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中國的手鞠球,竟被這位日本老奶奶玩的這麼好

起源中國的手鞠球,竟被這位日本老奶奶玩的這麼好

3 人贊了文章

手鞠球(temari,日語:てまり、手まり)、又稱手毬,是一種民間藝術形式,起源於中國唐代的蹴鞠,而後成為了一種日本傳統玩具,它與和服有著密切的聯繫。和服穿壞以後,餘下的絲綢和服飾就被作為零碎原材料製作成這種玩具球,在貴族和皇室風行一時。

隨著時間的流逝,簡單的縫製逐漸演變成刺繡工藝,圖案也變得越發精美繁複,隨之出現了交錯的鑲邊,和精心設計的配色。三角形、正方形、鑽石型、條紋、星型、花型等各種形狀不勝枚舉。

日本在元旦新年的時候,有父母贈送手鞠給孩子的傳統。

手球(手毬)又名(手まり),是一種線球,手鞠最初是小孩玩的,現代已經變成一種藝術,就是在球的表面彩繪。日本的婦女與女孩會在室內與室外遊玩手鞠,在室內玩的時候、有時會跪下身子。手鞠在日本江戶時代中期以後流行,尤其是在元旦當天、日本人特別喜好遊玩手鞠。

由於明治時代中期以後,橡膠變的廉價,一種彈性好的橡皮球(日語:ゴムまり)在日本被視為玩具開始普及,被以用手在地面拍打或丟到空中等方式遊玩。屬於女孩子的玩具,在江戶到明治時期,是元旦時期遊玩的玩具,現時則是一整年都有人玩。

公元7世紀流傳至東瀛,發展成為一種名副其實的藝術形式。由於其漫長的製作過程融入了製作者的心意,也成為一種帶來好運和象徵幸福的禮物,亦是「 新年 」的季語。最初球芯只是纏繞一些線所作出的東西,約16世紀末,球芯換成以棉線作出的高彈性球體,並在上面纏繞彩色絲線形成幾何圖形,所作出的玩具即是手鞠。大小大多是比壘球大,比手球小。每個地區的手鞠都獨具特色,日本南部更是以精美絕倫的手鞠引以為傲。

儘管曾一度被人們遺忘,但如今這種表面精緻、刺繡複雜的線球又重新回歸到我們的視線。這位95歲的日本老奶奶從60多歲開始做手鞠球,如今已經做了近千個手鞠球!她的孫女NanaAkua為她拍了這些精美的照片。下面欣賞NanaAkua的奶奶用她精巧的雙手製作的漂亮刺繡手鞠球吧!!!

也許,我們已經在這位奶奶製作的手鞠球中找不到太多唐代蹴鞠時用球的影子。但是如果觀文的你,知道國內不錯的工藝師傅,一定記得告訴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私信我們。我們也在尋找國內那些美不勝收的藝人製作,我們希望中國好的的傳統文化被更多人知曉。

文章來自:公眾號HKY-ojoworld


推薦閱讀:

第六課 《論語》文化思想精華(一)
世界級的普洱茶文化
如何追尋文化的價值信仰
以史詩品格鑄就文化自信底蘊(文論天地)

TAG:文化 | 中國文化 | 日本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