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心態如何調節?

最近看了些關於受害者心態的文章,自我比對後發現自己也有諸多這方面的行為,好在之前雖不知道這屬於什麼心理,但是意識到有些行為是不好的,所以在逐步調整中,直到看到這些文章,分析了自我後才發現真相,下面是自我的一些分析和調整行為,可最後一條仍然是我目前的難題:

原因:5年級之前父親以打罵為教育手段,之後父母親各種寵愛,自己出生後臉上的胎記讓我有別與他人,小學的時候被孤立,被排擠;知道初高中才性格變得稍好點;

現象:

敏感,多疑,有時會鑽牛角尖,自卑

我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對自己強烈的沒有信心;

一旦自己涉及的事情發生錯誤會馬上歸咎為是自己的責任;

別人拜託的事情,不管對他人來說重要或不重要,自己都會竭力去完成,不懂得拒絕;

雖然看起來有時很開心,但其實內心還是很抑鬱;

既想讓別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卻又不想讓別人注意到;

跟朋友家人傾訴時,有時會輕微歪曲事實,有時會故意說些很負能量自暴自棄的話,就為了從對方那裡得到情感與語言上的支持和安慰;

自己犯了錯,會狡辯,不敢承認;

對身邊的人很難完全信任,但又會過分輕信他人;

嚴重缺乏安全感!!

改變:

有意識地開始寬慰自己,避免去鑽牛角尖;發掘自己的優點減少自卑感(比如告訴自己雖然有胎記但是自己身材很好;性格里也有堅持,體貼,專註,可以很有耐心的長時間去做一件可能很繁複的事情)

開始鼓勵自己發表一些自己的意見,但是在自己並不擅長的方面還是不怎麼敢說話;

不再輕易把責任歸咎在自己身上,告訴自己有些事只要努力了,即便結果不是自己想要的,也不要再自怨自艾;

提高自己的擔當責任感,不再害怕承認錯誤;但是目前在承認錯誤前總是會很難過,擔心會收到什麼樣的懲罰;

要試著去說不;

告訴自己不要總是去想著跟別人要什麼;要學會換位思考;

現在最難的是傾訴時總是會故意說些自暴自棄的話從而希望獲得對方情感與語言的支持,很缺乏安全感,很討厭自己這樣,應該怎麼辦呢?


在經歷改變之前或過程中,其實最主要的是要認清自己內心的需要,然後再去考慮與社會的融合以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則。

比如說樓主提到最難的是傾訴時總是會故意說些自暴自棄的話從而希望獲得對方情感與語言的支持,很缺乏安全感,很討厭自己這樣。我們站在旁邊者的角度分析一下這個描述的幾個核心點:

1.目的--獲得其他人的肯定--這是情感需求

2.方法--故意說些自暴自棄的話--樓主本身是不認同自暴自棄的態度,而是嚮往積極陽光--這也是情感需求

3.結果--應該是有得到一些安慰,但自責又讓自己產生了另外的情感傷害--這裡也有一個情感需求

這個現象透露出樓主需要情感需求

----------------------------------------------------------------------------------------------------------------------------------------

我們跳出這個事件來一個個找對應的方法:

1.尋求外界環境的幫助,這裡可以有兩種可能(應該還有其他的,就不一一例舉)

(1)在尋求外界幫助之前,先要把比重分清(自我與外界至少要7:3)我們在傾訴過程中是要通過自我描述和對方的建議來理清自己的思路與認知,從而打開心結---這是在比較理智的狀態下

(2)就是純粹的傾訴(以自我疏導為核心),那這個時候你得重點選擇傾訴的對象,因為不會有人會那麼在意你的情緒積壓與釋放,他自己可能還想找人傾訴呢--這是理想狀態

2.故意說自爆自棄的話,這個應該是樓主在之前有通過這種方式得到過自己期望的結果,雖然明知這種方式不對,但卻在結果與方式之間一直糾結,反而陷入了一個死循環。樓主不是已經可以表述自己的觀點,那在這個環節可以用起來,傾訴時就說你內心真實的想法,朋友因價值觀相同才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傾訴。

3.如果一直到了這個環節,記住初心,不要讓自己一環一環的套進去了,如果覺得這種方式不對,應該將精力投入到想其他的解決途徑,而不是自責。要在乎將來,過去與現在是為能更好的指導未來而提供幫助。

其實寫到這裡,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都是我們自己在為自己增加負擔,不要把自己陷入事情的局中來想這個事情,你需要把所有你描述的現象都理一遍,看看最重要的需求,先解決這個,一步一步來,有可能這團亂麻就慢慢理順了。

-------------------------------------------------------------------------------------------------------------------------------------------

希望能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

好心態12-9
陽光心態 健康快樂 ——淺談教師保持良好心態的幾種方法
好心態,成就美麗的一生
你即使很窮也要有富人的心態

TAG:心理學 | 原生家庭 | 社會心理 | 心態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