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孩子應該學自然拼讀還是音標呢?

中國孩子應該學自然拼讀還是音標呢?

孩子啟蒙英語,應該讓孩子學自然拼讀還是學音標,是當今外語教育中的熱點話題,也是各位家長比較疑惑的問題之一。然而令人迷惑的是,雖然成為話題已有10年,學術界卻一直沒有進行嚴肅的、大規模的討論,所有觀點尚停留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說各話的階段。並沒有人站在家長和學生角度,客觀分析兩種工具的利弊和適應人群。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

 一 、自然拼讀和音標都屬於外語學習的工具。作為一種工具、方法或手段,都是可選擇的,都不是非學不可的。

外語學習方法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之分,只有對於特定人群、特定目標是否高效之分。所以,選擇哪種方法,主要看您的目標是什麼,您打算怎麼學,您打算付出多少時間等等。

您想讓孩子怎麼學英語呢?您為孩子樹立了什麼樣的英語應用目標呢?想讓孩子以「母語法」或類母語法的「二語法」學英語,可以不學音標,學自然拼讀;想讓孩子7歲能讀原版小說,要學自然拼讀。如果您家沒有樹立那麼高的目標,孩子8歲才開始學英語,以傳統的、目前還佔主流的「外語法」學,要查字典,要弄清單詞發音,則必須學習音標。

即:自然拼讀是母語法,適合少數對孩子的英語水平要求比較高的家庭;音標是外語法,適合大多數普通家庭。學哪個,因目標而異,因人而異。

 二、 其次,不學音標,依靠自然拼讀解決發音問題的條件很高。

音標是專門為解決外語學習者的發音問題而設計的。而自然拼讀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孩子學習閱讀的一個工具,本不是EFL(Englishas Foreign Language)方法,其目的又是為閱讀而不是發音,所以,在解決外語學習者發音問題上,就有很多缺陷。

例如:不規則的單詞無法發音(英語中不規則單詞還挺多,在最常用的1000辭彙中,只有65%的詞是規則的。即:有35%的單詞發音不規則);兩個音節以上的單詞無法知道其重音;有的單詞按照讀音規則有多種發音,不知哪種是對的(比如ea、ow等字母組合有兩種發音);聽力差的學生單靠聽力記發音有難度。

要克服這些缺陷,堅持不學音標有兩個前提條件:1)依靠豐富的音頻資源,孩子聽力辭彙量達到了近似母語者的程度;2)有電子詞典等技術手段,保證了所有的生詞都能聽到音頻。

舉個例子,我的兒子壯壯沒有學音標,他是以「母語法」學的英語。在進入讀寫以前,他的聽說能力已經很強。尤其是聽,一直領先於「讀」兩個年級以上,他的聽力辭彙要比能認讀的視覺辭彙多幾千詞。也就是說,他「認單詞」、「讀單詞」的關鍵問題是把聽力辭彙轉換成閱讀辭彙。單詞的「發音」和「意思」已經存在他腦袋中,他要做的只是把單詞的發音和單詞的「拼法」(長相)掛上鉤,藉助的是自然拼讀的知識。

像壯壯這樣學英語的孩子基本上不需要解決生詞的發音問題。大量聽使生詞的「聲音」先於「拼法」記住了。遇到一個字母組合多種發音或不規則單詞的情況,他們採用的是「試錯法」,即:把各種讀音迅速試一遍,看哪種讀出來能和腦袋裡已有的音和意思對上號。根據上下文的語義,他們也能預測出某個生詞的意思,迅速調出已預測的聽力辭彙與書上的單詞相匹配。另外,這種孩子從小聽得多,耳朵靈敏,偶爾遇到了不認識、腦子裡也沒概念的生詞,用手機查下電子詞典,聽一下該單詞的音頻,立刻就「心領神會」、「過耳不忘」了。而且從不會像中國成年人那樣經常記錯單詞重音。

以這種學習方式學習的小孩,對單詞的發音非常在行。他們是在語音敏感期、用直接模仿聲音的方式學的英語,發音比大人地道,學過幾年後普遍能夠「嫌棄」大人發音不準,能夠為大人「糾音」。可以說,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掌握了語音。

小孩學語音多有優勢啊,這個學習法多省事高效啊,可惜,在中國,是少數人的做法。

國家把開英語課規定到3年級,也就是孩子8歲時。此時,孩子的語音模仿能力、抗母語干擾能力已經不如7歲以前。習得不帶口音的外語,7歲以前人人都行,8歲之後只有少數人能行,12歲以後再學是基本上都不行了。

再加上全國範圍內的課標低要求、教學低水平、老師發音不準、泛聽的量嚴重不足等等問題,孩子們接受的語音輸入是少得可憐、質量也不高。沒有大的聽力辭彙儲備,就解決不了自然拼讀對於發音的缺陷問題,很多詞不能準確發音,就還得學習音標。

因此,學自然拼讀是有條件的,並且它的條件是很高的。

如果面對全國範圍內大多數的英語學習者,提倡不學音標學自然拼讀,就有點像皇帝對饑民說:「何不食肉糜」。

 三、 學自然拼讀是為了進入閱讀,關鍵性條件是聽力辭彙量,零起點孩子不適合學自然拼讀,10歲以上孩子不需要再學自然拼讀。

自然拼讀是母語孩子學習閱讀的一個工具。因此,要使它發揮出最大的作用,中國孩子需要模擬英美母語孩子的學習路徑,用自然拼讀這個工具,把已經具有的幾千詞的聽力辭彙,轉化為閱讀辭彙,實現英語閱讀的飛躍。通常情況下,孩子用一年的時間,就能夠從不會閱讀,進步到閱讀初級章節書(比較薄的小說)的程度。這種飛躍,是傳統的外語學習法不可比擬的。

然而,如果沒有足夠大的聽力辭彙量(我的推薦是3000詞),學了自然拼讀,把詞讀聲來也不知何意,還是不能閱讀,則失去了學自然拼讀的意義。基於此,我不推薦零起點的孩子學自然拼讀。零起點需要先積攢聽力辭彙量,把聽力搞上去,再學自然拼讀。

學習自然拼讀還有一個相對關鍵的因素——年齡。

在沒有一套標準的語音符號(音標)可隨時參照的情況下,遇到不規則單詞和多種發音只取一種的情況,學生依靠模仿教師和音頻里的發音來記憶單詞,這種語音記憶能力隨年齡遞減。另外,學自然拼讀是為了閱讀。如果學生已經進入閱讀,聽力又沒有領先於閱讀,則意義不大。所以,我認為學習自然拼讀有年齡限制。推薦中國孩子3-5歲積攢聽力辭彙,6歲學自然拼讀。如果孩子已經10歲尚沒有學,則不需要學了,學習音標即可。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是否已經幫各位家長解決心中的疑惑,有什麼疑問歡迎留言哦~另外,小編為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本周我們的酷酷外教公益課堂,帶來了第七節自然拼讀課程,快來預約學習吧~


推薦閱讀:

【CET3】【音標欄目】Porpoises 海豚
【音標欄目】Instinct or cleverness?
【音標欄目】Royal espionage 王室諜報活動
【CET3】【音標欄目】【NCE3】體育的精神
【CET3】【音標欄目】【NCE3】來自地球的問候

TAG:音標 | 英語音標 | 英語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