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把「抑鬱症」掛嘴邊,可他們對抑鬱症患者的痛苦一無所知!

很多人把「抑鬱症」掛嘴邊,可他們對抑鬱症患者的痛苦一無所知!

來自專欄一具心理屍269 人贊了文章

說到抑鬱症,很多人想到的是情緒低落、興趣缺乏、樂趣喪失……然後,想當然地就將抑鬱症同「不開心」聯繫起來;這時,他們發現,自己也經常不開心,所以他們覺得,患了抑鬱症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樣,他們看到抑鬱症患者「只想呆在床上……不和任何一個人講話」,就覺得莫名其妙,甚至想,他們怎麼這麼懶?

其實呀,他們不是懶,是病了!問題是,很多人,不了解這種病!

1.

當然啦,也有人意識到抑鬱症是病,還說它是心靈上的「感冒」。

在這兒,我們要注意的是,這種類比就好似兒時去醫院打針,父母哄我們說,打針不痛的,就跟被小螞蟻咬一下一樣。為什麼這樣講?因為抑鬱症可不像感冒那麼容易對付,甚至扛一扛,就過去了。

要知道,抑鬱發作的時候,經常會伴隨一些軀體癥狀和心理癥狀,比如說,頭痛,整天暈乎乎的,注意力也難以集中,反應變得遲鈍,總是感到疲勞,做事力不從心……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抑鬱症絕不是誰誰誰一時想不開,導致的情緒低落,或自暴自棄,而是有著底層的生物學根源(神經遞質分泌失衡),它同糖尿病一樣——真實。

不過呢,說到感冒,抑鬱症同感冒也確實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感冒一次,而抑鬱症也同樣會反反覆復地發作。

正因此,有人就說了,抑鬱症不是什麼心靈感冒,而是心靈癌症。

2.

抑鬱症發作時,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有患者是這樣描述的:感覺就好像是全身陷在泥淖里,內心在拚命地掙扎,然而身體卻不能移動分毫,最終只能坐以待斃……

是不是有些像夢魘時「鬼壓床」?讓人絕望!

這位患者認為,「抑鬱症」這個名稱不合適,因為抑鬱不過是併發症,就像咳嗽是氣管炎的併發症一樣。所以他覺得,抑鬱症應該叫「失活症」,就是失去活力的意思。

他還講,確診之前,他生不如死,確診之後,倒感覺心裡的一塊石頭落地了:原來自己記憶衰退、逃避社交、失去活力……並不是因為自己差勁,而是因為自己得病了。

…………

很多人都想到了,病了就該吃藥呀,對不對?

從臨床表現上看,藥物對緩解癥狀確實有不錯的效果;不過,尷尬的是,就像一個患者所說的,「吃藥會好受,但是上課經常犯困;停葯上課會清醒,但是會很難受。」

另外,藥物的副作用,也會讓人心生恐懼的。

還有就是,健康的人,比如你我,在頭痛腦熱不舒服的時候,不想上班,不想起床,不想……往往是理直氣壯的。那麼,抑鬱症患者呢?

他們天天都那麼不舒服,可該做的事要是沒有做的話,他們會自責的,自責到想死的地步。

…………

這就是抑鬱症;抑鬱症,就是這樣折磨人的!

3.

如果留心,你多半能發現,幾乎所有的抑鬱症患者都講一件事——感覺自己的靈魂被抽空。

靈魂被抽空是什麼樣的感受?那感受就是,毫無感受,麻木不仁!

有個患者就說,他身上這種「毫無感受」的感受,是一切重負的來源,是一切羞恥的來源。

為什麼會這樣?他解釋說,抑鬱症患者,偶爾會突然感覺自己的一切感覺又都回來了;在感覺回來的那一刻,抑鬱發作時的經歷和反應(往往都是不堪回首的),會像狂風暴雨一般湧入他們的意識中,讓他們覺得羞恥、痛苦、沉重不堪……

這個時候,有些抑鬱症患者,就選擇自殺了。

4.

要注意,抑鬱症患者自殺,有些並不是「我不堪重負」,而是「我去死一死,看看死是種什麼樣的感覺」。

也就是說,抑鬱症患者往往不會因為抑鬱的痛苦而自殺;相反,痛苦,作為一種「感覺」,能讓抑鬱症患者感覺到「我好像是活著的」,或者說,「我好像也曾活過」。

對此,有患者講:死了,如果有感覺,很好;死了,如果沒感覺,那就不用再毫無感覺地活著了,也不錯!

…………

其實,出於對感覺喪失的恐懼,每個人都在尋求刺激。比如說,有些人自殘,有些人酗酒,有些人跑步……

不同的是,有些人要幸運一些,選擇了像跑步這種積極的方式,緩解了抑鬱的癥狀,還一點一點地好起來。

5.

說到這,可能有人問:對於身邊的抑鬱症患者,我們能做些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有人作了一個類比。

是說,假如某人腿折了,你不會敦促他去跑步的,因為你知道,傷腿恢復是需要時間的;當傷腿治癒了,仍然需要數周的時間才能恢復些力量,至於恢復到什麼程度,取決於傷得有多重——也許有些運動不能玩了,再也沒法像過去那樣了……

其實呢,得了抑鬱症,也是這樣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耐心,陪著他一點一點地學習如何去生活。


推薦閱讀:

幾個搜索引擎對於關鍵詞"自殺"的響應截圖
在他離開世界之前,世界早已離開了他
從明星自殺想到的:活著真有那麼難么?
自殺干預案例分析(第一部分)

TAG:抑鬱症 | 自殺 | 自殺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