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臨潮杯後記其二:題解的意義

臨潮杯後記其二:題解的意義

來自專欄名媛的辯論日常20 人贊了文章

最近拖延症特別嚴重,加上陸續有些事情沒有弄完,於是磨蹭到現在才開始動筆。

近期如果不再磨蹭的話,會爭取把這半年來臨潮杯、老友賽、超辯夏令營的事情都更新完的。

如果磨蹭了的話,就隨緣了哈哈哈哈。


距離臨潮杯確實過去很長時間了,所以有關題解的心得也和當時不太一樣了。

最近接觸了許多初學辯論的朋友,感覺近幾年大家的基本功和對辯論的理解越來越紮實,在體系建構上,大家基本也都知道通過爭取權威解釋、結合情景分析、訴諸價值判斷等方式來爭奪定義,試圖為自己鋪設一個合理的情景。

但是很多時候,雙方還是會出現一些尷尬的情況,例如雙方對辯題的解讀各有各的道理,也都給出了看似合理的比較空間,例如最近在超辯夏令營討論的「預知未來是幸福的還是痛苦的」,我到底怎麼預知、我到底能不能改變未來等等,正反雙方給出了許許多多腦洞大開的設定(這個之後再談)。這時候經常就變成了腳踏兩條船式的戰場交鋒,雙方在兩條平行的情景線上進行攻防。

為了規避對題目的咬文嚼字,也為了促進大家能夠更觸及核心的討論,近些年的比賽中逐漸對題解重視了起來。既有老友賽這樣直接將辯題直接寫得長長的,辯題即情境的,也有世界盃、亞太賽這樣每個題目配一段文字題解的。

表面上,這樣的題解設置好像限縮了辯手們對題目解讀的空間。然而,就好像遊戲設計師在教你如何打遊戲時一樣,他們的設計總是抵擋不住這群滿腦子騷東西的玩家的腦洞,反而因為這些改動,讓遊戲增加了許多新玩法。題解也是一樣,在「天大地大,題解最大」的前提下,巧妙利用對題解的「合理解讀」的隊伍,總是能在題解限縮的空間內,找到許多新的有利於自己的條件,使得情景更倒向自己。

臨潮杯就是典型的例子,豐富的故事設定組成的題解,甚至允許不同題目之間產生聯繫。於是,題解不再是單純對題目的說明,甚至成為了這個架空的世界觀下,唯一可查的「歷史文獻」,原本是遊戲設計師用來引導玩家玩法的更新包,現在卻變成了玩家進一步搞事情的武器。

《臨潮杯2.3:平行世界》:18支隊伍將在同一個故事中創造多元宇宙??

mp.weixin.qq.com圖標

在我參與討論或參評的比賽之中,有三場都體現出了通過「合理解讀題解」獲取立場優勢的思路,我們一個個看。

當然,整個臨潮杯的賽事之中,還有許多對於題解的精彩演繹,感興趣可以自己去看,鏈接放在這裡了,我就不贅述了。

2018臨潮杯國際辯論邀請賽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1】 是否應當在全國範圍推行「先知法案」

利用大數據可以預測人的行為。洛杉磯警局利用犯罪預測演演算法將富特希爾區的犯罪率降低了36個百分點。北京懷柔警方亦使用「犯罪數據分析和趨勢預測系統」使轄區刑事案件發案率下降了8.8~10.7%。在不遠的未來,Google開發的新型犯罪預測系統Skynet能夠將預測精度從區域犯罪率精確到個體犯罪率,且準確度極高。在某特區試點的「先知法案」中,警方對Skynet預測犯罪概率高於80%的潛在嫌疑人採取限制人身自由、提前抓捕等手段,成功使特區犯罪率下降了99%。在許多案例中,潛在嫌疑人甚至還沒有產生犯罪的念頭即已受到干預,以致於大量民眾質疑警方濫捕無辜。一方面,大數據手段已被證實能夠有效降低犯罪率;另一方面,它也必將導致對公民權利的侵害。

這道題目是人大的辯題,時間過去太久了,我也記不清在正式比賽里我們有沒有用過這個思路。

在討論比賽的時候,我們有分析過,這個題目中雙方的基本利益與攻防還是比較常規的,正如粗體字一樣,一邊是犯罪率的下降,一邊是濫捕無辜的嫌疑,雙方要完成對這兩點的比較。

可是,正方畢竟是題解中給出的實打實的好處,反方又該如何量化自己的危害呢?在現實生活的參考之中,有新聞報道,美國現在利用ai分析犯人出獄後再犯罪可能性,其中確實存在著種族歧視的嫌疑,例如同樣犯罪行為的兩個人,分析結果中黑人的再犯罪率要高於白人。但在這樣一個架空的未來社會,我們又該如何論證先知法案的「演算法失誤」呢?

最終的落腳點在於「警方對Skynet預測犯罪概率高於80%的潛在嫌疑人採取限制人身自由、提前抓捕等手段,成功使特區犯罪率下降了99%。」

在犯罪之中,衝動犯罪絕對不在少數,可是題解卻告訴我們犯罪率硬是下降了99%,這顯然不合常理,更何況其採取的手段是「限制人身自由、提前抓捕」,明顯阻止不了街邊吵架,一言不合衝動犯罪的情形。

可是天大地大,題解最大,既然事實上出現了這種情形,我們就只能為其找到邏輯上的解釋。

第一種可能,便是這個「犯罪概率高於80%」,如果ai是將但凡情緒容易激動的人都算作犯罪概率高者,那「不許社會大哥結辯擼串」,當然能有效避免街頭吵架打人的情形了。如果對方認可這個情形,那濫捕無辜的利益自然就搶到了。

第二種可能,是ai的確沒有管到衝動犯罪的人,那為什麼衝動犯罪還是這麼少呢?恐怕是因為這種黑箱的計算方式,或者高壓的預防手段,使得人們產生了畏懼感。如果不是你把社會大哥抓走了,那就只可能是社會大哥自己不敢上街擼串了,大家「道路以目」,當然就不會又衝動犯罪。如果對方認可這個情形,那反方就獲得了額外的利益,即高壓政策的威脅,人民的恐慌等等。

利用題解設想的極致情況與現實的差異,可以憑空為反方創造出許多辯駁的空間。

【2】 少數人不應該/應該為多數人的利益犧牲 華東理工大學vs新加坡國立大學

疫情逐漸失控,變異的炭疽桿菌表現出極強的傳染性,已發展為全球性的瘟疫。我和兩名同伴駕駛飛船「帕克號」倉促逃離瘟疫,前往地外殖民地。途中,「帕克號」耗盡了倉促準備的動力源,而我們耗盡了食物。我們向殖民地發出了求救信號,但不知道救援什麼時候才能到來,會不會到來。一名同伴已經因為低血糖而陷入昏迷,剩下我們二人的狀況也岌岌可危。如果殺死昏迷的同伴作為食物,我們堅持到救援來臨的機會會增加不少,但也會因此剝奪昏迷者得救的可能。我應該如何說服清醒的同伴?

這場比賽之中,華東理工大學的同學們做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轉換,將辯題理解為政策辯式的探討,即反方要論證應該吃肉,變成了變動方,而正方則變成了維護方,論證吃人這一策略沒有用,三人等待救援反而是更好的方案。

他們的落腳點是「一名同伴已經因為低血糖而陷入昏迷,剩下我們二人的狀況也岌岌可危。」

簡單來說,即殺死人需要耗費更多體力,成本上不值得。而同樣瀕臨低血糖昏迷的「我們二人」,此時補充能量的最佳形式為吃流食,靠吃肉反而不能補充能量。而人身上的流食主要為血液,並不能保證兩個成年人的能量補充。所以收益小成本高,不應該做。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充滿創意的構想,在比賽的初期獲得了評委極強的興趣,十分期待正方的進一步論述。當然可惜的是,這個情景有現實中的帕克案作為依據,在比賽過程中受限於戰場推進的速度,正方沒有很好的補充對這點的論述,沒有解答評委心中的疑問,遺憾落敗。

但這場比賽同樣值得參考,一方面,對題目的進一步解讀的確給正方創設了全新的討論空間,另一方面,儘管解讀足夠合理,但也要考慮到聽眾的接受程度,滿足人們心中「難道就沒有別的可能嗎?」的疑惑。不然場上對手哪怕很正常的疑問,都極其容易干擾到評審,認為反駁達成了效果。

全新的、意料之外的情景,總是很容易招到聽眾下意識的反抗。就好像16年新國辯港大與人大的比賽一樣,我們搶了一整場的和尚與佛法,只要對方質疑到憑什麼這個視角那麼重要,我們就很容易被「降維打擊」,直接反駁成功。

如果這場比賽,正方能先鋪設一些例如海上漂流,喝海水反而死了,或者低血糖時吃了活物反而死掉的例子,更好的解答聽眾的疑惑,做好過渡,或許會有更好的表現吧。

【3】安全和隱私誰更重要 澳門大學vs武漢大學

有近百年歷史的84號星球願意接納我們成為上城區的公民。上城區由一個AI統一管理,社會看起來和平而安寧。上城區幾乎沒有任何犯罪行為,因為所有人都必須接受在額葉中植入一枚Big Eye裝置。Big Eye會持續記錄每位公民的想法和計劃,並將信息上傳至AI。AI分析並推斷出可能危害社會的想法,將相關信息提供給安全部門,由安全部門及時採取行動干預。不願接受Big Eye植入的人將會被放逐到下城區。下城區沒有統一的權力機構,各種組織互相競爭與博弈,犯罪行為層出不窮,社會充滿混亂與危險。選擇上城區還是下城區?你應該如何說服未來的臨潮君?

這是整屆臨潮杯中最讓我心動的一場比賽,反方的架構充分展現了什麼叫對解(kuai)讀(le)題(bian)解(lun),什麼叫開(gao)腦(shi)洞(qing),希望大家有空都去看一看這場比賽。

2018臨潮杯國際辯論邀請賽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題目希望雙方比較安全和隱私怎麼互換衡量,還給雙方推到了極端,一方是全部的安全零隱私,一方是全部的隱私零安全,其實武大的比較思路本身也很直接,就是包辯題,沒有隱私絕對不安全,有隱私才可能有安全。這樣的思路在比賽中也很常見。但在結合題解的演繹與包裝後,這樣的比較卻呈現出了與眾不同的魅力。

武大的落腳點是「近百年歷史」與「下城區沒有統一的權力機構,各種組織互相競爭與博弈,犯罪行為層出不窮,社會充滿混亂與危險。」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再混亂的地方,上百年的時間也總該發展出一套秩序了啊,可是這個84號星球,卻是近百年沒有一絲秩序,也太不合常理了。

沒辦法,題解最大,就還是要給出邏輯上的解釋。

反方認為,這樣的場景就好像中東戰火不斷,就好像兩極分化明顯的實驗箱一樣,不會是自然情況的產物,一定有外力干預——AI。

這個星球,是AI為了測試人性而設計的大型社會實驗,我們就好像小白鼠一樣,一邊是無數的乳酪,一邊是外力干預下永遠無法安寧的地獄,AI在觀察人類的行為。

由此武大打出了他們的第三選擇,選擇隱私,不只是因為這樣的安全沒有意義,更是因為如果想擺脫小白鼠的命運,只有在下城區才有機會推翻AI的統治。

「你如果不做選擇,就只能呆在下城區了哦?」「那老子就不選了,去下城區就去。」

這樣「第三選擇」的思路,在今年老友賽人大vs政法那場吃肉辯里,我們也有借鑒。

我們總有那種煩人的親戚,問你爸爸媽媽喜歡誰,你說誰,他都會說你居然不愛另一個,和另一個告狀。破局之道,是不理他就好了。如果真的有一個如同小丑一樣的佛祖讓你非要做個選擇,破局之道,也是拒絕他,「老子不做選擇,經書你愛給不給。」

說回來,隨著比賽的進展,武大逐漸補齊了全新情景下觀眾自然的疑惑,例如為什麼一定要有外力、外力為什麼一定要是AI,自然就讓觀眾接受了這個設定,拿下了比賽。

這也是面對題解時,我們應當參考的思路。

題解有沒有哪裡不合常理?有沒有哪些規定必然出現的情形和條件?我們能不能從中解讀出什麼有利於我方的東西?

我們解讀出的東西是不是唯一的可能性?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完成題解的要求?

聽眾聽見我們的解讀後,會不會有什麼疑問?我們該如何化解這種抵抗?

感謝這場比賽,切切實實地讓聽眾們感覺到,辯論真是太好玩了。


劉洺源:臨潮杯後記其一:一篇流水賬?

zhuanlan.zhihu.com圖標劉洺源:臨潮杯後記其三:好比賽是場秀?

zhuanlan.zhihu.com圖標劉洺源:臨潮杯後記其四:點評是門技術活?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一場塑造左與右的辯論
還在看「奇葩說」?英國議會辯論讓你見識打嘴炮的最高境界
民主黨辯論 希拉里:我比柯林頓高到不知哪裡去了
?? 彭斯之完美政績 - 發佈於副總統辯論之後
外國網友辯論:如果民主如此偉大,為何中國領先印度?

TAG:辯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