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沒有葯神,也沒有「神葯」

日本沒有葯神,也沒有「神葯」

122 人贊了文章

《我不是葯神》點映之後就刷爆各大社交平台,電影激發了觀眾的同理心:每個人都想活著,想用盡全力地好好活著,這件事從來就沒有錯。

除了電影中提到的能救命的高價進口葯和印度廉價仿製葯,我們國家最常見的「進口葯」要數---"日本神葯」了。

日本社交媒體數據分析機構Hottolink曾在2015年春節期間對中國社交媒體微博和微信中的評論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中國人在赴日的購物清單中排名第一的是藥品,遠遠超過了馬桶蓋和電飯煲。

報告顯示,許多中國消費者在日本最喜歡購買的是家庭常用藥,例如:止痛藥、感冒藥,液體創可貼等國內也能買到的藥品,而不是什麼治療疑難雜症的特效藥。

那麼中國人是如何獲得日本藥品信息的?日本的藥品的熱銷到底因為什麼呢?

你一定在朋友圈看過這樣標題的文章:

「去日本不得不買的20種神葯」

或者

「別買錯了,這才是傳說中的日本神葯」

但這些神葯真是如傳說中那麼神嗎?還是要拆開包裝本質~

網傳的所有版本的「日本神葯」,都是保健品和非處方葯。

1.維生素等保健「神葯」

日本比較常見「神葯」都是保健品,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治療疾病的功效,從全球範圍內看,日本也不是高精尖藥品頻出的國家,日本保健食品的定義和規範與我國差不多,中國國內通過審批的仿製葯核心功效與日本「神葯」藥效也相同,倒是消費者經常會有自我心理暗示。

比如:

一位中國阿姨買了不少維生素片,認為吃完後明顯神清氣爽覺得抗疲勞了,她認為相比國內那些抗疲勞的東西上面寫著自己看不懂的化學名稱,還是日本的維生素來的更安全……這其實就是典型的安慰劑心理。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從工藝技術上來說,維生素、礦物質的提純和製作絕對不是什麼高科技,也不存在產品品質優劣上的巨大差異,再加上這類產品各國標準也差不太多,所以這一類保健品的效果並不會存在明顯的差異。

從「效果」上來說,如果本身不存在維生素缺乏的問題,而又長期過量的攝入維生素,不僅對健康沒有好處,相反還有損健康,尤其是一些脂溶性維生素。

所以,當你購買這類維生素類的補充劑時,首先考慮一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同時仔細看看這個產品的營養表,不管它起了多麼華麗的名字,只要是保健食品,那麼規定範圍內能用的原材料只有那麼多,就不要期待它能有什麼神奇的作用了!

2.代購經常推薦的「日本神葯」

撒隆巴斯鎮痛貼其實就是國內常用的各種止痛膏藥,而它的成分也和一般鎮痛膏藥的成分差不多,比如水楊酸甲酯、薄荷醇(薄荷腦)、維生素E、莰酮-2(樟腦),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以上成分對於國內任何一款號稱鎮痛作用的膏藥上也幾乎都是「標配」。

白兔止痛片被商家稱作日本女生痛經必吃的安全藥物,實際上它就是布洛芬……

就算你不懂日語,但是看右下角的「效能、效果」,相信裡面的試用範圍大家都看得懂,這和國內布洛芬膠囊沒有任何差別,這個在中國均價不到10元。如果你想用它來緩解痛經,也一定要看看藥品說明書,尤其是關於服用禁忌以及不良反應一項,絕對不是沒有任何忌諱的隨便吃,因為布洛芬就是布洛芬,它不會因為產地不同改變自己的化學結構。

不管是成年人的感冒藥還是兒童感冒藥,如果你觀察一下成分說明的話,不外乎就那麼幾種成分,區別僅在於品牌。

何況感冒實際上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當你感冒的時候,體內的免疫系統就進入備戰狀態,激烈的戰火下你的身體就會做出一些反應比如打噴嚏、流鼻涕、咳嗽等等。感冒藥能做到的只是緩解感冒所產生的癥狀,本質上並不是起治療作用,只是讓你感覺舒服一些,真正在那幫你解決問題的是免疫系統。

既然這些「日本神葯」並不是神,在中國也可以找到替代品,為什麼仍然熱銷呢?

這和中日藥品保健品的側重角度不同有關。

中國的藥品保健品力求專業化,而日本則是完全針對大眾,力求「平民化」。

日本厚生省在審批藥品時,是將普通人的使用體驗放在首要位置的,比如:大眾能不能看懂標籤,能不能熟練掌握使用方法、劑量,甚至藥品的口感都在審核範圍內。

兒童止咳藥有甜甜的草莓味,日本的漢方葯對比國內的中藥,也沒那麼難以下咽。這種把消費者體驗放在首位的「日本神葯」必然有它的過人之處。

另外,日本的藥品在設計細節上,也讓消費者傾心。

比如液體創可貼,除了新奇好玩,類似指甲油刷頭的刷子,更方便使用者塗抹。

所以中國人購買日本藥品並非是一味追捧高端的「日本神葯」,而是無關成分、純度的考量,更多的是為日本藥品方便貼心地使用體驗買單。

這類非處方葯,只要自己喜歡,買一些備用也無可厚非,只要記住:這些海淘或者在葯妝店可以不憑處方買到就一定不是什麼能治療重大疾病的神葯就好。

日本可能的確會有一些更新更好的「神葯」,比如,處方葯。但需要注意得是,暫且不論處方葯的藥效如何,由於日本藥物嚴格的銷售管理制度,沒有醫生的處方絕對不可能買到處方葯。

私自購買和銷售處方葯都是違法的,現在因為高價求日本處方葯的人日漸增多,微信、微博上不少在日華人開始代購、囤積處方葯,這已經違反了日本《醫藥品醫療器械法》。況且,處方葯之所以叫處方葯,本就是因人而異的,沒有醫生指導私自服用可能會有副作用。

所以除了提醒在日華人不要碰這條紅線外,大家也不要去購買這種日本處方葯。

你是日本「藥粉」嗎?或者你知道哪些「日本神葯」?

歡迎在評論區與大家交流

推薦閱讀:

日本長崎縣的島嶼(二)
韓國民眾緊急抗議:和日本情報合作是賣國!
怪談——弱者的正義
日本犯酸中歐合作:歐洲坐收中日較勁的漁翁之利

TAG:日本 | 留學日本 | 日本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