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林悟道《韓非子-有度》 第十五章:守要

紅林悟道《韓非子-有度》 第十五章:守要

來自專欄紅林悟道《韓非子》

紅林悟道《韓非子》-有度 第十五章:守要

在上一章中韓非子主要講了當世臣子的假廉、假忠、假仁、假義、假智,這五種險世之說,為什麼說是險世呢?因為按韓非子的說法如果國君支持這五種行為,那麼國家就會陷入危險境地。之後韓非子說了先王治國之法簡單明確,主要就是「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從王之指;無或作惡,從王之路。」意為臣下不要逞威,不要牟利,順從君主旨意;不要作惡,跟隨君主腳步。這裡明確規定了臣子的行為與思想,要求臣子從行為到思想要與君主保持高度的一致,這是古代版的與時俱進。

鑒於世臣的險世之說,韓非子告誡君主「夫為人主而身察百官,則日不足,力不給。」意為做君主的親自考察百官,就會時間不夠,精力不足。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天能做的事就那麼多,而世間的事又成千上萬,每天都在發生時刻都在變化,這就需要將各項事物歸納分類,找到各類事物發展的規律,按規律制訂製度與流程,這樣處理事物只需按制度辦事就簡單多了。君主親自考察管理天下的官員,時間不夠精力也不夠,只能靠制度辦理。

為什麼要按制度辦理呢?韓非子認為「且上用目,則下飾觀;上用耳,則下飾聲;上用慮,則下繁辭。」意思就是君主用眼睛看,臣子就修飾外表;君主用耳朵聽,臣子就修飾言辭;君主用腦子想,臣子就夸夸其談。如果君主是憑個人喜好與習性處理事物,那麼臣子就會按君主的喜好與習性來粉飾事物,達到蒙蔽君主的目的。如君主喜歡艷麗,臣子就修飾處表;君主喜歡好聽的,臣子就會修飾言辭;君主喜歡思考,臣子就會大談主張。這樣下來,君主並沒有看到聽到接收到事物的真相,就會影響決策。所以在整篇《韓非子》中韓非子都告誡君主要站在事物外面看事物,就是要看清事物的真實,不要輕易聽信臣子之言。

君主也是人,是人就有認識的局限性,所以韓非子說「先王以三者為不足,故舍己能而因法數,審賞罰」意思就是先王認為這三種器官不夠,所以放棄自己的才能而依賴法術,嚴明賞罰。這就是管理學的精髓,個人認識的局限性讓我們無法全面真實的認清事物,所以先王認為通過看、聽、思並不一定能掌握事物的真實與全部,才放棄這三種方法,依賴法術,嚴明賞罰。看到這裡,真心的佩服中國古代聖賢,那時他們已經認識到了人通過自己的感官是不能看到事物的真實與全部,只有通過「法術-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讓事物圓滿。這就是對「道」的不懈追求。

韓非子總結道「先王之所守要,故法省而不侵」意思就是先王掌握著關鍵,所以法令簡明而君權不受侵害。「守要」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決了,問題也就解決了。只要國家法律簡明,依法制國,君主的權力與地位就不會受到侵害。

【夫為人主而身察百官,則日不足,力不給。且上用目,則下飾觀;上用耳,則下飾聲;上用慮,則下繁辭。先王以三者為不足,故舍己能而因法數,審賞罰。先王之所守要,故法省而不侵。】

在公司管理中,管理的核心還是制度,制度的核心還是「獎罰」。凡事按制度辦理,不聽解釋,事情錯了,就是人的錯,就要罰;事情成了,就是人的功,就要獎。管理不能夾雜個人感情與喜好,尤其是公司老闆,每一分的支出都要有理有據。


推薦閱讀:

汪精衛詩詞
書(舊文)
江瀾賦庭院,擁抱財富新勢
一個人孤獨的路,是人生的征途
唐宋黑釉的魅力(二) -北方油滴 -沙家櫪

TAG:韓非子書籍 | 人文 | 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