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英國學校排名背後的「貓膩兒」

美國、英國學校排名背後的「貓膩兒」

來自專欄留學 DIY 培訓營1 人贊了文章

留學擇校時,大家通常都會參考各大排名,但是面對花樣繁多的排名,我們究竟應該參考哪一種,同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下這些內容。

如果是申請美國的學校,看USNEWS的排名的會多一些。USNEWS排名是由《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在每年8月發布的美國大學排名。官網:usnews.com/best-college

USNEWS的排名分本科和研究生兩種,本科階段有對National University 和Liberal Arts Colleges的排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U和文理學院,研究生的排名則是分專業的。

通常情況下,如果是申請本科,會參考USNEWS的綜合排名會多一些。如果是申請研究生,會綜合參考綜排和專業排名,看專業排名會更多一些。

既然是排名,就會牽涉到很多排名所參考的指標及各指標所佔的權重,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所有的排名都有其先天的劣根性。因為需要參考哪些因素,這些因素都佔多少權重,肯定是會有爭議的。

USNEWS綜合排名主要參考的因素有:

一、Graduation and Retention Rates 22.5%

-有多少學生6年後順利從學校畢業 18%

-大二有多少學生仍然回校報道 4.5%

6年的畢業率,能說明學校整體資源是否能支撐學生完成大學的整體學業,也能某種程度上反映學生本身的水平;返校率則能說明學校是否符合了申請者申請時的期待。

二、Undergraduate Academic Reputation 22.5%

-同儕評分 15%

-中學升學顧問評分 7.5%

這個部分由大學校長、教務主任、招生主任對同行進行評價,美國高中升學顧問也會對大學做出評價,以發放問卷的形式進行信息搜集。問卷回收率一般,比如高中升學顧問的回收率其實只有9%左右。這個指標佔比並不低,所以有的學校會比較看重這部分,學校會有專門部門的人負責跟同行的溝通。

三、師資力量(Faculty Resources)20%

-班級規模(20人以下班級越多,評分越高) 8%

-教授薪資 7%

-教授最高學位 3%

-師生比 1%

-全職老師比例 1%

相對來說,20人以內的小班制教學,教學質量會更高一些,因為教授跟學生之間的互動會多一些,教授能夠更好地兼顧到每一個學生。師生比也是我們在選校時,經常會被提及的概念。很多大家熟知的項目都以大課為主,這類項目招生多,好處是校友資源豐富。

四、生源(Student Selectivity)12.5%

-SAT/ACT分數 8.125%

-年級前10%學生比例 3.125%

-學生接受offer的比例 1.25%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學校比較喜歡能考高分的學生的原因,對於拉高錄取學生的平均成績會有幫助。

五、財力 (Financial Resources) 10%-學校在每個學生身上平均投入的資金(教學,研究,學生服務,等教育支出)

六、畢業表現 (Graduation Rate Performance)7.5%

除去生源資質、財力資源等因素之後,單看學生大學四年變化的一個維度。非常能說明學校教學質量、給學生提供的附加價值程度。

七、校友捐贈 (Alumni Giving Rate)5%

過去的本科校友給學校的捐贈,校友捐贈也佔美國學校財政來源的很大一部分。

雖然USNEWS排名是相對來說公信力比較高的排名,但是依舊會有很多被大家詬病的方面。比如同儕評分,這個明顯主觀性是很強的。這就有可能導致有些學校的專業實力很強,但是在學校宣傳方面做得不好,會拉低他的排名。對這個指標比較重視的學校典型的比如東北大學,前幾年的綜合排名上升趨勢是很明顯的。


如果是申請英國的大學,大家參考的排名會更多一些,常見的有QS世界大學排名、Times世界大學排名、上交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等。

QS世界大學排名,是由教育組織Quacquarelli Symonds所發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歷史第二悠久的全球大學排名,第一次發佈於2004年,僅次於《世界大學學術排名》(2003年)。 2009年10月前,QS與泰晤士高等教育合作,發布世界大學排名於《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稱為"THE-QS世界大學排名"; 2010年起,QS以原有的方式繼續公布自己的排行榜,泰晤士則採用新的方法,並推出自己的世界大學排名。

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運用6方面的具體指數衡量世界大學,這六個指數和他們所佔的權重分別是:

*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Academic Peer Review),佔40%

*全球僱主評價(Global Employer Review),佔10%

*單位教職的論文引用數(Citations per faculty),佔20%

*教師/學生比例(Faculty student ratio ),佔20%

*國際學生比例(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佔5%

*國際教師比例(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佔5%

總計·100%

幾大排名可以說,各有利弊,大家的評價也是眾說紛紜,從這個角度上也可以看出,排名是一個僅僅可以供我們參考的指標。


如果是要申請加拿大的學校,所參考的排名一般是麥考林雜誌推出的排名,分為醫學博士類大學、綜合類大學、基礎類大學三個類別。主要參考學生、教職員、資源、學生支持及聲譽等要素和標準。

醫博類大學醫學專業和博士生教育為重點,基本都有醫學院

綜合類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為重點

基礎類大學重點是本科生教育,開設不多的碩士專業

如果是申請本科,參考基礎類和綜合類多一些,如果是申請研究生,則參考醫博類和綜合類多一些,如果是申請醫學相關專業或者PhD,肯定是參考醫博類多一些。

----------------------------------------------------------------------------------------------

總結:

因為排名其先天的「劣根性」,因此不建議大家在選校時特別糾結於排名,僅僅可以作為一個選校參考的工具。


推薦閱讀:

UCL博士和你聊聊留學這7年的事兒~
土木課棧開業,《留學大講堂》開課
英國商用條形碼申請需要什麼資料?
申請分享 | 攻下全球只錄19人的LSE傳媒項目

TAG:留學 | 留學申請 | 留學美國 |