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別要抓重點,教你「吃透」和田玉的皮!

鑒別要抓重點,教你「吃透」和田玉的皮!

玩和田玉的朋友有很多一部分是非常專註於和田玉的皮色,和田玉從礦體剝離之後,經過了長久複雜的地質作用,所以表面會有很多特徵,這些特徵就包括了和田玉皮色的厚度、結構以及時常被玉友們掛在嘴邊的凹坑以及汗毛孔。這些特徵都是籽料天然皮色所獨有的,熟悉掌握這些特徵,對於鑒別和田玉很有幫助。跟小編一次「吃透」和田玉皮色。

●認識籽料的天然皮色

籽料皮色的分布與各類次生、原生裂隙、層理冰川痕迹之類的結構薄弱處以及內部結構的緻密程度息息相關。皮色經常會有多種顏色相互疊加以及相互滲入演變的情況,當多種顏色疊加時,通常黑色會分布於底部並且厚度很大,而紅色、黃色、褐色等顏色的覆蓋層通常較薄,大部分可以認為小於一毫米。厚度其實取決於結構的緻密度、表面的粗糙度和各類表面缺陷的種類而異。有的時候色皮下存在一個顏色漸變的過渡層,過渡層的厚度就直接跟內部結構有關。

此外,皮色顏色分布有一個規律:沿著裂隙分布的顏色是以裂隙為中心,如果離裂隙越遠,顏色的厚度就會越小。

●凹坑和汗毛孔有哪些特徵,如何準確的辨認?

無論多細膩的籽料,它的表面都會有很多細密的小孔,這種小孔跟人體身上的汗毛孔非常類似,這種表面特徵是在自然風化下形成的,人工偽造很難達到這種效果,通常觀察和田玉的汗毛孔都會藉助十倍放大鏡,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和田玉的保護層。

凹坑大多數是各類不規則的形狀,千奇百怪,只有少數呈圓形。子料上面能見多個凹坑,大多數情況下凹坑不會單個存在。在子料裂隙周圍,偶爾可見凹坑呈「線狀」或「帶狀」分布。很多可以明顯觀察到的汗毛孔,其實不是汗毛孔,而是細小的凹坑,而汗毛孔的形態更趨向於長方形或圓形。而理論上透閃石晶體顆粒脫落所形成的針尖和纖維狀汗毛孔是肉眼不可見的。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籽料表面粗糙度越大的地方,凹坑和汗毛孔就越多越深,並且顏色越深伴隨的次生礦物種類越多;而越光滑粗糙度越小的地方,凹坑汗毛孔都會很淺很少,導致無色或者顏色淺以及次生礦物種類也很少。粗糙度是各類凹坑、凸起、裂隙和汗毛孔的晴雨表,在鑒別籽料真偽、皮色真假時,粗糙度比表面磨圓度更為重要。粗糙度直接與凹坑、汗毛孔的大小、深淺、內壁及底部形態、凸起的高度、寬度等諸多表面起伏特徵綜合而成。

●凹坑與汗毛孔的成因

凹坑、汗毛孔的成因:籽料表面的各類凹坑、汗毛孔、凸起的形成是自和田玉從原生礦體剝離後所發生的所有地質作用對錶面的碰撞、衝擊、沖刷、磨刷、剝蝕、腐蝕等過程的綜合結果。結構疏鬆區被優先剝蝕、腐蝕,形成較粗糙的凹坑和汗毛孔,結構超緻密的區域較難被剝蝕和腐蝕,形成凸起。

搞懂凹坑、凸起、汗毛孔、粗糙度對於鑒別和田玉至關重要,這些特徵相對複雜且變化較多,目前的人工仿造技術還很難接近,拋開鑒別不談,了解這些特徵對於玩玉也會有質的飛躍。

公眾號:盛世文玩說

推薦閱讀:

機雕,是和田玉行業進步還是市場的擾亂者?
和田玉·擺件(2)
和田玉入行12年,教你如何「不吃藥」!
皮色褪去之後|染色之皮色加強
和田玉沙棗青,切料到成品的過程揭秘

TAG:和田玉 | 玉石 | 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