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人物做加法,角色設置多樣化、個性化,我們卻看到焦慮與浮躁

綜藝人物做加法,角色設置多樣化、個性化,我們卻看到焦慮與浮躁

文丨沐漁

日前,《妻子的浪漫旅行》首播,妻子們結伴出遊,丈夫們則在觀察室里觀察妻子的舉動,實現隔空互動。無獨有偶,《真心大冒險》《我家那小子》以及即將播出的《心動的信號》中同樣設置了第三方觀察員的角色。

觀察員這一角色可以說是今年眾多綜藝節目中人物設置的新現象。不僅如此,筆者還發現當下綜藝節目中角色設置的多樣化、個性化正在不斷加強,這是綜藝製作不斷精細化、品牌化的必然過程,但五花八門、紛繁複雜的人物設置正在增加節目內容的理解門檻,令人眼花繚亂的角色背後,同樣透露了內容生產者的創新焦慮。

綜藝角色多樣化、個性化凸顯,人物設置不斷做加法

縱觀近兩年綜藝節目中的角色設置,可謂是花樣百出。主持人可能被稱為推薦人、串講人、講解員、特邀嘉賓;導師可能被稱為製作人、經理人、召集人、發起人、隊長、團長;嘉賓可能被稱為唱演人、守護人、廠牌……

如《中國新說唱》的明星製作人,《熱血街舞團》的熱血召集人,《這就是鐵甲》的戰隊經理人,《偶像練習生》的全民製作人,《創造101》的女團發起人,《明日之子》的賽道星推官……每檔節目都有屬於自身獨特的人物角色稱呼。

甚至在《幻樂之城》中出現了一整套的角色稱呼體系,「幻樂主持人」何炅,「幻樂體驗官」王菲,「唱演助理」劉燁,還有身為嘉賓的「幻樂唱演人」,身為導演的「幻樂拍檔」,就連現場觀眾也被稱為了「幻樂觀影人」。

綜藝中人物角色設置不斷多樣化、個性化的同時,也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便是功能角色的位移。如在《明日之子2》中由上任冠軍毛不易擔任主持人,知名主持人何炅則成為了現場總導演,李宇春、華晨宇、吳青峰分別擔任三大賽道星推官,專業頗為詬病的楊冪則成為了廠牌星推官。而在實際節目呈現中,何炅仍然是扛起了主持功能的大旗,專業欠缺的毛不易實際作用並不突出。

綜藝中出現的諸多「毛不易們」「楊冪們」,在節目中均頂著重要頭銜,但實際擔綱的職責卻有待商榷。

同時,相比以往綜藝節目集中展現必要的功能性角色,如今許多綜藝還增添各式各樣非必要性的角色「插科打諢」。如今年年初,《聲臨其境》中的芒果新生班一度被質疑存在價值;隨後,《極限挑戰4》中強行穿插的「智囊團」被稱滿屏尷尬;年中,《真相吧花花萬物》中的「花花了解一下團」同樣被吐槽看不下去;如今,《妻子的浪漫旅行》中也加入了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懂事會」成員……

綜藝節目在人物設置上不斷做加法,究竟是受到怎樣行業環境的影響呢?

政策導向、平台戰略、品牌強化,加法背後多方助推

綜藝人物設置不斷做加法,有著來自政策、平台以及節目自身的多方助力。首先,綜藝節目中內容調整的最大影響因素莫過於政策審查的要求,而針對節目中角色的變化,影響最大的便是廣電總局出台的《關於加強真人秀節目管理的通知》(簡稱「限真令」),其中提出要依據節目內容確定參與節目的嘉賓人選,提高普通群眾參與真人秀節目的人數比例。

隨後「星素結合」幾乎成為了所有節目角色設置的必選項,因此便不難理解為何《極限挑戰4》《真相吧花花萬物》《妻子的浪漫旅行》等節目中紛紛加入「畫蛇添足」的各色人群。

此外,還有一大現象便是許多不溫不火的藝人在頭部IP節目中出鏡一些不痛不癢的輔助性角色,這些角色可有可無,一旦處理不當也會讓觀眾產生累贅之感。如《聲臨其境》出鏡的芒果新生班、「聲音助理」沈夢辰;《幻樂之城》的「唱演助理」劉燁;《明日之子2》的主持人毛不易;《心動的信號》中的戀愛觀察員楊超越……

他們的出現在於身後平台對於培養新人的戰略需求,平台希望藉助自身節目增加自己藝人的曝光,讓平台、內容、藝人相互附能,增加新人在觀眾心理上的存在感,加快新人孵化進程。

配合政策導向與平台戰略都來自節目外部或第三方的訴求,而節目自身的品牌強化同樣催生了綜藝角色的多樣化、個性化。當我們看到張國立在《非凡匠心》中擔任匠心引領體驗者,在《國家寶藏》中擔任國寶講解員,在《中國新相親》中擔任特邀「月老」嘉賓,在《演員的誕生》中擔任演員推薦人……五花八門的稱呼背後,一是為了規避主持人需持證上崗的政策要求,二是希望通過差異化、個性化的稱呼強化節目特色。

正如《幻樂之城》中出現的一整套人物角色稱呼體系、《明日之子2》中出現的三大賽道九大廠牌,這些也正是為了區別於其他節目中存在的評委、嘉賓、觀眾等常態化的固定角色,以此營造充滿節目特色的話語體系,強化品牌特色,營造沉浸式的觀看體驗。

以疊加緩解創新焦慮,難掩身後的創作浮躁

綜藝人物設置不斷豐富,為節目帶來諸多裨益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節目的理解門檻,紛繁複雜的角色名稱不僅增加了觀眾的理解難度,可有可無的生硬嫁接更是敗壞了節目中其他角色的良好表現。

無論是《極限挑戰4》中的「智囊團」,還是《真相吧花花萬物》中推薦好物「花花了解一下團」,都令觀眾直呼看不下去。「智囊團」與極挑兄弟團故事線之間的生硬剪切,反而使節目主線弱化,觀眾不斷跳戲。《真相吧花花萬物》中的「花花了解一下團」,既沒有可看性,也沒有實用性,令原本節目中「康熙組合」與明星嘉賓的調侃亮點被淹沒在了各色奇葩推薦之中。

綜藝人物設置不斷做加法,折射出的是內容背後的生產者們無限的創新焦慮。當原有的節目模式不再能激發起觀眾的新鮮感、關注度時,便在以往比較單一的模式上不斷加入新的元素,以期通過疊加的方式獲得突破。於是,便出現了節目中人物角色不斷多樣化的趨勢。

如《真心大冒險》《妻子的浪漫旅行》《心動的信號》中都設置了棚內與戶外的兩個錄製空間,將情感節目中的戀愛體驗與情感專家相拼接,於是形成了一邊嘉賓們在參加戶外真人秀,一邊「戀愛觀察員」們在進行情感解說的疊加現象。

以模式疊加來緩解創新焦慮,已經成為國內綜藝的一個慣象,不斷做加法的內容生產者們,在為平台、節目、藝人帶來更多可能的同時,也難掩其自身創作的浮躁,值得行業反思。


推薦閱讀:

他們是娛樂圈後台強硬無人敢惹的10大明星:張家輝王思聰在列
娛樂圈出淤泥而不染的10大美女明星(組圖)
打通全平台節目資源培養新人,《嘿!好樣的》確實有點不一樣,但諸多製作問題依然明顯
和明星本尊傻傻分不清的替身們 | 新鮮娛樂
【一點資訊】娛樂圈中的親生兄弟,第一對好養眼,第四對簡直讓人大跌眼鏡!

TAG:娛樂 | 綜藝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