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性侵者,都是你的熟人 |心理學識破施暴者動機

70%的性侵者,都是你的熟人 |心理學識破施暴者動機

10 人贊了文章

作者:壹心理主筆團|洛希

————

F 是小野前男友的朋友,一直對小野很友善,之前在聚會時也算是聊得來。聽到小野準備要被調派到國外工作,便堅持要在家中親自下廚為她踐行:

「明天周末,有空來我家吃頓飯吧,為你踐行!」

「我約了人吃晚飯」

「盡量抽時間,中午來吧」

次日早上,F 又發微信:「一直等你」

小野不好意思拒絕 F 的多番邀請,只好赴約。

飯桌上,小野忽然發覺,從前都是一群人出來嘻嘻哈哈,而此刻只剩下他們倆獨處,氣氛冷得尷尬,她隱約覺得哪裡不妥,卻又說不出來。

最後送別的時候,F 要擁抱,雙手便順勢伸進了小野的衣服;小野被這雙手「鉗住」的時間也許只有5秒鐘,但已經足夠讓她感到極度恐慌…… 因為她意識到自己掙脫不開,而這時候,F的手還在往上移……

當小野準備大叫的時候,才絕望地發現自己正在對方的家中,門窗都關緊著。「糟了」,小野的頭腦一片空白。

最終F還是鬆手了。小野說當她走出小區門口的時候,雙手還在抖。她感受到深深的屈辱感,並不僅是因為被一個男人觸碰了身體,而是被挾制、被強迫、被對方奪走了尊嚴。

讓她感到屈辱的是失去了自尊和主權,失去了對自己身體和行為的掌握。

她不禁問自己,「為什麼一個人的尊嚴,可以被別人拿走?」

之後我的心裡一直後悔,如果當初能夠提醒小野,或許她就不用遭受這樣的痛苦。

01

防不勝防的熟人性侵

像小野這樣的遭遇,到底算不算「性侵犯」?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性侵的確切定義是什麼:

性侵犯(sexual assualt),即在違背他人意願的情況下,對他人作出與性有關的行為。性侵的範圍包括但不限於:性騷擾、強姦、企圖強姦、強迫的性行為(如口交、異物插入)。

然而,F並沒有使用到肢體暴力,而小野也沒有產生肢體反抗,這還算不算性侵?

事實上,大部分的強姦都發生在熟人之間,因此最常見的不是拳腳相加,而是施暴者以身份、地位、或利益的優勢威迫。比如以下的例子:

「在技校的按摩課上,老師說為了現場教授按摩動作,女學生要把衣服脫到只剩下內衣內褲,而且過程中難免觸碰到學生的身體……我們有說不出的感覺,似乎被猥褻了,但是又不敢挑戰老師的權威……「

基於以上對「性侵」的定義,即使過程中沒有發生肢體暴力的衝突,只要是違背他人意願的任何性接觸,都算是性侵。而小野的經歷,便是很典型的「熟人性侵」。

這是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事實:在所有性侵(強姦)案件中,「熟人性侵」並不罕見,甚至是佔比極高!

在所有的性侵(強姦)案件中,至少在 70% 的情況下,受害者是認識施暴者的。施暴者最可能產生於受害者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其次是約會對象、前任、上司、或者親人。

更令人心痛的是,有將近 3/4 的女性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經歷是被強姦,因為她們很難相信和接受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在熟人之間…… 但只要將同樣的經歷換成第三人稱,她們卻能正確判斷這是強姦。[1]

我不敢過問,事後小野的內心到底經歷了怎麼樣的煎熬、失望與憤怒、恥辱和懊悔。也許她也不願意相信,平日一直對自己友善正直的F,最後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熟人之間的性侵是否防不勝防?我讓小野在自願的前提下,儘力回憶起關於F的所有事情。隨著她斷斷續續的片段敘述,一條條線索卻越顯得清晰起來……

「他似乎有一種錯覺,認為我那天去赴約,是因為我也喜歡他」

「很奇怪,吃飯的時候,他不斷在貶低自己,說自己很沒用,沒有人會喜歡他,然後又一直讚美我漂亮、氣質好。」

「我覺得他那天是有準備的,天氣並不熱,可是他執意要關上所有窗戶開空調。」

其中一類典型的施暴者形象,漸漸在我腦海里浮現出來。

不過我馬上想到的是,以往關於預防性侵/強姦的建議,都是偏行為或生活作風上的指引;但是如果我們對潛在的施暴者都一無所知,這些指引也許最後只能「隔靴搔癢」。

唯有通過了解施暴者的動機和特徵,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和制定對應的自助指南。

02

大部分情況下,性不是施暴者的主要動機

——了解施暴者的動機與風險因素

對於施暴者的動機,大家可能第一個反應是「性」。

當然,性慾是性侵/強姦的一個動機,然而大部分情況下,這並非施暴者的主要動機。

通過綜合犯罪心理學和FBI行為科學部的文獻數據,總結和整理出以下的這些規律:[2][3][4][5]

1. 性侵慣犯 ——「偽君子強姦犯」:幻想對方喜歡自己

最常見的性侵施暴者類型是「權力再保證型」(power reassurance rapist)。這類施暴者會單方面地把受害者幻想成一個崇拜自己、渴望和自己做愛的女朋友。

他們通常是低自尊,對生活各方面信心不足的人;希望通過利用性來統治和主導女人,以補償內心的無力感。

上文中提到的F,便很有可能是這類型施暴者。

其中一個典型的行為便是不斷地貶低自己,抬舉讚美對方,並且非常渴望對方也讚美自己。同時,在F的幻想中,小野是「自願」赴約的,因此這是一段雙方都「自願」的男女關係。

這類施暴者性侵的核心動機,是出自「對方是真心傾慕自己」、「對方是自願」的幻想,因此他們一般不願意對受害者使用肢體暴力,他們有一個很貼切的稱號 ——「偽君子強姦犯」(gentlemen rapist)。

像F這樣的惡魔對社會的危害非常大,因為他們基本上都是典型的性侵慣犯,並會事先計劃,不斷尋找下一個受害者,直到有一天被逮捕為止。

2. 「大男子主義」:用性侵展示對女性的統治

第二常見的是「權力自信型」(power-assertive rapist),這類施暴者較常見於在約會強姦、熟人強姦、及婚內強姦。

與偽君子強姦犯相反,這類施暴者充滿所謂的「男子氣概」,抱有物化女性的觀念,他們性侵的動機是為了展現自己對女人的「統治」。

G是我老闆的重要客戶,他身上有種讓人不舒服的「大男子主義」,彷彿女人都是依賴和附屬男人的存在。

那天是公司年會,我整理完東西最後才走,已經很晚了,誰知在樓下碰見他,熱情招呼我搭順風車;由於在深夜,一時間沒有的士,而且他一再堅持,也不好拒絕。

但沒想到在車裡便遭遇了強吻和胸襲,我想反抗卻被他按住扇了幾巴掌,叫我住嘴……

這類施暴者毫不在意受害者的感受,通常都會動用暴力,衝動作案。「不尊重女性」是識別他們的核心特徵。

3. 群體強姦:衝動作案只為得到群體認同

還有一種情況是需要提及的:群體強姦(the gang rape)。這是我們最不希望遇到的情況,因為這種經歷很有可能會成為受害者日後的夢魘。

對比單個施暴者,群體強姦的暴力程度更容易升級,造成嚴重的後果 —— 受害者的死亡率高達 1/5。

英國《每日郵報》在2018年1月15日報道過一則這樣的新聞:

印度一名少女失蹤幾天後,屍體在運河被發現。屍檢顯示,女孩生前曾遭遇至少4人輪姦,身上有19處觸目驚心的傷痕,私處曾被塞入一個堅硬且鋒利的東西,且肝臟和肺部均有破裂。

在做完這一切後,施暴者們將女孩拋入運河,致其溺水而亡。

而令人感到憤怒又可笑的是,這類施暴者的動機,一般僅僅是為了向同伴證明自己的價值,或希望被群體所認同。

他們通常是衝動作案,對他們自己定義為軟弱、脆弱的女性下手。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幾類施暴者,如憤怒報復型(anger retaliatory rapist)、虐待型(anger excitation rapist)等,但遠不如前兩類常見,而且他們的性侵對象更多的是陌生人。

03

什麼樣的人更可能對女性下手?

性侵的發生除了個人動機、衝動之外,與施暴者自身的性格、態度、過去經歷也有相關。

具備以下幾種特徵的人,更有可能對女性進行下手。

  • 接受「強暴迷思」。[6]

例如,認為說「不」是女人變相的「同意」。

  • 高度認同「社會傳統性別角色觀」

例如,認為男性就是主動的、征服的一方,女性則是被動的、順從的一方,這種觀念潛藏著一定的不尊重女性、物化女性的思想。

  • 性格自戀,以自我為中心(反之,同理心強的人,性侵他人的幾率更低)
  • 對社交方面的無能,伴隨自卑,壓抑自我等
  • 對女性抱有一定的敵視態度,不尊重女性,甚至憎恨女性
  • 早年遭受過被父母長期忽視,或(性)虐待的經歷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性侵的高發地帶:

心理犯罪學家總結出幾個與性侵/強姦強烈相關的因素,值得引起關註:

(1)酒精和藥物

大量研究報告均提及到,酒精和藥物一直是與性侵高度相關的因素。

比如在Koss關於「熟人強姦」的研究中發現,有75%的施暴者在實施性侵/強姦之前服用了酒精或藥物。

這個數據提醒了我們,要提防不只是自己喝酒的度,還有和我們一起喝酒的人。

(2)密閉空間

熟人強姦占所有強姦案件的 2/3,而絕大多數的「熟人強姦」,都發生在被害者或施暴者的家中、車裡、以及家附近。

這些都是相對封閉的、便於施暴者主導的場景。而且超過80%的強姦都是施暴者提前計劃好的。

這些數據可能讓人感到很後怕,但都是我們需要清楚的,否則一些對方多番的「堅持」、盛情的「邀請」,很可能讓你內心矛盾煎熬:

「是我想多了嗎?他一直都這麼友善」

「雖然覺得不妥…… 但如果就這樣翻臉,會不會顯得我小題大作?」

「我們是每天見的同事,應該不會發生這種事吧?」

其實就像小野的遭遇一樣,我們認為對方無心的行為,很可能是場精心策划過的「鴻門宴」。

04

該如何科學地保護自己?

我個人非常認同一個觀點:永遠不要嘗試從受害者身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女性有權利、也有自由行走在任何她想達到的地方。

對於性侵,社會和政府機構自然需要負起大部分的責任,包括增強大眾對性侵的正確認知、重新思考「社會性別角色」的平衡等。同時,一些社會上的努力,比如讓男性參加有關性侵的教育課程,以及建立保密、準確、高效的網路舉報機制(如:Callisto),也展現出顯著的成效。[7][8][9][10]

然而,這並不等於我們便不用去關心知道任何有關「性侵預防及應對」的知識。

畢竟在這個仍不友善的世界中,我們同樣有義務學會如何保護和照顧好自己。

1. 性侵預防 | 如何識別潛在的性侵危機?

關於如何預防性侵,網上常見的建議是「不要輕信他人「、」盡量保持自信「、」不要晚上前往人少的地方」等具體做法上的要點。

而在此,我們希望能夠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為女性提供「識別潛在的性侵危機」的預防自助手冊。

這裡無法給出標準統一的答案,但在日常與身邊的熟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8個方面識別潛在的危險,最大化地預防性侵和保護自己的安全:

(需要強調的是,以下因素皆為風險因素,並不是說滿足某些條件的人或情況就一定是潛在施暴者,而是希望大家能夠對「性侵預防」有更具體的認識和指引,從而避免自己陷入一些困境。)

性格方面:你了解對方的性格嗎?ta對自己有什麼看法?ta是否認同自己的價值?或是偏向自卑、自戀?ta的情緒起伏大嗎?ta是否自尊心脆弱、且常常容易被刺激到?

態度方面:ta對你表達的關心和友善,是否超出了這段關係應有的程度,讓你感到「怪怪的」?另外,ta對其他女性是否抱有一定的敵視態度?你覺得ta有「物化女性」的傾向嗎?

觀念方面:ta是否常常顯露出讓你不舒服的「男子氣概」?或者一種病態的「大男人主義」?ta對於「強暴迷思」的看法是怎麼樣的?在重要事情上,ta尊重你的意願和意見嗎?

人際方面:ta的交友圈是否很窄?你覺得是由於什麼原因?ta的朋友一般怎麼形容ta?

不良習慣:ta是否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酗酒?ta的酒品如何?在數據如此驚人的前提下(75%的施暴者在作案前服用了酒精),當你們的相處涉及到酒精時,真的需要多加留心。

早年經歷:在一定了解程度的前提下,你可能會得知,ta的童年或早年是否曾遭受過家庭的長期忽視、虐待、或性虐待的經歷?ta自己怎麼看待這件事情?ta覺得這件事情對ta的人生產生了什麼影響?

邀請和特定場所:在對方邀請你,或者你們決定前往彼此的住所前,要多加留心。如果你察覺到內心有那麼一丁點不情願和糾結,請相信自己的直覺,盡量不要去不熟悉的地方。對方如果真的尊重你,會理解你的選擇。

提防「全男性群體」:由於群體特別容易做出衝動、魯莽、不理性、甚至造成嚴重後果的事情,當遇到一些全男性的群體時,需多留個心眼,即使他們可能和你相識。

2. 性侵應對 | 到底該不該反抗?

這是當談及性侵時,大家第二個關心的問題。

其實,除了極少數的變態,施暴者其實大多不會像瘋子一樣突然衝出來對你拳腳相加,尤其是在熟人性侵的案件中,施暴者一般都會提前計劃好。[11]

另一方面,我們可能會顧慮到,反抗是否反而激怒了施暴者?

犯罪學家通過總結一千多例強姦和性侵的案件發現,絕大部分形式的反抗(無論言語或肢體上)都沒有顯著增加受害者額外受傷的風險,都能夠降低強姦/性侵完成的可能性。[12]

而且,如果你面對的是「偽君子」施暴者,比如小野遇到的F,反抗往往非常有效,對方通常會選擇妥協、談判、或者直接離開。

但需要強調的是,在一些情況下,受害者的身體會由於極度恐懼而變得僵硬、無法反抗,這是來自於生理本能上的應激反應。

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而你在當下沒有反抗,請千萬不要自我責怪,或者懊悔、怨恨自己。要知道這絕對不是你的過錯。

05

寫到最後

在搜集文獻寫作的過程中,最讓我覺得揪心的是,「性侵」似乎是每個女性一生都需要提心弔膽的事情。

關於這個問題,社會還需要很多的努力。但同時值得慶幸的是,我發現有很多的人已經開始重視這個事情,並投身到這份事業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關於性侵,希望這是一篇能夠幫助女性增加相關認知和預防應對的文章。同時我也希望,在不久的未來,我們能夠不用再談及這個話題。

以上。


References / 參考資料:

[1] Harned, M. S. (2005). Understanding womens labeling of unwanted sexual experiences with dating partners: A qualitative analysis. Violence Against Women, 11(3), 374-413.

[2] Berkowitz, A. (1992). College men as perpetrators of acquaintance rape and sexual assault: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40(4), 175-181.

[3] Hazelwood, R. R., & Burgess, A. W. (Eds.). (2016). Practical aspects of rape investigation: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CRC Press.

[4] Koss, M. P., Gidycz, C. A., & Wisniewski, N. (1987). The scope of rape: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sexual aggression and victimization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5(2), 162.

[5] Sexual Assualt Prevention and Awareness Center. (2018).

[6] Lonsway, K. A., & Fitzgerald, L. F. (1994). Rape myths. In review.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8, 133-164through engaging college me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8(5), 585-594.

[7] Lanier, C. A. (2001). Rape-accepting attitudes: Precursors to or consequences of forced sex. Violence Against Women, 7(8), 876-885.

[8] Barone, R. P., Wolgemuth, J. R., & Linder, C. (2007). Preventing sexual assault

[9] 由Jessica Ladd的團隊開發的保密、準確、高效的舉報網站:

projectcallisto.org

[10] Jessica Ladd在TED的演講視頻鏈接:

open.163.com/movie/2016

[11] Bart, P. B., & OBrien, P. H. (1984). Stopping rape: Effective avoidance strategies.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10(1), 83-101.

[12] Tark, J., & Kleck, G. (2014). Resisting rape: The effects of victim self-protection on rape completion and injury. Violence Against Women, 20(3), 270-292.

更多實用的心理知識,請關注壹心理知乎號↓ ↓↓ ↓ 世界和我愛著你~

壹心理 - 知乎?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對「潔潔良」事件中若干問題的探討
所有的自殺,都是他殺!
川航機長:謝謝你把我們安全帶回家!
8月熱點
人販騙術再升級:沒有我拐不走的孩子!每對父母都要教給孩子的安全知識

TAG:性侵犯 | 熱點話題 | 熟人性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