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父母安排好的人生到底好不好?

最近格外自卑。因為看到我一個從小學就認識的同學 走上了和我天差地別的道路。剛剛我看了一篇文章 關於哈佛錄取生的,看著看著發現其中一個女孩很眼熟 突然認出來這個女孩是我同學的好朋友。我這個同學所上的學校是最好的國際高中 所以當然她接觸的同學都是人上人。想到這裡我發現 她從小學時其實就被她媽媽安排好了人生。從小學時我們在無憂無慮的玩耍 她在那邊補課畫畫學鋼琴 一刻不停。然後她上了頂級學校、當然還在不停學習。當然她是自然不情願的了、但她媽媽非常嚴格 所以一直逼著她這樣做。但她並沒有變成「書獃子」、她媽媽也很開放 高中可以談男朋友 也可以愛美。所以我覺得走著被媽媽安排的路越來越走向人生巔峰。其實她有個姐姐 已經是媽媽培養出來的成功案例了、她姐姐果然不出所料地考上美國名校 畢業後更是找到了頂級投行的工作、噹噹實習生工資就已經不得了。

與她們相比、我媽媽屬於比較放任我的。從小我說不想做她就隨我。學習上我也不是很賣力。但即使這樣我也上了不錯的學校(高中是區重點)、大學也勉強考上世界top30內的大學。但和她們比起來我真的感覺不是一個檔次。我是一直覺得被家長安排的人生很沒意思 人生是要自己活出來才會精彩、但看著她們一步步走向金字塔的頂端 我又開始迷茫:到底走著被安排好的路是好事,還是壞事?

雖然我自己還只有17歲、還沒有體驗過人生的坎坷和波折 但我這個疑問可能還要伴隨我很長時間。


看情況了。

像我,出身在山溝,我爸媽都是大學生,但因為家境不好畢業被分配到山溝里,一工作一輩子,他們特別希望我成才,走出大山,進入城市。

那個時代家境貧寒卻讀書好的,性格上都很倔強,所以我父母的性格都很強硬,從來都不允許我自己做主。

父母比較封建,從小我的衣著不允許褲子裙子長度在膝蓋以上,不允許和男生說話,不允許戀愛和看小說和偶像劇,認為小孩子為了讀個好大學除了學習什麼都不該干,而且我學習不好應該把更多時間放在學習上,而不是沒用的畫畫。

後來,因為父母工作忙沒時間管我,我不優秀便被忽略放棄,加上自己小學中學忍受校園暴力,我就抑鬱了,但家裡認為抑鬱死不了人,不算病,就沒有管我。後來我自己受不了現實了,開始拚命學習才改善了自己的處境,但我想做美術生。

後來中考考進重點分數線了,但因為父母擔心我去外地讀書學壞了,就把我留在當地普通高中讀書,高考壓力太大暈場了,沒進一本。

高中我依舊想學美術,但父母太過強硬,覺得不是他們認可的工作就不允許我從事,我高中也擠出時間學習美術,美術班的老師也認為我文化課很好,繪畫很有天分,考個一流美院是很輕鬆的事情,但我多次勸說父母,他們都不同意我學美術,只認可醫生、公務員之類的職務,認為學美術浪費錢、沒前途、不收人尊重。

後來高考逼著我報考醫學院,我不善人際交往,學醫與患者溝通很煩。現在醫院都滿員了,說句難聽的,家裡沒什麼背景連工作都找不到,二本畢業想進縣醫院外聘工作都沒門,尤其我不是一本畢業。後來我大學自己努力考了研,報考的時候,父母自認為外科掙錢,自認為現在醫學和上世紀一樣,學術性研究生才是正常學生,專業性的是成人教育,沒有學位證,不顧我的解釋和想法,把我的志願改成學術性外科學生。現在每天高強度外科勞作,醫療糾紛各種鬧心,我一個本不善言談的老實人已經受不了了。

然後,我剛考上,國家就宣布研究生公費取消,學術性研究生不允許上臨床工作,我的學歷是個廢專業,畢業更難就業,而且我自己想繼續考博,我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家長已經不同意了。

現在,我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走上我討厭的人生,活得像狗一樣,勞累卻沒有前途,雖然有執業醫證書,但我的學位類型不允許考中級職稱,而且不讓上崗,所以與其他同等學歷醫生待遇差太多,從事自己討厭的事情還畢業沒工作。轉專業的難度又太大,家裡又沒本事給我找工作,父母只會在我努力成就的基礎上亂指揮,將我的人生變得亂糟糟,卻不能為這種後果買單,現在他們打算讓我畢業去南方大城市的私人醫院打工了,認為這樣既可以進入大城市,又可以掙得很多,當然了,從事這一職業一畢業去私人醫院意味著什麼,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他們從來都不聽我的意見,認為我不成熟太年輕,卻忽略了自己一生困在山溝里,見識早已落後於外面的世界,還按照傳統的思維支配我,卻無法為自己錯誤的選擇買單。後來,他們是聽從了當地一名曾在外地打工的牙科醫生,認為私人醫院打工醫生沒有地位,才改變了讓我去南方打工的想法。

你還算幸運了,生在城市接觸到資源本來就比較先進,而我從小就生長在山溝里,教育資源和各種資源就不如城市,我同級別的當地同學中,我的學歷已經算很高了,但現在在一個四線城市卻依舊很難立足,沒有人脈和一定的家庭背景及財富,想找個差不多的工作都很難,很多工作雖要求不高卻要求員工是本地人。說句難聽的,我身邊出身不錯的小孩,沒有哪個最後沒有接收到高等教育考進名牌的,但好學校里的學生出身貧寒的卻不多。

換句話說,貧窮連選擇自己命運的機會都沒有,只能把自己手裡的一把爛牌盡量打好,我一直想追求自己的夢想,可根本連機會都沒有。我也是九零後,但我家在高中前電腦都沒有,也沒有手機,我上大學時都不會用電腦,高中畢業後為了學打字特意找了一個鍵盤練習的。同宿舍貴州山區的孩子,當時連電話都沒有,每個月用電話卡定期往家裡打電話。

大學時候家裡條件稍好了些,我讀碩士時也有了自己的電腦,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現在能出現在這裡打字上網。我身邊像我一樣出身貧寒的同學也不是沒有,但大家都過得很不容易,各種儉樸節約,有的人為了穿的好點在吃飯上拚命節約,有的人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不停奮鬥,但同樣的是,大家在經濟上都很沒有底氣,而且在城市裡接受教育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自卑,自身發展受到出身影響也有很大限制。

怎麼說呢,現在已經跑題了,由被父母支配的生命是否正確,變成了教育財富資源不公正所產生的抱怨。但這確實是事實,總的來說,如果父母的眼光和遠見不錯,他們的決定確實能使得一個人受益終身,即便孩子會很辛苦。但如果父母受到經濟和見識的束縛,考慮的東西太過片面的話,孩子的一生都會受到束縛而且會很失敗。

現在我想怨也沒辦法,個人努力到這個程度了,父母的決定也是無奈的,如果家庭條件好一些,也許他們一步步也不會做這些選擇。


這種人長大後本人對自己生活沒有不滿的話

要麼他的父母並不是是安排他,而是引導他同時把路鋪好

要麼他的父母的確是安排他,但他本人的天性正好與被安排的道路契合 而且 父母人不是特別爛

真正被強行安排的人,我傾向於認為,他們是不會認為自己過得好的。


作為經歷和成長都不及題主,並且比題主年長,略微慚愧的一枚野生大葛格想對題主說的是:

題主看起來像是在隱晦地懷疑父母,但其實是在對人生進行懷疑,17歲能有這種想法確實挺成熟了,得表揚一下。

然後是吐槽:

客觀上說,題主沒有被父母安排嗎?父母對題主的"放任"同樣也是安排的一種。人生不管怎麼走都是一條路,怎麼走得看自己。父母安排下成功的有(比如題主朋友的朋友)、父母安排下失敗的有;違抗安排成功的有、違抗安排失敗的也有;不安排下成功的有(比如題主)、失敗的同樣有。題主你快成年了,可以稍稍把自己對自己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提高一點了。重點不在父母上。

然後是關於題主對人生的思考相應的雞湯:

活出成功的人生雖然可以客觀衡量,但包含著太多的自我暗示和他人評價。更何況評價體系五花八門,世俗的不世俗的,現實的不現實的,從外表到內在,從體力到智力,到底怎麼去得到絕對的成功?不要看到別人擁有的東西之後僅僅去想自己能不能得到,還得想想是不是真的想要,然後為之努力。

繩命如此凈菜的延參法師就說了,對成功的定義包含了自我欺騙(大概是這個意思),不論是賺足夠的錢,去最好的環境或是得到權利和地位,亦或是找到合適的伴侶,主觀上都是一種自我實現自我滿足的過程。活得幸福快樂是主觀標準,沒辦法客觀衡量,但對於每一個個體而言才是最合適的指標。

繞一大圈話題成了追求幸福快樂,說得很雞湯。感覺像是平凡人安於平凡和現實,沒有遠大抱負也沒有太多慾望。

但題主可以仔細想想,如果一個人過於現實、或者極其不現實,也許他有崇高的理想,偉大的目標,幸福快樂同樣是他所追尋的,只不過首先得實現這些追求,這對他而言不過是不容易達到罷了。如果這個人不單單考慮自己,還會考慮自己身邊的人,親朋好友人生伴侶還有自己的孩子,乃至更多的人。其實對幸福快樂的追求也有更多含義。

人在自我滿足自我實現的道路上走得很遠了。其他生物的自我滿足無非是生存,而自我實現就是繁衍。對於人類而言,生存升華之後成了生活,隨之而來的物質乃至精神享受,這就不用多說;繁衍升華之後是傳承,小到用言行舉止影響他人(包括且不限於自己的孩子),大到創造價值發掘知識給他人留下文化與財富(同樣包括且不限於自己的孩子)。總的說幸福快樂對於有些人很簡單,有些人很複雜。

上述的綜合起來可以籠統地說,對幸福快樂的理解和實現途徑,其實就是價值觀了。題主的價值觀是什麼?而朋友的朋友的價值觀又是什麼?這些價值觀的來源是什麼?

是什麼怎麼來的我真沒法說,但可以知道的是,題主朋友的朋友即便有成熟的價值觀,也都是從父母那Copy來的,而題主的價值觀認可了父母的方式,同時也承認了朋友的朋友的方式,從人格方面看,題主比朋友的朋友要成功一些。題主父母給題主你的東西比較可貴,與其說放任其實應該說是信任。題主可以試著想想,與你環境相仿,但混得比你差的人。

說一些可能讓你感覺不適的話,你父母對待你的方式就融入了他們的價值觀,如果你的價值觀更傾向於走你朋友的朋友的路,你也可以走。我相信你父母不會阻攔你。而你朋友的朋友如果有了你的想法,他的父母……

對人生的思考就此打住,相信我,對人生的思考是存在究極的答案的,但都十分虛無,別深究。專心自己該做的和想做的事情吧。

再重複一下,題主你快成年了,可以稍稍把自己對自己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提高一點了。

人生總得有些安排,題主在做的事情是自己安排自己,這無可厚非難道除了被父母安排,就沒別的選擇了?

也許題主在糾結以後該怎麼做,我給不出具體的路線,短期的具體路線我相信是有的,長期目標跟父母前輩師長朋友多交流,自己多思考吧,不用太擔心,人生挺長的。在這裡我就把我自己的思維方式分享給題主吧:

現實看,你應該做點什麼,做到一定的程度,在客觀上用它們來說服別人(當然包括父母),主觀上用實現後獲得的幸福快樂說服自己,才是你應該考慮的。理想看,從整個人生的角度,怎麼樣活得足夠完滿,才真正值得去思考。

如果有錯別字請忽略_(:з」∠)_


有點小錯,人生好不好實際只能評價自己。


每個人的家庭都不一樣,不可同論。但是有一點是不可以忍讓的,把小孩作為實現自己夢想的馬甲的父母,對,就像我的父母這類無法忍讓的。


同樣的問題,現在就很苦惱。之前讓我考研,現在讓我考公務員。

吃飯的時候,開始從我的學業說起,上兩年學了,然後學的土木工程專業。沒有關係,雖然是理科生,但是卻比較喜歡文學類的東西。在學校中創過業,關於漢服方向的,也擔任過文學社的社長。算是一個假文青吧。專業學的不好。出來了也不知道能弄成什麼。剛剛大一的時候,讓我準備考研。可是我不想考研。大二上了一學期有了考研的打算,畢竟上的是一個辣雞學校,想著上個好點的學校,體驗完美的大學生活。個人也報了證,教師資格證,導遊資格證,這些沒問家裡要錢,自己學自己弄自己摸索的考試。每個假期暑假寒假都去打工賺錢,賺生活費。

結果這次吃飯卻又開始說讓我考公務員,回老家的小縣城。小縣城中有一點關係。說是只要考上了就可以安排。呵呵,可是我卻完全不喜歡這種的生活。

說了半天那個所謂的關係的好生活,是,我是很羨慕的。道理我都懂,可是被安排的這種感覺讓我很不爽。一輩子的時間被困在一個小縣城么?這樣的生活讓我壓抑。我想要一直奔跑,跑向遠方。我知道這樣的生活很好。可是我不喜歡。聽著他們在說,我就默默地打字。


其實沒人可以做到隨心所欲的,安排與否並不是關鍵,題主盡量追隨自己的心吧。畢竟你想要的生活,取決於你想給自己一個怎麼樣的態度去面對生活。


作為一個沒有上過大學的已婚男…我實在羨慕題主的精彩生活,當然我羨慕的生活還有好多好多。我覺得自己的生活也蠻精彩的,如果真的喜歡會一直追求下去,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生活嘛,並不是一帆風順,甚至很多精彩都是在逆境中迸發的,所以似乎沒有什麼不好的人生,即使有,能讓別人關注並了解自己的人生,某種程度上也算一種成功吧。其實我想說的是,無論被父母安排的人生也好,自己親手書寫的人生也罷,又或不斷妥協造就的不那麼體面的人生,本就是自己的體會、自己的感悟、自己的選擇,註定也是自己的結果…僅僅用好壞的二元價值來判斷,確實有些流氓!如果可以還是懷著尊重的態度,追求你要的精彩,遠離你討厭的因素…關鍵是要勇敢…自信。(自信才可能勇敢,勇敢才可以創造自信)


這種事情不能絕對的回答,凡事都是兩面的,看那種方式你能感到多一點的幸福


我初中畢業路過,如果你有空,麻煩幫我分析下我!


推薦閱讀:

那些年,父母為我們做過的「傻事」...
?6歲女孩罵手機,做父母都聽聽!
人在旅途·懂得感恩,從孝敬父母做起
我想,我是想念父母了(羅西)

TAG:命運 | 人生規劃 | 父母 | 父母教育 | 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