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階級的穩定性 第一節 周期性崩潰

第九章 階級的穩定性 第一節 周期性崩潰

我們在看到封建社會輝煌文明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這種輝煌文明是建立在極其穩定的社會結構上,而非建立在平等基礎上,即社會制度中依然存在著剝削,但反抗反而減少了。而他們所使用的手段,卻不再是依靠殘酷的壓迫來維持這種穩定的。在討論整個奴隸社會時,我們所討論的都是權利的抗爭,而在整個封建社會中這種抗爭卻無限的弱化了下去。這不得不讓人疑惑於,階級究竟依靠什麼樣的手段來實現這一切呢?

  實際上我們發現,整個封建社會時期,被壓迫階級所有的抗爭只是為了獲得社會上足夠的地位和權利,而非推翻整個統治階級,無論是西歐,阿拉伯還是中國的農民起義,其抗爭的本質都是獲得平等的地位,但是對於君權統治卻並沒有過多的平等權利訴求。這也不得不讓我們正視其階級統治的理念和手段了,正是這些手段,使階級不僅沒有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毀滅,反而變的越來越穩定而隱蔽,同時,我們雖然了解每一個文明的階級結構,甚至是其核心理念,但我們對其手段仍存在疑惑?而這些手段的討論也有利於我們繼續探索階級這個概念,而這也正是我們所要探討的個人價值的核心理念。

  在提到人類歷史對階級的抗爭時,階級結構穩定的延續性,這種穩定性說的並不是王朝的更迭,而是一個文明制度的持續性,幾乎整個封建社會的帝國在崩潰後,都會延續上一個帝國的制度,如果一個帝國在幾百年間就被推翻,那麼只能說其是一個帝國的興衰,如果這個階級有幾千年中被無數次推翻又重建,那麼說明其階級理念,存在著我們所無法理解的手段,而正是這些手段使得我們被壓迫,被剝削,依然渾然不知,而實際上,整個封建時代就是無數王朝興衰史,而其階級結構並未發生真正意義上的改變。其階級結構所存在的穩定性和重塑性。即制度與文化的延續性幾乎是完整無缺的保留了下來,我們感到疑惑的是,每一次被壓迫階級的起義所期望的都是平等,而他們所做的僅僅只是推翻了一個腐朽的王朝和罪惡的貴族階級。並未對其制度產生任何本質的改變,也未產生新的文明。那我們就先嘗試了解一個王朝由建立到崩潰的過程,從中找到矛盾的根源,而我們能將這種無任何變化的循環稱之為——周期性崩潰。

  這種形式存在於任何事物中,它就是事物由新生到死亡,由復興但衰敗的過程。例如今天我們的經濟體系也在周期性崩潰中不斷振蕩。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經濟體系無法消除產生經濟危機的根源,因而經濟危機周期地爆發。經濟危機的這種周期包括四個階段:危機、蕭條、復甦和高漲。

  危機往往在經濟體系發展最繁榮時爆發,而各種矛盾這時達到最尖銳的程度。危機首先在商品流通的某一環節出現,然後迅速波及各個部門,最後導致整個社會經濟活動嚴重混亂。危機是經濟周期的決定性階段,是上一個經濟周期的終點,也是下一個經濟周期的起點。危機之後是蕭條階段。商品供給超過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現象有所緩和,生產不再繼續下降,失業人數也不再增加,但過剩商品還未完全銷售出去,社會購買力仍然十分低下,社會經濟呈停滯狀態。蕭條階段之後,市場情況有所好轉,生產開始逐步回升,經濟逐漸擺脫停滯局面,於是,蕭條階段過渡到復甦階段。由於市場的擴大,價格開始上升,利潤漸有回升,從而刺激著資本家增加投資、擴大生產。隨著生產的不斷擴大,經濟體系發展逐漸加快,社會生產超過危機前的最高點,進入經濟周期的高漲階段。在高漲階段,整個資本主義經濟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從馬克思、凱恩斯到米爾頓,所有關於經濟危機的普遍解釋都沒有提供一個前事實解釋的理論。沒有人提出一個推斷的、隱藏的變數,來解釋為什麼經濟會出現從快速增長到突然衰退的急劇轉變。相反,每一個理論解釋都似是而非,而且符合一些明顯的危機的事實。凱恩斯和弗里德曼都沒有對經濟周期性失敗的原因給出任何解釋。相反,他們倒是給出了一些處理危機徵兆的建議。凱恩斯建議增加消費以滿足總需求;弗里德曼建議持續不斷地增加貨幣供應以保持經濟持續增長。這樣,對於經濟學家來說,反覆出現並一直困擾市場經濟的經濟危機,是一個無法解釋的謎。是經濟體系的致命缺陷,是一個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一個適用於所有類似危機的前事實解釋的普遍理論是必要的。這種前事實解釋理論通過確定某一潛在於每一次危機中的變數,將有助於我們預測並可能阻止將來發生的危機。這種前事實解釋可能嗎?經濟是一個複雜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而前事實解釋類似於所有文明中預防帝國衰弱和崩潰的行為,但當無組織的力量滲透到經濟的所有層面,經濟上投機所產生的泡沫經濟也是無法避免的,例如1637年發生在荷蘭「鬱金香狂熱」,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鬱金香是一種難以短時間大量繁殖的植物,其培育至少要經歷3-7年時間,其長期缺貨狀態和高需求,使其變得高價。而價格的一直走高吸引了大量投機分子,最後連平民也陷入其中,人們開始陷入一種狂熱中,戴許所著的「鬱金香狂熱」一書中有以下的描寫:「1636年,一棵價值三千荷蘭盾的鬱金香,可以交換八隻肥豬、四隻肥公牛、兩噸奶油、一千磅乳酪、一個銀制杯子、一包衣服、一張附有床墊的床外加一條船。」,這個時候鬱金香的交易以球根的現貨來買賣,所以交易主要在冬天進行,到後期直接以票據結算時,一枝鬱金香的價格已經飆升到110盎司黃金,人當們仍然狂熱的追求著更高價格,價格卻突然暴跌,而此時已經找不到賣家了......

  事實情況是,雖然我們在其概念的周圍旁敲側擊的說討論了這麼多,但我們仍然沒有觸及到其核心,這種周期性崩潰,從新生到死亡,從興盛到衰敗是所有事物都無法避免的,而永恆的輪迴等概念命題,就是從古老的過去就被無數次討論過,而這種周期性崩潰的現象,至今仍是個迷。雖然討論這個問題有些偏題了,卻很有意義。在一個經濟穩定甚至是不斷增長的社會中,我們能創造一個每個人都平等,都能過上富足而幸福生活的社會,這一點並不難,而我們卻忽視了一個永恆的疑惑,周期性的崩潰的規則。任何事物都不是不朽的,都會衰敗,而在帝國中,貴族階級卻是這種衰敗因子,經歷短暫的繁榮後,貴族勢力有所發展,便固化整個社會的流動性,而我們所看到的情形是,隨著帝國經濟的衰弱甚至是崩潰,而造成處於有利位置的貴族集團不斷的擴展自己的利益,這其中就包括土地的侵佔,而造成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最終整個帝國崩潰,而這就像人一旦變得衰老,吃什麼補品都無法保持健康,死亡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一個國家處於崩潰中,用什麼制度都無法挽回頹勢。而被剝削階級隨著帝國的搖搖欲墜,而掙扎在生死的邊緣,並奮起反抗,而關於帝國崩潰的分析,之前許多章節都論述過,如果我們仍然以戰爭或爆發起義推翻統治來解決這個在歷史上重複無數遍的古老話題?那麼我們或許沒有在爭取平等權益上取得實質性的進步,同時不斷陷入統治階級的各種隱晦的手段中。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在於,整個階級的抗爭和社會結構的改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不是王朝的覆滅就可以改變的,而這個漫長的過程,取決於階級內部的認識觀念的改變和自我調節形成的,一個王朝的覆滅,而重新建立起來的王朝,只能說是去除了這種改革的內在的阻力,而對新的文明的產生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個人價值中其意識的覺醒,在這個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個人價值深刻的認識,使得他們知道到依靠什麼制度來維護他們的利益,了解自己應具有什麼樣的平等權利,而這也是法國大革命,與其他起義的所存在的最本質的區別。

推薦閱讀:

這 15 部經典「精神病電影」,放假時可以一看 | 醫學人文
天地陰陽論之論周期
書單|10本書讓你明白,口才好不是天生的!
二十——死難者與存活者
式微新譯

TAG:社會階級 | 哲學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