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小時定律與股票投資

一萬小時定律與股票投資

一萬小時定律。美國兩位暢銷書作家,丹尼爾·科伊爾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與馬爾科姆·格拉德韋爾的一本類似「成功學」的書《異類》,其核心都是「一萬小時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只要堅持一萬小時,基本上都可以成為該領域的專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英國神經學家DanielLevitin認為,人類腦部確實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去理解和吸收一種知識或者技能,然後才能達到大師級水平。頂尖的運動員、音樂家、棋手,需要花一萬小時,才能讓一項技藝至臻完美。

我以為,一萬小時定律只是成為大師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除了一萬小時的訓練量之外,另外兩點也很必要。

一是必要的天賦。有些領域天賦的必要性時顯而易見的,比如一個普通人無論如何訓練,成為頂級短跑運動員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二是有針對性地精細化訓練。計程車司機每天好幾小時駕駛車輛,但離賽車手的要求仍然很遠,這就在於平時駕駛車輛與賽車訓練的差異。

好吧,回到股票投資。

面對紛繁的股市,大多數(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是信心滿滿,認為自己有超出他人的投資能力。事實上,成為優秀股票投資人需要極大的天賦,而這個天賦又非短跑運動員的身體條件那樣顯而易見,所以誤導了很多人,讓芸芸眾生想入非非。這是一個不好界定的條件,與教育背景和專業知識沒有太大的必然聯繫,需要投資者經過較常時間後自省----是否適合股票投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最好將資金交給專業機構,或者選擇其它投資方式。

在具備天賦的基礎上,再談投資訓練。

芒格說,他不與四十歲以下的人談投資,意為年輕人歷練太淺,在市場中涉世不深,還不具備與他談論的基礎。這就是訓練量的問題,需要一萬小時的專業訓練,才能成為傑出投資人。也許入市不久,憑運氣取得了一點業績,往往讓人自命不凡,這需要時間和事件來捶打和「教訓」。這是很多投資者的必然經歷。

另外一點是精細化訓練的問題。投資有年頭不代表能成為優秀投資人,正如老計程車司機與賽車手的距離。很多人的投資方式是「盯盤」,死死盯著自己的投資標的,伴隨著價格的漲跌,心潮跌宕起伏,間或去股吧調侃幾句,或者到處打探點消息。客觀說,這不是投資訓練,是典型的「散戶式炒股」。

系統精細的投資訓練,我也在摸索中。但有幾點是確定的:1、看盤。看盤時間不必太長,每天幾次,漲跌前幾位的個股與板塊,自選股的漲跌,了解行情,然後關注漲跌背後的邏輯。2、產業知識學習。3、各產業的動態。4、財務知識學習。5、個股深度研究,包括公司業務、財務、管理層,以及競爭對手,上下游企業的系統研究。6、投資史的研究。包括中外投資史。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現在發生的,過去就曾發生過,以史為鑒,很多投資迷霧往往清晰可見。7、大量閱讀。

。。。。。。

如果確信自己具有投資天賦,然後開始長期嚴格的系統訓練,嚴格自律,以投資為修鍊,投資技巧上爐火純青,投資心理上穩如泰山。這時候,你的視野與胸襟已經很開闊了。儘管這時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投資業績,但心底離「成功投資人」的定位越來越遠,因為對投資了解越深入,未知的界面也不斷拓寬,會越來越低調和謙虛。。。。。

推薦閱讀:

【阿彪系列】我為什麼要做一個我的專欄?
投資網貸,需要注意的四個細節
IRR函數Quick & Dirty校驗方法
分享一段寶貴的投資經歷
梁軍儒:價值投資20年,我的長矛與厚盾

TAG:炒股 | 價值投資 | 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