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將近三十年,真正改變我人生的,第一是辯論,第二才是讀書

活了將近三十年,真正改變我人生的,第一是辯論,第二才是讀書

來自專欄人丑就該多讀書347 人贊了文章

一、

這個端午節,我從北京飛到廣州,花整整三天時間,來看 13 場辯論賽。

說真的,這事兒比世界盃給我帶來的快樂多多了。

然後我第一次發現,原來辯論還這麼受歡迎。

到什麼程度呢?

比如今天上午的那場比賽,台下五百個熱愛辯論的人,聽著台上兩撥兒熱愛辯論的人,在辯論「辯論是真的還是假的」。

大家在認真地辯論(動詞)辯論(名詞)。

如果不是打辯論的人,恐怕是理解不了這個事情的。

而我聽得激動不已,比賽結束就衝出去,給以前的隊友打長途電話。

因為辯論於我來說,是件非常奇妙的事。

活了將近三十年,真正改變我人生的,第一是辯論,第二才是讀書。

二、

辯論能給人什麼改變呢?

先說最俗氣的,懂辯論的人,容易升級加薪。

我有幾個朋友,從事金融工作,他們不約而同的對我說,你應該來我們這寫報告,年薪幾十萬不是夢。

我說怎麼可能,我一點經濟學和金融學的課程都沒學過啊。他們說,那點知識好學,但是我們那裡缺的都是像你一樣思路這麼明確,條理這麼清晰的人。

我說原來這樣,那太簡單了。你們就攛掇你們公司去大學裡贊助辯論賽,然後給最佳辯手們發獎學金,讓他們去考金融的研究生就行。

三、

而對於我來說,辯論帶給我最大的財富,是讓我學會了一種不一樣的說話方式。

「面向對象」的說話方式。

一場辯論賽看似時間不短,實際上雙方發言的時間加在一起也就三四十分鐘,平均到八個辯手身上,每個人也就只有四五分鐘的時間。

按照文字數量統計,也就一千多個字,半篇公眾號文章而已。

要在這樣的篇幅內,把自己的觀點闡釋清楚,讓聽眾能清晰地接收到,並且能理解,還要從邏輯或情感上讓他們願意相信。

所以,如何讓聽眾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注意力,就能接收到我想要你接收到的信息,就是每天思考的問題,努力的方向。

有太多的人,表達僅僅是為了表達,可是好的表達,是為了「接收」。

這件事情本身,其實很像一層窗戶紙,可是窗戶紙這邊的人,和窗戶紙那邊的人,效果就很不一樣。

四、

辯論還給了我一種獨特的思維技巧。

最早打辯論的時候是高中,那個時候沒有專業的老師進行指導,所有的事情都靠自己來琢磨,久而久之,我和隊友總結出了一套遇見辯題的準備方法。

拿到辯題之後,我們做的第一步是頭腦風暴。

每個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大方向也好,小細節也好,先不加甄別,多一點內容,就是多一點價值。

最後,我們建立一個具有四個層級的模型。

第一層,就是我們拿到的那個辯題持方。

第二層,在這個持方之下,我們選出最有利的三個論點。

第三層,在每個論點下,找到最能支持本論點的三個分論點。

第四層,在每個分論點下,找到最能支持本論點的論據,比如事例、數據、研究、名人名言。

當時很為這樣的一個模型沾沾自喜,後來發現這個模型真的很好用,不論是打辯論,搞演講,還是寫高考議論文,都可以遵循這樣一個模型。

多年之後,讀書的時候,才知道這就是大家現在常常提起的「金字塔原理」。

直到今天,看一些人的行文風格,我大概還能猜出來這個人是不是打過辯論,十有八九是能猜中的。

包括所謂「知乎體」,不是那個「與世界分享你剛編的故事」,而是終於解釋問題闡述概念的「知乎體」,其實也大致遵循了這個原理。

所以辯論就是這樣一種思維的集中培訓,這一點真的讓我受益終生。

五、

辯論會不會讓人變得咄咄逼人?大概率是個幻覺。

可能你想像中的辯手,都是在《奇葩說》上的樣子,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甚至會非常具有攻擊性。

這樣的形象,當然很容易和偏執、頑固、以自我為中心聯繫起來。

可是在我認識的朋友里,打過辯論的人,往往都是非常自省的人。

因為準備一場辯論賽的時候,一個辯手永遠都會處在「左右互搏」、自我審視的狀態。

他不僅要準備自己的觀點,想到更新鮮,更一針見血的論點,他還必須時常站在對方的角度來審視自己:我的論點有沒有被質疑的方向?有沒有邏輯的錯誤?有沒有事實的遺漏?

因為在辯論場上大量的攻防經驗,辯手們深知每個觀點都可以從不同角度被解讀,每句話語都可以從不同方向被質詢。

所以打辯論越久,那種自我審視就會越全面和深入。

這種「自我審視」會被帶入到生活中,久而久之,一個優秀辯手,會努力在自己心裡植入一個聲音,提醒自己多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也提醒自己經常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正確。

這是難得的自省。

六、

辯論有負面影響嗎?有,可是克服過去,讓我成了更好的人。

我從中學開始打辯論賽,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那段時間感覺對自己塑造很大,現在很多想問題的模式、寫東西的套路,都是源自當年辯論對我的訓練。

可是辯論也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在那個青春期的時候,賽場的勝利,很容易產生一種幻覺,就是我是非常正確的,我是真理的代言。這樣的態度帶到生活中,就會變得非常傲慢,不自覺地使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和別人對話。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意識到這一點,然後開始慢慢調整自己,努力在自己心裡植入一個聲音,提醒自己多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也提醒自己經常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正確。

這個聲音幫了我很多,讓我變成一個更容易和別人相處的人,也幫助我更多的進步。

七、

所以我就想啊,以後我要有了娃,應該學個樂器,應該懂一點運動。

讀書嘛,順其自然吧。

一定要打辯論。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章魚讀書」,查看更多文章。

回復「書單」,給你看我的精選書單

回復「讀書」,給你看我的高效讀書方法

推薦閱讀:

閱讀給人生插上智慧的翅膀
認真閱讀,包你學會真假聲混音唱法!
聖誕節一定要閱讀默想的10處經文
Mama閱讀 | 滾蛋吧,小情緒!

TAG:閱讀 | 辯論 | 自我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