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怎麼做,他都不滿意

為什麼我怎麼做,他都不滿意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碰到那些很龜毛的人,他們對於事情超乎想像的嚴格,對人也是要求特別高。

好像無論你怎麼做他都不會滿意。呆在這種人的身邊會讓你感到無奈、壓抑、不放鬆。

我記得我的一個朋友萌萌說起過她的母親。

萌萌的母親是那種典型的農村婦女,小時候各種臟活、苦活、累活都干,被當男的用。所以她的母親發誓,不要再讓她的女兒受這種苦。

當萌萌要做一些家務活時,她的母親總是以她做不好為理由不讓萌萌做,萌萌也就順理成章地做了懶人。

但是讓萌萌憤怒的是,她的母親卻總是向身邊人數落萌萌是如何如何懶惰、如何如何不幹活的。

這讓萌萌非常矛盾和不解,好像自己做也不對,不做也不對

在這個例子中,萌萌收到的信息是矛盾衝突的,一方面她的母親不讓她幹活,另一方面她的母親又數落她不幹活。

其實這個矛盾的點在於她的母親,她的母親意識上是十分想要疼愛女兒的,所以她想極力避免女兒變成她這麼操勞的樣子。

而另一方面,她又覺得女兒好像不能像她小時候分擔家庭的任務,所以又對女兒不滿。

其實這是一種補償的心理,但是這種補償又往往會過度

萌萌的母親心中有個可憐的小女孩形象,所以她決定讓她的女兒什麼家務活都不幹是為了彌補她自己小時候的創傷。

但是我說過,補償很多時候是會過度的,這種過度在於,她什麼都不讓女兒干。

實際上她應該適度的讓女兒干一些家務活,讓女兒學會獨立生活,正常的人家都是這樣教育孩子的。

而萌萌需要意識到母親的心中的矛盾,適度的在家中干點家務,才會滿足母親真實的願望。

而讓一個幼小的孩子去揣摩母親自己可能都意識不到的心理,簡直是太難了。

因此,這也是導致萌萌和她的母親關係不好的一個原因。

武志紅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個人去看他的父親,他把他喝水的杯子放在了桌子的左邊,他父親就指責他,為什麼把杯子放左邊。

其實他心裡知道,他把他的杯子放右邊,他的父親同樣會指責他為什麼不放左邊。

我認為這個父親簡直就是有挑剔癖好了,這麼屁大點小的事情,非要弄出點事情來讓孩子難受。

在知乎上,有人提問,「為什麼我怎麼做,我的父母都對我不滿意?」

這其實是一種非常無奈的情形,一方面他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和認可,一方面又覺得無論怎麼做好像都不能達到。

這會導致一個人非常的自卑,沒有自信,覺得自己怎麼都做不成。甚至會導致他對自己和別人都要求極高,追求完美。

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對一個人的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

什麼樣的父母總是會對孩子不滿意呢?

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就是父母心中有創傷,所以他們會發出矛盾的信息,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參考本文中萌萌的例子。

第二種情況是,父母把自己未完成的願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期待孩子完成他們做不到的事情。忽略孩子真正的能力、愛好、願望。

第三種就是父母通過貶低孩子來獲得自我價值感,父母的自我價值感很低,所以當他們貶低別人的時候,好像他們自己就強大了。他們把自己虛弱的部分丟給了孩子。

我想說:就算你是上帝都滿足不了你的父母,所以不要再死磕自己了。

一個人需要意識到,這不是你的錯,而是你父母的不足導致的。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足夠好的。

足夠好的父母都知道,人無完人,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全能的,想要把孩子打造成一個完美的人只能是一種不可能完成的奢望,而最終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父母需要包容和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引導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點,找到他們擅長做的事情。

每個父母意識上都會想要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的。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做好。

所以,想要快樂生活,識破他人的潛意識迷局,還是好好學好心理學,提升自己吧。


推薦閱讀:

家庭食育指南:被忽略的廚房與烹飪
性格是怎樣決定命運的
【積木寶貝分享】媽媽「狠心」把孩子推下樓,卻感動了無數人
晚間與小盆友對話二則
天氣熱孩子容易暴躁怎麼辦?

TAG:兒童教育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