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不是葯神》——意識形態融入電影

《我不是葯神》——意識形態融入電影

來自專欄觀時觀世

《我不是葯神》——意識形態融入電影的劃時代之作

首先說兩句電影,電影是演員表演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說到底在一個「演」字,就像成功的說謊在於讓別人看不出你在說謊而信以為真,表演藝術集大成者,無中生有、潤物無聲。也許各位透過屏幕看到的是精湛的演技,但我看到的是精心包裝的謊言。《我不是葯神》也許是一部好電影,但絕不是一部「純粹「的電影,它的藝術性遠不如它的宣傳性。雖然意識形態融於電影古已有之——從《列寧在十月》、《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建黨偉業》再到近期的《紅海行動》,這些力作雖然無疑是意識形態的,但是它們在走上銀幕之初就已經帶著鮮明的意識形態的印記,而《我不是葯神》則堪稱劃時代之作正是在於其開了」意識形態無痕迹融入電影「之先河,到了」無中生有「的境界。

說說故事的背景,故事不能孤立的看,要將其置於大環境中。中國現在到了「對外貿易關係「、」知識產權與經濟利益「、」不均衡不充分的發展「幾大關係集中走上歷史舞台的關鍵時期,對外貿易特別是中美貿易關係摩擦頻發、知識維權(近期的李志訴毛不易)、人民日報多文論鄉村發展。應該說,這部電影的意識形態指向就在於將「高價葯」的經濟矛盾轉化成政治及意識形態矛盾。何以見得?直觀的說,看到這篇文章的各位多半在用蘋果手機,從新聞上也不難看出中國的國力特別是經濟實力遠超印度這些第三世界國家,中國的政府不是沒錢,只是不願意為藥物買單,坦克還是藥片?你會怎麼選擇。同一款葯,在美國、韓國等發達國家的售價均比中國要低,單一變數原則不難看出,不是藥物、葯企的問題,是地區的問題。美國的稅收、醫療保險費均要高於中國,那麼平攤下來實際購葯的錢當然會少。可是中國能怎麼辦呢?當初中國為了加入wto、享受經濟發展的紅利,嚴格限制國內企業,要求其尊重別國企業及個人的知識產權,而印度呢?自暴自棄在某些經濟協定共識上「耍流氓」,承然,其在藥品等個別經濟產品上得了便宜,但縱觀其整體經濟水平,不言自明。現在,中國經濟實力強大了,便不太願意再為「知識產權」買單了,葯價貴,明明可以通過調整稅收、發展醫療業、加強醫療企業補助、增加人民收入、與製藥企業就市場進行博弈等經濟手段,卻置經濟手段於不顧,要用政治手段、意識形態手段進行干預,比方說我想好吃好喝又不想自己費力去掙,那怎麼辦呢?搶唄。

有些人喜歡拿「專利強制」許可來說事,但須知那是萬不得已的救濟手段,主要是針對第三世界國家的,不是常規調節手段。這也正是《專利法》得以與其共存以及中國在「專利強制「頒布30年來卻保持克制從未行使的原因。明明有經濟手段調節的路可以走,就不要走政治調節的路,因為政治手段遠比經濟手段要激烈、危險,政治手段以其特有的「運動」的調節方式對人類的衝擊是巨大的,文化大革命運動、納粹運動都是政治運動的典型代表,這一點歷史已經給出了它的證明和答案。

再說一點這部電影身上的意識形態的影子,以下是人民日報的評論——「去年以來,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廁所革命》《神秘巨星》等現實題材電影,讓中國觀眾感受到電影可以如何切入社會、切入生活,也讓觀眾急切地希望能看到一部類似的國產電影。《我不是葯神》的出現,無疑順應了觀眾和市場這樣的期待。相比那些奇幻架空、小情小愛等熱門IP的爆米花作品,一部對人心有觸動、對人性有認知的作品,一部植根於現實,真正找到深入民心、反映生活的鮮活題材的作品,無疑有著更強的生命力。這正是:我不是葯神,你我皆凡人。立足現實路,「國產」方有根。「——————這種調門的評論已經超出了對普通文藝作品的評價範疇,其調門之高不禁讓我側目,再結合今年2018年4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仿製葯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對仿製葯給予了多項政策支持。列位看官覺得這些是巧合么?

再說一下這部劇為什麼不是現實主義,現實主義必須得是真實的現實,這部電影簡單的、有意的把「高價葯「這一複雜的涉及多方博弈、各種循環的複雜問題歸罪於」諾華「公司,當這部電影里一個精心設計的油頭粉面的反派代表走上舞台的那一刻,這部電影的現實部分就結束了,剩下的只有謊言和欺騙。可怕的是,這部電影想要做的正是讓觀眾把謊言當成」現實「,這無異於扛著」現實主義的大旗行招搖撞騙之實。這部「現實主義大作」卻給了我一種很不現實的感覺就是——「貪婪是一種奇怪的病而這種病只有資本家會得」,電影中所謂的「對人性的剖析」無異於是對複雜人類情感的嘲諷,裡面的「人性」單一而生硬在中國,最豐富的鬥爭經驗就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人民群眾與資本家之間的鬥爭經驗。如果是萬惡之源只是貪婪的資本家,那麼藥物價格高昂的問題在1949年就該圓滿解決了,何至於拖延到今天!?

但是電影的結構手段也很清晰亦不難理解——高價葯問題所涉及的三方——不富裕的群眾,某國政府、富有的資本家。如果必須將「鍋」甩給這三者中的一方,你覺得誰最適合「背鍋」呢?答案不言自明,畢竟有些角色生來是邪惡的,有些角色生來就是不可批判的。

最後一點討論以「零差評神作」結尾,在我的印象中,「文藝作品」的零差評往往不是因為對作品沒有差評·,而是因為絕對不允許有差評,讓批評噤聲的不是作品的優異而是恐懼和暴力。


推薦閱讀:

周星馳表情包乾貨,派送!!!
《大叔的愛》殺青,田中圭抱著吉田鋼太郎痛哭流涕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看電影
智慧之於人類——《2001太空漫遊》
《蜘蛛俠:英雄歸來》DIT如何在ACES環境下完成現場色彩管理

TAG:影視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