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世界哲學大會】第6日學術講座:繼承傳統、學以成人

113、【世界哲學大會】第6日學術講座:繼承傳統、學以成人

來自專欄哲學前沿

【世哲大會快報】第6日 繼承傳統、學以成人

日期: 2018-08-20

信息來源: 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中國組委會秘書處

編者按: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全體大會「傳統(Traditions)」於8月18日早舉行。本次講座的主講教授共有四位,他們分別是Anne Cheng教授、Paulin J. Hountondji教授、趙敦華教授和Mercedesde la Garza教授。

在全體大會「傳統」結束之後,舉行了以「差異、多元性、社群」為主題的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的主講教授共有三位,他們分別是Tan Sor-hoon教授、Ram Adhar Mall教授和王中江教授。

晚上,捐贈講座「王陽明講座」舉行。本次講座的主持人是陳來教授,主講人是杜維明教授。

全體大會:「傳統」

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的全體大會「傳統(Traditions)」於8月18日早9點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Karan Singh教授是本次會議的主席,主講人Anne Cheng教授、Paulin J. Hountondji教授、趙敦華教授以及Mercedes de la Garza教授,圍繞「傳統」這一主題,從相當不同的、相當多元的視角出發,在充滿多樣性、對話性的思考中兼容自身民族、國家的本位意識,發表了精彩演講。

現場

第一位演講者是Anne Cheng教授,她的演講題目是《我們是否仍在學以成人?——傳統與傳承之間的連續性》。

Anne Cheng教授認為「我們如何能夠學以成人」實為整個儒家傳統的核心問題,並且依然被追問和反思。

她的獨特質詢在於——儒家傳統對這一問題的回應及其所反映的世界觀具有何種程度的普遍性?

追根溯源,這一問題的核心被她歸結為中國古代禮教的宇宙人類學哲學基礎(所謂「天人合一」)和其連續性特徵;她由此進一步認為,這一連續性的充分表達就是「孝」,孝被認為是儒家所宣稱的普遍性中的主要因素。

通過對《孝經》的爬疏,Anne Cheng試圖論證——孝通過成為與「天—地」活動具有同源關係的人類活動的推動者本身,並且通過在所謂「自然」事物的秩序中奠定政治秩序,而為整個儒家世界觀塑造出「宇宙—政治」維度。

並且,從《禮記·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到王陽明在《大學問》中的箴言「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再到近代蔡元培「中國為一人,天下為一家」的呼籲,這一思路的連貫性體現了「宇宙—政治」圖式從古代到現代的持久性,這種圖式處在「中國」和「天下」的類比並列之中,從而將中國所同時要求的「中央之國」的中心性和「普天之下」的普遍性聯合了起來。

由此,儒家世界觀的普遍性特徵就在這個語境下得到了證成。

第二位演講者是Paulin J. Hountondji教授,他的演講題目是《上帝道德化?回到人類,世界和平之境況》。

Paulin J. Hountondji教授開宗明義,他認為宗教極端主義是當下世界和平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以上帝的名義為惡行合理化成為極嚴肅的問題,因此「上帝道德化」——即對我們「利用」上帝的行為進行道德化——就成為緊迫之事。

在寬容的基礎之上,Paulin J. Hountondji教授提出的問題並非本體形上層面對「上帝是否存在」的質詢,而是:「如果您信仰上帝,藉助這樣的信仰,您要如何行事?這樣的信仰對您的行為舉止,對您與他人和社會的關係又有何作用?」

他認為對此其決定作用的甚至不是某人是否信仰,而是其行動是否有良知,是否合道德,宗教身份或者宗教語言不能抹除一個人的所作所為之中可能存在的任何應受斥責的那部分,上帝也絕不能被當作行惡的借口,他因此提出「有節制地使用上帝這一概念」。

Paulin J. Hountondji教授相信,在我們所希望的普世的對話中,從中必須能夠找到真正意義上世俗的語言,能夠找到無需他人對我們的信仰和宗教信條的贊同為前提的概念與術語。

在個別的宗教之外,在那些宗教所及的禮儀和信仰之外,我們必須聽到「良知的聲音」,必須在這一基礎上建立起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規範與價值——例如同全世界人們都會同意的世俗十誡,也就是說——達成「上帝的道德化」。

第三位演講者是趙敦華教授,他的演講題目是《從「學以成人」到「學以通達」》。

趙敦華教授全文所講授的是關於傳統起源、傳統流傳以及傳統對於當下生活之意義的哲學思考。

從《論語》出發,通過對《論語·學而》開篇的詮釋,通過對《論語·堯曰》中「五美」和柏拉圖《理想國》「美好城邦」所需德性的類比,趙敦華教授試圖說明在傳統起源的意義上,「一個傳統起源於經典的誕生,而經典是教師和弟子們的共同創造,不獨儒家傳統如此,其他傳統全是如此。」

而從傳統的起源到傳統的流傳,趙敦華教授從《周易》之《繫辭》出發,他認為如果把《繫辭》的哲理當作傳統之變的形式,並將其與當今學者表述傳統的歷史、經驗和變革等內容結合起來,對我們今天理解古今中外傳統的特徵和趨勢將會有所啟發,從中我們可以通曉的經驗庶幾是:傳統之變不等於歷史流變,傳統的原意是遺產,遺產既是繼承也是排斥,還是積蓄;任何一個有活力的傳統,都要把適應生存和發展需要的經驗教訓保存下來,傳遞下去。

同時,趙敦華教授也對當今世界傳統的變革之劇烈表達了反思,這似乎也說明,繼承傳統、學以成人仍是未竟的、生成的問題。

趙敦華教授以一段期望作為其演講的結尾: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學以成人」,而「人」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隨著傳統的改變而改變。

我們不但要學習如何改造傳統世界,而且要學習改變自身;不但要學習自己的傳統,更重要的是學習他者,包括其他傳統、其他文化、其他專業,用以改變我們自身。

作為愛智者的天職,這無疑是令人感到幸福的工作。

第四位演講者是Mercedesde la Garza教授,她演講的題目是《瑪雅文明中關於人、世界和時間的思考》。

Mercedesde la Garza教授帶來了瑪雅的獨特文明傳統,她向人們說明要想了解瑪雅文化,我們不能脫離孕育它的神奇的自然環境,因為瑪雅文明的宗教和藝術創造中,隨處可見被象徵化的動植物形象;此外大自然的力量、谷地和山川都激發了瑪雅人去思考宇宙的起源和世界的運作,思考如何在城市中心構建神聖的空間,將這些空間當作微型宇宙。

她介紹了古瑪雅人的創世神話《波波爾·烏》,如果說創世神話保留了一個民族集體的深層記憶,那麼它反映的就是瑪雅人「將植物和動物納入自己的生命,使得人與自然共通」的觀念,以及它們對於自身有限生命的反思和對於自身同時作為神的侍者和宇宙的原動力的身份的尊重。

同時,Mercedesde la Garza教授也說明了對於瑪雅人有重要意義的時間觀念,作為最重要的宗教概念之一,對生命意義和人性的思考也是前西班牙時期瑪雅人時間觀的一部分,Mercedesde la Garza教授著重介紹了瑪雅人對於日常現實時間的測量和對神聖時間的象徵崇拜,同時也以「人與動物的兄弟之情」為例介紹了今天的瑪雅人對於世界和人類的獨特想法。

專題會議:「差異、多元性、社群」

在全體大會「傳統」結束之後,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的專題會議「差異、多元性、社群」於8月18日11點10分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本次講座的主講教授共有三位,在主持人Vincent Shen教授對於講座主題做出簡單陳述之後,三位教授發表了演講。

第一位演講者是Tan Sor-hoon教授,她的演講題目是《多元文化世界中的儒學》。

Tan Sor-hoon認為在當今中國儒學正強有力地復興,而儒學的傳播是否等價於全球範圍內的中國化呢?

她認為,通過關注儒家傳統內部的文化多樣性,並且規避容易走向霸權主義及帝國主義徑路的文化優越性,這些不可取的可能性可以被避免。

《論語》中強調文化多樣性、規避文化優越性的這些理念,可以作為思想資源被熔鑄於一個適合於多元文化世界的基於互相尊重的文化互動模式。

現場

第二位演講者是Ram Adhar Mall教授,他的演講題目是《如何對待差異?——關於同一性、差異性與重疊性的邏輯》。

Ram Adhar Mall教授旨在討論和辯護的中心論題是:人們面臨的問題不在於如何消除差異,而在於如何正確的對待差異。

如果哲學理性或思想是指某種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事物,那麼毫無疑問,至少在作為一種典型哲學活動或作為一種規範性思想的層面上,它的確如此,也就不能也不應該被完全等同於某種具有西方或者非西方特質的事物。

因此,對於哲學理性的正確理解應該是將其視為一種立場中立的工具而非某人的私有財產。

Ram Adha rMall教授認為我們目前迫切需要的是一種自由的、哲學多元主義的邏輯基礎,這種需求事實上亘古有之,為此他提出的適應性的解決方案是回顧耆那教的七值邏輯模型。

第三位演講者是王中江教授,他的演講題目是《「明同異」:中國古典語境中的多樣性、差異性和共同性》,他向大家呈現了中國古典語境中多重的差異性、多樣性和共同性概念,並區分出四個維度。

他認為,中國古典語境中多重「同異論」的第一個重要維度和層面是它對世界「共同性」的認知和認同,這尤其體現在「心同」、「理同」兩個概念。

第二個重要維度和層面是認為事物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具有強大的創造力,它的現實意義在於彰明社會的和諧建立在差異性和多樣性的基礎之上,而不是消除差異性和多樣性的結果;建設性和創造性的智慧來源於不同的意見和看法,而不是依靠單一的聲音和主張。

第三個重要維度是認為事物的「同異」相互依賴、相互依存和相互成就,王中江教授以《墨經·經上》所載「同異交得」論述之。

第四個重要維度是認為人既有各自的偏好和不同傾向,同時又有一定的共同立場,當下的術語表達為「多元」與「共識」。

最後,王中江教授給出結論,即在當下我們要在共同的世界中充分享受共同性,也要在不同的世界中盡量分享差異性,就像懷特海所說的那樣:「人們需要鄰人們具有足夠的相似處以便互相理解,具有足夠的相異處以便引起注意」。

捐贈講座:「王陽明講座」

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的捐贈講座「王陽明講座」於8月18晚上6點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本次講座的主持人是陳來教授,主講人是杜維明教授,他的演講題目是《精神人文主義:己、群、地、天》。

杜維明先生解釋了儒家視野下的「學以成人」,杜維明先生認為在儒家傳統中,「學以成人」首先是成為一個「個人」。

這意味著此「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不是固化的而是活生生的,是一個在此時此地的活著的人,他需要在動態過程中發展。而能認識到這種具體性的就是我自己,其起點就是此時此地我對自己的覺知。

所以杜維明先生特彆強調自我意識是進行學習與成就自我的關鍵,雖然儒家重視關係,但非常強調以樹立自我,以自我意識作為出發點,才能獲得方向感與定位感,這是「為己之學」,是「匹夫不可奪志。」同時「個人」又是關係性、情境性的,承擔特定的社會角色。

人的諸多被賦予甚至註定的關係在儒家看來不是束縛,而是提升充實自己的契機。而成為一個合格關係中的個人,本身就意味著增進社會福祉。

「為己之學」是一種體知性學習,訴諸身心整體,關乎生命的轉化,同時它是一種有整體性意義的學習,它不是僅僅關乎具體知識、技能、職業等,而是每一次學習都指向「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學習需要「自我意識」為關鍵的「自我認識、反思、批評」過程,並最終需要發現內在於自我的本源意識,陸象山發揚孟子的「先立乎其大」的學說,即是強調認取這固有的「大體」、「本心」,它不能靠依賴於任何外界事物而獲得。同時,此心又是關聯性、連通性、生成性的。

在這種學習中,每個人都是動態的關係中心,並不斷與其他中心互動、對話。自我永遠不丟失中心地位,又永遠向外界開放的,與人與天地互動,「萬物皆備於我」不是想像而是可以實現的狀態。

現場

杜維明先生認為儒家理解的人是有所有存在構成的連續體中的一環,也是存在的連續體不斷發展協調的產物。

提倡存有的連續性的中國哲學認為人與物,物質與精神等都不是隔絕的,正如「氣」的概念啟示的那樣。但人類的確有獨特性,而且人類的心靈可以與存在連續體中的一切進行感通。

孟子、程顥、王陽明都非常強調人心感知到「與萬物為一體」的能力。這種全面的的感通指導我們克服利己主義,地方主義,民族主義,同時也克服人類中心主義。

儒家理解的人與天地密切相關,正是根植於人心的與天地萬物感通的能力讓人類偉大。

儒家的人文主義不同於世俗的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不排斥精神領域與自然,是一種綜合自我、群體,神性與自然的精神人文主義。

在杜維明先生看來,《大學》所敘述的修齊治平即是學以成人的地圖,它提倡不斷修身,超越封閉的自我中心,向所有人溝通、對話,不斷追求更高層次的共同善,並實現更廣大的自我。

杜維明先生坦言他自己珍視的價值觀一定也是語境化和歷史化的,同時他知道世界上還有無數的有獨特性的心靈,各是一中心,保持自己的中心並與其他中心不斷感通是一個學以成人的過程,這將服務於人類的共同問題與命運。

引自:【世哲大會快報】第6日 繼承傳統、學以成人

(2018.8.24)

推薦閱讀:

一文看懂西方哲學史
哲學小徑第十六站:道德與公共理性
哲學是什麼?!
《西方哲學史》要點(2)—從自然到精神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斯賓諾莎

TAG:哲學 | 哲學家 | 哲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