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是真的抑鬱嗎?

你是真的抑鬱嗎?

我想寫這篇文章很久了。

大概是從上半年開始吧,我不斷地遇到很多有抑鬱傾向甚至根本就沒什麼事兒的小夥伴跑到門診,特認真地告訴我,醫生我得抑鬱症了。我問Ta,誰告訴你的?得到的答案無非是我在XXX網上測了scl90,數據很可怕;亦或是,醫生我自己查了癥狀,完全匹配啊~~~

說實話,這種胖友相當的多,基本上80%來看診的都是這類自己嚇死自己的。這些朋友還有個神奇的特點:堅決認為自己得了抑鬱症,要涼了,要狗帶了,以及堅決不吃藥!

每每遇到這種娃們,我真的是「抓耳撓腮」,國產心理教育為何如此匱乏?要是這種娃每天給我來一打,我怕是可以放棄這輩子的醫生生涯了。

雖然想寫「科普帖」很久了,但我前段時間也是真的忙(lan),直到我前些天逛街的時候碰到了一件事。

看著我最近秋風掃落葉的頭髮,我終於痛定思痛去做個頭髮。剛好我去的商場里正在舉行我是演說家 的海選,很巧,就在我理髮店的旁邊。大概是音響太牛掰或是選手聲音都洪亮,反正躺在椅子上動彈不得的我在背景音樂的助攻下,聽得是一清二楚。

我忘了是幾號選手了,反正是個女生,講的主題是抑鬱症。正巧,專業對口,好的,那我就靜靜聽你裝逼。

這個小姐姐的老公確診的是中度抑鬱,每天心情都不好,常常一個人想入非非,還有焦慮症,她時時刻刻擔心他老公哪天就自殺了,他們還有個孩子,受老公陰晴不定的影響,她們過得非常壓抑。聽到這兒我覺得還算正常,後面毀三觀的就來了。這個小姐姐說,她老公確診之後,她就去查了很多關於抑鬱症的資料,什麼精神障礙啊什麼人格分裂啊反正怎麼嚴重怎麼來。當然家屬擔心也是可以理解,但是不讓吃藥這就有點迷了。這小姐姐還說,她還去查了醫生給配的葯,有很多副作用,他老公就是被這些副作用折磨的,醫生還建議去看心理諮詢師,然後他們這治療的半年來換了不下5個諮詢師,因為某個網友說要找到自己合適的諮詢師。還呼籲要科學得關愛抑鬱症患者,給他們 peace&love,skr?

講道理,她說的話拆開了其實還算對,但是,組裝起來就完全南轅北轍,誤人子弟了。關鍵是,坐在下面的評委還覺得特別的有道理?!聽到下面「振聾發聵」的掌聲,我恨不得頂著硬邦邦的頭髮直接衝出去,給他們上一個 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抑鬱症的治療。

好吧,吐槽到此結束,言歸正傳,我們來講一下抑鬱這件事。

首先你要知道,抑鬱傾向和抑鬱症不是一個東西。中度以及中度以下的叫抑鬱傾向,而重度就是抑鬱障礙了,也就是常說的抑鬱症。其他的不重要,只需要記住但凡遇到「障礙」這倆字,就絕對不是小事兒了。而我們常說的輕度和中度抑鬱只能稱之為傾向,很多網站都有這樣的誤導,認為抑鬱傾向就是抑鬱症,傾向和症有沒什麼區別。

親們,區別可大了!!!

這可關係到你是和諮詢師在諮詢室里談笑風生,還是被我們科室的「壯士們」時不時得五花大綁。真正的抑鬱症可不是你在整天傷春悲秋、多愁善感能達到的境界,也不是你每天嚷嚷著壓力大,迫切得尋找發泄口而窮凶極惡的樣子。

他們所要面對的是抑鬱、絕望、無欲無求、尋求解脫等等一系列情緒的大舉進攻,周而復始,直至他們繳械投降,不再抵抗,這是他們的痛苦;而看著逐漸迷失、被各種情緒吞噬,這是愛他們的人的痛苦。但遺憾的是,我們無法幫他們承擔痛苦。

但好消息是,輕度以及中度抑鬱傾向的治癒率很高。其實這玩意兒和癌症很像,前期的容易治癒,後期的若是控制得住也能好好活著,最怕的是控制不住擴散了,那也就又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了。

所以,一旦確診,一定要遵醫囑,葯千萬不能停,如果你吃著不舒服可以和醫生商量換一種,但絕對不能隨便停葯。還有心理諮詢師這個問題,在你的能力範圍內找最合適的,但我的意思不是為了找最合適而不斷換諮詢師,這就和你找工作一樣,有句話是說「好老闆永遠是你的下一任老闆」但你不能為了找好老闆而辭職一直找是吧,也不能幹幾天覺得不舒服,就立馬換一個對吧?每個人都是需要一個適應期的,如果十幾次諮詢以後還是毫無進展,這個換諮詢師無可厚非。

再說一下那些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病」的胖友們該怎麼做。首先,關掉某度、關掉你所有查到的資料,去一家有精神科或者神經內科的醫院,做量表!!然後醫生會告訴你該怎麼辦。如果結果不樂觀也不要慌張,這不是絕症,這個病的掌握權,全在你自己手裡!

最後,我唯一同意那位小姐姐的只有關心抑鬱這一點。希望大家多了解心理學知識,也不要把抑鬱想得那麼可怕。如果身邊有抑鬱的朋友,請多給Ta一些有愛以及平等。


推薦閱讀:

白領頻現抑鬱症
抑鬱症的預防
太陽小隊計劃記錄3
抑鬱是一種病
畢齊教授談卒中後抑鬱的指南與實踐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