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分享——大腦的思維模式到底是怎樣了?

群分享——大腦的思維模式到底是怎樣了?

1.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卡爾曼,有本書叫《思考,快與慢》,裡面講到大腦有兩個系統,系統1和系統2,系統1的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麼費腦,沒有感覺,玩處於自主控制狀態。系統2是理性的,以邏輯為基礎,在意識中處理信息,它是緩慢的,工於計算。

你的快速直覺告訴你的答案是錯的,只有你調用系統2去思考,你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2.但是快思考是很必要的,主要是快思考決策來源於我們的古哺乳動物腦,也就是邊緣系統,這個腦主要用於我們在複雜環境下的快速決策,例如在森林裡,看到好像有老虎,我們第一反應有危險,先逃再說,而不是停下來做分析、判斷,然後決策,不然我們早就被滅絕了。

慢思考是古哺乳動物腦無法滿足我們發展需要而進化的,這個腦其實就是一個新皮層,也叫新哺乳腦,這是我們戰勝其它動物的關鍵!

3.兩種思維模式運用在不同環境下,各有千秋。

我們日常中很多行為都是古哺乳動物腦控制的,例如你在街邊玩手機時你感覺前方有車,你會下意識的停下來,這是古哺乳動物腦的反應,如果你先進行思考判斷——你得快過車速,不然先準備保險!

當然理性腦不發達的會被淘汰掉,前者解決生存問題,後者解決發展問題

4.人很少依照邏輯思考(演繹法)來做決定,而是通過簡單的法則,嘗試從錯誤中學習,人習慣從環境中辨識(歸納)出模式,然後利用這些模式預測後來會發生的事情。 ——Julian Feldman

5.一般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喜歡通過學習和自省來構建自己的觀點,然而卻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自己的鄰居在想什麼,接著盲目從眾。 ——馬克吐溫

6.人很少依照邏輯思考(演繹法)來做決定,而是通過簡單的法則,嘗試從錯誤中學習,人習慣從環境中辨識(歸納)出模式,然後利用這些模式預測後來會發生的事情。 ——Julian Feldman

7.介紹個概念,認知吝嗇者(Cognitive Miser):經常依賴顯而易見的表面信息和簡單有效的策略評估信息並作出決策的個體,即利用直覺判斷系統,以減輕認知負擔。

這也是通過古哺乳動物腦控制的,即總結經驗並傳承下一代,記得前兩天看《山海經》,裡面「山部」介紹動物時,很多時候都會介紹這種動物能不能吃,有什麼療效(我們先民是吃貨!),還有這種動物吃不吃人,危不危險,這其實也是一種經驗總結。

而演繹在某種層面上是比歸納高段位思考方式,即由點及線、面、體的思考方式,但這種比較費腦,按大腦「節約能耗」和「用進廢退」的原則,這是一種本能慣性!

所以那個說人的潛能無限,大腦的潛能只開發了10%的觀點是錯誤的。

腦的重量佔全身體重的2%,但其耗氧量與耗能量卻佔全身的20%。

要看到未來相對終局的狀態,才能夠決定眼前的路該怎麼走,看不到未來,眼前的路走出來就會是錯的。

以上源於「九鳥,九鳥內容營銷Club(2018.8.21)」群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

(轉)「第二大腦」之腹腦
記憶力減退老忘事怎麼辦?趕緊給大腦補營養
大腦的極限探索,其實普通人都有成為」天才「的可能
五感抒壓法,讓大腦放空!

TAG:大腦 | 思維 | 思維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