭(有關這後三種武器的詳細情況,筆者將在下面一一加以介紹)。

   MK8型「維克斯」火炮,口徑4.5英寸,是用於水面作戰、對岸上部隊實施炮火支援和對空防禦的兵器。這種火炮還裝備在謝菲爾德級驅逐艦上,它與老式的4.5英寸火炮的主要不同點是它的炮塔是全自動的。這種火炮裝彈後,炮塔內無需用人操控,便可以自動射擊。不論炮塔內有人操控與否,火炮射擊的延遲時間都很短,而且據說它的命中精度也很高。MK8型炮的供彈方式也很靈活,因而它能迅速轉換射擊目標或射擊方式。這種火炮是由軍械研究與發展局研製的,其炮管的使用壽命比較長。

   「女將」級護衛艦上的魚雷武器系統是標準型的,除了裝備在這種護衛艦上以外,還裝備在「謝菲爾德」級驅逐艦、大刀級護衛艦和一些改裝型「利安德」級護衛艦上。這種魚雷武器系統有3個魚雷發射管,分別安裝在艦的舷側,可以發射MK46型輕型自導魚雷或「魟」式魚雷。魚雷發射後,起始階段的航向、深度以及目標搜索,均是由作戰指揮室通過儀器控制的。由於魚雷主要是一種機載武器,所以有關魚雷的情況將在第五章內加以介紹。

   「烏鴉座」式寬頻帶干擾火箭,是普萊西航空空間公司承製的,它是純自衛型火箭。不過,在導彈的時代里,這型火箭可能會成為一種重要的防禦武器。目前,這型火箭已成為標準型裝備,裝備在英國海軍所有新型艦艇上。它的主要用途是在遠離軍艦的地域釋放出強於軍艦本身所能產生的雷達感應信號,以此來誘使來襲的敵導彈調轉方向。火箭發射後,便施放出與敵導彈搜索雷達工作頻率相匹配的箔條幹擾雲,這片干擾雲或則遮蔽本艦,或則遠離本艦。火箭發射的時機,可以根據電子偵測儀器截取的有關敵導彈即將發射的信息,定在尚未發現來襲的敵導彈時,也可以定在敵導彈來襲的過程中。這套系統與現代化作戰指揮室配備的電子計算機聯用,還可以大大提高其使用效率。同時,人的堅強意志和敏捷思維,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

   在21型艦的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曾專門探索了如何壓縮艦上人員編製的問題。為了延長全員循環周期,這種軍艦裝備了自動化的武器系統和專用作戰情報設備,補給和主輔機操縱均有統一監控設備,從而大大地節省了人力,使全艦的編製定員減少到170人。人員減少,帶來了兩點好處;一是改善了艦上的居住條件,二是人少心齊。目前,報紙上有些文章對女將級護衛艦提出了一些批評意見,文章的作者們對採用輕型材料(譬如艦體的上部結構是用鋁建造的)不以為然,認為這種軍艦既無中期改裝的餘地,又無戰損修復的餘地。不過,凡是在「女將」級護衛艦上工作過的人,卻都在竭力為這種軍艦辯解。他們認為,這種軍艦結構勻稱,戰鬥力強。也許我們應該說,這種軍艦最適合於在和平時期和准戰爭時期使用,或者適於從事低強度軍事行動。「女將」級護衛艦自加入現役以來,對海軍建設做出了貢獻,這一點是應該予以充分肯定的。

突擊登陸艦

   在皇家海軍各類型艦艇中,外形最為奇特的要算是「無畏」號和「勇猛」號這兩艘突擊登陸艦了。這兩艘軍艦都負有雙重使命,這就是在參加兩棲作戰行動的同時,它們還要充當不列顛尼亞皇家海軍學院學員們的海上訓練艦。這兩艘軍艦,排水量12000噸,總長158米,型寬24.4米。它們的主要特點是,艦尾呈船塢狀,與艦內前坦克甲板相通,艉塢內可以注水(水量可以控制),各種車輛開到等候在艉塢內的登陸艇上,然後這些登陸艇便從艦尾駛離軍艦。這兩艘軍艦各載有8艘登陸艇,其中4艘吊放在吊艇桿上,另外4艘停放在艉塢內。

   這種軍艦,上甲板的後部是一個很大的飛行平台,可以同時起降2架直升機,如果沒有飛行活動,還可以停放更多的直升機。但是,艦上沒有直升機機庫,艦上的常規武器也只有4座「海貓」式導彈發射器和2座40毫米口徑「博福斯」火炮。艦上的作戰指揮室和通訊設備都是為了實施兩棲登陸指揮而專門定製的。

   這種軍艦,平時定員為580人,其中包括大約90名皇家海軍陸戰隊的人員,不過這個數字還會隨任務的不同而發生變化。這種軍艦可以裝載1個步兵營或皇家海軍陸戰隊突擊營及其裝備,也可以運載1個坦克中隊或皇家工兵隊;在執行教學訓練任務時,它可以裝載150名學員。

   從這些非同尋常的軍艦身上,我們可以窺見水面艦艇所具有的多用性和適應性的特點。這兩艘軍艦,原計劃是要用來策應蘇伊士以東「小規模戰爭」的,現在它們是北約聯盟在大西洋東部海區的重要力量,也是未來的軍官的重要訓練基地。

未來展望

   在本書即將脫稿之際,聯合王國防務計劃白皮書《前進的道路》公諸於世了。關於白皮書的內容,早有傳聞,輿論界亦眾說紛紜,這已非止一月兩月之事了。因此,對於今後10年內水面艦艇布局上的種種改弦更張,人們既未感到毫無思想準備,也未感到大失所望。在我們簡要地介紹這些變革之前,有幾點值得提及,它涉及到人們爭論的異同點,因而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人們普遍認為,在和平條件下以及我們稱之為低強度作戰和有限範圍內的高水準軍事行動中,水面艦艇具有重要地位,只要聯合王國充分重視其在北約地區和其他地區的利益,它就必然要充分重視水面艦艇的地位,因為水面艦艇可以用來保衛這些利益。就水面艦艇的利用率而言,它無須再增設更多技術複雜、造價昂貴的武器裝備,就可以參戰了,甚至可以投入到一場最大規模的戰爭中去。

   但是,人們對於在北約地區內進行大規模作戰以及水面艦艇在此類作戰活動中的作用,尚莫衷一是。北約軍事聯盟的目標是,依託海洋,運送跨洋、越峽增援部隊,向出事地區輸送兩棲作戰部隊,以及部署終極威懾部隊——彈道導彈潛艇。對這一目標構成主要威脅的是蘇聯的潛艇(其中有許多是核動力潛艇和導彈潛艇)、飛機(包括偵察機和攻擊機)和水而艦艇(其數量一直有增無減,作戰能力也在不斷得到加強)。

   有一種意見認為,構成威脅的僅僅是潛艇和飛機,因而對付這些威脅的主力自然也應是潛艇和飛機,主要對策應是防空、空中轟擊與攻擊以及反潛等。這些人的理由是,潛艇和飛機有天時相助,或曰具有較高的科技水平;武器裝備精良;速度快;跑得脫;通訊手段齊備,便於協調行動。此外,潛艇和飛機還有地利相佐:格陵蘭、冰島及聯合王國之間的豁口,即使無法完全封閉也無礙大局,只要嚴加防守,它還可以成為一個極好的隘口。

   與上述意見相反,也有人認為,從歷史上看,依賴遠距離防禦戰的作法,後果從來都是可悲的。海路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這場爭鬥中,水面艦艇及其裝載的飛機可以大顯身手,而潛艇和岸基飛機則顯得相形見絀了。另外,蘇聯軍力發展迅速,它完全有能力先發制人,打破我們對三國之間豁口的封鎖。基於這種考慮,我們仍然需要保持一支強大的水面艦艇部隊,用以完成縱深防禦的任務,而縱深防禦則是保障海路暢通的必備條件或根本途徑,舍此別無他途。

   還有第三種意見。持這種意見的人,主要是在質量問題上做文章,尤其是驅逐艦和護衛艦等類型軍艦的質量。在預算吃緊的時候,這些人的意見便顯得格外有分量了。有一份材料說,新型軍艦儘管很先進,但是目前的造價卻也直上雲天,譬如建造一艘22型艦便要耗資1億2千萬英鎊;而且不論其外殼如何堅固,裝備如何精良,只要一開戰,第一仗就會被擊沉,很少有能倖免的(蘇聯的同類型水面艦艇也會遭此厄運)。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能不能建造至少是一定比例的中型水面艦艇來充實水而艦艇的數量,這些水面艦艇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廉、載員少和能耗低等特點,其平時和低強度作戰的能力並不受到上述特點的影響,相反,由於其武備的重量較輕,適用性得到加強,上述能力倒有可能得到加強。

   防務白皮書明白無誤地闡明了現政府對於這些分歧意見的良策,茲摘錄其中片斷,以為佐證:「……今後海軍建設的捷徑(亦即從我國現實情況出發之上策)是一方面要繼續加強海、空力量和潛艇,另一方面要壓縮現行計劃,進一步削減水面艦艇的數量,縮小新型艦艇的建造規模,降低其技術要求指數,擯棄耗資巨大的中期改裝的作法。」

   防務白皮書還提到,政府計劃保留大約50艘驅逐艦和護衛艦(其中有8艘編入預備役中隊),而我們目前通報給北約組織的數字則是59艘;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和能耗低的新型護衛艦(即23型)將儘快編入現役;此外,有3艘航空母艦即將建成,但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在現役中同時只能保留2艘航空母艦;專業兩棲艦船將全部被淘汰,其實施時間將比原計劃大大提前。

   然而,這支精幹的水面艦艇部隊將會用更多的時間在海上游弋,實力強大的特混艦群將在南大西洋、加勒比海、印度洋亦或其以東廣大海區頻頻舉行演習或進行訪問。

   技術領域裡有待突破的兩個課題,有可能會徹底改變水面艦艇部隊的面貌。其中一個課題是艦用被動式聲納拖曳基陣,這種裝置將會大大擴展水面艦艇的反潛作用距離,它還將會引起其他諸兵器(如反潛直升飛機)在戰術上的深刻變革。另一個課題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它關係到有朝一日將會把高能激光反導彈系統搬上水面艦艇。在這個課題中,衰減及熱加膜等項目,以及精確聚光以使其足以摧毀襲來的導彈等技術問題,具有很大的難度,但是它們並不是不可逾越的難關。能夠承擔得起從事這項科研所需要的巨額資金的國家,恐怕也只有美國(還有蘇聯)了。不過,一旦美國取得了突破,英國坐享其成,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不言而喻,這種武器的長處在於,它有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彈藥庫」——艦上供電系統。

   總而言之,水面艦艇部隊的目標是,既注重質量,又注重數量。新近公布的防務白皮書,對於今後10年內水面艦艇的質量與數量指標的要求,均有所降低。但是,儘管如此,即使到了1990年,皇家海軍的水面艦艇部隊也仍然不失為一支抵禦外患時勁旅。我們還要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在少花錢的前提下提高戰鬥力。無論武器裝備發生什麼樣的變革,有一點是不會改變的,這就是各種兵器在實施進攻、艦隊集群防禦及電子戰過程中協調配合的重要地位是不會改變的。只有各種兵器協力配合,海上與空中的縱深防禦才能充分發揮效力。英國海軍艦艇指揮與通訊系統以及艦員的訓練素質,必須要充分適應完成縱深防禦這一任務的需要。


推薦閱讀:

世界海軍水面艦艇艦殼聲吶大比拼
海軍新型水面艦艇江凱級

TAG:水面艦艇 | 英國皇家海軍 | 海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