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貴州茅台酒」五字出自誰手,你知道嗎?

「貴州茅台酒」五字出自誰手,你知道嗎?

2 人贊了文章

書法作為中國的國粹之一,同樣也普遍地運用在酒瓶包裝上。一瓶飛天牌貴州茅台酒端上桌,首先映入人們眼帘的是「貴州茅台酒」五個大字,作為包裝的重要符號,這五個字完美地詮釋了貴州茅台酒的名稱及內涵。

那「貴州茅台酒」五個大字出自誰手?有何淵源呢?

這五個字出自大書法家麥華三之手。1985年,貴州茅台酒廠決定推出新產品,書寫「貴州茅台酒」酒標的重任,酒廠決定託付給廣東嶺南大書法家麥華三。彼時,麥華三先生已經是耄耋之年。

聞訊後,麥老欣然題寫了「貴州茅台酒」五個大字,字體沉著穩重,剛勁有力,蘊含了麥華三先生一生對書法藝術的孜孜追求和修為積澱。可令人唏噓遺憾的是,沒過幾月麥老就於廣州逝世,此五字竟成了絕唱。

人物簡介:

麥華三,生前為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擅多種書體,尤以楷、行、隸見長,所作法度謹嚴,清健秀雅,自具風姿。一生致力於書法藝術和書法教育。

1907年,麥華三出生於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官涌村。幼時家境貧寒,但仍然致力於各家各體的臨摹。

17歲起,開始從事教育工作。編寫了《中國書法藝術》一書。

1938至1949年期間,歷任廣州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

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麥華三逃難至韶關在廣州大學任教。在處境困窘、資料稀缺的情況下,他仍堅持寫成《書法源流》。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廣州大學從韶關遷回廣州複課。1949年廣州解放後,麥華三應聘為華南聯合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旋應冼玉清教授之請,為中山大學鑒定歷代碑帖,隨後編纂了《王羲之年譜》。

1956年10月入廣東省文史館,任該館書畫研究組組長。1956年10月,麥華三入廣東省文史館,並任該館書畫研究組組長。

1958年,麥華三應邀用端楷抄寫我國憲法全文上送國務院。1961年調任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並保留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名義,直至1986年去世。

厚重、大氣、高雅、深沉,這些經年累月後凝集到麥華三人生和書法作品中的特有氣質,恰恰與1980年代貴州茅台酒廠珍品茅台酒的定位相容相和。

「貴州茅台酒」這五個大字完美地詮釋了貴州茅台酒的名稱及內涵,而這款茅台的設計更是以高雅、華貴、古色古香的格調,深受國際好評。


推薦閱讀:

【酒】13、中國酒文化:儀狄和杜康
如果把自己家鄉釀成酒,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與你把酒言歡,便是最好的幸福」
一日一杯:薄荷朱莉普(Mint Julep)
關於白酒最新的8大誤區,愛喝酒的你知道嗎?

TAG:茅台 | | 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