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葯神》背後:比電影更複雜的現實

《我不是葯神》背後:比電影更複雜的現實

4 人贊了文章

在電影《我不是葯神》中,也許是出於戲劇衝突的需要,葯企扮演了唯一的惡人角色。然而,真實的世界遠比戲劇的線條複雜。葯神勇哥與製藥公司的對抗,究竟誰是誰非?為什麼中國人吃不上便宜的抗癌藥,要去印度購買?真實的製藥業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新葯的天價是不是太黑心了?中國的癌症病人的真實處境到底如何?

「葯神」和「神葯」真的存在嗎?

圖片來源:《我不是葯神》劇照

作為國產電影十年來第一個九分片,《我不是葯神》改編自「中國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的故事。

電影中提到的藥物,原型為諾華製藥公司的明星抗癌藥格列衛,這是一種偉大的藥物,格列衛成功地把一種致命的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變成了一種像糖尿病或是高血壓一樣,僅需規範服藥即可控制病情的慢性病。

但也是這個劃時代的藥物,很貴。2013年以前的中國,格列衛一個月藥量的售價是 2 萬多人民幣。

現實中的「葯神」陸勇,是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在他去印度前的兩年里,光吃這種葯,就花了 56.4 萬。

後來他接觸到了印度葯企生產的一款仿製葯,並把自己作為實驗對象,測試這個藥物的有效性,他覺得效果不錯。陸勇開始把這個藥物推薦給更多病友,並幫他們從印度代購仿製的格列衛。

正版的和仿製的,價格從每月 2 萬,變成了每月幾百或幾千。這讓很多普通家庭的慢粒白血病人,看到了一線生機。

幾年之後,陸勇被捕,罪名為「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在中國,格列衛是受到專利法保護的,從法律的角度看,印度產的格列衛是假藥。

陸勇被關了 135 天,有 1002 名癌症患者為他聯名寫信聲援,檢察院最後作出了不起訴的決定,陸勇被釋放。

現實生活和電影,並不完全相同。在電影《我不是葯神》上映前一個月,陸勇在網上發布了一封公開信,試圖說明自己不同於電影里的「程勇」。

在他的理解和闡述里,他不是一個試圖從「非法販賣」藥品中賺大錢的神油店店主,也不是一個試圖和法律進行對抗的「英雄」,他只是一個飽受慢粒白血病折磨的病人,同時,他始終對病友們抱有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也許真實的陸勇是個什麼樣的人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我不是葯神》藉助藝術化的表達,觸及了中國癌症患者在刀鋒邊緣行走的殘酷一面。

同樣是慢粒白血病患者的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發起人劉正琛,為白血病患者做了 16 年公益,他見過絕境中的人生百態:有媽媽在自己得病後,為把家裡僅有的十幾萬存款留給孩子而自殺;也有媽媽在孩子得病後為籌治療費提供過性服務。電影里那句「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警察領導,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就是劉正琛親耳聽到病友說出來的話。

推薦閱讀:

這部19禁,真的讓我怕不起來!
2012年13部韓國電影佳片:珍藏片場照曝光
韓國電影的求索與進步
理想的愛情

TAG:韓國電影 | 影視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