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媽媽攻略】既然當媽都得經歷這一關,那就準備充分充分再充分

【准媽媽攻略】既然當媽都得經歷這一關,那就準備充分充分再充分

來自專欄孕育 II 元氣美媽

本來生完孩子就應該趁著記憶深刻,立馬寫出來的,奈何拘於「攻略」二字的嚴肅正經質感,索性等寶寶大一點有了經驗再落筆。

氣寶寶已經滿100天了,氣寶寶滿足百日,而我升級當媽也足足有一百天了。

一百天,多麼有紀念意義的一個里程碑的日子,那就,開始吧。

其實網上關於准媽媽生產的各種記錄貼子很多,我在生氣寶寶之前,也在網上看過很多,各種媽媽的生產經歷分享貼,甚至包括生孩子的紀錄片《生門》,都會仔細看,然後在腦中研究怎麼應對生產時的突髮狀況,及,想像那萬分之一的幾率發生後,該怎麼辦。

本以為做了這麼多功課,提前也做好了各種應對意外狀況的心理準備,真正面臨生產時,應該不會有任何畏懼或不安了,更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意外狀況,事實上,意外,意外,意料之外,沒有意外的人生那就不叫人生了。

總結一下吧,吸取我的教訓,希望後來者再也不要遇到我犯過的問題。

01

待產包!

分兩種!

一種是常規用的產後包,

一種是產房用的生產包!

你以為我會讓你按照上面??的圖準備待產包嗎?!

錯?!

這裡面脈動跟巧克力都是回奶的,如果你想母乳餵養,盡量少吃或者不吃這些東西!不然你沒奶的時候,哭都沒地兒哭去!

總的來說,待產包分為產房用和產後常規用兩種。

產房用的待產包,不需要特別刻意的準備,醫院的小賣部或者醫院周邊的藥店都有,不僅齊全還符合醫院產房或者手術室的規定。我在這一點就吃了大虧。

我之前聽了無數朋友的分享,也看了無數的分享貼,知道在產房裡消耗最多的是刀紙,於是我提前準備了很多刀紙和待產包,還買了巧克力、餅乾、脈動等乾糧補充體力,結果這些東西全部被婦幼醫院的護士一句「不符合要求」給堵門外,強制要求家屬必須購買符合要求的待產包和乾糧及水。

我都人工破水一個多小時了,彭先森還跑前跑後的為我產房用的待產包和乾糧及水而奔波,那個時候真的懊惱無比,悔不該自作聰明的自己準備,統一按照醫院標準來就不會自己一個人在產房裡了,孤單寂寞還可以緩解,生產時因為一個人待著時恐懼不安而造成的脆弱是無力緩解的。

歸納起來,產房用的待產包提前準備的要點就是——

1,按照醫院要求就近在醫院的藥店或者小賣部購買;

2,在產房裡準備的乾糧和水可以提前自己準備好,但是不要買巧克力等容易引起回奶的食物,可以準備一些麵包及牛奶,礦泉水等等。

3,產房裡可以提前準備好濕紙巾/棉柔巾,擦手擦汗擦各種不明液體等等。

準備好產房用的待產包之後,就是產後用的待產包了,這個比較簡單,因為產後都是自己用及寶寶用的了,不存在醫院的一些硬性規定什麼的,大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及使用習慣來購買。

淘寶,京東,搜一下「待產包」,出來的結果多到讓你有選擇困難症。

歸納起來,產後用的待產包提前準備的要點就是——

1,不僅要準備自己用的,還要記得準備寶寶用的,以自己用為主,寶寶用為輔。畢竟剛出生的寶寶用的不多,醫院會給寶寶準備一份。

2,除了網上的產後用待產包之外,自己也可以單項準備,產婦用的主要物品有:

哺乳胸罩2-3件,

產後帽2個,

一次性內褲4-8條,

防溢乳墊,

產後專用護理墊,

產後專用棉柔巾,

產後專用濕紙巾,

產後專用衛生巾,

一次性馬桶墊,

月子專用牙刷,

額外還需要的就是住院用的拖鞋、衣服、毛巾、外套、洗浴用品及出院用的衣服等等就不必細說了。

3,寶寶用的主要物品有:

尿不濕,根據寶寶體重準備NB或者S碼,不需要囤太多NB或者S碼,每一個寶寶出生及發育的速度不一樣,尿不濕要根據寶寶的體重來。

護臀膏;

寶寶專用濕紙巾;

寶寶專用棉柔巾;

寶寶專用盆、毛巾;

額外還有,寶寶用的衣服、小手套、小襪子、小帽子等等。

4,所有產後用的待產包里,不管是媽媽用還是寶寶用,消耗品類都可以多囤,尤其是防溢乳墊、棉柔巾、濕紙巾等等。

5,產後用品一定要記得囤吸奶器。不要以為剛出生沒奶就不需要吸奶器,事實上吸奶器除了吸奶還可以幫助下奶。最好是電動的,手動的實在是坑爹,你想想你剛生完沒多少力氣,手動吸奶器讓你絕望到懷疑人生。

02

奶粉!奶瓶!

可以準備,但不推薦!

堅持母乳餵養是王道!

我特意單獨把奶粉跟奶瓶放出來說,是因為我本人,非常推崇母乳餵養,所以針對這一部分,我想認真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我是順產轉剖腹產,宮縮無力非常危險,受了兩茬罪,剖腹產後寶寶離開我10小時左右去新生兒科觀察。而順產的寶寶則一出生就可以跟著媽媽一起回病房,回到病房後一小時就可以讓寶寶吸吮,促進下奶。

我剖腹產後,宮縮疼加上傷口的疼,一晚上都無法入睡,再加上寶寶不在身邊,對下奶的事情都快不抱希望了,那會腦海里想著,還好提前備了一罐配方奶,至少我沒奶的時候,寶寶不會餓著。

雖然腦袋裡這麼想,但是在寶寶抱來我身邊之後,我第一件事就是讓我媽把孩子抱過來,讓他吸吮。我一晚上沒睡又疼的臉色不善,我媽跟彭先森都心疼我,勸我不用喂,孩子抱著讓我看看就行,我翻個白眼給他們,忍著全身各種疼痛不適,讓他們把寶寶抱到我胸前吸吮促進下奶。

那一天,從早上8點寶寶抱來,我讓寶寶吸吮,除了寶寶睡覺的時間,其它時間只要醒了,我就讓寶寶吸吮,堅持到晚上11點多,我就開始有奶了。

也就是說,從我生完寶寶之後,28小時不到,我就有奶了!醫生跟護士一直誇我,母乳下奶的第一步做的非常好。

我準備的配方奶粉和奶瓶,原封未動。

歸納起來,我的母乳餵養、產後下奶的心得是——

1,堅持第一時間讓寶寶不停歇的吸吮,沒有奶也沒關係,哪怕是訓練寶寶吸吮動作,也要讓寶寶對媽媽的乳房產生記憶。

2,吸吮空乳頭的好處有兩個:一方面促進媽媽下奶,另一方面,也避免寶寶吃奶只吃奶瓶奶嘴,而導致不喜歡媽媽的乳頭。畢竟奶嘴的開口大,寶寶吸吮起來不費力,而媽媽的乳頭小,寶寶吸吮起來要費力,所以一開始就要讓寶寶多接觸媽媽的乳頭多吸吮。

3,寶寶剛出生後48小時內是不會太餓了,而且剛出生的小寶貝的胃還不如一顆小葡萄大,就算是寶寶餓也吃不了多少。寶寶出生後10天左右,胃才會像一個小雞蛋那麼大,這一點我也是生完寶寶才知道。所以剛生完寶寶的媽媽們,不需要擔心剛出奶卻只有一點點初乳,寶寶不夠吃。

4,產後一周內,不需要著急吃太補,為了促進下奶,可以喝一點清淡的湯湯水水,甚至多喝水就行,不要著急喝太油膩膩的湯湯水水。記住,凡事物極必反。更何況,剛出生一周的寶寶,胃只有那麼一點點,一頓喝10-20毫升就很不錯了,媽媽喝湯太油膩,而寶寶又不能吸完,容易堵奶,那樣更麻煩。

5,我因為堵奶發燒過好幾次,諮詢了醫生,發燒低於38.5度可以繼續餵奶。堵奶的時候要注意疏通,我是用熱水,特別熱的那種熱水熱敷,接著用吸奶器吸,每次把寶寶吃完後多餘的奶吸出來,吸出來的奶可以冰凍儲存。

6,推薦一些清淡的下奶食物:

絲瓜炒雞蛋(燒成湯也可以);

西紅柿炒雞蛋(燒成湯也可以);

清蒸蝦;

藕粉:

榴槤;

以上是我本人親自體驗過,下奶很靈的,超級清淡的下奶食物,在月子里的前一周,不要太油膩,吃這些即可。之後為了補充體力和氣血,促進下奶可以開始吃的稍微油膩點,推薦豬蹄湯,鯽魚湯,公雞,黃辣丁魚湯。

不推薦老母雞湯,我們常規都認為老母雞湯下奶,結果醫生告訴我,老母雞湯反而是回奶的,想下奶多吃老公雞。

7,剛生完寶寶下奶期間,一定要堅持並且要有信心——母乳餵養,你可以做到的!

不要被身邊人所左右,我一開始也是容易被影響,剛生完各種身體不適,再加上新手上路帶寶寶,聽到最多的就是——寶寶為什麼在哭?你是不是沒有奶?

這些話聽到就算了,千萬別往心裡去,不要輕易就懷疑沒有自己奶不夠。

記住,最好的催奶師就是寶寶的嘴巴,一定要讓寶寶多吸吮,隔兩個小時就讓寶寶左右開弓,各吸吮20分鐘左右。

現在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你的奶水真好,真足!

一開始我並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後來有一次分別遇到一個孫女13個月及外孫女18個月的奶奶和外婆,聊天后才知道什麼意思。

原來這兩個孩子的媽媽在母乳餵養期間,純粹指著喝湯才能下奶,一頓飯不喝湯,孩子就沒有奶吃,而我,多喝水就可以了。

雖然我不知道這些文字發出來會有多少人看得到,能不能幫助准媽媽們,但是我還是想記錄下來,沒準兒,以後我當婆婆的時候還是用得上的。

不管氣氣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過著怎樣的生活,是悲傷還是快樂,但我希望他知道,他是懷揣著喜悅和祝福、帶著福氣和運氣降臨於世的。

同樣的,我也希望,既然當媽都得經歷這一關,那就準備得充分充分再充分~

這也是你們的福氣和運氣。

主人太懶

不定期兼間歇性更新

那也不妨礙我們做個好朋友

· END ·

作者介紹

一個有子萬事足的媽媽

去過很多城市

走過很多橋和路

前半生孤勇

只求後半生世界盡在眼前

——END——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正經碎碎念(微信搜索:PLXYHM)

正經碎碎念

想做一個有意思的公眾號


推薦閱讀:

【藝術】90後准媽媽的創意懷孕彩繪
准媽媽每天大米飯一碗接一碗、水果上不封頂,生下的寶寶讓所有人驚呆了……
孕期缺碘影響寶寶智力 准媽媽如何補碘
孕期,准媽媽最好不吃哪些食物?

TAG:母嬰 | 准媽媽 | 孕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