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衛生署教你如何應對新生嬰兒黃疸?

香港衛生署教你如何應對新生嬰兒黃疸?

8 人贊了文章

momo的黃疸

  • momo出生後第3天就開始出現黃疸
  • 第6天達到高峰,整個人都看起來黃黃黑黑的(見上圖)
  • 第9天去醫院複查後醫生後告知黃疸正在消退無需擔心
  • 之後幾天就自然消退了

五花八門的退黃偏方不可取

喂葡萄糖水、抹雞蛋清、中藥茵陳煮水喝、黃連黃柏黃芩加銅煮水喝……這些是我在網上了解到的民間退黃偏方,真是讓人瞠目結舌,寶寶剛剛從母體來到這個世界上,身體還沒發育成熟,就要接受各種考驗,真是讓人心疼。

不光是民間,我前陣子才了解到原來國內很多醫院通過給寶寶餵食或注射中藥來退黃,比如茵梔黃這種葯,對此我感到很吃驚。大部分的新生兒黃疸都是生理性黃疸,多吃奶多拉就會退,吃藥打針能不能退黃暫且不說,關鍵是這個葯還帶來了很多副作用,很多家長反映寶寶吃了拉肚子!後來看到新聞葯監局下令禁止將茵梔黃注射液用於嬰幼兒,我才鬆了一口氣,但又發現口服液和顆粒不屬於被禁範圍,心裡還是充滿了疑惑。我一直在關注的知名兒科科普專家小兒外科裴醫生、張思萊醫生等都發文章科普過不要使用這種葯給寶寶退黃。

momo媽媽的話

希望看了接下來這篇文章的媽媽們能對新生兒黃疸有一個基本的認識,遇到問題不要慌亂了手腳。如果寶寶有黃疸,應該多吃奶多排便,如果黃疸持續超過兩三星期,或大便呈現不正常的顏色如灰白色,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聽從兒科醫生的意見,不要盲目使用偏方。

聲明:下文內容收錄於香港衛生署出版的《共享育兒樂》系列母嬰知識冊,2016年1月修訂版。由於香港和內地的生活差異,部分內容只適用於香港,如母嬰健康院大家可以自動替換為婦幼保健院。但文中的專業知識完全可以通用。

新生嬰兒黃疸

新生嬰兒黃疸是嬰兒在出生後一個月內皮膚與眼白髮黃的現象,主要是由於血液中的膽紅素過高所致。

紅血球與膽紅素的產生於排出

1. 身體內紅血球分解時會產生膽紅素及其他物質

2. 經肝臟處理後變為無害物質

3. 經大便及小便排出體外

膽紅素過高的原因

人體內紅血球經正常分解後會產生膽紅素,新生嬰兒的肝臟仍未發育成熟,不能迅速處理所產生的膽紅素,所以便積存在體內,形成生理性黃疸。

大部分新生嬰兒黃疸屬於生理性黃疸,會在一至兩星期內自然消退,家長無須擔心。但如果膽紅素急劇上升,則有可能進入腦細胞,造成「核黃疸」,導致失聰、弱智、痙攣、甚至死亡。因此出院後,家長要及早帶嬰兒往附近母嬰健康院接受檢查。如有需要,嬰兒要複診至黃疸消退。

如嬰兒有以下情況,應立即求診

1. 黃疸(皮膚及眼白髮黃)急劇惡化

2. 嬰兒吃奶胃口下降

3. 嬰兒有脫水的情況,例如小便量比平時顯著減少

4. 嬰兒的活動明顯減少

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症

(G6PD deficiency)

可導致黃疸病

葡萄糖六磷酸去氫酵素缺乏症(G6PD)是紅血球中的一種正常酵素,公用是保護紅血球。此酵素缺乏症與遺傳有關。香港有4.5%男嬰和0.5%女嬰患有此症。這些孩子如果接觸到某些中西藥物、臭丸(萘類)及含有萘類之製成品或受到某些病毒的感染,紅血球有可能因受到破壞而大量分解,產生過量膽紅素,令肝臟不勝負荷,造成嚴重黃疸。

在香港出生的嬰兒都會接受臍帶血的測試。倘若驗出嬰兒患有G6PD酵素缺乏症,家長會接獲通知。

患有酵素缺乏症的孩子一般不需要特別照顧,但孩子須終生避免服食某類中西藥物(見上圖)。如媽媽喂哺母乳,亦須避免服用這些中西藥物。當孩子生病入院,必須告知醫護人員孩子患有此症,以確保用藥得當。此外,患此症的孩子及其照顧者不能接觸臭丸(萘類)及含有萘類之製成品,而且孩子要忌食蠶豆。

請注意!

嬰兒可能會於出生後數天出現新生兒黃疸,癥狀或會在數星期內突然轉壞:

1. 家長請於嬰兒出院後立即致電母嬰健康院或私家醫生,儘早安排跟進嬰兒之健康狀況,或

2. 按出生醫院醫護指示的日期,帶嬰兒回醫院複診。

家長關注的問題

出院時醫生說我的孩子正常,為什麼數天後又會出現黃疸?

這是一般生理性黃疸。在嬰兒出生三至五天,體內膽紅素才會上升至最高峰。如果住院的時間較短(只住一兩天),孩子便有可能在出院回家後才發現黃疸。如發現嬰兒有黃疸情況,應儘早帶他/她回健康院或請私家醫生。

新生嬰兒有黃疸是不是因為跟太多人接觸?

不是。黃疸並非傳染病,與跟人接觸沒有關係。

為什麼醫生要我的孩子回健康院複診黃疸?何時需要給他照燈?

由於在黃疸出現後的頭幾天,黃疸的程度每天也可能有變化,所以嬰兒要回母嬰健康院接受較密切的觀察。如有需要,嬰兒會被轉介往兒科專科接受檢驗和治療,例如照燈。照燈和其他治療方法一樣,也可能產生副作用,所以如果膽紅素並無急升,孩子便不需要照燈。

曬太陽是否可以幫助減輕黃疸?

曬太陽不是減輕黃疸的適當方法,治療黃疸須在醫護人員監控下進行。

給嬰兒喂葡萄糖水有沒有幫助?

喝葡萄糖水不會減輕黃疸,反而可能影響嬰兒吃奶的胃口而導致黃疸惡化。

我是否需要停止喂哺母乳,讓嬰兒改吃奶粉去減輕黃疸?

初生嬰兒無論是喂哺母乳或奶粉,都可能有新生嬰兒黃疸。如果只吃母乳的嬰兒能夠得到足夠的奶量,是有助減輕黃疸及避免脫水的情況。母乳喂哺的基本原則是讓嬰兒正確的吸吮及按嬰兒需要喂哺。如果吃母乳的嬰兒一天有六條或以上較濕的尿片換出,便表示嬰兒得到足夠的奶量。有些母乳喂哺的嬰兒可能持續有輕微的黃疸。只要嬰兒有理想的體重增長(一星期約增重125克),便無須停止喂哺母乳。

假若嬰兒的黃疸持續不退,該怎麼辦?

若嬰兒的黃疸持續超過兩、三星期,或大便呈現不正常的顏色(灰白色),嬰兒可能會被轉介往醫院做檢驗,以排除其他健康問題,例如先天性膽管鼻塞。如有任何疑慮,請向母嬰健康院的醫護人員查詢。如因事要離開香港而未能按時回健康院或醫院複診者,你亦可找當地的醫生繼續跟進嬰兒黃疸的情況。

如果你想跟momo媽媽有更多的互動,請加:

新浪微博:@momo成長日記

個人Wechat:645191906


推薦閱讀:

吉玉育兒:百天照應該注意些什麼
如何給寶寶斷奶
把女兒送進了北大,我有妙招
小心 !!!就因為生了個娃,差點跟老公離婚

TAG:母嬰 | 育兒 | 育兒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