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佛教內涵的名字淺談

具有佛教內涵的名字淺談

4 人贊了文章

具有佛教內涵的名字淺談

(本人原創,謝絕轉載)

佛教自從東漢傳入中國,經過魏晉南北朝的發展,到了唐宋達到頂峰,後來逐漸與中國文化相融合,並深遠的影響了中國文化各方面。從宗教,思想,文學,藝術,到建築等等諸多方面,莫不有佛教的元素。在此不談,單說中國人的姓名。

魏晉南北朝時期,兩晉,南朝北朝不約而同的出現一種以佛教辭彙命名的風尚,名字中,含有「僧」、「法」、「曇」、「慧」、「圓」等字

如王僧綽、王僧達、王僧虔、王僧孺、王僧辯、王僧亮、王僧 衍、王僧貴、戴僧靜、戴僧逷、明僧紹、紀僧真、胡僧祐、呂僧珍、杜僧明、張僧皓、張僧胤、張僧那、公孫僧遠、姚僧垣、茹法亮、元法僧、杜慧度、陳慧紀、陸慧曉、王曇首、熊曇朗、沈曇慶、蕭圓照、蕭圓正、蕭圓肅,摩訶等名字也有佛味,有些人甚至直接以「佛」、「菩 薩」、「羅漢」、「菩提」、「三藏」為名,如楊佛嵩、尉遲菩薩、黃羅漢、爾朱菩提、慕容三藏等,這類人名以北朝居多。

到了唐宋時期,這種風氣仍有所體現,比如眾所周知的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居士:梵文 Grha-pati,意為家長、家主、長者、或有財產、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階級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在今天中國,佛教群體,已普稱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為居士了。「居士」一詞,也非佛教的專有,在中國的《禮記》中就已有了「居士錦帶」一語,那是指的為道為藝的處士,含有隱士的意義。在印度,居士也不是由於佛教所創,梵語稱居士為「迦羅越」,不論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稱為居士。

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白青蓮居士,從此之後以佛教特有名稱居士,這種習慣一直影響到宋以及近代比如易安居士李清照,東坡居士蘇軾,六一居士歐陽修。石湖居士——范成大等等,六如居士唐伯虎。柳泉居士——蒲松齡。等等舉不勝舉!

有意思的是明清之後,乃至如今,直接以佛教辭彙為名字的並沒有因為後來佛教的衰落而減少。

比如明清易代時的才女柳如是,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里也考證過她的眾多名字,其中有楊因,因這個字取字佛教的因果之說,而如是又是佛教經典常見的辭彙,讀過佛經的都知道,佛經開頭第一句都是「如是我聞。。。。」

「如是」,就是「如此」,「是這樣」;「我聞」,就是「我聽到」。這一句話是說:「阿難我聽佛是這麼說的。」表示經的內容是阿難親自聽聞佛說,非從他聞,真實無謬。阿難的誦經得到了五百位大羅漢的讚賞和認同,「如是我聞」四字在弘傳佛法上無上珍貴。

而還有一個詞—法爾如是。意思大概是這個法本來就是這樣,不經造作的。

有意思的是,柳如是書房名—我聞室。與其名如是正好借用了那句如是我聞。

不過這個名號還有另外一個出處——辛棄疾的《賀新郎》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到了近代,即便經歷了德先生賽先生與歐風美雨對知識界的洗禮,我們的命名特色依舊傳承了這種援佛入名的傳統。

比如陳大悲,謝無量,周佛海,乃至國學大師熊十力,馬一浮,新儒家代表人物陳佛觀

(陳復觀)等等。

陳大悲,是近代戲劇家。而大悲這個詞,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大慈大悲觀音菩薩是家喻戶曉的,.按:大悲,佛教語。救人苦難之心,謂之悲;佛菩薩悲心廣大,故稱大悲。常與大慈連用。《大智度論》卷二七:「大慈大悲者,四無量心中已分別,今當更略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般涅盤經》卷十一:「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若無大悲者,是則不名佛。」

謝無量大家也許比較熟悉,此人經歷甚為豐富,從清末的留洋生到辛亥元老,孫中山秘書,民國時期又是一位民主愛國人士,建國後是政協委員。博學多才,是近代著名學者,書法家,詩人。

其名字無量,我們第一印象就是出自《無量壽經》但是無量一詞,佛教特指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梵文 Caturapramā?ā?,佛教四種廣大的利他心。即為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Maitrī)、悲(Karu?ā)、喜(Muditā)、舍(Upek)四種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種禪觀。又稱四無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無量心解脫。所謂慈無量心,即友愛之心,能與眾生安樂之心。

周佛海,湖南人,黨的早期領導人,早年留日本,是旅日代表。後來脫黨而去,成為國民黨蔣介石中委。抗戰期間,他又叛蔣投日,成為汪偽政權重臣的周佛海於1946年11月被國民黨南京高等法院以「通謀敵國、圖謀反抗本國」罪判處死刑,次年經蔣介石因其抗戰中期有功簽署特赦,判無期徒刑,1948年2月因心臟病死於獄中。

可見此人雖以佛名並未有菩薩心腸,反到毫無氣節,賣主求榮,最終也難逃苦海!

類似的還有一個包惠僧,湖北黃岡人。1921年7月,受陳獨秀委派與陳公博代表廣州區出席了中共第一次代表大會。八一起義後,與中共脫離組織關係。此人是惠還是不會相信各位自有分別。

熊十力,馬一浮兩位國學大師,不必多說,簡單說說其姓名內涵。

馬一浮與豐子愷建國後合照

據《華嚴經》,《首楞嚴三昧經》等記載,菩薩也具有十力,即指:深心力,增上深心力,方便力,智力,願力,行力,乘力,神變力,菩提力,轉法輪力。

另外,俱舍論有這種說法:

見《俱舍論》卷二九。

一、知處非處智力。即知事物理與非理的智力。

二、知三世業報智力。即知一切眾生三世因緣業報的智力。

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即知諸禪定,八解脫、三三昧智力。

四、知眾生上下根之智力。即知各類眾生根機優劣之智力。

五、知種種解智力。即知各類眾生對事物之知解、認識之智力。

六、知種種界智力。即知眾生素質、境界各個不同之智力。

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知一切眾生善惡之舉及其所趣向之智力。

八、知天眼無礙智力。即以天眼徹知各類眾生生老病死及善惡業報之智力。

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即知眾生宿命乃至何時能證得無漏涅槃之智力。

十、知永斷習氣智力。即知永遠斷除煩惱業障,不再進入生死輪迴之智力。

總之就是說佛菩薩神通廣大,智慧無量,法力無邊。能摧毀一切障礙!熊十力以此自名,也是夠自信勇猛的!相比較之下,馬一浮是另一個極端了—《楞嚴經》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得未曾有。也就是說人的四大假合之身與真如之性比,好比是浮在大海之中的水泡而已。

無常而又幻滅。

馬一浮書法

馬一浮這位貫通儒釋道的一代大儒以此自名,足見其智識,非凡夫可比。

熊十力的狂傲馬一浮的沖遠,相較甚遠,從其名字可見一斑了。

另外陳復觀,本名陳佛觀。熊十力改佛為復,很明顯是把佛教意味的名字改成了儒家意味的名字。復—地雷復卦,復初九爻辭—復其天地之心乎!作為新儒家代表,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以複名之,是再自然不過了,然後儒本佛心,是不能變的。

還有一批佛教研究者,居士大德,冠以佛化名字的也很多。

比如

明代袁了凡,近代歐陽竟無,周楞伽,韓清凈,大圓居士,鄭證因,顧凈緣,吳信如等等。。。

無一不是化用或者直接引用佛教辭彙。

到了當代,具有佛教內涵的名字,大多是帶有,慈,慧,蓮這種佛教喻意的,比如著名歌星黃慧音,藝人龔慈恩,林心如。

而飾演台版雪山飛狐程靈素的龔慈恩,名字中的慈恩乃是取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就是玄奘法師名號。

心如就是心如如不動的省語,是佛教修行的一種境界。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山河大地唯心所生。

也就是說,一切外境,乃是(如)內心的影像。

最後要說,很多文藝作品中虛構的人物也有富有佛教內涵的,比如金庸的《射鵰英雄傳》里的穆念慈。當然如果你要說這個慈代指其母,乃是有儒家內涵,也可通。另外崑曲《思凡》里的陳妙常。也就是玉簪記里的小尼姑。《濟公全傳》里的道濟和尚原名—李修緣等等。。。。

總之,佛教作為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之一分子,影響到社會各個方面。而佛教內涵的名字並不會因科學的昌明而黯淡無光。我們在研究姓名文化的同時也應有所傳承。所謂續佛慧命,也是續民族文化之慧命。

推薦閱讀:

中國姓名學29-33
根據生辰八字五行如何給馬年寶寶取名
對月亮愛得深沉的他,給兒子取名就叫「明月奴」 | 枕邊讀詩
女孩取名:寓意聰明、氣質優雅、吉祥的漢字精選!
2018好聽有涵養的男孩智慧名字大全

TAG:取名 | 中國古代文學 | 佛教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