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異一年,蝴蝶效應:日本

詭異一年,蝴蝶效應:日本

5 人贊了文章

1

1985年的日本,不知道當時協議簽訂後日本人自己怎麼看。尤其是少數作戰略決策的決策者和頂層智囊,姑且稱為這個島國最有遠見卓識的人,他們自己怎麼看。我看的書少,無法了解。更有意思的是,他們事後怎麼看。

但無論如何,他們是無法預料後來的事情了。近三百年的近代國際政治格局中,這是一個最典型的囚徒困境案例。

日本人的事情,就是飆車飆到自己很迷茫。二十年過去了,錯,馬上三十年了,日本人沒有選擇左,也沒有選擇右。或者說曾經假裝選擇左和假裝選擇右。等到決戰前夕,其實就是徹底沉淪前夕,你還看見他整天玩A片打電玩看漫畫,沒有辦法,對吧?

有人說日本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很深。大意是說比中國人研究得還要好。其實是個徹頭徹尾的笑話,既看不清大勢,沒有順勢而為的智慧,也沒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絕。日本人是不相信宿命的,不相信這個世界變得如此之快。這種判斷,讓它如此沉重和惆悵。

然後危機安靜到來。我們沒有看到一個真正的行之有效的、認真的決策,日本的鬧劇時代開始。作為年輕人,我們看得瞠目結舌,不知道這種鬧劇中——日本的收益在何處?

我們也曾經對日本人引以為傲的脫亞入歐很欽佩。反正我們做不到。對吧?但是後來年紀大一點,再一看,不對,它何時真正入歐了?入歐,日本自己說了不算。

這個囚徒困境,就在於,新的,它以為他進去了,它未必進去了;舊的,它沒想到能翻盤,它沒想回來,也不一定能回來。

而它還在猶豫。

日本人遇到的事情,其實別人也遇到過。當然,作為一個超級高階的方程,現在別人也在求解,還沒有終極答案。但是,看進程,還是比日本靠譜。

如果從頭來過,日本還會偷襲珍珠港嗎?

如果從頭來過,以1905年為界,日本會選擇新的戰略嗎?

如果從頭來過,1945年,日本可能已經沒有選擇,但彼時就開始為另外一種結果努力嗎?

如果從頭來過,1980年代,日本是不是還有大把的機會?手頭寬綽,企業給力,環境寬鬆,遠離戰火,——日本曾經幻想過,就死在這種幻想上。就是在成為一個正常國家和成為一個國際政治大國之間,搞錯了先後關係。

有人曾經留下過一定的權力真空,但是日本懵懵懂懂,不知所謂。當然,也可以說,是中華之幸。

我們那幾年雖然經歷大變,但關鍵幾步,都走對了。觀眾當然是渾然不覺。

2

日本有好幾個老師。有的教語文,有的教數學,物理化學都有老師,當然,還有教兵法的。

你看看美國人跟什麼人合作,拿什麼人開刀。你不得不讚歎。美國佬真是跟什麼人都能合作,就算你剛偷了他老婆。用老教父的話說,這只是生意。精闢啊。大夥還記得吧,胡適真的沒有拜錯師。實用主義的大旗下,每樣兵器都耍的像模像樣。虛的實的都有。

當然,後來老美被某些人坑了,也算是自己把自己忽悠進去了,身子才真正虛下來。哈哈,時光荏苒(標準央視版,夠酸吧),當年胖那不叫胖。

可惜,美國佬的幾道菜日本人一樣沒學會。

好多的機會啊,多少次出現「不和諧」的大事件的時候,日本(真是小日本,沒有蔑視的意思)就主動當群眾演員去了。這難道也是一種「歷史的自覺」。

其他的老師,可以看看當時正在練乾坤大挪移的德法。

還有好老師——biubiubiu——以唐門暗器獨步江湖三百年的英吉利,本來都是島國,按理說應該好學。結果這門課成績零蛋。

不用說中國了,日本還真瞧不上,哪會當老師看?

3

日本是不是需要新的思想啟蒙人物?引導日本人對過去有顛覆性的認識,走出迷思?1945之後的日本人,一直走到今天,這個狀態,較真起來,算不算亡國奴?

不敢承擔,不敢面對,不敢犧牲,不敢醒來,——失敗之下還有失敗,恥辱之下還有恥辱,如何承載真正的榮譽與未來?

我如果是一個日本人,會寫一本書——《1945-2015,亡國70年記事》。結尾必是這樣的:日本的岳飛,日本的辛棄疾,日本的陸遊,日本的朱元璋,日本的藍玉,都在哪裡呢?

戲謔之日本:如果這是一款遊戲,你七十年都在玩日本這個角色,是不是有點鬱悶?

當然,也有的玩家為隨機模式下選了這個角色悲催之極,NMD,完全無法理解角色的這些技能。

4

我印象中,日本人對我們的鄙視和輕視,時間不短了。

但是,日本朋友們,假設,我是說假設,你們的情形出現在我們這裡,我們最起碼肯定今天有刺殺,明天有爆炸,——你們啥都沒有,只有幾個以瘋子明目出現的表演家,——那誰誰誰,寫過《日本可以說不》,有一毛錢的意義啊?你們的骨氣和血性呢?

芥川龍之介,夏目漱石,川端康成,村上春樹,幾乎所有的日本作家,筆下的作品都是那種壓抑、淡淡的卻綿綿不絕的憂傷,有一毛錢的用啊?然後就是剖腹,自己幹掉自己。我靠。

當然,如果你說,其實我真的是身子單薄,那我認為你也確實沒有撒謊。

5

哎,我是多情的人,即使看到劣跡斑斑的人遭罪,也是有悲憫之心的。對了,現在還不叫遭罪,你說得對。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如懷

推薦閱讀:

關於成語我覺得中日之間有條溝...... |日本文化
小姐姐茜茜的在日生活(1)
日本人的說話方式-立場性
你知道日本人對咖啡到底有多熱愛么?
小花學姐對在日留學生的建議 買飲料買成酒被老師嚴重警告

TAG:歷史 | 日本歷史 | 日本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