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病吃什麼好得快?掌握6個飲食原則,讓寶寶找回遺失的營養

寶寶生病吃什麼好得快?掌握6個飲食原則,讓寶寶找回遺失的營養

不管是腹瀉、發燒、嘔吐、咳嗽等疾病發病時,嬰幼兒的消化系統功能下降,所以,寶寶在這個時候飲食適合易消化、易接受而富含營養的食物,除了疾病有特別的禁忌外,可馨育兒說馨媽推薦下面這幾點供你參考。

寶寶生病吃什麼好得快?掌握6個飲食原則,讓寶寶找回遺失的營養

1、優先選擇(半)流質食物

嬰幼兒生病時,相對於普通食物來說,患兒更喜歡吃流食或半流質食物。還沒有開始添加輔食的幼兒儘可能維持固定的奶量。添加輔食階段的幼兒除喝奶外,還要適量喝些清淡類的湯。

2、優先選擇防止脫水食物

給幼兒適當增加蔬菜的攝入,可結合幼兒所需榨成蔬果汁或蔬果泥。幼兒一般不太喜歡口服的補液鹽,也可使用鮮榨的橘汁、蘋果汁仰卧起坐口服補液鹽,來防止(輕度)脫水。父母需要注意,我們這裡講果汁並非外面出售的飲料果汁。患兒有脫水的可疑情況時及時送醫,一般醫生會採用必要的補液措施。

3、優先選擇營養食物

嬰幼兒愛吃的營養食物,父母可優先考慮。因為生病引起食慾下降的時候,特別要尊重嬰幼兒口味。如果你認為營養,但孩子不願意吃的食物,就不要強迫讓寶寶吃,若患兒只想喝一些奶或吃一點水果也不是不行。

4、添加輔食生病不宜添新

正在處於吃添加輔食時期的幼兒,患病期間不可嘗試給患兒添加新的輔食。在患病期間消化系統的功能都會下降,機體也許正處在高致敏狀態,這個時期,新的食物易致過敏等病症。

5、少食多餐,忌難消化食物,不暴食

寶寶適宜少量多餐的原則,以免大量進食或者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多數疾病無需額外補給特別的食物,適當的時機讓消化系統「休養生息」做些調整。

6、不強迫患兒吃飯

父母不可強迫幼兒進食,即使24小時未進食也不可強求。患兒會結合自身所需自動形成食慾,患兒的疾病如果康復,其食慾增加是順其自然的事兒。實際上,嬰幼兒在疾病恢復以後的一段時期內,會自己補上患病期間所欠的飯,換言之,嬰幼兒會在疾病恢復健康以後,找回曾經遺失的營養。

寶寶生病後不愛吃飯,你的做法和馨媽所述一致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給大家。可馨育兒,一個有溫度的自媒體。本平台提供的科普信息僅供參考,並不作為疾病診療依據。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孕育健康問題,或喜歡我們的育兒知識,記得收藏關注分享哦,你的關注,是我們持續創作的動力!圖片來源網路,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20道營養美味山藥
枸杞籽油的營養與保健作用
保護視力的必備營養素
香蕉的12種吃法,太過癮啦!美味又營養,做法很簡單,小孩超愛吃

TAG:營養 | 飲食 | 飲食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