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3萬的股權激勵收益隱含著順豐怎樣的人才激勵哲學

人均3萬的股權激勵收益隱含著順豐怎樣的人才激勵哲學

1 人贊了文章

從國外的亞馬遜、UPS、DHL,到國內的順豐、菜鳥、京東對智能物流重視程度都非常的高。作為與新零售概念對接的手段,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布局。尤其對於順豐、UPS、DHL這樣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如何不掉隊甚至領先他人一步,人才就顯得至關重要。

兩期中長期激勵計劃,見證順豐人才爭奪之雄心

2017年10月,繼圓通、韻達等快遞公司發起自己的股權激勵計劃之後,順豐也發布公告,推出一期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權計劃。在2018年4月份,順豐又推出第二期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權計劃。根據順豐在兩次公告中內容,兩次中長期激勵主要針對「對公司未來精英和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核心人才」。

一、限制性股票——就是為了給員工股票

順豐兩期中長期激勵主要都採取了限制性股票的方式進行激勵,如下圖:

從人數上分析,兩期限制性股票的激勵人數分別是808人和1203人,遠超韻達、圓通等。從方案設計上分析,在不違反政策規定的前提下,盡量確保並以最快的方式讓激勵對象解鎖獲得股票。整個方案設計赤裸裸傳遞著「我只是想把股票分給大家」的「樸實」思想,可見順豐在此次人才之戰中的決心。

二、股票增值權——讓外籍員工也能從公司發展中獲益

由於部分核心人才是外籍人士,直接持有國內股票十分麻煩,因此順豐在推出兩期限制性股票的同時,針對外籍核心人才發布了兩期股票增值權計劃,如下表。

用股票做文章,只是順豐中長期激勵的輔助手段

根據順豐2017年公布的財報,2017年扣非後凈利潤增長率目標已經完成,所以第一期授予的50%股票已經可以解鎖/行權。根據目前的股價推算,這一次解鎖/行權可以使得激勵對象當前的賬面平均收益達到3萬元。對於限制性股票的激勵對象,可以把解鎖的股票持續持有,等股價再高一些賣出,而股票增值權的激勵對象則只能選擇在行權期內找一個價高點行權兌換現金。關於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權的區別,詳見下圖。

看似僅3萬元的收益,究竟蘊含著順豐怎樣的激勵哲學?作為上市公司是否應該學習順豐這種簡單明了的股權激勵策略?我想,對於上市公司而言,真正要像順豐學習的,應該是不要依賴於股票。

上市公司用股票做文章往往受制於股價帶來的影響,這使得整個激勵方案不可控,股價低激勵無效,股價高過度激勵,不管哪一種都會讓激勵對象無心工作。但是順豐不一樣,業內人士都清楚,順豐在內部對員工的激勵有著非常明確的策略,這就確定了順豐此次股權激勵在其整個激勵體系中不是最重要的地位。藉此,我們發現順豐這兩期股權激勵所展示出的人才激勵思想:

1)簡單明了的股權激勵計劃,對外宣誓順豐在此次人才競爭中的決心;

2)大範圍的激勵對象,彰顯對人才重視的同時,有效控制激勵對象個人短期收益;

3)藉助智慧物流的概念有效拉動股價,未來倘若佔領智慧物流高地,股價可能成倍上漲;

4)股票只是輔助手段,即便股價不配合,還有其他更主要的激勵手段讓員工朝著智慧物流方向努力。

所以說,企業人才激勵的本質還是要回歸到人才管理中來,用股票做中長期激勵應該是一道開胃菜或甜點,但絕不應該成為主菜。


推薦閱讀:

從周瑩「清末女首富」花樣玩轉「股權激勵」說起
港交所: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 4月30日起生效
股權激勵定價若干問題詳解(一)
股權激勵的主要模式
《人民的名義》3大金融常識:股權質押、過橋貸款、員工持股

TAG:股權激勵 | 股權 | 期權激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